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赶个晚集-生活散文
赶个晚集-生活散文
这是一年的忙碌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除夕,那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最忙的人也得暂时放下手中的活,如农人也得停下手中锄地的农具,立在田埂上抽一壶旱烟,深深地吸一口然后再长长地从鼻孔中徐徐吐出,让那股辛辣的烟味带走一身的疲惫,随田野的风吹入燥热的树荫丛中的知了声里。又如渔夫,收起那网刚网起满地正活蹦乱跳的鱼儿,将冻红的粗糙的双手捂在嘴边惬意地哈一口热气,然后两手叉腰,会心地望着远方的冰面在笑。
而今天不同,是大年二十九。人们都还不会歇下来,正鼓着劲儿,往集市里赶。
难得有这样好的晴天,偏午的太阳毫不悭吝地将它的光与热洒下来。马路上,樟树墨绿色的叶子也闪动着发亮的光。车站边,等车的小姑娘敞开那厚而长的羽绒服,红红的脸映着羽绒服里边露出来的红红的毛衣,显得格外的青春可爱。车在平坦的马路上时走时停,平日里宽阔的马路突然变窄了,到处都是车在一起走,又不时停下来一起歇着,急得赶时间的人不时拿出手机来看,一边翻一边嘴里不停地在念叨,好挤、好挤。确实,今天是大年二十九,除夕的头一天,在外漂泊了一年的人都心急火燎地往家中赶;还没有准备年货或还总是担心没有准备够年货的人急急地往集市里跑。
从窗外望去,各地车牌的车都有,尤以广东与长沙的最常见。益阳这个内地平时安娴的小城一下子拥挤不堪来,仿佛受了惊一般忙乱了手脚。在车缝隙中最快活地是那些象游鱼一般的摩托,它们响着笛音吐着长长的青烟,一不留神,刚还跟在你的后面,却在焦急的车上人的一跺脚功夫中早已窜出了好远好远,添堵在下一个停车的路口。这时候,纵使值班的交警从没有间断的哨声和来回挥动的手势,对他们的自由穿行也没有多少奈何的办法。
我也有这样一台摩托。二十年前,我揣着积攒下来的钱跑到桥南,当时益阳唯一一家摩托店里,在小老表的帮助下购了一台车。车要五千多元。二十刚出头的我,将那么大一叠钞票握在手中递给店主时,居然没有抖动一下。我不得不佩服当时自己的年青和勇敢来。一是因为钱是一分一分赚下来的。那时的我,不太象同齡的年青人,发了工资就花光用光,而是省吃省穿的自己存了下来,一年一千一年两千的。要知道,刚师范毕业的工资只有一百四十九元啊。到后来,我因为在区里毛笔字获了个一等奖的第一名,又被城里的小学校长拉过去成校外书法辅导教师,收入又多了一点点。反正,钱赚得不容易。二是因为,我买车时,竟然还不太会骑,只是羡慕着同学校有几个年青人购车以后那放学了在旁人直直地眼光中骄傲的扬长而去,于是就下了决心等赚够了就也买一台。当然,最后铁下心来去买是受了小老表的影响和鼓动。他开着一个修摩托的小店,每次我去他那里时,得空他就让我骑着人家停在他店里待修的车,在附近一个学校的操场上打上两个圈。总之,车买回来了,也骑了回来,尽管后来摔了不少的跤,也曾磕破过脚上的皮肤,但是总而言之是称得上驾轻易熟了。快过年的时候,我也可以终于将老迈的自行车好好地放在墙角让它安逸下来了。我骑着车,也如同今天这些骑车的'年青人一样,将屁股高高地翘起,直着腰,低着头象是古战场上冲锋在前的骑士一般,于稍有的空隙处就急急地发动,如是入敌军百万之中要轻取其上将首级若探囊取物般的自信和骄傲。然后在集市上满载着货物一溜烟似的回家。迎接我的是左邻右舍那有些些眼红的夸赞声。想到这里,我突然心动了一下。是啊,一晃二十年过去,流水一样的年华啊。
