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关于博士论文写不下去怎么办
关于博士论文写不下去怎么办
博士论文写作周期很长,很多人刚开始读博,就已经着手准备论文了。在这漫长的写作周期中,很容易出现写不下去、不知道怎么写等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小编建议大家首先要摆正心态,不要一直想“博士论文这么难”“时间不够用”等问题。毕竟作为最高的学历等级,博士学位自然不是很容易就能得到的,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应该的。不过论文写作过程虽然枯燥,还是有技巧可言的。今天我们请来了几位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的同学,来为我们讲解下博士论文写不下去怎么办。
A同学:培养写作兴趣
1.“The bestdissertation is a done dissertation. " 切忌追求完美。
2.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写论文,给自己创造一种仪式感。
3.时常奖励自己,比如完成了一个chapter或者一段很难得analysis, 就兑现奖励清单上的一小项。
4.不要一个人作战,多跟也在写博士论文的同学交流,听听别人的进展或困难,自己也会增加动力。
5.记得自己的大目标:为什么要读博士,为什么需要毕业,为什么需要赶紧写论文。人的状态有起伏,不要过于强迫自己。
6.一个好的办法是,如果今天实在不想写,问自己能不能只写20分钟?保证每天都写一点总比一直不动笔强。
7.各种办法都试了你还是不想写----那是不是你选的博士论文题目自己实在太不感兴趣了?
8.列出不想写的理由,然后work onit.
B同学:有技巧的写作
1. 分而化之。面对大的问题的时候,很可能陷入paralysisof analysis的状态。解决的办法是把大的问题分成一个一个小块任务(能10-15分钟完成)来做。如果不想考虑的太细,那么就想想,下一步能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是写某章的introduce的一段话?是画一幅示意图?是完善一个仿真程序?明确以后就马上动手做。这样可以慢慢的积累momentum。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已经完成了很多东西了。
2. 用定时器。每做一件小的任务的时候,设置一个10-15分钟的timer。这样可以督促自己集中精力,不被distract.3. 不要追求完美写出不完美的文章好过什么都不写。
3. 给自己一点reward。每当完成给自己布置的任务之后,可以让自己休息一下,出门散散步,喝杯咖啡,上上网,等等。
4. 保持和朋友/同学的互动这个阶段人可能特别的孤独。这种孤独可能让人陷入抑郁。所以,最好能每天和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定时吃午饭,多聊聊各种有趣的事情。
5. 保持锻炼如果没有特别的体育爱好,每天至少跑跑步吧。要么就走一段比较常的距离。天天坐在电脑前久了对身体肯定不好。
6. 最最最重要的是保持所谓的momentum, 尽量在最短的时间一鼓作气把初稿写完。写论文的日子里,就算再忙,也要保持每天都能有所进展。一旦有一段时间连续几天不碰,就会失去momentum, 那样的话再重新积累起来momentum就比较难也比较痛苦了。
C同学:如何找创新点
我理解的文章的创新有这么几种,一家之言,供你参考:一种是研究内容的创新。如解决了本领域之前别人没有考虑过的某个问题。或者你能收集到具有一定垄断性的实验数据或访谈问卷。我的老板经常说,不要害怕去问自己那些stupid question,也不要把领域内的观点理所当然take for granted。多问问自己为什么,如果你或者周围的人都无法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那很可能这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当然,我觉得,这种创新是适合于做一些偏宏观的研究。当然,在实际写作中,也有很多技巧可以找到创新点。比如可以把问题向前延伸,寻找能使该现象存在或该问题解决的前置条件。或者把问题向后拓展,研究该结论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情境下的应用。还可以在扩展问题的内涵。比如将相近但有区别的两个课题嫁接在一起考虑,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另一种是研究方法的创新。简单的说就是使用新的方法来研究已有的问题。这种创新需要多关注学科前沿,也需要一些跨学科研究的视野。比如我所在的领域是工程和金融的交叉学科。传统研究中基于工程角度的研究较多,但近期很多学者都开始尝试将金融,管理学或者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和概念嫁接到本领域的研究中。比如我最近参加的一个学术会议中,就有学者将管理学中的Kano Analysis方法用于研究本领域内某高速公路项目中使用者对项目的评价(customer satisfaction)。再比如,现在大数据,文本挖掘,虚拟现实,BIM,智慧城市等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这种信息化技术无疑会对本学科的运作机制和研究方法都在产生深刻的影响。
除了上面所说的两种方法以外,我觉得:时刻保持一种寻找创新点的饥渴状态也很重要。其实除了平时的`正儿八经的看学术论文以外,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儿都能给人以启发。比如学术研讨会上的别人的一句闲聊,跟其他课题组同学的几次交流,导师对其他学生作品的一句点评等。平时多留个心眼,处处都有可以写文章的idea。
