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我要找妈妈》优秀教学设计
《我要找妈妈》优秀教学设计
《我要找妈妈》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并能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语言通顺的话。
2、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把人物心里想的说清楚。
3、知道我们都要爱护鸟类,不能捕捉,伤害他们。
教学重点:
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通顺的话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图意合理展开想象。
教学准备:
鸟类的图片若干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连贯地说清几幅图的意思,学习有重点地观察,发挥想象,按情节发展顺序说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2、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把人物心里是怎样想的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观察导入
1、同学们,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每个单元都要进行一次习作练习。这部分的内容其实就是咱们原来的看图说话,谁来回忆一下,看图说话都有哪些要求?
对呀,习作训练只是在看图说话看清图意,说清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步:把图画上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这节课,咱们的目标就是要看懂图,说清图。
2、出示三幅图打乱次序的图,请学生上台根据理解重新摆图序,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摆。
3、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我要找妈妈”这个故事
二、仔细观察,想象说话
1、仔细观察,找一找,图上哪两幅图画的内容差不多?(一、三两幅)它们的不同点在哪里?(图一、小钢抓鸟逗鸟,图三、放鸟)
看了这两幅图,你想提什么问题?
是啊,小钢好不容易捉来的小鸟玩,为什么最后却放了呢?图中有哪一幅图解释了这个原因?(图二)
2、观察画面2,图上有哪些人,猜想一下他们在干什么?在练说之间,咱们先来看一出哑剧。
镜头一:小钢拽着小鸟出场,很开心的`样子,但突然停住了脚步。
镜头二:哭鼻子的小姑娘出场,擦擦眼泪四处张望。
镜头三:民警叔叔上前询问,小姑娘比划着找妈妈,民警叔叔亲切地指着前方,小姑娘破涕为笑,与民警叔叔一起走。
镜头四:小钢看看手中的鸟,沉思片刻,将它放走。
1、哑剧看完了,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小钢放走小鸟了吗?(看图二进行讨论)
引:看来大家都挺聪明的,都看懂了这个哑剧,要是咱们能给这个哑剧配音,那你猜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配音”练说,教师提供提示:
⑴小钢捉到了一只小鸟,他怎么做,心情怎么样?
⑵在玩鸟的时候,他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⑶小姑娘找不到妈妈时,表情怎样,心情这样?会怎么说?
⑷警察叔叔是如何帮助小姑娘的?
⑸看到这一切,小钢的心里怎么想?会对小鸟说些什么?最后他怎么做
2、学生上台练说,集体议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图意,将三幅图完整地说一说,并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咱们进行了配音表演,老师发现大家配合说得都不错的。那你能抓选其中一幅将三幅图来说一说吗?语句通顺连贯。
请三个同学分别叙述三幅图。
你能将三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吗?(自由练说。指名说)
二、独立习作
出示上节可的相关提示。
三、集体交流,评议修改。
第2篇: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优秀15篇)
教育总结是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的重要方法,能够提高教育质量。总结是一个复盘自己的机会,发现问题并改进自己。希望以下总结范文能够给你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帮助你更好地进行总结工作。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篇一
一天,丁丁出门去玩。走着走着,他看见一只被弹弓打伤的小鸟正躺在地上。丁丁见了心中万分高兴,便蹑手蹑脚地走上前去,一把将小鸟捉住,又找来一根绳子,把小鸟的脚绑住,然后将绳子乎上乎下地拉着,这样小鸟也乎上乎下地飞了起来。
正当丁丁玩得高兴的时候,突然听见呜呜的哭声。走近一看,哦!原来是一位小妹妹在伤心的哭,身边正有一位警察叔叔在问她家的'地址呢,她大概是上街和妈妈走失了吧!
