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与方程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03 07:12: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式与方程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第1课时(总第6课时)

一、教材分析

【复习内容】

教科书第12册92页“整理与反思”和92-93页“练习与实践”1~6。

【知识要点】

1.用字母表示数:(1)表示运算律;(2)表示计算公式;(3)表示一般数量关系。

2.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区别: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一个等式)。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个值)。

解方程: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是一个过程)。

4.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等式的性质,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渗透初步的代数思想。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方程的解及解方程的区别、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的理解。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ax±b=c”、“ax×b=c”、“ax÷b=c”、“ax±bx=c”等形式的方程解法,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便性。

二、教学建议

复习“式与方程”的知识要抓住四点进行:一是要组织学生讨论92页“整理与反思”中的3个问题。可采用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的方式进行。讨论时要让学生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二是要加强一些相近知识的比较,如等式与方程的比较,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比较等。三是要注意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方程解好后自觉检验的习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前先分析数量关系后解答的习惯。四是要重视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的训练。注意:新教材里解方程一定要指导学生用等式的性质解。

三、知识链接

1.用字母表示数(教科书四下P106的例题、P108的例题、P110的例题)。

2.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教科书五下P1-7例1-例6)。

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科书五下P8例7)。

四、教学过程

(一)用字母表示数

1.你能举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2.教师指出: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总是有一定范围的。

3.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说式子和数量关系。

(二)方程与等式

1.举例说说什么是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填一填:在下面的集合圈里填入“等式”和“方程”。

3.举例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你怎样理解“同时”、“同一个数”、“0除外”这些词的?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干什么?

4.说一说“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5.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几人板演,后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解方程的依据。教师要强调把方程解好后一定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你认为最关键的是哪一步?

2.说出下面各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1)养禽场一共养鸡鸭600只。

(2)红花比黄花少25朵。

(3)参加航模组的人数是参加美术组的3倍。

(4)花金鱼比黑金鱼的1.2倍还多8条。

(5)单价、数量、总价。

(6)速度、时间、路程。

(7)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6题。

完成第3~5题:学生说数量关系和解法后,集体订正。

完成第6题: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己穿的鞋的码数和厘米数,课上完成时出示码数和厘米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后,让学生验证这种换算关系正确与否,后引导学生分析知道厘米数求码数与知道码数求厘米数通常应各采用什么方法解,再让学生独立解答填表,最后全班交流。

习题精编

一、 在()里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1)3个x相加的和(),3个x相乘的积()。

(2)一批煤有a吨,烧了8天,平均每天烧m吨,还剩()吨。

(3)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h,它的体积v=()。

(4)松树高y米,杨树比松树的34少5米,杨树高()米。

(5)小明今年a岁,小华今年b岁,经过x年后,两人相差()岁。

二、解方程。

1.25x÷0.25=48.5+65%x=1534x-13x=59

三、判断。

(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

(2)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方程。()

(3)畜牧场养了600头肉牛,比奶牛的2倍多80头,求奶牛有多少头?可以列式为600÷2+80。()

四、选择。

1、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

 A、25xB、15-3=12C、6x+1=6D、4x+7<9

2、x=3是下面方程()的解。

 A、2x+9=15B、3x=4.5C、18.8÷x=4D、3x÷2=18

3、当a=4,b=5,c=6时,bc-ac的值是()。

A、1B、10C、6D、4

4、五年级种树60棵,比四年级种的2倍少4棵。四年级种树()。

A、26棵B、32棵C、19棵D、28棵

五、列方程解答下面各题。

(1)养鸡场一共养鸡650只,其中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1.6倍,养鸡场养母鸡多少只?

(2)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参加书法组的有36人,比美术组的2.5倍少9人,参加美术组的有几人?

(3)甲、乙两桶油,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3倍,如果从甲桶取出28千克,乙桶加入4千克,这时两桶油的重量相等,甲、乙两桶原来各有多少千克油?

