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加给学生的罪状想到的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06 07:13: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由加给学生的十八条罪状想到的

中国青年报2002-09-19方长洲

 前不久,《都市快报》刊发了一则题为《九岁小学生罪状十八条》的报道。该报道称,小D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老师发动全班同学给他提意见,孩子们在一张16开的纸上,写满了诸如“有时候要打人”、“字写得不端正”、“睡觉、玩橡皮泥”、“经常作业没完成就去玩”等18条“罪状”,还有18个歪歪扭扭的签名。

 该生看了18条“罪状”后全蔫了,把“罪状”拿回去给妈妈看时,他妈妈愣住了,难道孩子一点优点也“评”不出来?她问儿子:“妈妈心里很难受,你是怎么想的?”小D顿时眼泪汪汪。当妈妈拿着纸条找到学校时,校方劝她:“这种小事,不要看得太严重。”

 看了这则报道,笔者不由得想起美国有位叫海伦的数学教师与此截然相反的做法---发动全班学生互找优点。一次,这位老师在教育后进生效果不佳、讲授数学概念遇到困难时,做了个小游戏:让学生把每个同学的“最好的品行或做过的最好的事情写下来”。学生写好后交给老师,老师把每个学生的优点集中起来,然后分别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分发给每一个学生。

 这个并不起眼的小卡片,不仅使学生很快掌握了数学概念,而且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了。学生都将写有自己优点的小卡片奉为至宝,珍藏起来。有位叫迈克的青年军人---这个当年因上课捣蛋而被老师用胶带封住嘴巴的学生,还把它带到了越南战场上,直到阵亡时,人们从他衣袋里还发现了那张因折叠、磨损而破旧的、有的地方还被粘贴过的卡片,那就是由同学们评述而由老师亲手抄写的迈克最好品行的卡片!

 有位哲人说过:“人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在教育活动中,赏识是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满足学生内在需要和情感需求的不可忽视的有效手段。学生的一技之长得到赞赏,一得之见受到赞扬,一个行为得到赞美,乃至教师对学生的一次亲切的微笑、一次期望的目光、一个信任的点头,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都可以强化学生的上进心,甚至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类似于开列18条“罪状”的做法,其实是对学生的“心灵施暴”,国外研究者称之为“看不见的灾难”。因为它容易使学生自尊受损,自信受挫,个性压抑,人格扭曲,使学生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厌学情绪、对抗行为、暴力倾向、“奴隶”性格、“双重”人格等诸多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

 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种严重的“反教育”行为,在校方竟是“小事”一桩,叫家长“不要看得太严重”。这表明,在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目中,“重要”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多么严重的扭曲---还有比孩子的心灵健全更重要的教育使命吗?

 实际上,这位教师的做法,不仅是伤害了小D一个学生,也伤害了班上全体学生的心灵---这将使孩子们得到一个重要的“教训”: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揭发”自己,并因此会遭到与小D一样的命运。于是,要么视他人为“陷阱”处处防范,要么处心积虑记住别人的“缺点”以便向老师邀功,这就不仅是心灵的阴暗,更是人格扭曲的大问题了。

 现在,教育界已经越来越重视教育过程中的“人文”要素。而“人文关怀”,说到底,就是对受教育者心灵、精神的高度尊重和小心呵护。这种假学生之手来伤害学生的做法,折射出的正是不少教育者“反人文”的现状---这决不是什么“小事”。

第2篇:由南京大屠杀想到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很多时候都会觉得历史总是迷迷蒙蒙, 遥遥的隔着一层纱, 看不清, 触不到,似乎这一切已然死在昨天。然而,在观看了南京大屠杀纪录片后,这种想法荡然无存.那一幕幕骇人的画面将那不忍目睹的历史瞬间拉至我的眼前, 如同飓风席卷幕骇人的画面将那不忍目睹的历史瞬间拉至我的眼前, 大地,留下满目苍痍.中国有30几万人在那次事件中丧失,仅此只是数字带给我的震撼,它让我亲眼目睹了日本人的凶残,日本士兵对中国妇女的侮辱,这使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1937 年 12 月 13 日,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统率谷寿夫、牛岛、中岛、末松等八个师团及其国崎支队,于侵占南京后,立即对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其规模之大,受害人数之众,均为人类历史所罕见。日军的屠杀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从被俘的士兵,杀到平民百姓;从青壮年,杀到老、弱、妇、婴;从工、农、商和城市贫民,杀到出家信佛的僧人和尼姑;日本人不仅心狠手辣,而且还背信弃义。德国人拉贝同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等十几人为了平民的安全,在日本等众多国家的同意下,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为大约二十五万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可当日本攻下南京后,却三番五次去捣乱。安全区并不安全,在几次的被阻挠后,日本士兵终于露出了他们的本来面目,直闯“南京安全区”,拉贝等人因阻挠都成了日本人的“枪下鬼”,安全区变成了屠杀场。进入“安全区”,男子全部被杀,女子全部被强奸,这就是日本人所同意的“安全区”,他们的信义何在?

