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04 07:12:4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郑人买履》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课型 文言文 班级 七年三班

执教单位 草坪六中 姓名 刘俊英 编写时间 2013.09

备注

一、

学习目标 1、目标先明确

(我能行)

1、熟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积累文言词汇,能准确翻译全文。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寓意,并用来指导现实生活。

二、自主预习检测

预习全方位

(我知道) 一、文学常识

1、韩非:()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2、本文选自《》。

二、给下列句中黑体字注音

1、郑人买履2、先自度其足3、吾忘持度

4、遂不得履5、宁信度

交流面对面

同桌负责检查纠错

三、

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

(我会读)

自助译文

(我会说) 一、初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注意人物的语气。

小帮助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

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2、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全文

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还要表现别人问话时的应表现出的疑惑之情。

再读课文

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找出你认为重要的和不理解的词、句,写在下面,有疑问小组解决。

重要词句

疑难词句

四答疑解惑

(我懂了) 1、小提示:认识通假字

坐,同“座”,座位

这是一种古文通假现象。在战国末期,还没有表示“座位”这个意思的“座”字,就借用同音字“坐”来代替,直至后来有了“座”字为止。这就叫通假(借)现象。其中,“坐”就叫做“座”的通假字,“座”为本字。

注意:通假字要读本字的音,解释为本字的意思。

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置之其坐

(2)反归取之2、虚词:请指出“之”“而”在下列词语中的意思

(1)至之市

(2)而忘操之

(3)何不试之以足

(4)而置之其坐

(5)而忘操之

五、

主题探究

六、课堂检测

(我记住)

(我能行)

三读课文,主题探究

你认为郑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文中能反映郑人思想性格的语句。

郑人买履的故事蕴含着一个什么道理?有什么现实意义?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吾忘持度。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宁信度,无自信也。

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

先自度其足2、而置之其坐

3、吾忘持度4、及反,市罢

5、宁信度6、无自信也

课后作业 背诵、默写《郑人买履》

刘俊英

第2篇:七年级上册地图教学案

第一章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

总 课时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2、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学会在地图上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

3、学会在地图上定方向、量距离、识图例、填注记的基本技能。学习重点:地图的要素

学习难点: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学习任务一:地图的三要素为、、。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没有指向标

通常采用“,”的规定确定方向。

学习任务二:

1、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为。它有三种表示方法:、、。我们表示的范围越大,采用的比例尺越,反之,采用的比例尺越。

2、试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图例符号:国界 洲界

运河 长城 河湖

地图上的 说明,如山脉、河流等,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 等叫做。

二、反思拓展

1、对图幅相同的①中国、② 山东省、③ 济宁市三幅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 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②、③详细 B、②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①、③详细 C、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②③ D、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③②①

2、下列关于比例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比例尺越小,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B、比例尺越大,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C、图幅越大,说明比例尺越大

D、比例尺越大,地图上表示的范围越大

三、系统总结

四、达标测评

1、有“郁金香王国”之美称的国家是()

2、阿拉伯男子的打扮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这主要是受()

A、民族习俗影响 B、气候因素影响 C、地理位置影响 D、地形因素影响

3、当你在一个城市旅游时,你应该选择下列哪一种地图作为导游图?()

A、中国地图 B、世界地图 C、1:100000000地图 D、1:1000地图

4、长江全长6300千米,画在比例尺为1:30000000的中国地图上大约长:

A、21厘米 B、210厘米 C、31厘米 D、310厘米

5、当我们面朝初升的太阳(北半球),伸开双臂,我们的右手则指向()

A、东北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五、课上限时作业

1、关于图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例就是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B、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C、地图上表示居民点的符号是一样的 D、图例包括符号的说明文字和数字

2、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A、1:1000 B、1/3000000 C、0 4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3、下列关于确定地平面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指南针定向,指南针总指向太阳

B、晴朗的夜空,不管位于地球何处,均可用北极星来定向

C、用太阳和手表也可定方向,一般来说,中高纬度地区,将手表平放,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表盘上12点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指的方向,大致是南方 D、北半球,树枝繁茂的一侧一般指示北方

4、阅读下面几段话,判断这几位同学分别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

A同学:我现在来到了西安动物园门口,我想进去游玩。

B同学:寒假里,我打算到郑州姨妈家探亲,想了解乘车路线。C同学: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我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哪里。D同学:北京真大,我想知道故宫在哪里。

A同学可以选用__________图;B同学可以选用_________图; C同学可以选用__________图: D同学可以选用__________图;

第3篇:郑人买履学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郑人买履学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指导朗读,理解寓言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展开思考,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

 2.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

教学设想:

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宝剑。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狼》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重点

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

难点

怎样理解文章的主旨。

朗读法、品读法、讨论点拨法。

课文录音磁带、狼的视频片段、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多媒体展示狼的视频片段(狼对天嚎叫)。

在直观的视觉冲击下,请学生概括狼的特点,如凶残、狡诈等。

说说你所知道的狼的成语(限时一分钟的成语比拼赛),例如:引狼入室、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狈为奸、鬼哭狼嚎……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从小热衷功名,并在19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的第一名,名震一时。后来却屡试不第,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郑人买履》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郑人买履》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