式与方程

第2课时(总第7课时)

一.教材分析:

【复习内容】教科书第12册P92-93“练习与实践”7-9题。

【知识要点】

1、 用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应用题。

2、 纳税、折扣等实际问题的逆运算如何用方程解。

【新旧教材比较】

在过去的教材里,分数乘法应用题与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数除法应用题与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教学内容在循环中重复多、递升少,浪费了教学资源,制约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发挥。

新教材把百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和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安排在一起。六年级下册只编排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和百分数乘法实际问题都在练习里带出,夯实了基础知识与基本的数学思想,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增加了问题的现实性和挑战性。教学重点放在数量关系和推理能力上,利用题目中最基础、生活中最常见的数量关系作为列方程的依托,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商品打折出售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熟练掌握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不同形式的打折问题之间的联系,并能熟练解答。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与融会贯通。

2.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学习和游戏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建议

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重点放在数量关系和推理能力上。联系分数的意义与分数乘法概念,把实际问题里的各个数量组织起来,构成数量关系式并根据数量关系式确定解题的方法。用线段图直观表现题目中的百分数的含义和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是得出数量关系式后的自然选择。游戏要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练习、探究。

三、知识链接

教科书六下P8例4;P11例5、P12例6;P73例2。

四、教学过程

1.出示习题。一种图书打八折后售价是20元,这种图书原价是多少元?

2.学生练习、交流、检验。

3.练习P93第7、8两题。

4.练习P93第9题。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索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求出所框的4个数。

习题精编

1.一本书打八折后售价是30.4元。这本书原价多少元?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2.修一段路,已经修了全长的80%,还剩下1.2千米。这段路全长多少千米?

3.图书室的故事书的本书是科技书的75%,科技书和故事书共1400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各多少本?

4.王阿姨在商场买了2件上衣。一件上衣打七五折后卖120元。另一件上衣提价25%后卖120元。商场卖这2件上衣是赚了,还是亏本了?赚了,赚多少?亏了,亏多少?

5.按规定稿费收入扣除2000元后按14%的税率缴纳个人收入所得税,小红的爸爸编写《数学小故事》出版后缴纳个人所得税224元。小红的爸爸编写《数学小故事》共获得多少元稿费?

6.一次会议的出席率为95%,缺席人数比出席人数少36人。应出席多少人?

7.六(1)班有学生45人,男生是女生的80%。女生有多少人?(用方程和转化方法解)

8.一个书架有上下两层,下层本数是上层本数的40%。如果把上层的书搬15小红的爸爸编写《数学小故事》小红的爸爸编写《数学小故事》本放到下层,那么两层的本数同样多。原来上、下两层各有图书多少本?

9.下表的红框中的5个数的和是60。在表中移动这个框,可以使每次框处的5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1、 任意框几次,看看每次框出按5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2、 如果框出5个数的和是180,应该怎样框?能框出和是100的5个数吗?

为什么?

“式与方程”过关测试题

一、填空。

1.在(1)8x=96(2)1.7-x(3)a+b=230(4)y+5<11.3

(5)0.25+m=0.5(6)5.4-2.8=2.6(7)z+0.2>0.52中,____________是等式,_______________是方程。

2.在()里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1)绿绳长x米,红绳的长度是绿绳的2.4倍,红绳长()米,两种绳一共长()米,绿绳比红绳短()米。

(2)妈妈买8只茶杯,付了100元,找回m元,一只茶杯()元。

(3)师徒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完成要a小时,徒弟单独完成要b小时,徒弟和师傅工作时间的比是(),师傅和徒弟工作效率的比是()。

(4)m与n的差除它们的和()。

(5)一个圆锥底面直径为d,高为h,它的体积v=()。

3. 在()里填“>”、“<”或“=”。

(1)当x=1.6时,0.58+0.6x()1.63。

(2)当x=0.6时,x+0.3x()55%。

二、判断。

(1)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方程两边同时乘0.5,所得结果仍然是方程。()

(3)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4)方程x-1.2=1.6的解是2.8。()

