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福建闽南课改参观考察报告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10 07:12: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赴福建闽南课改参观考察报告

赴福建闽南课改参观考察报告

一、考察概况

3月3日—3月8日我市部分中小学校长,在市局黄二华副局长的带领下,来到我省首批课改实验区厦门等市县考察,考察团前后考察参观了XX市、XX市、XX市等三市,对三市部份中小学实施基础课程改革实验的情况进行广泛的学习和交流。考察团分中小两组进行活动,我们小学组共参观厦门松柏小学、泉州实小、南安第一实小等五所小学,共听了语、数、艺术、体育等课改观摩课8节,课改情况介绍5场,课改培训讲座1场。虽然考察学习只有短短的五天,但全体参观成员大开眼界,真切地感受到参观地群策群力、上下一心搞课改精神面貌和具体实施情况,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二、收获与体会

通过一周的参观学习,听课、座谈、听讲座,使我们看到闽南地区省首批课改实验中小学,通过一年多的实验运作已经取是了令人满意的成效,课改工作已经步入良性循环和运作轨道。为什么他们在这样短短的时间课改工作就能取得如此好的成效,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成功经验:

1、领导重视:课改成功与否,关键在领导,课改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应当是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的事业,象XX市那样,市委常委专题研究课改,上下一心,市局领导挂校抓,校级领导挂班抓,层层建立课改领导与管理机构,层层抓督导,校校抓落实。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讲课改、让课改良好氛围。

2、抓好课改培训是抓好课改工作的前提。象XX市那样,建立以进修学校为龙头,以校本培训为重点的培训运作机构,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扎实抓好通识培训,抓好基地带动全面,发挥基地的带头辐射作用,采取“纵横联系”的方式,与知名课改专家联系,请他举行专题讲座,努力发挥本市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扎实推进课改培训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双管齐下(进修学校与学校)模式。

3、抓课改实验教学研究是课改工作重点。学校课改研究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点必须放在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管理人员、教师角色的转移,学校工作重点转移,教学研究目标的转移),形成“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教研模式。

4、抓好新课程课程教学管理指导是课改工作的落脚点,也是课教工作的中心环节。首先要抓好教师理念的更新,抓好“三改”和“三以”(改变教师单纯传授知识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教学评价方法;以学定教,以生为主,以生为先),再是实行“五个一”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即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提出一个典型个案,每期上一节校级以上的研讨课,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成长档案,每周提出一个要探讨的问题。

5、改革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方式也是推进课改的一项非常重要工作,只有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水平不断提升的评价机制,才能达到课改的根本目的。

6、建立保障机制是课改实验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一是要有适合课改工作政策,以及与此相关的课改教学、研究督查等制度。二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和教学条件做保证,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三是要获得社会的认可。

三、反思与建议

根据我市及本校课改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推进我市及本校课改工作。

我市今年秋季小学一年级就实施新课标新教材教学,仅仅只下不足半年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课改工作市局是重视的,实施方案已出台,组织机构健全,方向明确,步骤清晰,但学校的课改实验方案完成还没有几所。市局课改督查机制尚未启动,进修课改培训和校本培训发展也不平衡。不少学校还处在等待观望状况,对此一是加大课改宣传力度,全体教师立即行动起来,召开教师、学生、家长有关动员大会,扩大宣传层面,使课改工作家喻户晓;二是各个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迅速制定严密、科学的课改实验方案并付诸实施;三是实现学校管理工作重点的转移,学校党政工领导要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课改工作上来,建立一系列课改、教学、教研制度;四是迅速启动两级课改培训(进校培训、校长培训),做到每周培训工作定时、定人、定内容;五是迅速启动各级领导挂校督查工作,以保证各校课改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六是建立市局、进校、学校三级“专家联系”制度,多请一些省级以上的知名课改专家到我市举行专题讲座,并实行“专家引导、资源共享”的机制,以增强课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七是要建立课改工作的保障机制,建立有利于实施课改工作的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方法,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完备教学设施,保证课改教研、培训所需的必要经费。(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群策群力,上下一心,我市的课改工作就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2篇:闽南课改参观考察报告