甲午战争,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从火烧圆明园到潘家峪惨案,再到南京大屠杀,其间有多少血和泪,多少恨与痛自知。一片一片的肃杀场景,一个个裸着身的女人,一颗颗被斩下的人头渗着黑色的血,一声声凄怆的悲鸣,一排排的红色蜡烛模糊视线,变成了血的颜色。这是人类的历史上所记载下的残暴的一页,是人性最阴暗的一面。

沉痛教训与反思

沉重的历史记忆与反思之一:国弱挨打,百姓遭殃。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长期雄居于世界的东方。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一百多年,中国处在西方列强的蹂躏之下,跌进了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敢于数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其重要原因就是由于近代以来中国的落后和国力积弱不振。沉重的历史记忆与反思之二:政治腐败、军纪不整。中国近代历史上历次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经济技术落后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根本的原因则是政府的腐败。邓小平曾说:“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由于清王朝的腐败,受到列强侵略奴役,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沉重的历史记忆与反思之三:文化落后,民众不振。近代中国落败的内在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正确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明的关系。以中国近代为例,一开始,我们自以为天朝帝国最伟大,中华文明最先进。当与西方先进文明发生碰撞,并受到重创后,我们仍处于既想学习、吸收和借鉴先进文明,又不想抛弃自己固有的、已经过时的、不合时宜的一些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其中,最典型的说法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南京大屠杀带给人们血的教训是,在法西斯侵略者面前,引颈就戗和任何形式的懦弱,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丧钟为不幸的逝者而鸣,也将为忘记苦难,失去精神信仰的民族而鸣。

而在今天,日本居然对于中国人民对过去侵华事件不满,他们有没有扪心自问,因为他们的罪恶行径,多少中国人死在枪口之下,多少无辜的人民在那丧生,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在崇尚和平的今天,我们不会为过去日本侵华的种种而对他们记恨在心,展开报复,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忘记,在几十年前的今天,日本对我国所犯下的滔天大罪,更要教育我们的子子孙孙,中国有几十万人死于日本人枪口之下,以此告诉我们,自强乃民族之本,唯有强大才不会被践踏,我们要建成一个更加强大的祖国来告诉日本,昨天的你们在中国的领土上肆意妄为,但今天的你们却要仰视中华民族。

日本右翼势力却在极力抹杀他们的罪行,这样的行为,怎能不让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心痛?战争

是摧毁美好世界的机器,因此,我们反对战争,向往和平。但是,在追求和平,创建和谐世界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忘记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记忆越深厚,文化就越深厚。轻视历史,忘记历史,只会让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越来越浅,没有了根,在发展中就会迷失方向。因此,我们更应该直面历史,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更要肩负起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我们要努力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让历史只能成为历史!

南京,美丽的古都,被野兽撕开血肉模糊的豁口,狂暴的日本兵在梧桐树下,展示着人类无法想象的罪孽,这是罪孽中的罪孽,噩梦中的噩梦,一切没有了底线,因此施展暴行的每个人甚至都失去了判断与知觉,浓烟滚滚,到处都回荡着妇女们的哭声,有谁能想到这哭声来自母亲、妻子、女儿……中国人,南京人,不能忘记今天的繁华之地是昔日日本侵略军的杀戮之场,我们心中都有一个愿望,但愿天下不再有战争,不再有恐怖!

第3篇:由漫画想到的

由漫画想到的

由漫画想到的1

这是一幅极具讽刺性的漫画。画的是在一片葱郁的树林里,一个手持战斧的盗木人,拿着大斧随意的砍伐树林,个人觉得这个人神经有问题。一直啄木鸟,站在他的肩上,不停地大叫:“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他还愤怒的望着那人比木头还木头的脑袋。

看了这幅漫画,我们都沉浸在欢乐之中,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话,我们人类还能活到太阳消失的时候吗?答案是:不,不能!在《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不是说:“人类生活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在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我们人类想过这些吗?我们不断的“挖母亲的肉”、“母亲的血”。本来这么做还是可以原谅的,肉少了,还会在长吗!可是我们挖了一次还没挖够,又去挖,这样“母亲大人”的“血”、“肉”还能再次恢复吗?不,不能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由加给学生的罪状想到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由加给学生的罪状想到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