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湖畔招魂--为北大百周年校庆而作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08 07:12: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钱理群:湖畔招魂--为北大百周年校庆而作

我说过,“我们北大得天独厚有未名湖。我看过春天的,夏天的,秋天的,冬天的未名湖,看过雨中、雾中、雪中、风砂中的未名湖,看过黎明、清晨、早上、正午、下午、傍晚、夜晚、子夜时分的未名湖。看了几十年,那真是千姿百态,万种风情,看不够,品不尽的。未名湖是我们北大人审美情趣的源泉”。

因此有学生写信给我,专门讨论“未名湖美在哪里”。--这样的话题自然是极有诗意的。

前不久,一位光华经济学院的学生却给我来信,抱怨说,学校大兴土木,一些地方弄得“一点韵味都没有了”。

我的心一震,推开桌上的书稿,赶到未名湖去。--因为忙,因为身体不好,已经很久不去那里了。

我在未名湖畔走着,一切依旧,却什么感觉都没有了。

“他在路上走着要‘求食’,看见熟识的酒店,看见熟识的馒头,但他都走过了,不但没有暂停,而且并不想要。他所求的不是这类东西了;他求的是什么东西,他自己不知道”。

我不是我,我变成谁了?--但我又确实在寻求,求什么,我不知道。

突然记起:未名湖刚修整过,水也全换了。

难怪湖边的石头都堆得如此整齐,反露出人工堆砌的痕迹,自然美没有了。

而且,换掉的,岂只是水么?

那位光华学院的学生说什么来着?

前面那条小道……小道……

那黄昏时分作“美学漫步”的宗白华先生哪里去了?

那晨雾中向我们跑来的朱光潜先生呢?

那面对粼粼湖光,拄杖沉思的吴组缃先生呢?

我们谙熟“水深火热”之味的王瑶师,怎么不再口衔烟斗,骑着单车,在人群中横冲直撞了?

一代大师……一代大师……,消失了,消失了……

北大痛失了大师啊!

随之而去的,随之而去的,又是怎样的精神啊!

未名湖啊,你失去的,是你的魂啊!

魂兮归来--我的北大,我的未名湖!

…………

1998年 2月 27日深夜,灯下急就

第2篇: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的文章

大学的三项任务(节选)

16岁到26岁是人生的黄金岁月。人在16岁开始独立,26岁以后就要考虑结婚家庭的问题。这十年是人生最独立的岁月,最没有负担。如何度过这个独立的岁月,这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问题。

进入大学有三项任务:知识、友谊、爱情。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但遇到了就千万别失去。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季节,追求人生最美好的东西,这是年轻人的权利,要大张旗鼓的去做。

再谈谈怎么读书的问题。我认为,好玩是一切研究的真谛,所有的学生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都要有语言的知识基础;中文和外语。哲学和数学对大学生很重要,数学是在训练人的思维,哲学帮助你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专业基础知识方面要读经典著作、要博览群书。最好读原文、原著,反复读,实在读不懂的地方看看注释类的书。北大鼓励学生听讲座,不求其深、开卷有益。文采是熏陶出来的,不是故意培养出来的。

在中国什么人吃得开?我以为,一是家里有背景;二是没道德原则;三是有真本领的人。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说:你是一个没背景、有良心的人,那只有一条路可走——学习本领吧。沉潜十年,这是我对我的学生的要求,也是我对大家的诚恳希望。不要急于表现自己,要有长远的功利,做十年之后发表自己意见的人。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

钱理群:用最自由的方式享受学习(节选)

钱教授讲到他终生最难忘的三堂课:一是在西南联大时,听刘文典教授在农历十五的晚上,皓月当头,在月光下的在草地上,学生围成一圈,他老人家端坐其间,大讲《月赋》,俨如《世说新语》里的魏晋人物,美妙一绝。二是上四川大学教授蒙文通的考试课。蒙教授的考试非常独特。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学生出题考先生,你提问题他就知道你的学识程度怎样,当场断定你本学期的成绩是多少分。有趣的是,他是在川大旁望江楼公园竹林中的茶铺里考试,由学生向老师提问。你问得好,他猛吸一口叶子烟,请你坐下陪他喝茶,然后对你提的问题详加评论;问得不好当场走人。学生是又紧张又感兴趣,思忖cun着自己能不能留下来陪先生喝茶。

