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探亲散文
探亲散文
国庆节的第一天,父亲让我一同去探亲,我本想拒绝,看到父亲那坚定的眼神,我只好硬着头皮一同前往。
亲戚住在一个偏远的乡村,清晨,我们开车行使在乡村公路上,一路上绿树连绵不断,秋风习习,阳光明媚。父亲一路赞美着天公作美,而我还纳闷着那儿能不能上网,以及有没有我最爱的爆炒鱿鱼,我想了许多。
到了,我们停下车,沿着沟边,还要走一段泥泞的路,山间小溪欢快地流淌着,清新的空气蔓延整个村子,喜鹊在高高的枝儿上跳来跳去,唱着悠扬婉转的曲儿,父亲赞叹道:“我们的到来,喜鹊也高兴啊!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却不以为然。乡村公路上人来人往,享受和美的天气,路边辛勤耕作的农民,竟也笑呵呵用方言向我们打招呼。
还没到家,亲戚一家人老远地望着我们,一位六十岁的大爹前来迎接我们,互相问候几句,我却着急不知道咋称呼他们,父亲当时正忙着接电话,忘了给我介绍,我支吾了几句,便进了院子。
院子不大不小,几株向日葵算是给这单调的院子增添了几分色彩。坐在院子里,几个不认识的人谈论着我,“这娃长这么大了。”“这是老二的娃。”“多么俊的`娃呀!”我不知所措,只是陪笑。突然,看到了几位我认识的亲戚,我内心平静了许多。父母和那些人高兴地交谈着,我却坐在一边无聊地看着他们,父亲让我去和大婆聊聊天,今天是大婆的生日,我不敢怠慢,坐在大婆身旁,惊慌地不知说些什么,这位大婆好些精神!八十六岁了,眼不花,耳不聋,不拄拐棍,身体硬朗,穿着红绣花的棉织上衣和黑色裤子,皱纹像古树年轮一样刻在脸上,大婆说话低声细语很亲切,和我拉拉家常,我们婆孙俩照了张合影留着纪念。
午饭时间到了,一盘盘热乎乎的菜端上来了,亲戚和邻居围坐在一起,吃着家庭盛宴,我也忙着去端菜,在饭桌上聊着,吃着,我不时地给大婆夹些菜。父亲他们那桌更火热,你敬我,我敬你,顾不上吃菜。我有点困了,上二楼去休息,但仍能听见楼下大声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我迷迷糊糊地醒了。在门口正好碰见了大妈,上前和她交谈,才知道我们两家原来是同族本家,只是后来居住远了,来往少。看着她离去的身影,我看看他们的菜地与牲畜,桌上菜肴与美酒,清静的村庄……,这里比城市生活要自在得多!
夕阳西下,我们该走了,两家人握手道别:“以后要常联系,常联系”。大爹想给我零花钱,辛亏我手疾眼快,跑掉了。走了一段距离,我回头远远地看见大婆也挤在人群的一角目送我们,这位族内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她,似乎还想嘱咐我们什么。
乡村的原始美景,村民的质朴亲和,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带着亲人团聚的浓浓情意,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里。
第2篇:深秋探亲散文
一
也许是秋深了,不知道怎么的,心里莫名地生出来一些惆怅。和先生通话后,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李,就搭上了一张车票,去了他的城市,看是否能缓解这些所谓的伤秋悲情。
他为我联系了班车,奇怪的是除了司机和售票员,乘客就我们两个人,一共四个人乘坐在这辆大客车上,不免让我心里冒出来一些惶恐。司机开玩笑地说:“你俩包了这辆专车,享受这样的待遇,多自在舒服。”我倒是没有这么想。
车稳稳当当地行驶在整洁的高速公路上,不知道怎么搞的,有点晕车。我打开车窗,一缕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顿觉神清气爽。
举目远眺,空旷的山上已经没有多少绿色了,天是黄的,地是黄的,绿两边的蒿草也是焦黄的。秋天的田野增添了一种厚重清灵的美感,更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温馨质朴的画面感,山间的乡村时隐时现,像一副圣洁的油画。红瓦顶上袅袅升起的炊烟,不由得让我忆起日思夜想的故乡。那个坐落在平原上美丽的小乡村,古朴的街道,红砖白墙的安逸,没有城市的喧嚣,更没有钢筋水泥的坚硬。尤其村后面那一个池塘,到现在我都觉得奇怪。
