第1篇:集体生活的名言警句
集体生活的名言警句
导语:我们从小就生活在校园的集体生活里,以后还会有很多我们要去生活的集体生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集体生活的名言警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集体生活的名言警句
1) 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2) 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马卡连柯
3) 纪律能美化集体。——马卡连柯
4) 任何一种不为集体利益打算的行为,都是自杀的行为,它对社会有害。——马卡连柯
5) 人的巨大的力量就在这里——觉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体里面。——奥斯特洛夫斯基
6) 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奥斯特洛夫斯基
7) 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陶行知
8) 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即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高尔基
9) 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冼星海
10) 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而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予集体的一种影响。——马卡连柯
11)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
12) 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伊林娜
13) 劳动教学里……还能培养这样一些宝贵的个性品质,如学会集体工作、热爱劳动、克服困难的坚毅精神等。——赞科夫
14)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陶行知
15) 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培根
16) 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马卡连柯
17) 个人如果但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高尔基
18) 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马卡连柯
19) 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集体。——苏霍姆林斯基
20) 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马卡连柯
21) 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嫉妒,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22) 一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高尔基
23)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我的事业却无限的长久,个人尽管遭到不幸和许多痛苦,但是我们的劳动融合在集体的胜利里,这幸福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什么是最大的幸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艾润生
24)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25) 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奥斯特洛夫斯基
26)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恩格斯
27) 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苏霍姆林斯基
28) 学会集体工作的艺术。在今天的科学中,只有集体的努力才会有真正的成就。如果你一个人工作,即使你有非凡的能力,你也不能在科学上做出巨大的发现,而你的同事将始终是你的思想的扩音器和放大器,正如你自己——集体中的一员——也是别人的思想的扩音器和放大器一样。——泽林斯基
29) 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想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苏霍姆林斯基
30) 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会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奥斯特洛夫斯基
31)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第2篇: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之民本、爱民、用人篇
爱民篇
3、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汉·王符)
释:大鹏的冲霄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捷;骏马的疾速驰骋,不是靠一只腿脚的力量。
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李世民)释:水能够托载着船航行,但也能够把船打翻弄沉。
6、为政,通下情为急。(明·薛渲)
释:为官从政的,掌握和了解下面的情况是最为急迫的。
7、足寒伤心,民寒伤国。(汉·荀悦)
释:脚受了寒就会伤害心脏,民众寒了心就会伤害到国家。
9、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明·谢榛)释:从来治理国家的人,都不能忘记最普通的老百姓。
10、块土不能阻狂澜,匹夫不能正颓俗。(宋·林逋)
释:一块土不能阻挡住汹涌的狂澜,个人不能纠正衰败恶劣的风俗。
14、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汉·司马迁)释:治理国家的道理,应从让人民富裕开始。
18、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
释:要使政事有所建树,关键在于顺从民心,政事所以废驰,关键在于没有顺着民心。民本篇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释:惟,惟独,只有。邦,国。本,根本。
2、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
释:夫,发语词,无实义。别而听之,分别听信个人之辞。合而听之,全面听取。圣,无所不通。
4、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民心篇
3、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释:宽,为政宽大。信,建立威信。任,信服。用人篇
11、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清·魏源)
释:不知人的短处,不知人的长处,不知人长处中的短处,不知人短处中的长处,这样,就不能够用人,不能够教育人。
2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释:我希望天帝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多种多样地产生人才。
25、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宋·胡瑗)释:导致天下太平安宁全在人才,成就天下人才的全在教育培养。
27、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管仲)释:一年的计划,没有比上种粮食重要的;十年的计划,没有比种树木重要的;终身长久的计划,没有比培养人更重要的。
国考面试名言警句之爱国、治国、安危篇
爱国篇
5、名编壮士藉,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释:名字编入了登记壮士的名册,就不能心中想着个人的私事。献身于国家为国排忧解难,把死看为象归来一样。
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宋·欧阳修)释:被封赠高官并不是我的意思,我只愿意使天下太平。
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释: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哪能因为有祸就逃避、有福就去迎受呢。
1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29、愿播热血高万丈,雨飞不住注神州。(近代·宁调元)释:自己愿以冲天的热血,来实现建立新的共和国的志向。治国篇
3、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
4、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1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安危篇
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释: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
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释:浚,开浚,疏通。
名言警句之诚信、道德、谦虚篇
诚信篇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9、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高 尔 基)
12、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毛 泽 东)
20、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 戈 尔)
道德修身篇
4、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脔之味,能败十世之德。(清·唐甄)
释:一个指头大的漏洞,能流干涸了千里之河;贪婪一片细肉的味道,能败坏人们多年积成的道德。
7、人重官非官重人,德胜才毋才胜德。(明·李廷机)
释:人们敬重官是敬重作官人的品德,而不是官职官位使作官的受人敬重;做人、作官应是德行比才能高,而不应让才胜过德。
22、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汉·杨雄)释:人必须先要自爱,然后人们才会爱你;人必须先要自敬,然后人们才会敬你。
谦虚篇
2、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德国·保罗)
3、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标准。(巴甫洛夫)
4、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麽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斯大林)
