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每小题4分)
1.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阔chuò()qí()祷甜nì()阴mái()
答案:绰祈腻霾
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 ;让那安闲的雨丝, ;让那多情的雨丝, ;让那无声的雨丝, 。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 ②诉说你心中的爱
③洗去你心灵上的尘 ④拨动你心底的弦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答案:A
3.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含义与所给出的义项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A.机会:日理万机 随机应变
B.更加:精益求精 老当益壮
C.名声:莫名其妙 名不副实
D.渡口:无人问津 津津有味
答案:B
4.仿照例句,另写一个句子。
例句:没有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
没有 的聚积,就没有 。
答案:“没有江河的聚积,就没有海洋的博大”等等。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7题。(12分,每小题4分)
人有负盐负薪者
李延寿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①背之物。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纪纲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①藉(jiè):垫、衬。②惠:即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顾州纪纲: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
5.解释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答案:(李惠)让相争的两个人看(从羊皮上打下的)盐粒,背柴的人就主动接受惩罚。
6.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的哪些语句能体现出来?
答案:李惠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语句:“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
7.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谈—谈。
答案:提示:(1)做人要诚实,不能见利忘义。
(2)遇事要善于动脑筋。
(二)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4分)
①第一次强烈地想和老爸通电话,是在十年前。他生日的那天。
②那时候,我还在南方读书,交了学费,家里已无力支付我的.生活费,日常开支基本上依赖学校的特困生补助和一些微薄的奖学金。我穿的衣服,是我姐姐们的衣服改制而成的;鞋子,是母亲在灯下一针针做好的;盖的被子,是父亲借了亲戚家的棉花,一天一夜时间亲手弹的……
③学校离家实在是太远了,为了省下路费,大学四年我没回过一次家。每个周末我都坐在校园的紫荆树下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又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我在那件从高中时就穿的旧衣服上贴了一朵精致小花,穿在身上仍然漂亮。还告诉他,我们学校有一种紫色的花,常常在我写信的时候落下一两片,非常美丽温柔,但是在梦里我见到的却是家乡那片白绿交杂的生动的白桦林。
④并不是每封信都会寄出去,毕竟八分钱的邮资对我来说可能就意味着早上要吃不饱去上课。何况父母亲并不识字,每次都要走到几里外的二姨家才能“听”到我信中的话。
⑤没有信的日子,父亲是那么盼望能够知道女儿一切安好。于是,我那能解决一切困难的父亲想出了一个绝妙办法:他让二姨在回信里告诉我,镇上的一个小商店有电话,他和老板很熟,已经说好了,以后每个星期六晚七点我把电话“打”过去,他会准时在那里。
⑥而他,其实并不接那电话,只笑呵呵地张开嘴,贪婪地听着那美妙的来电铃声,直至它最后消失。他一直觉得那欢快的铃声就是他女儿的笑声,只要女儿的电话铃声准时响起,他就明白女儿在他乡一切都好。
⑦我家所在的村庄离镇子有十里路,中途有一片宽广的白桦林。每个星期六的黄昏,我的父亲——一个东北汉子,会雄赳赳气昂昂地两次穿过那片白桦林。母亲说村子里的人这一天都听到他欢快的歌声和笑声。
⑧我还记得那个大雪纷飞的周末,那天是父亲的生日,我多么希望他能接我的电话,我有多少话要亲口对他说呀。
⑨我的论文在一家核心刊物上发表了,稿费我拿来买了马海毛,准备亲自给您织条围巾!我们寝室昨天评比,老爸您获得“最有创意老爸”称号。还有,我要对您大声说,老爸,生日快乐!
⑩可是我笑呵呵的父亲等到铃声消失后即刻站了起来,昂首走出了商店。等我手忙脚乱再插好卡拨电话过去时,商店老板告诉我:“闺女,外面都是白色的呢,你老爸现在应该走进那片白桦林了吧,我这里是看不到他的影子了,你老爸棒着呢!走起路来,谁都赶不上他。”
○11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父亲穿着红披风站在那片白桦林里,四周都是电话机,他拨电话给我,爽朗地大笑:闺女呀,老爸现在有好多电话了呀!
○12据说,父亲后来接到我的来信,听到我说非常希望那天他接电话,想亲自对他说生日快乐,就大笑:傻丫头,我不都在电话铃声里听到了嘛!