从家到桥北平时坐来只要半个小时。而今天坐在车里,一路满是性急,但也无可奈何地走了一个半小时才到。幸亏有一路阳光,车在路上左拐右弯,阳光也因时制宜地不停改变着它的角度一会印在我的眼镜片上,又一会儿照亮着我的棉衣上的金属纽扣。张若虚曾经对满是一轮清辉的江月大加夸赞: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也许是夜幕下的那一轮冷冷的清月能激起人们更多的复杂情绪吧,自古多是咏月之人的咏月诗句。有月夜思乡的床前明月,有不忍离别的晓风残月,更有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仗剑远游的太白豪情。月亮因其黑幕下的皎洁而让后人无法尽其想象。
车过资江三桥时,我想到了张若虚,是不是就是他在长江的支流资江中看到月亮,在夜幕沉沉之时的晚风中,信步资江两岸或一叶小船弄波于江心,见到这浩月千里下的粼粼波光下而生发出无穷的慨叹。而,同样是满世界都照得是那么生机勃勃的温暖的阳光却少见得有人热情的讴歌?倒是赵匡胤曾写过,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这样的让人看上出毫无美感的文字。再有就是人们对夏桀的诅咒,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可能是太阳的光和热,给人的庇护太多了吧,而让人在习以为常中忘记了对它的称赞。可是今天无论是车上还是集市的大街小巷中,人们那洋溢着的笑脸,那敞开着的羽绒服里包不住的青春,那急急的人流中兴奋地谈论,无一不是沐浴在这金色的阳光之下啊。待我和小珂从集市里提着那大包小包的年货高高兴兴地赶回家时,天色已晚。快到家时,小女抬头,望了我一眼,爸爸,我要买花炮。我看了她一眼,拍拍她的小脑袋说,哦,忘了。
第2篇:赶春散文
在齐都古国的毗邻山城博山有一条河,名叫孝妇河,河不大却因一则脍炙人口的《孝妇》故事而让小河名声大震。为了保护河床,河的两旁砌起了厚厚的石堤,初春第一次走,却发现,眼前已不是记忆中的季节。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我仍然穿着冬装,可河面上早没有了年前的冰凌。谁是寒冷的终结者?莫不是“东风解冻,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即使此时的河水波澜不惊,但那阳光下的回纹亦能给出这个属于季节的诠释。在水之湄,虽不见岸芷汀兰,却有彩蝶轻舞,悠悠若恋。我知道,那是一种气息的吸引。水的灵气,岸的地气,正于季节的经脉里袅袅升腾。
河堤上的树木,光秃黑着的枝桠似乎淡去了色颜。可以肯定,树的年轮里不仅植入上一个寒冬的节令,还应该记忆着四季轮回的所有使命。此时,枯叶已不再像秋日那样飘零,那早已融入泥土里的一个季节,已化作春泥被根系吮吸,滋养的是新生代的又一次轮回嫩芽绿叶。这绿叶,是毗邻城中楼群春天的风景,是河堤下农耕人夏天的绿阴。是年轻人爱情故事的屏蔽,是黄昏者岁月风情的见证。都说玉树临风,殊不知,风中的玉树沙沙作响,是另一种吐故纳新。