另外,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善于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这种资源当然包括你导师的时间和指导。如果你的导师不能给你太多指导的话,就多去找本组学术做的比较好的师兄师姐。做事殷勤点儿,该陪师兄打球就打球,该帮师姐打饭就打饭,该请客就请客。一定要放低自己的姿态。同一个课题组的师兄师姐,他们的经历和处境多半与你是相似的,如果你能从他们的遭遇身上学到经验或者教训,那绝对是非常值得的。除了本课题组的同学以外,也可以多跟其他组研究做的好的同学交流,有时候可能就是吃饭的时的几句闲聊,就能让你有茅塞顿开的领悟。有自己闯不过去的坎儿,就想想能不能找别人帮你来做,或者花钱做,或者想办法绕过去不做。
最后,读博是个苦差事,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有的往往是破釜沉舟后的一线生机。一位师兄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读博士期间如果没有产生过想退学的念头,就证明这个博士还没有读到位。”我很同意这一看法。另外据我观察,当你已经努力到开始怀疑自己的天赋的时候,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第2篇:博士论文
1、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进行研究,探寻校友心路历程
2、大规模问卷调查是是校友成才反馈的第一手资料。
3、人才的社会成就和成长过程的方向选择,成长路径,创新业绩有关。
4、通过调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
5、文献综述
例:与本文相关的文献综述组要集中在人才成长和人才培养的各类专著中。分点展开论述。
6.关于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选择,学习掌握职业规划和职业心理学理论,在考虑和选择就业的地点,待遇,行业的发展情况,行业的发展情况,毕业生成长的企业文化。
7.研究方法:“质”的研究,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形成理论,注重于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进行长时间细致深入的人体验,了解,和对话,注重取得和收集研究对象的第一原始资料。与校友之间的交流围绕成长道路,经验教训,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设性意见,获取第一手真实而宝贵的资料。
8.采用问卷调查和数据挖掘的实证研究方法。
9.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概念描述,关联分析,分类,聚类等。
10.校友职务,父母家庭情况,个人收入情况
转变师生观,调整课程导向,重视知本积累,全面育人,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锻炼,学术氛围,实践教育(教学教育实践,主要是学生和教师节之间的互动,例如具有工科特色的生产实
习,学生工作实习,社会实践)。
11.优秀毕业生成为杰出校友的比率与其所在的工作单位有很大关系
12.十名现象 不同成绩的人的职位与成绩的关系。
13.获得高额奖学金的同学的就业情况与奖学金金额的相关性。
14.社会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
15.毕业生对大学教育的反馈。
16.大学期间学生职业发展目标
17.
第3篇:工作执行不下去心得
“工作执行不下去”心得
近期部分工作环节出现延迟和停滞不前,同时也导致后续工作推动不下去。自己小结一下前段时间的工作,有以下心得:
1、工作计划时效性不强:大家说销售是一个很注重时效性的工作,同一
个事情,不同的时间做,所达到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比如同样送一份礼物,生日当天送和生日后一天送,给对方的感觉就截然不同。收款也一样,赶在今天找到关键的人签关键的字,和错过今天,明天再去签字效果也不同,两者之前相差的时间可能少则有一周,多则一个月不等。
2、工作计划不可量化:虽说现在的工作日报、周报定的目标比以前更加
明确了,也可以直观考量,但对于最终结果还是不能形成足够支撑。究其原因,还是工作计划不够细致,太粗矿。一个步骤不细致,两个细节不明确量化,最终导致的就是结果达不到预先目标。
3、工作计划不合理:当工作计划
第4篇:学前教育博士论文
学前教育博士论文
学前教育是当下非常火的一个专业,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学前教育博士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学前教育博士论文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思想有了更大的进步。再加上当前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力度,学前教育得到很大程度地受到了重视和发展,作为新时代下的幼儿教师,我们有义务为学前教育认真努力,科学施教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此谈谈一些教学策略。
一、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学前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学前教育也得到国家级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学前教育为国家重点教育工作。然而,我国现目前好多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还存在发展滞后,与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