8.文中第②段详细写了“我”家境贫寒,这样写的作用是 (3分)
答案:更能表现出父女的亲情,为下文作了铺垫,使人觉得“我”给父亲“打”电话这一做法真实可信。(三点中只需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9.除了文章第③段的画横线处外,⑦⑩○11三段还多次写见到了家乡的白桦林,这样写的作用是 (3分)
答案:营造氛围,提高文学品味。(若答“创设情境”“增强文学色彩”“以景物描写烘托亲情”等均可。)
10.从文章第⑦⑩段加点的语句,可以看出父亲的心理。父亲到底是怎样的心理呢?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案:愉快,为女儿的进步感到自豪。
11.为什么文章将电话铃声说成是“幸福铃声”?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案:那铃声不再是普通的电话铃声,那铃声饱含亲情,饱含思念,凝聚着父亲和女儿的千言万语,女儿通过电话铃声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和祝福,父亲从电话铃声中听出女儿的平安与牵挂。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4分)
①当时我叫他“小老弟”。其实我们的年龄还差着辈分,我只能这样称呼他。
②那天,家里电冰箱坏了,我到修理部请求修理。修理部的同志说:“现在人手少,需稍候两天,您要急,可以拉来修理。”这可难为了年甲的我,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旧书旧报纸的卖!”一声吆喝使我闪出了一个念头。
③看上去他二十多岁,是个很精神的小伙子。我叫了一声“小老弟”,把来意向他讲了一遍,为表明急切的心情,最后还特别加重了一句:“我给您劳务费!”他憨厚地笑了笑:“走吧。”
④我们二人从三楼把冰箱抬到平板车上,拉到修理部。冰箱修好了,他又帮我抬回家。我当即从衣兜里掏出二十元钱,他的脸“腾地红了”:“您还真给钱呀?”我说:“那当然。”他执意不要。最后他说:“你有旧书旧报就卖给我吧。”看来这是他唯一的要求。我想说不要钱,可在他坦诚的表现面前愧于开口。
⑤说真格的,平时我总是用怀疑的目光看这些人,对他们存有戒心。而这件事使我转变了看法,在我们生活中,无论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无论何种工作的人,人人都可能有一片真情,人人都可能向你献出一片真心。只要我们敞开心扉,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我们的周围就会是一个真诚明亮的世界!
12.文中的主要人物是 。(2分)
答案:小老弟
13.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4分)
答案:(1)坏了的电冰箱要送到维修部去修理;
(2)小老弟义务帮“我”搬电冰箱;
(3)“我”将旧书卖给小老弟并被他感动。
14.文中画线部分是对人物的 描写。(A.语言B.行动C.肖像D.心理)它真实地刻画出小伙子是一个 的人。(A.淳朴善良B.慷慨大方C.积极主动
D.无私无畏)(4分)
答案:CA
15.第⑤段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A.说明B.议论C.描写D.抒情
E.叙述),其作用是 。(4分)
答案:B鲜明地揭示了所记事情的重要意义,只要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人世间就会充满真情,以议论点题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四)文学放飞(4分)
16.(1)写出古诗中绘春的诗句。
(2)写出古诗中写花的诗句。
答案:略
三、作文(40分)
17. ,让我告诉你
要求:不少于500字。
答案:略
第2篇:(题目)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
末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班级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读音写出正确的汉字。)一课》―莫泊桑―法国
C、《观舞记》―林海音―中国D、《社戏》―鲁 迅―中国 6.古诗文默写。
⑴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⑵未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为伫.立()浑身解.数()细nì()chì()痛
2.下列成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先用横线标出,然后改正在方格内。
A.惟妙惟肖 雨后春笋 变换莫测 叹为观止 B.赫赫有名 忧心忡忡 拈轻怕重 噶然而止C.错落有致 一筹莫展 德高望众 可歌可泣 D
3.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C.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D.塑成这个雕像,花费了他10多年的功夫,真是大器晚成....
啊。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年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B、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事实充分证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C、在节能环保型的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
D、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5.作品、作家、国籍完全正确的是()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美国 B、《最后
邓林。
⑶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⑷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⑸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⑹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
7、仿写: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并且给人类以深刻的启迪。我喜欢斑羚,因为在种群面临灭绝的时刻,它们能够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生命为下一代开辟生存的道路;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名著阅读。
法国有一位昆虫学家,一生专为昆虫写书,他是。他的《昆虫记》被誉为“”,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9-12小题
①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
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②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
11、斯科特遗体的姿势是怎样的?这表明了什么?
