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幸福是什么》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11 07:12:2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

1.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3.汇报演出。

作业布置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本课小结

(根据当时情景而定)

板书设计:

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尽义务有益的)

帮助别人有用的养活别人

第2篇: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

1.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3.汇报演出。

作业布置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本课小结

(根据当时情景而定)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尽义务有益的)

帮助别人有用的养活别人

第3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幸福是什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幸福是什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幸福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2.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3.认读生字。

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幸福是什么》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幸福是什么》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幸福是什么》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幸福是什么》教案1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配乐齐唱《幸福拍手歌》

2、谈话:从你们的歌声中,我听出了你们的快乐和幸福,多么美好的感觉呀!父母、师长疼爱,同学、朋友关爱,我们整日包围在幸福之中。但是,你们能告诉我幸福是什么吗?

(指名回答)

理答导入:

方案一:(学生不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谈个人对幸福的认识)哈,有幸福的感觉,却不能说出什么是幸福。不要紧,幸福本身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的确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

【教材简析】

这篇童话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他们为此感到快乐。回顾各自十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busybody”为你整理了“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教材简析】

这篇童话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他们为此感到快乐。回顾各自十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一致的体会: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风筝 蝴蝶 拔几根 幸福 托着 ?垂头丧气 半圈

树梢 歇一歇 ?千呼万唤 ?踪影 ?磨坊

(课件出示6)教师集体订正。

2.回忆作者放风筝时的情景,简略说一说过程。这节课让我们细细体会其中的快乐。(板书:风筝)

二 、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圈出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四年级上册语文《幸福是什么》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上册语文《幸福是什么》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