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从军行诗词赏析及答案
从军行诗词赏析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 下列四项是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B. 首联中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现了书生从军的愿望和卫国的坚强决心。
C. 颔联由“辞”到“绕”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和军队凌厉、逼人的气势。
D. 颈联以北国的雪(暗)风(多)烘托战斗的激烈悲壮。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
14.表达了诗人投笔从戎、卫国立功的豪情壮志。
第2篇:从军行诗歌赏析及答案
从军行诗歌赏析及答案
从军行
陈羽
海畔①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土天山雪。
武威遇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庆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②西,角声一动钥天晓。
注:①海畔:湖边 ②太白:即金星。古时认为太白星是西方之星,也是西方之神,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在某种惰现下预示敌人的败亡。
1.两首诗都写了从军将士所处的环境的极为严酷,其严酷各有什么不同?请具体分析。(5分)
2.两首诗的第四句都是写军,它们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陈诗写的是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掉光,枝梢被狂风折断,给行军带来困难。(2分) 岑诗写的是在盛夏五月时火焰山炎威赫赫,常人视火山为畏途,而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必经此地,自然极其困难。 (2分) 两者一极冷一极热,环境严酷有别。(1分)
2.(1)陈诗红旗直上天山雪运用借代的方法。(1分)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冰天雪地中行军,队伍不乱,勇猛直上,(1分)画面生机勃然,展现的是唐军将士高昂的士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1分)
(2)岑诗角声一动胡天晓运用象征的手法,(1分)号角将胡天惊晓,实则意味着只要一声号令,唐军便可决胜,一扫黑暗,使西域重见光明。(1分)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出征抵抗取得胜利的美好祝愿。(1分)(如答比喻、夸张手法的,且分析的对,情感也对的给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从分别找出两首诗中的环境描写的语句,然后抓住关键词,展开联想,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然后对比作答。陈诗中,可抓住冻泥裂叶落枝梢折从天山脚下的恶劣天气角度分析;岑诗中,可抓住火山少如鸟从天气的炎热角度分析其环境之恶劣,由此得出二者的严酷区别。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应结合着常见的表现手法,根据诗歌注释,抓住关键词分析作答。陈诗可抓住红旗,从借代的手法角度分析作答;岑诗可抓住角声,从象征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在情感方面,由红旗可联想到雪地行军的士气高昂,生机勃勃的精神。由角声可联想到出征抵抗的气势磅礴,将诗人对出征抗战取得胜利的美好祝愿表达出来。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第3篇:王昌龄诗词《从军行》赏析
王昌龄诗词《从军行》赏析
《从军行》组诗词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词,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王昌龄诗词词《从军行》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军行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
第4篇:王昌龄诗词《从军行》赏析
王昌龄诗词《从军行》赏析(锦集10篇)由网友 “一天天”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王昌龄诗词《从军行》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王昌龄诗词《从军行》赏析
王昌龄诗词《从军行》赏析
从军行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