这个池塘典型的是一个鱼的形状,它的头就是一口井,整个头顶高出池塘两米,两面清水环绕,村里老人说这是鱼的腮帮,细想,也确实是。井里的水,夏天透骨的凉,冬天反而温和,井面总是冒着热气。滑冰的小伙伴们在冰上驰骋,这里却仙雾缭绕,好唯美的一副画面。听村子老人说,夏天小孩子身上起痱子,用它的水擦一擦,准保半小时就好。听村里老人说饮用这口井水的人,寿命都活到九十九,这是传说,但是却是有根据的,在这里不再费口舌了。池塘的肚子,也就是鱼的肚子了,胖胖的,有点点圆形。夏日的微风一吹,一池的碧水,那一片片荷叶的灵动,荷花摇曳着小小的身子,散发出满满一池的幽香,不是身临其境,是无法体会的,也已不是我的拙笔所能描述出来的。那一刹那,宛如仙境,多想时光停留,每当这个时候,路人总要停足观赏。
池塘的尾巴,弯弯的,翘到东北角去了,那面的荷叶,相对来说少了些。夏天,黄昏时候,总有十五六岁的少年去洗澡,不,倒不如说去玩耍。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有水蛇出没,更别说那些青蛙虫虫一类的活物。尽管这样,也不会阻挡住童年的伙伴们。
记得夏天有一次探亲,是和女儿回去的,她那时上二年级,回家一会儿就和她表哥玩得火热,去了村子后面的池塘。我不放心,就去看看,她当时穿着一件白色连衣裙,手里拿着一朵半开的莲花,背景是一颗垂柳,恰好黄昏时分,夕阳轻纱曼妙地洒了过来,很多蜻蜓在池塘中心翩翩起舞,偶尔还会看见几只蝴蝶展翅欲飞。当时我被惊到了,随手用相机,拍下了这一幅美好的留念。正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几声尖叫的喇叭声把我拖回了现实,让我从童年的趣事中回思过来。车已经到了闹市区,人来人往,车流如织。看时间,路程走了一半。
二
到了目的地,已经是中午了,先生在门口等我。
平时没事,先生忙着上班,我就常常一个人在大院子溜达。单位有一个大广场,很多年不来了,看看那些从南方移过来很多名贵的树种,应该长得很粗了吧?有树龄150年的三角枫,该树枝叶茂密,花期四月,果子九月成熟,主干扭曲隆起,奇特,秋叶暗紫色,颇为美观。还有200年树龄的枸骨,花期4月到五月,花小常绿色,簇生于两年生枝叶腋。果子九到十一月成熟,核果球形,鲜红色,是良好的观叶,观果树种。类似这样的树木很多,我也就不一一罗列了。那一大片竹子林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安静清幽,最适合清晨和黄昏在那里漫游。广场上,有很多名人的雕像,我时常穿梭在他们中间,感受一下伟人的严谨和霸气。很多磨脚石路曲径通幽,一直通到高高的假山顶,可能都上班,大院子基本上没有人。对于我这个喜欢独处的人来说,实在是让我欢喜。
可是待不了几天,他看我的日子有点乏味单调,我倒是没有感觉到。他说:“这个大院子最东面有一片银杏树,绝对包你喜欢。”我忙打断他,忙问在哪里。他故意卖关子,悠悠地说,“还没说完呢,树上很多银杏果,树底下还铺着很多呢,那是风把它打下来的,你去拾吧。”我一听乐了。
三
去就去呗,于是,在一个洒满阳光的午后,我悠哉悠哉用了十五分钟的时间,来到了这个一生都不会忘掉,且给我带来美好回忆的地方。
这里靠南墙根有两排银杏树,大约四十来颗,其中有三颗树,底下一层黄黄的果子,树上的叶子却少得可怜。至于远处的那些树上,满满的,片片金黄在微风中摇晃,直接亮了我的眼。下面也铺着厚厚的落叶,静静地安睡,那一片淡黄色的地毯,让我都不忍心打扰它了。
第一次看到这些黄黄的小东西,不知道被谁踩了一些,裸露在外的那些果实,白白胖胖的躺在那里,实话说,让我感到新奇。于是,麻利地拿出一次性手套,把银杏果子捏出来,它的肉汁金黄发亮,黏在手上,不一会儿就把手套黏破了,干脆摘下来,利利索索与它奋斗。大约十分钟以后,在阳光下细看,那些手指的纹理都不见了,指头饱满,透着油亮亮的光。只剩下一只像是刚刚被美容过的右手,不,是一只被注满了水的鲜嫩的手。
捡拾的过程是快乐的,不一会儿袋子里有五六斤了。风一吹,啪嗒啪嗒打在头顶和身上,不由得让我忆起小时候,在那遥远的北方,家乡的庭院,八月十五打枣时的情景。
那时,哥哥在教育局,礼拜天偶尔回家,姐姐已经出嫁,大多是母亲和我。一到大枣快熟的时候,我家庭院里,总是不断人。与其说是我家的大枣树结的脆枣吃好,倒不如说母亲的人缘更好呢。春天枣树刚刚冒出新鲜的嫩芽,那些蜜蜂像是闻到味道似的,纷纷攘攘地赶来采摘鲜嫩的汁液。也就有了老人们,领着调皮淘气的孩子们来,和母亲边聊边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村子不小,枣树也很多,唯独我家的大枣嘣脆甘甜,这是很多人品尝过的结论。枣在满红的时候特喜人,挂在树上,一噜嘟,一噜嘟的,母亲拿着一个专门用来钩枣的竹竿,竹竿上面弯了铁钩子,我在下面仰头看着,母亲钩下一个我就忙着往篮子里捡拾,还时不时会随手放在嘴里嘎嘣一下。晚上坐在院子里喝茶,漫无目的地听母亲说很多历史上的传奇故事和一些伟人事迹。