闽南课改参观考察报告

一、考察概况

3月3日—3月8日我市部分中小学校长,在市局黄二华副局长的带领下,来到我省首批课改实验区厦门等市县考察,考察团前后考察参观了厦门市、泉州市、南安市等三市,对三市部份中小学实施基础课程改革实验的情况进行广泛的学习和交流。考察团分中小两组进行活动,我们小学组共参观厦门松柏小学、泉州实小、南安第一实小等五所小学,共听了语、数、艺术、体育等课改观摩课8节,课改情况介绍5场,课改培训讲座1场。虽然考察学习只有短短的五天,但全体参观成员大开眼界,真切地感受到参观地群策群力、上下一心搞课改精神面貌和具体实施情况,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二、收获与体会

通过一周的参观学习,听课、座谈、听讲座,使我们看到闽南地区省首批课改实验中小学,通过一年多的实验运作已经取是了令人满意的成效,课改工作已经步入良性循环和运作轨道。为什么他们在这样短短的时间课改工作就能取得如此好的成效,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成功经验:

1、领导重视:课改成功与否,关键在领导,课改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应当是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的事业,象南安市那样,市委常委专题研究课改,上下一心,市局领导挂校抓,校级领导挂班抓,层层建立课改领导与管理机构,层层抓督导,校校抓落实。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讲课改、让课改良好氛围。

2、抓好课改培训是抓好课改工作的前提。象南安市那样,建立以进修学校为龙头,以校本培训为重点的培训运作机构,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扎实抓好通识培训,抓好基地带动全面,发挥基地的带头辐射作用,采取“纵横联系”的方式,与知名课改专家联系,请他举行专题讲座,努力发挥本市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扎实推进课改培训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双管齐下(进修学校与学校)模式。

3、抓课改实验教学研究是课改工作重点。学校课改研究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点必须放在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管理人员、教师角色的转移,学校工作重点转移,教学研究目标的转移),形成“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教研模式。

4、抓好新课程课程教学管理指导是课改工作的落脚点,也是课教工作的中心环节。首先要抓好教师理念的更新,抓好“三改”和“三以”(改变教师单纯传授知识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教学评价方法;以学定教,以生为主,以生为先),再是实行“五个一”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即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提出一个典型个案,每期上一节校级以上的研讨课,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成长档案,每周提出一个要探讨的问题。

5、改革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方式也是推进课改的一项非常重要工作,只有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水平不断提升的评价机制,才能达到课改的根本目的。

6、建立保障机制是课改实验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一是要有适合课改工作政策,以及与此相关的课改教学、研究督查等制度。二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和教学条件做保证,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三是要获得社会的认可。

三、反思与建议

根据我市及本校课改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推进我市及本校课改工作。

我市今年秋季小学一年级就实施新课标新教材教学,仅仅只下不足半年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课改工作市局是重视的,实施方案已出台,组织机构健全,方向明确,步骤清晰,但学校的课改实验方案完成还没有几所。市局课改督查机制尚未启动,进修课改培训和校本培训发展也不平衡。不少学校还处在等待观望状况,对此一是加大课改宣传力度,全体教师立即行动起来,召开教师、学生、家长有关动员大会,扩大宣传层面,使课改工作家喻户晓;二是各个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迅速制定严密、科学的课改实验方案并付诸实施;三是实现学校管理工作重点的转移,学校党政工领导要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课改工作上来,建立一系列课改、教学、教研制度;四是迅速启动两级课改培训(进校培训、校长培训),做到每周培训工作定时、定人、定内容;五是迅速启动各级领导挂校督查工作,以保证各校课改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六是建立市局、进校、学校三级“专家联系”制度,多请一些省级以上的知名课改专家到我市举行专题讲座,并实行“专家引导、资源共享”的机制,以增强课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七是要建立课改工作的保障机制,建立有利于实施课改工作的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方法,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完备教学设施,保证课改教研、培训所需的必要经费。(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群策群力,上下一心,我市的课改工作就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3篇:赴福建考察报告