12、有人认为斯科特的所为并无多大意义,甚至觉得他们是为了“寻找刺激”,请谈谈你的看法?
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③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④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⑤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9、为什么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要写日记
10、斯科特上校在最后的一篇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愿望,并把“我的妻子”改成为“我的遗孀”这是为什么?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17小题
冷风暖香
①(A)腊月的天,冷得干燥,就像空气中凝结着永不会融化的冰。走在街上,忽然觉得周围有了一种灵动,那是一丝带着甜味的温暖气息荡漾过来,仿佛使寒流也有了脉脉的涟漪。
②街上每隔上百十米,便有一个卖烤地瓜的,面前是一只改装过的豆油桶,那些甜甜的香味就从其中溢出来。行色匆匆的人们,都会略略停顿一下脚步,那气味,那感觉,会让他们瞬间想起家的温馨。这条街是我每天上下班常走的,虽然不曾买过一只烤地瓜,可心里每次都会充满了温柔的感激,只为他们给了我一种微甜的心情。
③已不知是从哪一天起开始注意那个女人的。她也就三十多岁吧,全身都围裹在厚厚的棉衣里,面前的三轮车上,一只大铁桶里炭火正红,仿佛心里想起了什么幸福的事一样。第一次看见她的笑容,我有一种感动,甚至震动,惊讶于在寒风街头做小生意的她,竟能露出如此清澈的微笑。不像她身前
身后的同行们,即使笑也是满怀沧桑与无奈,偶尔
还会和顾客诉说一下生活的艰辛。而她却没有,就如地瓜的馨香把她的心也变暖变甜起来。
④常有两个小女孩出现在她身边,七八岁的样
子,像姐妹俩,她们也不多停留,只是和那女人说上一小会儿话,便牵着手跑开。(B)而女人也总是
喊住她们,掀开桶盖,拿出两只热气腾腾的烤地瓜塞在她们手上。几乎每天下班的途中都会看到这样.的一幕,暖意融融,让人徒生羡慕。
⑤新年的前两天,我下班路过那条街,女人仍在将暮的街头站立着。想想明天就开始休假,会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不再路过,心中一动,便走上前去。A.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赏析第①段(A)处画线句。
(A)腊月的天,冷得干燥,就像空气中凝结着永不会融化的冰。
我深深吸了口气,感受着那种甜甜的气息。好一会儿,我才迎上那张笑脸,此刻,那两个孩子刚刚拿着地瓜跑远。我说:“我要买两个烤地瓜!”女人便打开桶盖,说:“你挑吧!”女人的眼睛清明见底,我指着两个最大的,她却说:“这两个不行呢!我要带回去给孩子!”一副很不好意思的神情,我讶然问:“你不是刚刚给过他们吗?”女人愣了一下,笑着说:“哦,你说刚才那两个孩子呀!她们可不是我的孩子,她们的爸爸在前面拐角摆地摊儿修鞋,腿脚有残疾,都挺不容易的。两个孩子跟我好,我每天都给她们烤地瓜,她们倒是越吃越甜呢!”
⑥铁桶里的热气扑散出来,女人将头上的帽子摘下,我看见她发间戴了一只很漂亮的小发卡,一朵淡粉的梅花。见我看她的头发,她说:“快过年了,女儿送我的,说我戴上好看!”一种幸福与满足写满了她秀气的脸,那一刹那,冰封雪冻间都充满温情。离开的时候,我轻轻说了声“谢谢”,她微笑着点头,眼睛亮亮的,发上的梅花将我的心映亮。⑦年后回来上班的时候,竟有了一种期待的心情。只是那条熟悉的街上,不见了那个微笑如花的女人。一连很多天,都是日复一日的失望。满街的香气仍在,却再也没有了那张寒风中最暖的笑脸。我想,那样的一个女人,无论过着怎样的生活,都该是满怀幸福的吧!
13.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冷风暖香”为题有什么好处?
14.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B.从意义和作用等角度赏析第④段(B)处加点词语。
(B)而女人也总是喊住她们,掀开桶盖,拿出两只
热气腾腾的烤地瓜塞.