这两堂课,绝就绝在他不拘一格、随心所欲,表现的是大学教授的真性情,是一种自由不羁的做学问的方式,蕴含着一种自由不拘的生命存在形态。因此,它给予学生的就不只是知识,更是生命的感染、熏陶。这种生命化教育的背后,是一种生命承担意识,教会他们享受上课、享受学习、享受考试。

把这种意识提升到理论高度的,是聆听林庚先生的最后一堂课。那天上课,他缓缓的朗声说道:“什么是诗?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诗人要永远像婴儿一样,睁大好奇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取发现世界的新的美。”顿时,全场肃然,大家陷入了沉思。先生旁征博引,足足讲了两个小时还意犹未尽,学生们也听得如痴如醉,全然忘记了时间。但刚走下讲台,先生就站不住了,回到家就病倒了。他是拼着生命的全力上完这最后一堂课的,这真是“天鹅的绝唱”。

林先生讲课的关键词是“好奇”和“发现”:首先要保持婴儿那样第一次看世界的好奇心,用初次的眼光和心态去观察,你将会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大学者大在哪儿?就大在他们始终有赤子般的纯真和无邪,面对世界和社会永远有好奇心与新鲜感,所以他们心里有可以无限扩展的空间,这就是沈从文说的“星斗其文,赤子之心”。

20世纪初,费孝通先生这样评价他的老师潘光旦:“我们这一代人很看重别人怎样看自己,潘先生比我们更深一层,就是把心思用在自己怎么看自己上。”这活颇值得琢磨,“看重别人怎样看自己”,在意的是身外的评价、地位,那其实都是虚名;“心思用在自己怎样看自己”,在意的是自己对不对得住自己,是自我生命能不能不断创造与更新,从而获得真价值、真意义。

当代很多大学生的问题,也恰恰在这里:许多人好像很看重自己,其实看重的只是一时之名利,对自己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反而是不关心、不负责任的,因而也就无法享受到人所特有的生命的真正欢乐。“自己对不起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第3篇:北大教授钱理群卖房入住养老院

京华时报讯 日前,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酝酿住进养老院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昨天,记者获悉,钱理群先生早已卖掉住房于今年6月底入住昌平区一家养老社区。在昨天的社区“重阳敬老”活动上,钱老首度回应为何入住养老院,他认为自己适合养老院生活,住进养老社区后,大量时间可用来写作,不用再操心做饭等日常琐事。

卖房子住养老社区

昨天,北京只有十几摄氏度,钱理群老先生不顾天气寒凉,出现在昌平区一家养老社区的重阳节活动现场。当天,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也受邀来到现场,与钱老相谈甚欢。

钱理群被誉为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今年7月初,一则“钱老正酝酿入住养老院”的消息传出后,舆论普遍感到错愕,也由此引发了社会对于养老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但记者昨日获悉,钱老早已经卖掉了原来的房子,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钱理群讲座

钱理群讲座:鲁迅作品教学

努力学习的人 2014-11-02 17:04:25

提纲:

一、如何认识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

二、如何教鲁迅作品。

一、如何认识鲁迅作品教学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

l 有人认为中学课本中鲁迅的作品太多了,不如多读读粱、林、胡。鲁迅与梁实秋、林语堂、胡适是有不同之处的。

l 鲁迅的作品具有原创性,民族思想的源泉性,就如托尔斯泰、莎士比亚一般,中国也需要一个家喻户晓的作家,时代自然选择了鲁迅。

中学课本中四类文章必选,因为这四类文章代表着文学的一个时代。

——“《论语》、《庄子》选读”——这是我们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

——“唐诗选读”——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青春期;

——“《红楼梦》选读”——这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鲁迅作品选读”——这是现代思想文化的开创。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钱理群:湖畔招魂--为北大百周年校庆而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钱理群:湖畔招魂--为北大百周年校庆而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