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训练题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训练题
一、填空
1.一头大象的质量约8t= kg= g.;一粒黄豆的质量约10mg= g= kg
2.物体中含有 的多少叫做质量,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 .
3.为了保持天平测量精度,使用时要注意:
(1)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不能超过天平的 ;(2)砝码要用 夹取,(3)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把 和 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
4.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能用的砝码已经磨损,则称量的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5.某种物质 叫做该种物质的密度,它的单位是 。
6.一个铜盆的质量是250g,一个铜锅的质量是500g,则它们的质量之比是 ,密度之比是 。
7.一空烧杯的质量为80g,倒进50cm3的煤油后质量为120g,则煤油的密度是 kg/m3;
若用掉1/4煤油,则剩下的煤油的质量是 g,密度是 g/cm3.
8.质量为1kg的水结成冰后,它的质量为 .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则1kg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了 m3.
9.宇航员将一铁块带到月球上,铁块的质量 ,密度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冬天室内的暖气用热水循环供热,而不用其他液体,是因为;在降低相同温度时,水比等质量的其他液体放出的热量 .
11.水的比热是 4200J/(kg℃),表示的含义是 .
1kg的水温度降低10℃放出的热量是 J.
12.温度计里常用水银、酒精、煤油作测温物质,这是因为这些物质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二、选择题
13.一杯鸡尾酒有几颜色,且不同颜色层界线明显,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的( )
A、质量不同 B、体积不同 C、密度不同 D、温度不同
14..将1m长的铜丝抽成3m长,则铜丝的质量是原来的 ( )
A.1/3倍 B.3倍 C.2/3倍 D.1倍
15.在一架已经调好平衡的天平上称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右偏,则下列纠偏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
A.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B.增加右盘中的砝码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右侧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16.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C.不同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都相同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它跟质量、体积无关
17.冬天户外水缸常会破裂的原因是 ( )
A.水缸里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水缸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C.水缸里水结成冰以后,质量变大 D.水缸里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变大
19.下列情况中,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 ( )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把铁块加工成铁屑 C.水凝结成冰 D.10℃的水变成20℃的水
20.在日光照射下,水泥路面的温度比潮湿地面的温度高,是因为 ( )
A.水泥路面吸收的热量多 B.潮湿地面含有水,水的比热较大
C.水泥路面不易散失热量 D.潮湿地面含有水,流动的水带走了热量
21.有甲、乙两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是2:1,密度之比是4:1,那么甲与乙的质量之比是
A.8:1 B.2:1 C.1:4 D.1:8 ( )
22.若游码没有放在零刻度线处就将天平的横梁调节平衡,用这样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所得到数据比物体的实际值 ( )
A.偏小 B.偏大 C.不变 D.不能确定
23.有中间空心的铁球、木球、铝球、铜球,质量和体积都相等,中空部分最大的是(木) ( )
A.木球 B.铜球 C.铁球 D.铝球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能装800cm3水的瓶子,一定能装800g酒精.B.能装800g 水的瓶子,一定能装800g 酒精.
C.能装500g 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500g 水D.以上说法都不对
25.平常说铁比棉花重的确切含义是 ( )
A、铁比棉花质量大 B、铁比棉花体积大
C、铁比棉花密度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6.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你估算一下一个中学生的体积与下表最接近的值是
A.50dm3 B.50m3 C.50cm3 D.50mm3 ( )
27.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
A.3.2kg=3.21000g =3200g B.3.2kg=3.2kg1000g=3200g
C.3.2kg=3.2kg1000=3200g D.3.2kg=3.2kg1000g=0.0032g
28.对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密度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种物质 B.液体的密度一定比固体的密度小
C.液体的密度一定比气体的密度大 D.自来水的密度比盐水的密度大.
29.有一架托盘天平,最小砝码为5g,游码示数0~5g,但某同学称质量时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这时该同学按正确的方法读出物体的质量为46.8g,则该物体的实际质量( )
A.46.8g B.45g C.41.8g D.43.2g
30.如图所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A、B、C的大小关系是
A.A ( )
B.水
C. A
D.不能判断
31.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 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比较液体的比热是( )
A.a液体比热大 B.b液体比热大
C.两种液体比热一样大 D.无法判断
三、实验与设计
32. 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披纱这一奇特现象,请加以解释。
33. 某同学对物质的热学特征的一次探究:为什么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先要了解物质吸热和放热的特性,让我们先看一个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分别倒人250克的水和煤油,每个杯内还置有相同的标有220V、300W的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如图所示 电加热器串联后再接在220的电源上,通电4分钟(通电时要给杯内的液体搅拌),可以看到水的温度升高15℃, 而煤油的温度升高30℃.
这个实验说明: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升高_______.由此可以推知,质量________的不同物质,当温度升高________ 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__.可见,不同物质,吸热和放热的特性不同.