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8、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9、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孔繁森)
10、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
3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
39、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苏轼
名言警句之创新、纳谏、合作篇
创新与实践篇
1、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7、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
8、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
11、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爱因斯坦)
合作与团结篇
4、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7、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0、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11、人心齐,泰山移。
名言警句之廉洁、为政、执法篇
廉洁清正篇
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汉•桓宽)
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
11、臣门若市,臣心是水。(《汉书》)
释:当官的门前象集市一样热闹,当官的心要象水一样清澈。
1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乐府诗》)
释:走在瓜田里,鞋子掉了也不用手去提,在李子树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理。
1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释:不须要人们夸你颜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气节在世界上。
17、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
为政篇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
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宋.王禹戎)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
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
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汉.王符)
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
25、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宋.吕祖谦)
释:当官的办法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谨慎、三是勤政。
27、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释:单单从纸面上了解得到的东西总归是浅薄的,必须知道有些事要亲身参与、亲临实际。
严格执法篇
13、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释:家里有永久的产业,虽遇到饥荒也不会挨饿;国家有永久的法规,虽遇到危险也不会混乱。
名言警句——遵纪守法篇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2.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9.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杰弗逊(美)
名言警句——服务人民篇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4.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陶行知
5.我们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毛泽东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行不正,虽令不行。——《论语》
10.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胡锦涛
名言警句之社会民生篇
社会公平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3、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
民生问题(就业、社保、教育)
3、民心所归,大事可成;民心所离,立见灭亡(清·陈天华)
4、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宋·程颐《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
5、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孟子)
6、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7、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
8、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名言警句之改革创新篇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
15、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汉·杨雄)
创新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3、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歌德)
言警句之干群关系篇
1、只有不合格的干部,没有不合格的群众。(毛泽东)
12、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荀子)
名言警句之修身篇
3、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1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5、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民谚
27、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28、书籍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9、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4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名言警句之平天下篇
胡锦涛语录
1、坚定不移的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坚定信心、携手努力,我们才能共渡难关。
5、对青年学生来说,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练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
6、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7、我们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8、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既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又要迎接挑战、居安思危,时刻准备应对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
9、加强文明对话,有利于各国、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学习,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10、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温家宝语录
1、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2、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我们现在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我们的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都要更多地关注穷人,关注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在我们的社会中还占大多数。
6、要使政府的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这就需要公开、透明。只有政府了解基层和群众的情况,它才能够进步;也只有人民了解政府行为的真实情况,人民才能给政府以有力的支持和合理的批评。
9、目标不是决定一切的,但是它就像一艘航船中的罗盘一样,如果一艘航行中的船没有罗盘,它就不知道朝什么方向航行,什么时间到达。有一句谚语:这样的船只有逆风不会有顺风。
10、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任何地区和国家,民主制度的状况、优劣,都要以实践为标准。
第3篇:名言警句
1、“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注解: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意是: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并自我检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2、“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注解:“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出自东晋人习凿齿所编纂的《襄阳记》。大意是:功绩是凭借才能而成就的,事业是由于才能而扩展开来的。后人常用这句话强调才能的重要性。
3、“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注解: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丹山路上桐花万里,花丛中传来一阵阵雏凤的鸣声,这声音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清圆。
4、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