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春季内经养生知识
春季内经养生知识
经常有人会发愁,春季养生该吃什么食物呢?
中医讲辨证论治,不同的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情况,都该有不同的保养方法。那么春三月该如何养生呢?我们可以翻开《黄帝内经》,向医学经典汲取一下智慧: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短短的一段话,历代医家已经做过太多的注解,今天再跟着小编来看一篇科普帖吧~
养肝疏肝
春天,是一个“发陈”的季节,经过一个冬天的潜藏,鱼虫醒,草木萌,天地之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天对应的脏腑是肝。肝主藏血,喜条达,恶抑郁。所以传统上会说春天是需要养肝、疏肝的一个季节。民间也有食香椿、吃韭菜春卷的习惯。
但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人长年过度劳心、劳神,已经伤了阴血。这时,过多的摄入具有“发散”作用的食物,许多人就会出现头晕、头痛、皮肤过敏等“升发太过”的现象。所以疏肝也要因人而异,注意顾护“阴血”。
春季疏肝,推荐大麦茶,疏而不烈,相对较为平稳。
夜卧早起
春天白昼已然渐长,所以相对于冬天的“早卧晚起”,这时就要“夜卧早起”以适应阳气的升发。这里理解“夜卧”,是相对于冬天而言,并不是让你熬夜追剧,睡得再晚不能晚过子时,也就是十一点前必须睡觉。
自从电灯发明以后,人类夜间活动的频率大大增加,熬夜成为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家常便饭,这其实是十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被发缓形
接下来是“广步于庭,被发缓形”,首先是“被发”,古人成年以后就会束发,其实就是以束发来提醒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被发”就是让你暂时放下过多的包袱和责任,让身体处在十分放松的状态。
“松”字是中国传统养生十分讲究的一个状态,练太极要“松”,站桩也要“松”,只有人放松了,气血才能条达流畅。气血畅通了,人体的阳气才能更好的升发。
锻炼形式
许多人运动时追求“数量”,比如今天跑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卡路里,在多少时间内完成了多少练习……这样一来,在一天紧张的工作之余,在锻炼时也外加了许多压力,这其实是不符合“松”的要求的。
至于锻炼形式,推荐晚饭后与人聊天散步。在放松的状态下,聊聊天排解排解一下白天工作的压力,散散步畅通畅通绷紧的气血。
赏罚分明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其实还是在讲要让人体处在一个轻松的状态下。比如古人说的“春猎”,其实并不真正的捕猎,而更多的是一个仪式,秋猎才会实质性的.捕猎。“春猎”,更多的是让自然界的生物“动”起来,让生机萌发。这是符合《黄帝内经》春季“生而勿杀”的要求的。
许多年轻人,原本就因工作、生活的压力处在肝郁气滞的状态,春天更容易心烦不适,这时就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对身边的人多一点“赏”,少一些“罚”,关系和睦了,气场自然就畅达,对健康也是十分有益的。
拓展阅读:男性春季养生小常识
要保暖:
春季气候经常变化,因此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根据“春捂秋冻”的原则,男性春季不宜过早地脱去冬衣,要看天气怎样来决定怎样穿衣,否则极易感受风寒,引发呼吸系统等疾病发生。
适当做运动:
在春季男性每天最好早睡早起,平时也要经常到户外去做运动。春季适度地做运动的话整个人会显得很有精神,并且也不容易感觉到困,还能够加强心肺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每天适当喝红酒:
有人做过研究,要是男性每天都可以坚持喝大概半杯干红葡萄酒的话,那么他的寿命比不不喝葡萄酒的人还要长上5年,并且适量喝红酒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注意卫生:
春季其实天气还是挺冷的,所以很多男性对于卫生这一块可能就没有那么注重,其实春季应特别注意讲卫生、防虫害、多开窗通风,这么做可以防止疾病发生。
房事要适宜:
在这一方面男性千万不可以因为精神兴奋而有过度的夫妻生活,特别是在刚喝完酒之后是不适合进行房事的,刚刚洗澡后也不适合马上进行房事,不然会耗气伤精而不利身心健康。要是房事过度严重的话有可能会导致心梗、中风等疾病。
吃西红柿:
西红柿里面有丰富的维生素C,西红柿是是防癌抗癌的首选果蔬。西红柿性甘、酸、微寒,有生津止渴,吃了可以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还能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要是患有高血压、肾脏的话吃西红柿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所以说吃西红柿是男性春季养生小常识之一。
第2篇:《内经》说春季养生
《内经》说春季养生
《内经》告诉我们要内求,是要我们往里求。这是提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生命就在于自己手中。下面是《内经》说春季养生,欢迎阅读。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据此,春季养生要注意七点法则。内容如下,供读者参考:
顺应春天气场特点,春天是万物催生,大地之气向上走
养生要符合天道,春天是自由自在,就像树木开始发芽。顺应天道。人的身体开始能量催生。
1、天地的“阳气”开始生发,万物复苏,天地之间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根据《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原理,春季养生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春天的气机向上、向外舒张,不断充实、壮大人体的阳气,尽量避免耗伤、阻碍阳气的生发。
2、“春三月,此谓发陈”,春三月,就是从立春开始算起的,到立夏为止的这三个月,叫“发陈”。什么叫“发陈”?发陈就是发芽,陈是旧的,新陈代谢、推陈出新,就是说,从一些陈旧的身体上面产生了新的。它是有时令的。有个中药叫茵陈,我们采药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到,茵陈是多年生的草本,它每次都在它那个陈旧的枝干上又长出新的芽,这就叫发陈。
3、“天地俱生”。会有人问,冬天难道不是天地俱生吗?这个“生”其实还有一个“生发”的感觉。
中国人放风筝是在什么季节?天安门广场上天天都有人放风筝,是,刮风的时候都有。但是,春天的时候最适合放风筝,为什么?
春天是天地的气都往上走,特别是地气,往上走,这时候放风筝,顺应了天地之气。所以,春天天地给人的感觉都是在呼唤着一种新的生命的诞生,这叫“天地俱生”。
春天不要杀生、不吃肉、不暴怒
春天是催生的季节,戒杀放生会让你顺应天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在春天体现得最深。
1、春天不要吃肉。
因为你要吃肉就得杀戮。“万物以荣”,“荣”是什么?变绿了,原来是枯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枯是干枯了,荣是草木都逐渐变绿了。春天的风是生发的风,我们经常说“吹面不寒杨柳风”,尽管外面的温度甚至比冬天还冷,这时候的风吹在脸上,是一种暖意。人的感觉是温度计所比不了的。温度计可以量化,很科学,但是,人的诸多感觉温度计体会不了,你要相信人。所以,这时候人怎么办?