丁丁突然想了起来,对呀!刚才被我抓住的那只小鸟,一定会很想念妈妈的,如果换做我,我一定会大哭一场吧。丁丁看了看小鸟,它正唧唧喳喳地叫着,好象在说:“我要回家。”
丁丁看了,便忍痛割爱,小心翼翼地把小鸟脚上的绳子解开,把它放回了大自然。
小鸟在丁丁的头上盘旋了许久,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丁丁看着小鸟远去的背影,甜甜地笑了。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积累12条成语,能熟读成诵。
2、阅读故事《绿手指》,能复述故事,明白故事道理。
3、参加集体讨论,意思能表达清楚,能与别人合作讨论交流,扮演不同的角色,适时适当提出自己的看法。
4、能具体、有条理地记下发生在熟悉的人的身上的一件事。
二、教学时数:(4课时)。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记下的成语和熟悉的人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复习学习过的成语,背一背。
2、出示练习的成语,明确要求:比一比,谁用最少的时间把它们记下来。
3、学生自由读成语,试着理解成语的意思,背诵。
4、比赛背诵成语。
5、交流其他成语,指名学生写到黑板上。
〈二〉、阅读故事,理解内容。
1、独立阅读短文,借助工具书查词查字,理解短文内容。
2、分小组学习,先读短文再说说“绿手指”的含义,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派代表说说对“绿手指”的理解。
4、讨论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5、交流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谈话兴趣。
1、教师谈自己购书的经历。
3、导入话题:如何购书?
〈二〉、回忆购书活动,拓展话题。
1、回忆以前的购书经历,说说自己在活动中做了什么,有何感受?
2、同桌交流、增加购书经验。
〈三〉、小组内讨论:
1、如何扮演各种角色。
2、在形成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小组进行演练。
〈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比赛。
〈五〉、全班同学评议,给予肯定与鼓励。
〈六〉、课堂小结。
1、交流购书心得。
2、作业:自己去体验购书。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篇三
“我要找妈妈”(习作训练)。
教学目标:
1、学会有重点的观察图画,能发挥想象按事情的顺序写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2、知道要爱护小鸟,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有顺序地讲每一幅图的意思。
教学难点:
启发想象,知道学生写清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看清图意,明白主人公的思想活动。
2、讲清故事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5分)。
这节课我们来进行看图习作训练,要求我们看懂图意,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一段话写通顺。
板题:“我要找妈妈”齐读提问:这句话是谁说的?
二、指导看图,初知图意。(20分)。
1、初次看图,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2、逐幅看图,讲述图意。
(1)、指导观察第一幅图:
a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b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他当时是怎么样想的,有是怎么做的?板书:缚拍叫。
c看着图把第一幅图连起说一说。(自由说――指名说――师生评议)。
(2)、指导观察第二幅图:
a、小刚在玩鸟时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引导:小女孩为什么哭?民警与小女孩是什么关系?他会说些什么?小刚看到小女孩找妈妈时着急得样子,听到她伤心的`哭声,这是他心理又会怎么想呢?)。
b、看图口述第2幅图。
自由说――指名说――师生评议――同桌互说。
c、指导重点观察第三幅图:
交流。自由练说――指名口说评议――全体练说。
三、回归整体,系统述说故事内容。(15分)。
1、逐图口述图意,及时引导、评价、鼓励。
2、把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注意衔接。
板书:供学生选用的词(有一天忽然仿佛听见想到这里)。
(自由练说――指名口述――师生评价――同桌互说)。
四、作业: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看图写一段话,要求将句子写通顺。
教学过程:
一、目标、复习诱导。(5分)。
这堂课,我们要把上堂课看图说话的内容写下来。复习上堂课学习的图画内容。出示三副图。
1、自由准备。
2、仔细看图2和3,按小刚看见什么,听见什么,想到什么,最后怎么做的顺序说几句通顺的话。
3、把三幅图连起来讲一遍。
4、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二、尝试习作,随即知道。(10分)。
教师随时巡视了解学生作文情况,选好交流作文的例子。
三、集体交流,评议修改。(15分)。
1、选学困生的习作,进行讲评,根据习作要求来做。
2、选优等生的习作进行讲评。
四、自我修改,完成习作。(10分)。
1、根据要求修改习作。
2、誊抄。
“我要找妈妈”(习作训练)由本站会员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
1、学会有重点的观察图画,能发挥想象按事情的顺序写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2、知道要爱护小鸟,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有顺序地讲每一幅图的意思。
教学难点 :
启发想象,知道学生写清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看清图意,明白主人公的思想活动。
2、讲清故事的经过。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5分)。
这节课我们来进行看图习作训练,要求我们看懂图意,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一段话写通顺。
二、指导看图,初知图意。(20分)。
1、初次看图,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2、逐幅看图,讲述图意。
(1)、指导观察第一幅图:
a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b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他当时是怎么样想的,有是怎么做的?板书:缚 拍 叫。
c看着图把第一幅图连起说一说。(自由说——指名说——师生评议)。
(2)、指导观察第二幅图:
a、小刚在玩鸟时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引导:小女孩为什么哭?民警与小女孩是什么关系?他会说些什么?小刚看到小女孩找妈妈时着急得样子,听到她伤心的哭声,这是他心理又会怎么想呢?)。
b、看图口述第2幅图。
自由说——指名说——师生评议——同桌互说。
c、指导重点观察第三幅图:
交流。自由练说——指名口说评议——全体练说。
三、回归整体,系统述说故事内容。(15分)。
1、逐图口述图意,及时引导、评价、鼓励。