赴福建考察报告

201X年11月18日至24日,根据市委组织部和党校的教学安排,作为第十三届县处级培训班的学员赴福建省厦门、泉州、龙岩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考察时间虽短,但我感到收获很大。实际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对我的触动和启发很大,可以提高自身能力,增长才干,拓宽视野,进一步增强县处级干部为转型跨越率先发展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坚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有助于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耳闻目睹,对比分析,厦门经济特区,快速发展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改革开放之路是正确的,发展是硬道理。

我于一九八五年在福建泉州市学习进修时,曾两次到过厦门,时值改革开放之初,厦门作为四大经济特区之一,在艰难中起步,在争议中发展。当时的经济特区只是湖里工业园区,三平方公里多,随着时间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赴广东、福建考察报告

赴广东、福建考察报告

按照省政府统一安排,第四考察组于11月9日至14日,赴广东、福建两省学习调研。期间,实地考察了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前海自贸区、福建自贸试验区,及广州风信子南沙跨境商品直购体验中心、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有限公司等,分别与两省相关部门和有关企业进行了座谈交流。考察过程中,两省在开放创新、环境营造、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对我们感触颇深、启发很大。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广东、福建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复杂形势,粤、闽两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战略工作部署,牢牢把握住“稳增长、调结构”这个工作总基调,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创新协调稳步推进重点工作,实现了经济平稳健康增长,使前三季度经济增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赴乌镇等地参观考察报告

赴乌镇等地参观考察报告

7月21日至24日,区政协主席张德业、区政府副区长解翠红带领区房管局、大街开发保护办公室负责人赴浙江省乌镇、杭州、绍兴、东阳等地进行了参观学习。期间,与XX市政府、市政协、市旅游局分管负责人座谈交流了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情况,参观了乌镇景区、杭州宋城、绍兴鲁迅纪念馆及东阳卢宅。参观学习行程虽短,但收获颇丰,几个城市尤其是乌镇在旅游开发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乌镇等地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乌镇地处浙北地区两省三市交界之处,隶属于XX市,是江南著名的六大古镇之一。乌镇的旅游开发在江南六大古镇中起步最晚,过去只有茅盾故居一个景点,每年游客接待量只有3万人次,一年的门票收入只有18万元。面对“古镇热”的旅游大背景,XX市委、市政府确立了“高起点、高标准、求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赴南方参观学习考察报告

赴南方参观学习考察报告

头站乡明德小学 李凤云 2012年10月13日,我们龙江县的小学教师考察团乘上去南京的火车,10月15日一早就来到南京。在此的五天里,我们参观了五所学校,听了八节课,聆听了学校领导的报告,还和部分任课教师进行了交流。参观了校园、目睹了校园文化。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对这几所学校的校园环境,办学理念,师资力量,课堂教学等赞叹不止。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泰兴市襟江小学的一节数学和语文课给我们得课改做到引领作用。尤其是那节《桂花鱼》更为精彩。令听课老师们啧啧称赞。教师课前让学生用“不说…至少”这一组关联词介绍泰兴的特产。既是对当地的特产作以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会使用关联词的能力。讲授新课时,教师提出阅读要求作为导读,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先从句子入手,再从词语展开,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赴凤阳小岗村参观考察报告

赴凤阳小岗村参观考察报告

唐智慧(政法管理系13级法律事务一班)

摘 要 本文以2014年12月6日至7日,随思政部老师去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考察为线索,通过参观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和大包干纪念馆,具体描述了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心得。

关键词: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 大包干纪念馆 红手印 改革 正文

2014年12月6日,第一次踏上了小岗村这片神奇的土地,在三十多年时间里先后诞生、孕育了“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1978年12月,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一份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业“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因此小岗村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一、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感想

(一)、奉公无私,情系小岗

“两人任村官沥血呕心带领一方求发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赴福建闽南课改参观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赴福建闽南课改参观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