在图中实验中,将250克的水换成500克的煤油,让两个电加热器通电2分钟(同样需要搅拌),可以看到250克煤油温度升高15℃,而500克煤油温度升7.5℃.
这个实验说明:同种________,吸收相同_______时,质量增大一倍,升高温度减少一半,即温度_____ 和_________成反比.
对于通电4分钟和2分钟的250克煤油来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质量________的________物质,吸收热__________一半时,升高温度________一半;反之,温度升高增大一倍,吸收热量也增大一倍.
实验还表明:质量________的同种________,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和它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可见,物质升温吸热和降温放热具有相同的特性.
该同学探究经历了哪几个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请测定一形状不规则的石蜡块的体积V(已知石蜡的密度为 ,水的密度为 ,且 ),所用器材不限,
王强同学已设计出一种方法(见方法一),你再设计三种不同的方法,并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例 方法一:(1)用天平称出石蜡块的质量m (2)V=m/
方法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方法四:(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35.有一批工件,每个工件质量为几十毫克,数量达数千个。请你设计实验,测量出这批工件的具体数目,写出主要测量步骤。
36.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列表中:
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体积(m/v)/gcm-3
① 铝块1 54 20
② 铝块2 108 40
③ 松木块1 108 216
④ 松木块2 10 20
(1)比较第①②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铝),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 。
(2)比较②③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等的铝块和松木,它们的体积 。
(3)比较第①④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
(4)比较四次实验的质量/体积栏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7.自选器材,实际实验比较:木勺、不锈钢勺的导热性能哪一个最强。写出重要实验步骤及实验结论。
38.下表列出由实验测定的几种物质的比热。
几种物质的比热C/103J/(kg℃
水4.2103 冰2.1103 酒精2.4103 蓖麻油1.8103
煤油2.1103 矿石0.92103 铝0.88103 铜0.39103
干泥土0.84103 水银0.14103 铁0.46103 铅0.13103
请你认真阅读上表,可发现什么特点?(至少写二条)
例1: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2: 。
3: 。
39.种物质:铁、水银、水晶、白酒、牛奶、巧克力,请用不同的方法把它们分成两类
分类一: 透明: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透明: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二: 常温下固态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液态________________
分类三:可导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导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在一台拉力机上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这台拉力机可以逐渐增大固定在该机器上金属丝的拉力,可以读出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实验能提供的金属丝有下表所列的9个品种(每个品种有许多根)。试根据有关猜想,选择实验所需的金属丝。
金属丝名称 金属丝材料 长度/ 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10 0.5
B 铜 10 1
C 铜 10 1.5
D 铜 20 0.5
E 铜 20 1.5
F 铜 30 0.5
G 铁 20 0.5
H 铝 20 0.5
I 铝 30 1.5
(1)猜想一:相同材料的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拉力大小与金属丝长度无关,为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的金属丝为( )、( )、( )。
(2)猜想二:相同材料的金属丝被拉断时单位横截面积所受拉力相同,在猜想一已获得验证的情况下,为验证猜想二,应选用金属丝为( )、( )、( )。
(3)猜想三:不同材料的金属丝被拉断时,其单位截面积所受的拉力不同,在猜想一、猜想二都获得验证的情况下,为验证猜想三,应选用的金属丝为( )、( )、( )。
四、计算
41.容积是250cm3的瓶内盛着130g的水,有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质量为10g的小石子投入瓶内,问它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小石子,才能使水面升到瓶口?(石子的密度2.5103kg/m3)
42.要测一形状不规则木块的密度,先用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是15g,取一只量筒,并装有50ml水,将一铁块放进量筒的水中,水面升高到80毫升刻线处,取出铁块跟木块拴在一起,再放进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05ml刻度线处。则此木块的密度是多大?
第2篇:物质的物理属性 教案
《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各种物质的硬度不同。
2、了解物质一些物理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
来。
3、学会对物质分类。
能力目标
1、用探究的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养成建立比较基准点的习惯。
2、培养乐于探索精神和敢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的精神。情感目标
1、通过用物质的物理属性对物质分类,感受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浓厚兴趣。
2、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学习交流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三、设计思路:
探究是科学的灵魂,而猜想与假设是探究的核心,探究教学通过猜想、设计实验等完成教学过程,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和思考深度。
教案从学生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出发,引出问题,应用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建立物理概念,让学生通过协作交流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
四、学具准备: 演示:(1)铁钉与石蜡(2)飞镖与飞镖盘(3)铜块与铝块。(4)水与酒精(5)酒精与玻璃。学生:(1)泡沫板与铅笔。
(2)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铁钉、铜钥匙、铅笔心。
(3)①玻璃板、塑料板、木板;②电池(电池组)、导线(3根)、灯泡(附灯座)、铜条、铁条、木条;③烧杯、热水、金属勺、塑料勺;④弹簧、橡皮筋、橡皮泥;⑤磁体、铁钉、铜块、铝块。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你能区别下列物质吗?