脚下的河堤似乎松软了许多,踩踏若毡。这让我用心去体味,冥想自己是怎样走进一个新的季节?季节的演变似乎不像朝代的更迭,一个朝代颠覆另一个朝代都有些轰轰烈烈。季节则不然,我似乎不能想起来立春的具体时辰。可就是这般不经意,我的脚步确实走在了春的河沿。我不知道土地是不是也有冬眠的习性?蛰伏了一个冬季的坚硬怎的忽然就没了性格!是地下的精灵在松动经骨还是土中的根系在活动经脉?也许是春的温度由内而外、由下而上滋润着世间万物!以土为亲,演绎着春的最爱。河堤下是一片农田。田埂上的阳光比河堤上明亮许多,晒在身上,冬季的衣服感觉格外的温暖。田埂上有些茅草,还有些农人未拔掉的庄稼秸秆,在田野里躺了一个寒冬,也算是养精蓄锐。这会儿,生命的气味,被风飘扬起来,向季节里弥漫。那是一种生殖的气味,生长的气味,也似乎是一种隐形的呐喊,在召唤着农人春耕。阳光很静,可就是这般静静的照射,田地里却孕育着春天的蓬勃。微卷的麦苗叶正微微地舒展,拔节的音律在意念中阵阵有声。我似是看见饱满的芽苞咧嘴浅笑,笑迎春风,笑迎春雨,笑迎一个季节的丰收。
有扛着撅头的老农走来,带着春耕的喜悦,也带着季节的微笑。立于地头,寻看冬的苏醒;蹲于地下,亲吻春泥的芳香。那阵势,像在查看自家藏窖里酿造的酒,尝尝,甘美若醉,不尝,也醇香沁肺。于是,趁着阳光,趁着酒香,甩开臂膀,把撅头刨下泥土,开启一个新的季节,端起一年新的希望。
我心醉,被老农的样子所陶醉,被这初始的季节所陶醉。后悔,为什么不早走上这长长的河堤?
触景生情,我忽有些自嘲的心绪。时间在按照自己的季节轮回,似乎完全不顾及人的意念。就像这河水,日淌夜流,悄无声息。人类是伟大的,但在季节面前,却显得很渺小。人类可以改变自己,可以改变自然界的某些事物,可是,人类改变不了时间,改变不了季节的循环往复。自古以来,有多少人伤春悲秋,其实,是不能顺应季节的节奏,被时间的脚步甩掉。真正应该伤感的是我们自己,而季节,不会。
第3篇:赶春散文
赶春散文
在齐都古国的毗邻山城博山有一条河,名叫孝妇河,河不大却因一则脍炙人口的《孝妇》故事而让小河名声大震。为了保护河床,河的两旁砌起了厚厚的石堤,初春第一次走,却发现,眼前已不是记忆中的季节。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我仍然穿着冬装,可河面上早没有了年前的冰凌。谁是寒冷的终结者?莫不是“东风解冻,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即使此时的河水波澜不惊,但那阳光下的回纹亦能给出这个属于季节的诠释。在水之湄,虽不见岸芷汀兰,却有彩蝶轻舞,悠悠若恋。我知道,那是一种气息的吸引。水的灵气,岸的地气,正于季节的经脉里袅袅升腾。
河堤上的树木,光秃黑着的枝桠似乎淡去了色颜。可以肯定,树的年轮里不仅植入上一个寒冬的节令,还应该记忆着四季轮回的所有使命。此时,枯叶已不再像秋日那样飘零,那早已融入泥土里的一个季节,已化作春泥
第4篇:生活是个圆散文
生活是个圆散文
一、定亲**
兰是高山里的凤凰。
很多人见了兰,都要情不自禁的伸大拇指,因为只有她有山里人的清纯,有高山的深邃和泉水的雅气,她出落得亭亭玉立。
如果你只是冷眼看,似乎你只是觉得她美。可是你如果仔细看,你就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她有一头瀑布似的黑发,一直垂到屁股下面,走起路来,似乎波浪一般,很是养眼。她的那双眼睛,有湖水的清澈,似乎能透射出山里人的善良。
特别是她一张小巧的嘴,虽然不多说话,可是说出来就泉水一般叮咚响,叫人百听不厌。不必说丰满的胸部了,如果只落眼在这里,未免有些俗气,可是不说,又觉得可惜,那绝对是很多男人眼里最标准的向往。
再就是一双细长腿,更显出了她的秀颀和高挑。总而言之,真是有点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意味。如果你没看过兰,你觉得女性的美可能有很多种。可是,如果见过了你就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