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黄帽》说课稿范文
《小黄帽》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黄帽》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1、 教材
《小黄帽》是《品德与社会》(试用本)(上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祝你平安》中的第二篇课文。教材先后呈现常见的交通设施,有关车辆等的照片、过马路的正确方法、交通行为的辨析以及交通标志的认识和设计五部分内容,让学生们了解一些交通安全知识,能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
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三课“乘坐公交车”与本课教材内容相关。
2、学情
大部分学生上学放学都要过马路,全部由家长带领着通过,多数家长能即时教学生一些安全知识,但知识零零碎碎,学生也只是听过而已。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有系统、全面的掌握,在实际生活中更有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如怕上学迟到而乱穿马路,为图方便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线等,因此对于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其实学生也从电视,报纸,家长的日常谈话中学生们都能感受到如今意外交通事故每年日趋上升,让学生了解一些交通安全知识,并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尽量自觉做到遵守交通法规,更要能做个小小宣传员,大胆提醒周围的人们也来遵守。
3、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参考教参中的目标,拟定的教学目标分别落实到两个课时中。
第一课时目标:
(1)知道马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各有规定的行进路线,各行其道才能保证安全。
第二课时目标:
(2)认识交通信号灯以及一些交通安全设施,会按照交通法规安全过马路。
4、教法
(1) 媒体教学法:媒体教学能使教学更具体化,形象化和信息化,不但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为学生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打好基础。为此,在教学中可以将生动形象的媒体贯穿始终。如让学生观看平时常见的违规行为,正确过马路的方法以及一些交通标志等,并配以有趣的故事,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施展身手的`场所,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并激发新的兴趣,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 创意教学法:在教学中,老师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打好基础,为此在教学中创设了情境,当学生们了解到一些常见的违规行为,让他们大胆思维,想想你有什么方法加以改进?同时让学生试着设计校园、小区的交通标志。这种开放性的问题肯定会提升学生的认知,让学生闪现出创造的火花。
5、学法
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地参与性,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能顺利投入教学活动中,教学中让学生制作各种在校园、小区交通小标志,动动脑,动动手,使学生不断认识到交通安全重要性。同时让学生小组合作来纠正常见的违规行为,让学生主动参与,互相教育,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
6、实施
本篇课文,用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出示实物小黄帽,引出课题,了解小黄帽的作用,同时出示“七色光”的媒体,让学生观看一些交通设施,以及了解一些交通设施作用。接着让学生进行交通设施知识小竞赛。(比一比:谁知道的交通设施知识多)将交通设施的正确名称与图像的对应关系连线。
在这之后,让学生收集相关交通事故资料,课上交流,从而认识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再看看录像,认识交警指挥的基本手势,模拟正确过马路。
本教学过程以媒体演示为主,通过媒体,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花大量时间让学生去实践,操作。 教师利用媒体,进行交通行为辨析,(媒体中的人物可移动),请学生当场纠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让学生认识交通标志,同时让学生设计校园、小区交通小标志,这样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马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各有规定的行进路线,各行其道才能保证安全。
(2)认识交通信号灯以及一些交通安全设施,会按照交通法规安全过马路。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交通信号灯以及一些交通安全设施,会按照交通法规安全过马路。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有关交通设施、交通违规行为等媒体
2、 学生:收集相关交通事故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出示课题,引出课题
1、 出示“小黄帽”,了解小黄帽的作用,指导我们为什么要带小黄帽。
2、 城市的交通越来越繁忙,同学们过马路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知道的交通安全设施多,熟悉常见的交通设施。
3、 学生反馈
(二) 活动开展
活动一:交通知识小竞赛
比一比:谁知道的交通设施知识多
将交通知识的正确名称与图像的对应关系连线
活动二:交流事故案例
学生实现收集相关资料,课上交流
活动三:看录像,说说你认识交警指挥的基本手势吗?
模拟正确过马路。
第二课时:
(一)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马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各有规定的行进路线,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才能保证安全。下面来看看媒体(交流会中选取的几组场景)。
对媒体中的情况进行讨论,辨析,并当场纠正)
讨论聪明豆的问题:你看到过这种情况吗?是怎样发生的? 如何才能避免?