父亲一直在外面工作,他回来时总爱给我讲聊斋志异,那时似懂非懂,只觉得那些女鬼啊书生啊,听起来很奇异,稍大点了也就拜读了蒲松龄先生的很多文字。父亲那么喜欢文学,我工作了,回家的次数少了,每次回去都会不一样的收获,给我讲《三国》、《家》、《春》、《秋》。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本鲁迅的《伤逝》回来,是那种32开的大画书,那时认字还不是很多,突然就被那种忧郁,伤感的文字和画面吸引了。还有曹禺的《北京人》、《日出》、《雷雨》,让我记忆犹新,这些都是后来断断续续买的。可以说父亲的影响对我是耳濡目染的,尽管他不到半年回一次家。那时自己并不多么省心,只沉浸在看那些故事小说的情节里,学业就荒废了不少。以至于现在和姐姐哥哥聊起来对于我童年的趣事还念念不忘。
四
一阵风吹来,果子又啪嗒啪嗒掉下来,把我从感觉遥远却又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的记忆中拉回来。
亲情是最容易萌芽的种子,每一个心田都是爱的温床。给我们沧桑的生活播撒爱,那么我们的一生都是幸福而温馨的。许多短小的片段接起了整个人生。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懂得珍惜,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理所应当的,总是要到再没机会的时候才猛然醒悟。有人说“幸福被彻悟时,总是太晚而不堪温习了。”
转眼之间,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恍惚幻梦一场。那么请在还不算太晚的时候,珍惜你的每一分钟,珍惜身边的人。
其实很多事情都没有意义,可是,这些没有意义多了,就成了生活的丰厚之处。很多小美非常可观。观草长莺飞,看雪花飞舞,深夜坐火车去看一个人,或是去爬爬郁郁葱葱的小山。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隆重和有意义呢,更多的时候,是细碎的烟火打动着我们。一杯普洱,几句清淡的话,或是离别的泪水……
其实这个深秋的午后很暖很暖,风从故乡来,吹得轻柔,银杏让每一片叶子都有梦,每一朵花里都有一个天堂,这个下午呵,记忆的深处,流淌着我的故乡,每一片叶子都是那么高兴。那只大雁,早就穿透了我的眼神,每一颗心灵盛下的爱,盈盈如握,经风一吹,便落在休憩的长凳上,生根发芽,香飘满园,永祝人间……
第3篇:探亲梦散文
探亲梦散文
这个“母亲节”,母亲因为出了一趟远门,过的最开心。从未有过的笑容也将“定格”在津的“家乐福”照片的合影中。——题记
母亲从“津”安然归来。。满脸的兴奋和笑容写在脸上,进了家门,便滔滔不绝的讲起了去“津”的所见所闻。母亲以这样的笑意和健康的心态,乐观的对待这次出行,终于算是梦圆了去“津”很久的梦想。
早在年前,远在天津的大姨夫以及姨家的姊妹就打电话问候母亲以及在山东老家的亲人,并力邀母亲和老家的亲姊妹,在年余的空闲时间,相互走动一下,团聚一次。因为两地家人已经有20多年没有走动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已经忘却了亲人的模样,再者就是年事已高,行动越来越不方便,能相聚的日子也不算多了。。两地的家人虽然彼此挂念,但都出现了大小不一的身体差异和家庭变化。也许最最苦命的要算是大姨夫的家人,因为大姨妈
第4篇:探亲邀请函
探亲邀请函
电子邀请函相对传统纸质邀请函在信息传达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在当下社会,我们经常会用到邀请函,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邀请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探亲邀请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亲邀请函1
爸爸:
这封信是邀请您和母亲一起来美国看我们,和我们一起生活在1625普来真特,奥本,加州4个月。我的女朋友小爱会在2月11号带你们一起飞来美国,你们将会在6月11号和你们的.外孙子聂寄恒一起飞回中国。
这期间我们将支付你们在美国期间所有的生活和旅行的费用,包括往返程的飞机票。你们来美国后,我们会带你们到几个世界闻名的城市和地区去参观旅游,这些地方包括:太浩湖,雷诺,旧金山,洛杉矶,拉斯维加斯等地!你们将了解在美国人们怎样生活,我们在奥本的每天的生活方式。
我们相信你们会在美国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们期待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