2、把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注意衔接。
板书:供学生选用的词(有一天 忽然 仿佛听见 想到这里)。
(自由练说——指名口述——师生评价——同桌互说)。
四、作业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看图写一段话,要求将句子写通顺。
教学过程 :
一、目标、复习诱导。(5分)。
这堂课,我们要把上堂课看图说话的内容写下来。复习上堂课学习的图画内容。出示三副图。
1、自由准备。
2、仔细看图2和3,按小刚看见什么,听见什么,想到什么,最后怎么做的顺序说几句通顺的话。
3、把三幅图连起来讲一遍。
4、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二、尝试习作,随即知道。(10分)。
教师随时巡视了解学生作文情况,选好交流作文的例子。
三、集体交流,评议修改。(15分)。
1、选学困生的习作,进行讲评,根据习作要求来做。
2、选优等生的习作进行讲评。
四、自我修改,完成习作。(10分)。
1、根据要求修改习作。
2、誊抄。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篇五
有一天,小刚在公园里抓到一只金鸟。小刚用绳子把鸟绑起来,带着它到处跑。小刚很高兴,不停地说:“今天真是好运气,让我抓到这样一只鸟。”但是拴在绳子上的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可怜地说:“请让我走,求求你!”小刚根本不在乎小鸟的叫声。他还是带着小鸟到处跑,好像是要向大家表明他有很大的兴趣。
突然,小刚停了下来。原来是一个小女孩在哭。她哭得越来越大声。她一边哭一边给妈妈打电话。一个警察叔叔走过来关切地问小女孩:“小姐姐,你怎么哭了?”小姐姐擦了擦眼泪说:“我妈找不到了!”说着大声哭了起来。警察叔叔对她说:“别哭,叔叔带你去找妈妈。”说完,拉着小女孩走了。
小刚看到这一切,心想:“小姐姐找不到妈妈会难过的。鸟也有妈妈。鸟儿找不到妈妈会很难过的。”于是小刚放了鸟。这只鸟在空中盘旋了几次,然后飞走了。
小刚认为:只要我们保护动物和环境,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篇六
星期天的早晨,小刚在路上捉到了一只小鸟。
这只小鸟长着尖尖的嘴巴,五颜六色的羽毛,漂亮极了。
小刚找来一条绳子,把小鸟的脚给拴住,一边玩一边高兴地笑着说:今天,我真幸运,捉到了一只这么漂亮的小鸟。
可是,小鸟却在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象在说:放了我吧,我还要去找妈妈呀!但小刚却
什么
也不管,只管自己玩得高兴。这时候,马路旁边,有一位小妹妹在哭着喊着: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只见一位民警叔叔走过去,亲切地对小妹妹说:小妹妹,别哭了,叔叔带你去找妈妈,好吗?小妹妹顿时破涕为笑,高兴地跟着民警叔叔找妈妈去了。
小刚看了,心想:小鸟也有妈妈,我也应该让它去,找自己的.妈妈,否则,它也会伤心地哭的。
于是,小刚小心翼翼地把小鸟脚上的绳子解开,用双手轻轻地把小鸟送上蓝天。小鸟飞到空中,朝着小刚扇动着翅膀,好象又在对小刚说:谢谢你,小朋友,等我找到妈妈后,我又可以在蓝天中自由翱翔了。
-->
-->
-->
-->
-->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篇七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教具准备:
生字词小黑板、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
四、教学地点:
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五、教学课时: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生:认识!)那大家也都知道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你们喜欢青蛙吗?那又有谁知道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学了今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干些什么?(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们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生述)。
4、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开头怎样?过了几天怎样?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变成什么了?(生述)。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师:叙述部分;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提问: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提问: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生:有一群。)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问: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1)小题。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师引导学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1)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板书)。
2)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先读再说。(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生: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
2、指导学习生字。
3、难写、易错字形分析:
塘:共13画,第八画右边要出头,第10笔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左边是。
迎:半包围结构,里面的不要多写一撇。书空。
龟:共7笔,上边是,下边是不是电。书空。
裳:共14画,下边是衣。
鼓:右边是支不是也不是,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4、运用测试及书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四、总结课堂。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篇八
1、学会有重点的观察图画,能发挥想象按事情的顺序写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2、知道要爱护小鸟,热爱大自然。
看懂图意,有顺序地讲每一幅图的意思。
启发想象,知道学生写清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课件,录音。
2课时
教学目标:
1、看清图意,明白主人公的思想活动。
2、讲清故事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5分)
这节课我们来进行看图习作训练,要求我们看懂图意,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一段话写通顺。
板题:“我要找妈妈”齐读提问:这句话是谁说的?
