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梦醉捞刀河散文
梦醉捞刀河散文
有一种叫地陀果,是长在地上的,地陀草与爬根草一样,是一片片生长的,不会独自一根藤往外长,而是相互穿插成一整片。叶子圆圆的,只有指甲大,面上青,反面底是红色,斜向上“望”着天空,同时吸收光源和露水,举起果子的柄不到半厘米长,看上去果子就贴着地面,每个果都有一顶不大不小的“帽子”刚好扣在头上,果身像小腰鼓,中间比两头粗一些,整个果子又像是精致的一个小瓶子,乍看一大片的地陀果,有肉白色、青色的、红色的、褐黑的。“小瓶子”摆在平坦的青色、红色相间的“地毡”上,以为是土地老爷摆出各种点心来迎接各种如蚂蚁、金龟子、蝴蝶、蜂蜜等小生灵的'出现。我们小朋友见到没那么客气,专挑熟透的褚红色的吃,味道爽甜。
还有一种叫蛇地陀果的,与地陀果有些相似,果子熟了后是鲜红色,不戴帽子,叶子是纯青色的,果子离地面高些,大人说这种果不能吃,有毒,是留给蛇吃的,我们小朋友自然就不敢去碰了,更不用说去试味了。摘地陀果时也打醒精神,以防混淆。
有一种叫“算盘子”的树,大多是一米多高,杆都是笔直往天上冲,整个一蔸树,上下都一样大,叶子圆圆的很细小,青翠欲滴,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大,它喜欢长在接近山岗的地方,山坡则少些。它的落叶我们不能用竹扒扒起来,只能作它自己的肥料,其果子也只有黄豆大小,圆圆滚滚的,刚长出来是红色的,要整个转黑了才算熟了,摘很多个一起入口,将汁吸干,将核和皮吐出来,果汁是纯酸甜的,吃过后,嘴唇变成了紫色。
山上还有很多毛栗子树,也是灌木,喜欢长在半山腰上的蕨丛中间,秋风吹时,摇摇摆摆,叶子与大板栗树叶是一样的,椭圆形,长是宽的两倍,毛栗子外壳整身团团转,全是针尖一样尖的剌,老鼠、鸟、蛇之类要等到果熟透了,变黄了,枯了,开裂了,果粒掉到地下去,才能捡来吃些。毛栗球一般几个结在一起,等到天气转冷的九月份,也已有肉了。我们一般是将有刺球的枝桠折断,放到竹篮里去,等到了山坳上的硬地上,用鞋底踩住刺球打滚,转几下毛球就开了,将果子捡起来,放进嘴里,再用牙齿咬开外壳,新鲜的肉请放心地享用了,有时怕将果肉踩碎,鞋底只轻轻地踩住滚几下,待一圈针毛倒下了,再放入嘴里咬,没滚倒的两头的针剌会剌到舌头和牙龈出血是常有的事,等吃到够了,还再折些背回家。一般果肉有蚕豆那么大,每个毛球里有一至三粒,味道脆又甜,多吃些也不厌,真希望一年四季都有得採来吃。
第2篇:梦醉捞刀河美文
梦醉捞刀河美文
不觉到了十一点多,该吃“夜宵”了,每人都吃一碗腊猪脚饨萝卜后,即有了更好的精神,迎接新年的到来。接近零点,我哥在屋外点燃了长长的鞭炮,噼啪声汇入整个高标塅的迎接新年“火药爆炸”声浪中,响彻云霄,并在群山包围的空间里反复回荡。同时天空中也出现各种图案的烟花,此起彼伏,争奇斗艳,与高空中的“七仙女”星等共同形成了变幻着的美丽清凉的夜景。我也将小的`“冲天炮”竹签插入土里,点燃引线,只听长“呼”一声,小炮拖着竹签尾巴射向天空,爆炸后开花,与远处高空中大的礼花弹相呼应。冲天的玩过了瘾后,又改玩“磨地鼠”花炮,点着后丢地下,那“鼠”带着绿色的火光急速地呼叫着,就地晕头晕脑发了疯地旋转,我兴奋地盯着,感觉像是自己尽情地在地上滚打一样的剌激,别有一番的情趣。
饱过眼福后,我们又回到温暖的火炉边,回到大人的身边,在这一夜踏两年的的特别时期里,我们需要“守岁”,同时也防止“祟”这种古老的夭怪来侵犯我们小朋友。回想刚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房前屋后附近日常的忙碌中,不知不觉,又长大了一岁,其间挨了很多的苦头,经历了不少的磨练,也接触到了很多的新鲜事物,长了不少的见识,此时,我们在地球的表层已围绕太阳转去了“旧”的一大圈,过了零点又已开始“新”的一圈的运动。
我们人类是地球上的万物之灵,是生物精灵中的极品,对生活有着能用语言、文字表达而相互交流的特别能力,在这平时本应进入梦乡的清醒时刻,细细品味我们生命的真谛,回想所感受到的寒冷、伤痛、饥渴、惊恐、孤独,甚至是耻辱;也欣慰所得到过的温饱、富足、慰藉和光荣。
到了两点钟过后,屋外已从原先的“沸腾”转为鸦雀无声,大地已在空旷和寒冷中沉睡了,我也有了睡意,拿了长辈们的压岁钱后,忙和二哥一起上了床,躲进了温暖的被窝,进入了香甜的梦乡,就什么也不管了。
第3篇:梦醉捞刀河随笔
梦醉捞刀河随笔
在迷迷糊糊之中,闻到了花草的香味,也听到了身边水沟里春水哗哗地流淌,睡在土里的蛙类们已经得知冬天已经过去,新一年的春天又已来临。青蛙,泥蛙(田鸡),石蛙,小土蛙都相继从“长长”的睡梦中醒了过来,睁开眼睛,伸伸手脚,梳理好一番之后,急忙呼唤同伴和自己的长辈、小辈们也快些打起精神来,积极应对外面世界的变化:睡在不远处的'老对头——蛇也要醒了,它会第一时间四处找“活口”填饱肚子;第二是农民大佬也准备春耕了,犁耙和锄头都会从地表往地里插下来,那些利器都是没长眼睛的。伙伴们都出来了,也找了些虫蚁当“早点”吃了,头头们正准备召集新年第一场碰面“文艺晚会”,地址选在农民大佬灌满了水、准备做秧田的水田里。
最早到达的是皮肤褐灰色的、住田基边的小个子土蛙们,它们一早已在那嬉戏了,游水跳跃,摔跤都要
第4篇:关于梦醉捞刀河的散文
关于梦醉捞刀河的散文
沙市镇位于浏阳市的北面,是管辖几万人口的大的行政农贸中心,捞刀河水就从集市边山脚下的红石头河床上滑过。河两岸有一座古老的石桥相连,从镇上沿一条沙石公路往平江方向行走三公里多的山路,又到了一个叫山上罗的小集市,再往前行几十米后,往左边放眼望去,地势豁然开朗,只见有良田数千顷,是一个椭圆形的小平原,椭圆边上是几层重叠的、密密麻麻少有间断的、几乎同一模式的两层土木结构的瓦房,再外层即是“紧箍”着房屋的高矮不一、层峦叠嶂、绵延不断的群山。山上大部分是青翠的,但也有一部分是秃顶的,只有稀疏的几颗松树硬“粘”在光滑的“细沙岩”石板上。整个田野西北边高,东南边低,中间水渠纵横交错,宽窄不一的道路也清晰可见。这个地方叫高标塅。从小集市出发,沿着山脚下的村子往塅的西边走一公里半,到了高标塅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