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杂诗杜甫阅读及试题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06 07:13: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秦州杂诗杜甫阅读及试题答案

秦州杂诗杜甫阅读及试题答案

秦州杂诗(十二)

杜甫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8.前人认为这首诗颔联中的“得”“传”:字用得“新奇”,请作简要赏析。 (5分)

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此时为什么会产生“俯仰悲身世”的感触。(6分)

试题答案:

(二)(11分)

8.(5分)“得”字表现了南郭寺空旷冷清的庭院,因为得到古树的点缀而有了生机和色彩;(2分)“传”字形象地写出了北流泉好像是有意惠及百姓,主动将清澈的泉水接力传送到全城。(2分)“得”“传”二字朴中见奇,新颖别致,准确传神。(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①诗人将复杂的情感融入到精心选择的景物之中,化景语为情思,通过写景来巧妙抒情。②在前四句写景的基础上,作者将视线转向秋花危石,夕阳卧钟。他看到秋花在危石下绽开,夕阳映照着废弃在地的'古钟;古寺荒凉破败的场景,引发了诗人的伤己之感。③诗人联想到自己饱经离乱,一生坎坷,而今老之将至,心中顿生悲凉忧伤之情,不由得发出“俯仰悲身世”的感叹。(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第2篇:《秦州杂诗》其一杜甫

《秦州杂诗》其一杜甫

秦州杂诗

杜甫

其一

满目悲生事,

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

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

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

心折此淹留。

杜甫诗鉴赏:

杂诗,古代诗人常用的题目,内容多半是随感而作。杜甫在秦州的诗很多,但独独把这二十首编在一起,称为《秦州杂诗》,这组诗大约是为了回答关内同僚们的询问,用以代替书信。这组诗从西入秦州开始,到打算离开秦州结束。宋朝林亦之说:“杜陵诗卷是图经”。南宋刘克庄则称这二十首诗记秦州“山川城郭之异,土地风气所宜,开卷一览,尽在是矣。”

首联大致介绍到秦州的原因:公元755年开始的安史之乱,严重地破坏了李唐王朝的.国势,因为战乱,诗人离开华州到秦州,路上看到满目疮痍,所谓“满目悲生事”,到秦州则是为了投奔在秦州的从侄杜佐和旧友赞公。此即“因人作远游”。次联以下叙述进入秦州后所见。

“迟回度陇怯”一联表现诗人在接近秦州时犹豫不决不敢进入的心情,“水落”一联描写展现在诗人眼前的秦州的景象:落水的河道,空旷的山谷都笼罩在萧瑟,凋蔽的气氛中,龙即鱼龙河,发源于陇县西北,鸟鼠即鸟鼠山,在渭源县西,诗人在此以鱼龙河鸟鼠山代指秦州的山水。尾联是写诗人一边向西跋涉,一边不断打听前方有无战事,最后以“此地亦不可久留”的心情结束全诗。心折指心惊,淹留指停留。

第3篇:杜甫《秦州杂诗(其七)》

杜甫《秦州杂诗(其七)》

秦州杂诗(其七)

杜甫

莽莽万重山, 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 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 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 衰飒正摧颜。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本篇是第七首。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首联大处落墨,概写秦州险要的地理形势。秦州城座落在陇东山地的渭河上游河谷中,北面和东面,是高峻绵延的六盘山和它的支脉陇山,南面和西面,有嶓冢山和鸟鼠山,四周山岭重迭,群峰环绕,是当时边防上的重镇。“莽莽”二字,写出了山岭的绵延长大和雄奇莽苍的气势,“万重”则描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秦州杂诗》杜甫唐诗鉴赏

《秦州杂诗》杜甫唐诗鉴赏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秦州杂诗》杜甫唐诗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秦州杂诗

杜甫

其一

满目悲生事,

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

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

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

心折此淹留。

译文

关中大旱,满眼饥荒令人悲伤,为了投奔他人我才远游异乡。

怀着畏惧的心情翻越盘屈的陇坂,携着浩荡的愁思抵达陇关。

夜晚的鱼龙川河水浅落,秋天的鸟鼠山一片空荡冷寂。

西行途中不断询问秦州有无战事,留居此处内心伤痛已极。

注释

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

“满目”句:史载关中大旱,斗米七千钱,人相食。

陇:陇山,又名陇坂陇坂九回,不知者七日乃得越。”

关:陇关,又名大震关,形势险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秦州杂诗》杜甫唐诗鉴赏

《秦州杂诗》杜甫唐诗鉴赏

秦州杂诗

杜甫

其一

满目悲生事,

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

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

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

心折此淹留。

杜甫诗鉴赏

杂诗,古代诗人常用的题目,内容多半是随感而作。杜甫在秦州的诗很多,但独独把这二十首编在一起,称为《秦州杂诗》,这组诗大约是为了回答关内同僚们的询问,用以代替书信。这组诗从西入秦州开始,到打算离开秦州结束。宋朝林亦之说:“杜陵诗卷是图经”。南宋刘克庄则称这二十首诗记秦州“山川城郭之异,土地风气所宜,开卷一览,尽在是矣。”

首联大致介绍到秦州的原因:公元755年开始的安史之乱,严重地破坏了李唐王朝的国势,因为战乱,诗人离开华州到秦州,路上看到满目疮痍,所谓“满目悲生事”,到秦州则是为了投奔在秦州的从侄杜佐和旧友赞公。此即“因人作远游”。次联以下叙述进入秦州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秦州杂诗杜甫阅读及试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秦州杂诗杜甫阅读及试题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