二、指导看图,初知图意。(20分)
1、初次看图,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2、逐幅看图,讲述图意。
(1)、指导观察第一幅图:
a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
b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他当时是怎么样想的,有是怎么做的`?板书:缚拍叫
c看着图把第一幅图连起说一说。(自由说——指名说——师生评议)
(2)、指导观察第二幅图:
a、小刚在玩鸟时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引导:小女孩为什么哭?民警与小女孩是什么关系?他会说些什么?小刚看到小女孩找妈妈时着急得样子,听到她伤心的哭声,这是他心理又会怎么想呢?)
b、看图口述第2幅图。
自由说——指名说——师生评议——同桌互说
c、指导重点观察第三幅图:
交流。自由练说——指名口说评议——全体练说。
三、回归整体,系统述说故事内容。(15分)
1、逐图口述图意,及时引导、评价、鼓励。
2、把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注意衔接。
板书:供学生选用的词(有一天忽然仿佛听见想到这里)
(自由练说——指名口述——师生评价——同桌互说)
四、作业: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目标:
看图写一段话,要求将句子写通顺。
教学过程:
一、目标、复习诱导。(5分)
这堂课,我们要把上堂课看图说话的内容写下来。复习上堂课学习的图画内容。出示三副图。
1、自由准备。
2、仔细看图2和3,按小刚看见什么,听见什么,想到什么,最后怎么做的顺序说几句通顺的话。
3、把三幅图连起来讲一遍。
4、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二、尝试习作,随即知道。(10分)
教师随时巡视了解学生作文情况,选好交流作文的例子。
三、集体交流,评议修改。(15分)
1、选学困生的习作,进行讲评,根据习作要求来做。
2、选优等生的习作进行讲评。
四、自我修改,完成习作。(10分)
1、根据要求修改习作。
2、誊抄。
-->
-->
-->
-->
-->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
1、学会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并能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语言通顺的话。
2、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把人物心里想的说清楚。
3、知道我们都要爱护鸟类,不能捕捉,伤害他们。
教学重点:
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通顺的话。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图意合理展开想象。
教学准备:
鸟类的`图片若干。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连贯地说清几幅图的意思,学习有重点地观察,发挥想象,按情节发展顺序说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2、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把人物心里是怎样想的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观察导入。
对呀,习作训练只是在看图说话看清图意,说清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步:把图画上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这节课,咱们的目标就是要看懂图,说清图。
2、出示三幅图打乱次序的图,请学生上台根据理解重新摆图序,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摆。
二、仔细观察,想象说话。
1、仔细观察,找一找,图上哪两幅图画的内容差不多?(一、三两幅)它们的不同点在哪里?(图一、小钢抓鸟逗鸟,图三、放鸟)。
看了这两幅图,你想提什么问题?
