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大班语言元宵节—花灯谣教案
大班语言元宵节—花灯谣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元宵节—花灯谣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儿歌形式创编内容。
2、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请幼儿带一些灯笼来园。
活动过程:
1、复习儿歌《花灯谣》
师:“上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的.那首儿歌,你们还记得吗?”(记得)
“那儿歌的名字叫什么?”(花灯谣)
“我们大家用好听的声音来念一念吧!”
幼儿齐念儿歌。
2、创编活动。
①提问:
师:“元宵节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你喜欢什么灯?”
②幼儿相互讨论。
③请幼儿大胆发言。
④将幼儿喜欢的花灯创编到儿歌里面,并一起念一念。
⑤把自己创编的儿歌念给好朋友听。
3、教师简单小结,用小红花鼓励积极创编儿歌的幼儿。
活动延伸:
请幼儿试着用好朋友和自己的名字替代宝宝和浩浩。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体验欢快的节日氛围。本次活动的一个难点是感受儿歌押韵的特点,能准确地发出姥、闹、摇、浩等音。可通过活动也发现孩子们对儿歌的押韵始终比较难理解,对“闹”这个读音也始终有部分幼儿读不准,使得这一难点没有很好的掌握、理解。我想如果以后碰到这样的教学情况,我觉得可以把诗歌中押韵的字“姥、闹、浩、谣、宝”等用有颜色的笔画出或做一标记,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发现押韵这个特点,我想这样效果会好些,从而有效地达成每一个教学目标。
第2篇:语言教案花灯谣
语言教案花灯谣
活动目标:
1. 学习朗诵诗歌,感受作品中欢快的节日气氛。
2. 感受诗歌押韵的特点,能准确地发出姥(lao)、闹(nao)、浩(hao)、摇(yao)等音。
活动准备:
1.课件、电视机、电脑。
2.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简单了解元宵节。
1.出示实物花灯。
提问: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什么灯?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花灯?什么节日要挂花灯?元宵节除了看花灯,还会做哪些事情呢?有哪些风俗?(汤圆又叫元宵)
2.小结: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们国家传统的节日,叫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在元宵节时我们会挂花灯、吃元宵、猜灯谜,非常的热闹。
二、通过观看课件,引导幼儿理解学习儿歌内容。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初步欣赏、理解诗歌内容。
(1)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花灯的`儿歌,名字叫《花灯谣》,请你们仔细地听听,儿歌里说了什么?(教师有感情的念儿歌)
(2)提问:什么是“谣”?(儿歌的意思)
儿歌里说到了哪些花灯?(出示相应花灯的图片:西瓜灯、小兔灯、金鱼灯、飞机灯、火箭灯)。
这些花灯都是谁做的?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再次欣赏儿歌,感受作品中欢乐的节日气氛。
(1)教师再次朗诵儿歌。
(2)提问:为什么要做花灯呢?为什么宝宝和浩浩会一个乐,一个笑?
(3)小结:人们在元宵节的时候挂花灯、猜灯谜,非常的开心热闹。如果你们也有这样一个花灯也一定会和他们一样开心的。
3.教师引导幼儿学念儿歌,能准确的发出姥、闹、浩、摇。
(1)教师念一句,幼儿跟念一句。
(2)教师念前半句,幼儿接后半句念。
(3)师幼共同完整念儿歌。
三、通过朗诵,初步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提问:儿歌中有哪些字的音读起来比较像?如姥、闹,浩和摇。
2.带领幼儿将这几个字重点念一下,知道这叫押韵。
3.再次完整朗诵儿歌,边拍手边念,感受儿歌韵律美及节奏感。
四、活动延伸:创编儿歌。
1.师: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你喜欢什么花灯?你觉得谁的手巧,会做这样的花灯?
2.引导幼儿将幼儿说的这些创编到儿歌里去。
第3篇:大班花灯谣教案
大班花灯谣教案
目标:
能根据儿歌形式创编内容。
准备:
请幼儿带一些灯笼来园。
过程:
1、 复习儿歌《花灯谣》
师:“上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的那首儿歌,你们还记得吗?”(记得)
“那儿歌的名字叫什么?”(花灯谣)
“我们大家用好听的.声音来念一念吧!”
幼儿齐念儿歌。
2、 创编活动。
①提问:
师:“元宵节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你喜欢什么灯?”
②幼儿相互讨论。
③请幼儿大胆发言。
④将幼儿喜欢的花灯创编到儿歌里面,并一起念一念。
⑤把自己创编的儿歌念给好朋友听。
3、教师简单小结,用小红花鼓励积极创编儿歌的幼儿。
延伸:请幼儿试着用好朋友和自己的名字替代宝宝和浩浩。
第4篇:《花灯谣》中班语言教案
《花灯谣》中班语言教案
《花灯谣》中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作品中欢快的节日气氛,学习有节奏地朗诵诗歌。
2.感受诗歌押韵的特点,能念准字音(姥、闹、浩、摇)
3.喜欢自己动手制作花灯。
4.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尝试续编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西瓜、金鱼、飞机、火箭等花灯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理解
1.教师出示“姥姥”:这是谁呀?。
2.重复提醒幼儿发准“姥姥”的字音。
3.姥姥的手特别能干,她会做花灯,闹云霄,她做了什么花灯呢?
4.师逐一出示(西瓜灯、小兔灯、金鱼灯、飞机灯、火箭灯),幼儿练习朗诵。
5.姥姥作乐这么多的灯,一同鞠躬谢谢姥姥。
二、完整地学习诗歌
1.老师把这许多灯连起来,还是一首花灯谣,想听吗?
2.师完整地朗诵一遍。
3.什么是“谣”?
4.花灯谣里说了什么?(幼儿看着图片一
第5篇:元宵节花灯谣幼儿园中班教案
元宵节花灯谣幼儿园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元宵节花灯谣幼儿园中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目标:
1.体验作品中欢快的节日气氛,学习有节奏地朗诵诗歌。
2.感受诗歌押韵的特点,能念准字音(姥、闹、浩、摇)
3.喜欢自己动手制作花灯。
4.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尝试续编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西瓜、金鱼、飞机、火箭等花灯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理解
1.教师出示“姥姥”:这是谁呀?。
2.重复提醒幼儿发准“姥姥”的字音。
3.姥姥的.手特别能干,她会做花灯,闹云霄,她做了什么花灯呢?
4.师逐一出示(西瓜灯、小兔灯、金鱼灯、飞机灯、火箭灯),幼儿练习朗诵。
5.姥姥作乐这么多的
第6篇:花灯谣
花灯谣
好姥姥,手儿巧,做花灯,闹元宵。西瓜灯,小兔灯,金鱼儿灯尾巴摇。飞机灯,给宝宝,火箭灯,给浩浩,宝宝乐,浩浩笑,一同鞠躬谢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