(二)认识交通标志
教师模拟情景,让学生在相应地点指出放上合适的交通标志
(三)交通小超市
(1) 每个小组发一张十字路口图,讨论这个十字路口需要哪些标志、设施
(2) 每组指派两人到超市内选购所需物品
(3) 共同努力,把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小图标贴在相应的位置
(4) 说说为什么这么贴,教师当场点评
(四)设计交通标志
模仿交通标志,请每个同学设计简单的交通小标志,并放置在校园的相应的场合。
第2篇:安全小黄帽说课稿
安全小黄帽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小黄帽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说课的题目是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4课《安全小黄帽》。
一、本课教学重点的定位
(一)本课教学重点的定位:
本课教学重点的定位是:“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安全,安全过马路。”安全教育是儿童生活教育常规的、重要的、反复性的主题,安全教育的一些内容在前面有关主题课文中进行了适当渗透,本课主旨在做系统的归纳后汇总,以形成学生较为全面的安全知识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安全,安全过马路,对学生来说很有现实的意义,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提高学生注意交通安全的自觉性。
2.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各种安全常识。
3.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初步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形成珍爱生命的情感与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安全设施以及交通标志,会遵守交通法规安全过马路。
二、教学重点的分析
本课选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安全,安全过马路作为教学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起跑线,单元的教学目标其中有一点是掌握必要的生活劳动技能及安全常识。
2.课程标准内容第8点是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安全,注意安全。
3.二年级的小朋友年龄小,知识面窄,让他们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就能帮助他们安全出行。
4.本课的课题是安全小黄帽,让学生重点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安全过马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形成珍爱生命的情感与态度。
三、教学重点的解决方法与过程
(一)突破、解决教学重点的方法是:
通过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摆一摆、贴一贴交通安全标志,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知识,让学生动脑又动手。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收集资料、讨论交流,从而深刻懂得了要安全过马路。
(二)突破、解决教学重点的过程是:
通过认识交通标志和安全过马路这两个活动突破、解决教学重点。
活动一 认识交通标志
1.认识交通标志:
(1)认一认:出示十种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请学生说出标志的名称、你在哪里见过这些标志?它们有什么作用?
(2)摆一摆:请学生上讲台把交通安全标志的卡片和表示它的含义的卡片摆在一起。(学生贴在黑板上)
(3)贴一贴:出示一幅情景图,让学生在图上把“注意儿童、注意信号灯、注意十字路口、禁止行人通行”四个标志贴在图上。
【这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很有用的。】
2.交通标志大盘点
(1)请学生把收集到的交通标志在小组里面展示一下。
(2)请两至三名学生上台展示标志并说出含义,有收集到的和自己画的交通安全标志的同学把标志贴在“交通标志大看台”上。
(3)让学生观察老师也收集的一些交通标志,说说有没有发现这些交通标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颜色、形状、图例)
(4)学生交流后总结交通标志的有关常识,包括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路标志等颜色的'区分
活动二:安全过马路
1.过马路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小组里面讨论讨论,然后汇报一下。【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
(一)人行道
(1)行人靠哪里走才安全?
(2)如果没有人行道,车和人同走一条道,要注意什么?
(二)红绿灯
(1)根据红绿灯我们怎样过马路?
(2)人行横道上的绿灯闪时,还能过马路吗?
(3)如果没有红绿灯,行人怎么过马路?(学生表演)总结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
(4)除了这些,在我们过马路时还要注意转弯车子的方向灯。
【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
2.判断:我们知道了马路上交通设施和交通标志的作用以及正确过马路的方法之后,老师请你们做啄木鸟医生,去找找图片中哪些行为是不可以的?应该怎样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这里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本课教学重点的设计体现了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体现了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本教学重点设计多处设计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因为低年级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我国儿童在“动手”方面一直比较欠缺,增加“动手”要求也更有针对性。这样既强调动脑也强调动手,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的儿童,进一步突出本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
第3篇:佚名的《小黄帽》说课稿
佚名的《小黄帽》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佚名的《小黄帽》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 教材
《小黄帽》是《品德与社会》(试用本)(上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祝你平安》中的第二篇课文。教材先后呈现常见的交通设施,有关车辆等的照片、过马路的正确方法、交通行为的辨析以及交通标志的认识和设计五部分内容,让学生们了解一些交通安全知识,能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
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三课“乘坐公交车”与本课教材内容相关。
2、学情
大部分学生上学放学都要过马路,全部由家长带领着通过,多数家长能即时教学生一些安全知识,但知识零零碎碎,学生也只是听过而已。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