并出示:(1)铜块与铝块(2)水与酒精(3)酒精与玻璃
学生讨论回答后,老师总结:密度、状态、颜色、气味都是每种物质所特有的,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了解这些属性,对于生产、生活及认识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并告诉学生物质的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透明度、磁性、弹性等。
(二)、讲授新课
过渡问题:除密度、状态、颜色、气味外,物质还有哪些物理属性呢?
一、演示活动:
(1)墙上挂飞镖盘,请一位同学用飞镖射中飞镖盘,看到飞镖头部进入盘中。
(2)老师用铁钉在石蜡上刻画图片,看到铁钉在石蜡上留下痕迹。感受活动:拿出一把铅笔刀与一块橡皮,用铅笔刀在橡皮上刻画。
提出问题:实验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得出:不同物质的软硬程度是不同的,物质软硬程度的特性称为硬度,它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过渡问题:不同物质的硬度不同,那么下列物质的硬度谁大谁小呢?你能从大到小排列正确吗?
二、探究活动: 比较物质的硬度
[器材]:玻璃、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铁钉、铅笔心、铜钥匙等。[探究目的]:比较物质的硬度,并按硬度大小排序。
[猜想]:根据你的预测,将这些物质硬度的大小进行排序:
(1)(2)(3)(4)(5)[设计实验]:
(1)学生思考、交流得出比较硬度大小的方法:
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刻画,若被刻画物上留下痕迹,则刻画物比被刻画的硬度大;若被刻画物上不能留下痕迹,则刻画物比被刻物的硬度小。
(2)比较的物质种类多,刻画的次数多,较为繁杂,费时较长,学生思考、交流得出一种较为简单的实验方案。
①选择你认为硬度居中的物质为比较基准点(如玻璃)用它在其他物质表面上进行刻画,将其他六种物质分为两大类:硬度大的(如铁钉、钢锯条)、硬度小的(如塑料尺、铅笔心、铜钥匙、粉笔)
②在硬度大的一类,采用上述方案,进行分类,然后排序。
③在硬度小的一类,采用同样方案,进行分类,然后排序。[实验结论]:
这些物质按硬度大小的排序是:钢锯条、铁钉、玻璃、铜钥匙、塑料尺、铅笔心、粉笔
学生了解金刚石的硬度最大
过渡问题:想一想,物质还有其他属性吗?
三、探究活动二:物质的其他属性
①物质的透明度 [器材]:玻璃板、塑料板、木板
②物质的导电性 [器材]:电池(组)、灯泡(附有灯座)、导线(3根)、铜条、铁条、木条
③物质的导热性 [器材]:烧杯、热水、金属勺、塑料勺
④物质的弹性、范性 [器材]:弹簧、橡皮筋、橡皮泥
⑤物质的磁性 [器材]:磁体、铁钉、铜块、铝块
安排五大组分组实验,每大组进行一个实验探究,且五组同时进行实验,每组经过实验、交流得出结论后,再请每大组中的某一小组展示给全体学生,不能展示的留给同学们课后交流。
经过学生的实验、交流、讨论,老师总结得出: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和比热、密度、导电性、导热性、透明度、磁性、弹性等以外,还有:脆性、抗压性、抗拉性、延展性、粘度、颜色、韧性、耐腐蚀、透风性、吸水性等。
过渡问题:物质的物理属性多种多样,我们学过有什么应用呢?
四、生活 物理 社会
① 对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无数物体,如果按照物质的物理属性加以分类、研究,是研究问题的比较简单的方法,科学家与发明家常用这种方法,并取得了丰硕的果实。② 在设计宇宙飞船时要考虑所选材料的哪些物理属性?
③南京长江二桥建设利用到了物质的哪些物理属性? ④重庆綦江彩虹桥垮塌事故的分析
⑤药方橱柜的门所选材料的哪些物理属性?
(三)、总结
1、判断硬度的方法
2、物质的物理属性:状态、密度、比热 容、硬度、透明度、导电性、磁性、导热性、弹性等
3、对物质进行分类
(四)、反馈练习与课堂练习
(五)、学生自我小结
(六)、作业布置
第3篇:初二物理教案物质的物理属性
初二物理教案物质的物理属性
编者按: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物理教案物质的物理属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教案物质的物理属性
物质的物理属性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复习目标]掌握质量,密度,比热容等物理量,巩固天平,量筒等仪器的使用方法.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手脑并用,合作探究的科学精神.[复习重点和难点]密度和比热容知识的理解运用
[教具和学具]天平,量筒,一元硬币,五角硬币,磁铁,三角板,刻度尺,铁汤匙和塑料汤匙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点评
一、了解硬币
(20分钟)
1、用天平分别称出一元硬币和五角硬币质量,并加以比较。测量中要注意天平的使用方法。(能否用没有砝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