三、选择。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n°,它的顶角是()°。

A.n°B.90°-n°C.180°-2n°D.(180°-n°)÷2

2、如果a×75%=75%÷b=c-75%=d+75%。那么a、b、c、d中最大的是()。

A.aB.bC.cD.d

3、5个连续偶数,中间的一个数为m,则最大的数是()。

A.m+1B.m+2C.m+3D.m+4

四、解方程。

1.25-0.25x=48.5+65%x=1545x-34x=34

五、解决问题。

1.某市规定:乘坐出租车起步价为6元(3千米以内),超过3千米以外每1千米按2.5元计费(不足1千米按1千米收费)。小明的妈妈乘坐出租车行了m千米。

(1)用式子表示小明的妈妈应付的钱数。

(2)当m=11时,求小明的妈妈应付多少钱。

2.小芳收集的外国邮票比中国邮票少35张,外国邮票的张数是中国邮票的58,小芳收集的外国邮票和中国邮票各多少张?

3.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参加书法组的有18人,比美术组的25℅少6人,参加美术组的有几人?

4.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第二天修了500米,两天正好修了全长的40℅。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

5.2008年我国公布了新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2000元以下不收税。月收入超过20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如图)。黎明老师这个月缴纳了35元税款,他这个月的收入是多少元?

6.小红买了2本一样的练习本和1支钢笔共花去12元。买一本练习本的钱数是买一支钢笔的钱数的10℅。买1支钢笔和1本练习本各要花多少元钱?

(编写单位:溪桥镇南沙小学责任编辑:李海东

编写人员:李海东封国云张建明)

第2篇:式与方程(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92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1、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解方程

教学难点:解方程的依据、理解等式的性质

设计理念:通过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引发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也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了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整理与反思

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乘法交换律。

(3)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

2、你能自己举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

长方形的周长C=2(a+b)

加法交换率a+b=b+a

……

3、什么叫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教师引导:含有字母的等式叫方程。

(2)表示相等的式子叫等式。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

4、你知道等式有哪些性质?举例说一说。

强调:0除外

教师归纳: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等式的两边相等。

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

同桌互相举例,代表发言

同桌讨论,个别学生归纳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三、练习与实践

1、在括号里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1)一种贺卡的单价是a元,小英买5张这样的贺卡,用去()元;小明买n张这样的贺卡,付出10元,应找回()元。

(2)每千瓦时电费0.52元,每立方米水费2元。小明家本月用了a千瓦时电和b立方米水,一共要付水费()元。

2、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2题

(1)完成后交流,并让学生说出解每个方程的过程,分别运用了等式的哪些性质?

(2)说说解答每题时应注意什么?

3、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比一个数的2倍多5是70。

(2)一个数加上它的1.2倍是13.2。

(3)20乘以4的积,减去一个数得11。

(4)一个数的2.5倍加上3个0.6是6.8。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并要求学生说一说列方程时是怎样想的。

说出式子的数量关系

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四、总结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后点击

已知A+A+A+B+B=54

A+A+B+B+B=56,那么A=()

B=()

留给有余力的学生课后讨论、完成

第3篇:式与方程(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92--93页“练习与实践”3-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92--93页“练习与实践”3-9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明确其中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使学生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

设计理念:通过不同题型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方程是描述数量关系的一种常用和有效的数学模型,列方程解决问题具有独特的方法价值。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列方程解决问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式与方程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总第6课时)

一、教材分析

【复习内容】

教科书第12册92页“整理与反思”和92-93页“练习与实践”1~6。

【知识要点】

1.用字母表示数:(1)表示运算律;(2)表示计算公式;(3)表示一般数量关系。

2.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区别: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一个等式)。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个值)。

解方程: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是一个过程)。

4.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等式的性质,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渗透初步的代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关于式与方程的复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92页“整理与反思”,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师:你能自己举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

长方形的周长C=2(a+b)

加法交换率a+b=b+a……

师:什么叫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教师引导:含有字母的等式叫方程。

(2)表示相等的式子叫等式。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式与方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复习目标:

1、 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

2、 能根据字母所取的数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 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能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 用字母表示数。

(1) 请学生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意义。

(2) 教师说明。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3) 说一说你会用字母表示什么。

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后再与同学交流。然后汇报交流情况。

① 说一说,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书写数与字母、字母相乘时,应注意什么?

如:a乘4.5应该写作4.5a;

s乘h应该写作sh;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式与方程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式与方程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