在她们手上。
15.本文第③段,作者描写了烤地瓜女人的同行们,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6.说说你对第⑥段中“发上的梅花将我的心映亮”一句的理解。
17.文章第⑦段作者写道:“我想,那样的一个女人,无论过着怎样的生活,都是满怀幸福的吧!”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2题。
【甲】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
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D.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答案
一、1.zhù xiè 腻 炽2.A 换—幻 B 噶—戛 C 众—重 D急--及3.D错在望文生义。大器:比喻【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
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
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
以成就较晚。
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4.D 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5.D
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叩⑥之。媪曰:“吾夫
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⑦此,酷类其声耳。”
【注】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
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⑦鼓:弹琴。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 不能名其一处 名:
②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走:③款扉叩之 叩: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无敢哗者./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B.一再鼓.
之/今客鼓.此 C.以.弹絮为业 /以.从草为林 D.酷类其.声耳/稍稍宾客其.
父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1.用“/”画出下列句子的两处停顿。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2.为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甲乙两段选文都采用
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
句不属于侧面描写的选项是()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6、略 7.答案示例:我喜欢华南虎,因为在被困于铁笼内时,它仰天长啸,表达出不羁的灵魂。评分标准:
本题共2分。动物名称占1分,喜欢其理由占1分。
(“理由”必须符合本段文字的内涵——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并且带给人类深刻的启迪)
8、.法布尔昆虫的史诗
二、(一)
9、他心中惦记着祖国、民族、朋友、妻
子,有着无私的爱。
10、作出了牺牲的准备,已经
没有希望生还,表现了斯科特冷静、坚韧的性格。
11、“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这表明了斯科特在关键时刻爱护同伴,为探险事业
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12、示例:这是一种对科学的献身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人类才走出封闭的家园,认识了美丽的地球,使人类走向了进步。二)13.示例:本文通过记叙烤地瓜女人微笑着面对生活,关心同样身处困境的女孩儿的事,赞美了烤地瓜女人乐观、善良等美好的品质。题目一语双关,既指寒风中飘零的地瓜香,又比喻艰苦的环境
中烤地瓜女人美好的品质。题目是文章的线索,贯
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4.A.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干燥。
B.示例:“塞”是“放”的意思,运用动作描写,暗示了两个小女孩的推辞,为后文小女孩不是女人的孩子埋下伏笔,形象地表现了烤地瓜女人的热情、善良、有同情心。
15.示例:通过描写她的同行们满怀沧桑的笑容以及对困苦生活的抱怨,与烤地瓜女人清澈的微笑形
成对比,突出赞美了烤地瓜女人乐观的生活态度。16.示例:烤地瓜女人和女儿之间相互关爱的亲情,(2分)使我深深地感动、倍感温暖。(1分)
17.示例:我赞同作者的观点。(1分)
理由有三点:①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艰辛,她能乐观面对;(1分)②尽管自己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她天性善良,同情弱小,富有爱心;(1分)③亲人间相互关爱,有温暖的亲情抚慰。(1分)
三、18①说出 ②大腿 逃跑 ③问(每解释对一处得1分)
19.A解析:A项中,第一个“者”为助词,为“……的人”之意,第二个“者”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不必翻译。B项同为“弹奏”意。C项同为介词“把”意。D项同为代词,“它的、他的”意。
20.(意思对,句子通顺即可酌情给分,不必拘泥于答案)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个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啊。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对一处得1分)22.C 解析:C项为正面描写。
四、23.作文略。
第3篇: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写在括号里。(3分)
(1)确凿()(2)珊()瑚(3)人迹罕()至(4)骊()歌(5)炽()痛(6)谰()语
2、根据拼音在方格内写出汉字。(4分)
gêng()咽 屏zhàng()环yè()玉zãn()kui()甲 澎pài()狂lán()可hán()
3、根据提示,填出横线上的句子(6分)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②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④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⑥写一条与黄河有关的俗语:____
第4篇: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期末试题及答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万丈高楼平地起 --积累运用(3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注音。(2分)
岑静( ) 恫吓( ) 对 zhì ( ) 丘hè( )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错手不及 别具匠心 花团井簇 相提并论
B、小巧玲珑 孤苦伶仃 贻然自得 轻举忘动
C、水涨船高 家瑜户晓 井然有序 引经据点
D、重峦叠嶂 豁然开朗 流连忘返 无济于事
3、用行楷抄写句子。(2分)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4、默写填空。(14分)
(1)、予独爱莲之 。
(2)、《渡荆门送别》中最富有想象力的诗句是: 。
(3)、《春望》一诗中运用互文手法的诗句是: 。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