是啊,小钢好不容易捉来的小鸟玩,为什么最后却放了呢?图中有哪一幅图解释了这个原因?(图二)。
2、观察画面2,图上有哪些人,猜想一下他们在干什么?在练说之间,咱们先来看一出哑剧。
br/。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篇十
阳光明媚,蓝天白云,小花儿艳艳,小草儿绿绿。空气清新的春日里,鸡妈妈带着小鸡在大草坪上捉虫子吃。
这时,一阵叽叽喳喳的叫声把好奇的小鸡吸引了,小鸡不知不觉地走离了鸡妈妈。原来是小麻雀在唱歌,小鸡刚跑过去想和小麻雀玩,小麻雀却张开翅膀飞走了。失望的小鸡这才想起妈妈不见了,又急又怕的小鸡边哭边喊:“我要找妈妈!我要找妈妈!”这一切被小燕子看见了,小燕子飞下来对小鸡说:“小鸡别哭,别害怕,你在这里很安全,你别走开,我去帮你找妈妈。”
小燕子飞呀,飞呀,终于找到了正为不见了的小鸡着急担心的`鸡妈妈。小燕子忙飞下去告诉鸡妈妈小鸡的下落,并把鸡妈妈引领到小鸡身边。小鸡看到鸡妈妈就高兴地奔到妈妈怀里,鸡妈妈慈爱地抚摸着小鸡说:“孩子,以后别乱跑了,遇到危险就不安全了。”
鸡妈妈和小鸡齐声向小燕子道谢,小燕子看到小鸡回到了妈妈身边很开心地说:“不用谢,我很乐意帮助别人。”
小燕子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很快乐!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篇十一
一、目标、复习诱导。(5分)。
这堂课,我们要把上堂课看图说话的内容写下来。复习上堂课学习的图画内容。出示三副图。
1、自由准备。
2、仔细看图2和3,按小刚看见什么,听见什么,想到什么,最后怎么做的顺序说几句通顺的话。
3、把三幅图连起来讲一遍。
4、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二、尝试习作,随即知道。(10分)。
教师随时巡视了解学生作文情况,选好交流作文的例子。
三、集体交流,评议修改。(15分)。
1、选学困生的习作,进行讲评,根据习作要求来做。
2、选优等生的习作进行讲评。
四、自我修改,完成习作。(10分)。
1、根据要求修改习作。
2、誊抄。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篇十二
星期天的早晨,春光明媚。小钢抓到了一只小鸟,可高兴了。他用一根细细的线,小心翼翼的把小鸟的脚绑了起来。小钢拿着线的一头,小鸟在线的另一头,扑扇着翅膀,在小钢的头顶上飞,小钢可喜欢这只小鸟了,和小鸟玩,小钢觉得快乐极了!
玩着玩着,突然,小钢听到了不远处传来了“呜呜”的哭声。小刚四处寻找,看见了一位民警叔叔正拉着一位小妹妹走来。小妹妹边哭边嚷着:“我要找妈妈,我要找妈妈……”民警叔叔温和的说:“别急,别急,我们这就去找妈妈。”
看到这里,小钢的心像被鞭子重重的抽了一下似的。他看看自己手中的小鸟,小鸟正在“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在说:“我要找妈妈,我要找妈妈!”小钢心想:小鸟也是有哈哈哈啊,它没有了妈妈该有多么的.伤心啊!想到这里,小钢抚摩着小鸟的头说:“小鸟,你想你妈妈了吧?”说着就轻轻地解开小鸟脚上的线,把手一扬,小鸟向空中飞去了。
小钢望着小鸟越飞越远,心里默默的对小鸟说:“飞吧,飞吧,小鸟!快飞去找你亲爱的妈妈吧!”(指导师:孙旭燕)。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篇十三
1、学会有重点的观察图画,能发挥想象按事情的顺序写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2、知道要爱护小鸟,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有顺序地讲每一幅图的意思。
教学难点:
启发想象,知道学生写清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篇十四
阳光明媚,蓝天白云,小花儿艳艳,儿绿绿。空气清新的春日里,鸡带着在大草坪上捉虫子吃。
这时,一阵叽叽喳喳的叫声把好奇的小鸡吸引了,小鸡不知不觉地走离了鸡妈妈。原来是小麻雀在唱歌,小鸡刚跑过去想和小麻雀玩,小麻雀却张开翅膀飞走了。失望的小鸡这才想起妈妈不见了,又急又怕的小鸡边哭边喊:“我要找妈妈!我要找妈妈!”这一切被小燕子看见了,小燕子飞下来对小鸡说:“小鸡别哭,别害怕,你在这里很安全,你别走开,我去帮你找妈妈。”
小燕子飞呀,飞呀,终于找到了正为不见了的小鸡着急担心的鸡妈妈。小燕子忙飞下去告诉鸡妈妈小鸡的下落,并把鸡妈妈引领到小鸡身边。小鸡看到鸡妈妈就高兴地奔到妈妈怀里,鸡妈妈慈爱地抚摸着小鸡说:“孩子,以后别乱跑了,遇到危险就不安全了。”
鸡妈妈和小鸡齐声向小燕子道谢,小燕子看到小鸡回到了妈妈身边很开心地说:“不用谢,我很乐意帮助别人。”
小燕子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很快乐!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篇十五
有一天小军出去玩,在玩的路上。他看见一只小鸟,就把它捉住。并且用细縄拴住小鸟的一只脚,就高兴地牵着绳子头。
走着,走着。他看见一个小女孩在哭着喊:“我要找妈妈,我要找妈妈?”于是,小军就跑到电话亭打“110”。不一会儿,警察叔叔就来了,小军把事情告诉了警察,警察带着小女孩走了。
小军就想:小女孩要找妈妈,难道小鸟没有妈妈,于是,小军把小鸟放了。小鸟唱着歌快乐的飞走了,好像在说:“謝謝你!小朋友!”
【本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zuowen/17981120.html】
第3篇:课文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次看图写话训练,安排了三幅图。在三幅图中重点是观察第2、3幅图,启发想象图画中主要人物小钢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会这样想。
在语言训练方面,着重于把句子写通顺。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有重点地观察图画,能发挥想象,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通顺的话。
2.知道要爱护小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展开合理想象。
2.能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展开合理想象。
四、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看图,能整体把握每幅图的主要内容。
2、通过讨论,指导学生能逐幅看图说清楚意思。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提示学法。
今天的习作训练课是看图写话。看图写话的一般步骤是看、想、说、写。看是指看清楚画面,了解画面主要内容;想是指根据图上事物间的
第4篇:课文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
课文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次看图写话训练,安排了三幅图。在三幅图中重点是观察第2、3幅图,启发想象图画中主要人物小钢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会这样想。
在语言训练方面,着重于把句子写通顺。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有重点地观察图画,能发挥想象,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通顺的话。
2.知道要爱护小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展开合理想象。
2.能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展开合理想象。
四、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看图,能整体把握每幅图的主要内容。
2、通过讨论,指导学生能逐幅看图说清楚意思。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提示学法。
今天的习作训练课是看图写话。看图写话的.一般步骤是看、想、说、写。看是指看清楚画面,了解画面主要内容
第5篇:《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模板
《我要找妈妈》教学设计模板
重点、难点
重点:在语言训练方面,重点是要求把句子写通顺。
难点:有重点地观察图画,能进行合理想象。
训练目标
1.初步学会有重点地观察图画,能发挥想象,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2.知道要爱护小鸟。
训练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
三幅放大挂图,录音机一台,空白磁带一盒,小黑板一块,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这节课我们来进行一次看图习作训练,要求我们看懂图意,并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段话写通顺。
板书课题:“我要找妈妈”,齐读后提问:这句话是谁说的呢?
二、指导看图,初知图意。
1.初次看图,整体感受,了解大意。
出示三幅图,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这三幅图都有谁?
他开始怎样玩小鸟?后来把小鸟怎么样了?
2.逐幅看图,讲述图意。
(1)指导观察第1幅图画:
①图上画着
第6篇:《我要找妈妈》的教学设计
《我要找妈妈》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次看图写话训练。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了三幅图。训练重点与第一单元不同。重点是观察第3幅图,启发想象图画中主要人物小钢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会这样想。
重点:在语言训练方面,重点是要求把句子写通顺。
难点:有重点地观察图画,能进行合理想象。
训练目标
1.初步学会有重点地观察图画,能发挥想象,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2.知道要爱护小鸟。
训练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
三幅放大挂图,录音机一台,空白磁带一盒,小黑板一块,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这节课我们来进行一次看图习作训练,要求我们看懂图意,并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段话写通顺。
板书课题:我要找妈妈,齐读后提问:这句话是谁说的呢?
二、指导看图,初知图意。
1.初次看图,整体感受,了解大意。
出示三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