2、春天,不要有杀心,不要杀生。
春天的时候不要去杀戮,有很多动物还在春天产仔,这时候你要去养它们,要给与生机。会有人说,我们杀几个动物怕什么?当你起了杀心的时候,你内心肝气的生发也随之被杀掉了,对你自身也不好,这是相互的。“杀人八百,自损三千”,即使只从利己,利于身体健康来讲,春天也不应该去杀戮。
春天,要“夜卧早起”,清晨散步
1、“夜卧早起”。这个“早起”是相对于冬天的“早卧晚起”的,跟随时间的变化,立春以后就要早点起床了。
春季的特点,是夜卧早起一般是指晚睡早起,但古人的睡眠与太阳落山密切相关,春季虽然白天时间长了,但夜晚来的仍然比较早,所以还是应当早睡早起。早睡有助于阴气敛降,早起有助于阳气生发。
2、“广步”。即在有草木的庭院里或林子里大踏步行走,轻松洒脱地顺应春天的生发之气。
晚上睡觉没有特定的要求,但是,早晨起来要早一点。
也许天还没蒙蒙亮就起来了,干什么呢?“广步于庭”,就是一种闲庭信步,大步慢走。“庭”是哪儿?自家的院子,注意不是野外。
3、“被(pi)发缓形”
春天一定要宽袍大袖,不要拘束,腰带都不要系,“被发缓形”。这时候我们经常讲调形调气,当你摆出某种姿势的时候,你身体的气血运行会随之变化;当你的气血运行变化的时候,你的情感、情绪也会跟着变化。所以,我说,睡觉时像婴儿一样,两手往上一扬,摆出投降姿势,看你睡得香不香。
当你早早起来,“被发缓形”在院子里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以使志生”,这个“志”不是记忆,是志向。你就感觉到从内心里涌动出一种想法,哎哟,我今天得干点什么?我今年得干点什么?就那种愿望,发自内心的愿望油然而生,这就是你顺应了春天的气的变化。
4、可以多按梳头、多按摩头部。在春天里,还要多多梳头。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养生方》中就有记载,他说:“梳理头发,欲得多过,通流血脉,散风湿。”
明代《摄生要录》亦说:“发多梳,去风明目,不死之道也。”通过梳头可以很好地促进清阳上升,促进阳气生发。
不妨试一下干梳头。坐或站位均可。双手十指分开如梳,插入发际,由前向后梳全头,尤其要注意两鬓、额角、耳后等部位一定要照顾到。当两手推到头后面时,两拇指可以按压两风池穴。一般每次梳两至三分钟或梳四十九次就可以了,这时你会感觉到头皮发热,神清气爽。
春天,舍得奉献,多做善事
舍得奉献,就是付出,就像大地释放能量,这就厚德载物。
“予而勿夺”。什么叫“予而勿夺”? 给别人,不时地资助别人,而不跟别人夺取、索取。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不播种,秋天没什么好收获。有人说,我没钱我能给什么呀?你哪怕给别人两句好话呢!
我们经常说,过年要说拜年话,其实,那也是“予而勿夺”。“良言一句三春暖”,你给人说一句鼓励赞赏的话的时候,你也给别人一种生机。有时候,一句话甚至能救一个人的命。
春天养生,忌讳吃酸。可以适当吃点甜
春天为何要忌讳吃酸适当吃甜?春天是木,木头是肝,肝气旺盛,如果吃酸,就会让肝气太旺而克制脾。如果吃甜,可以强壮脾,避免被肝气克制。
1、春天最忌讳吃酸的。为什么?酸是收敛的感觉,所以这跟“赏而勿罚,予而勿夺,生而勿杀”是相违背的。
春天吃酸的其实都是在伤肝气。
2、从饮食上: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曾指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此时可以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品补益脾胃。如: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苡米、豇豆、扁豆、黄豆、甘蓝、菠菜、春笋、香椿叶、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圆、栗子、大枣、山药等。
3、应少吃黄瓜、冬瓜、绿豆芽等寒性食品,它们会阻碍春天体内阳气的生发。
4、忌吃羊肉、狗肉、鹌鹑、荞麦、炒花生、炒瓜子、海鱼、虾及辛辣物等。
春季对应身体的肝,要注意养肝
1、中医理论中,春天对应的脏器是“肝”。主气是“厥阴风木”,大家可以看春天的风不同于秋天的风一派凋零肃杀之象,而春天的风泛泛乎万物将生之象。但是“风”为百病之长,所以我们春天也要防风。这也是“肝”的形象,为“木”相,中医讲“木曰曲直”,肝是“将军之官,谋略出焉”,它的作用就是“调达”和“疏泄”全身气机和气血津液,像将军一样统领全军。但是它也有“太过”和“不及”两个方面。
“疏泄”太过就是我们平时讲的“肝火旺”(实性的`)或者“肝阳上亢”(虚性的);“疏泄”不及就是我们平时讲的“肝气”郁结。可能有人在春天“发怒”了,或者由于某事“心情不好”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情绪的排遣,有“怒气”或者“怨气”一定要找个地方发泄出去,不能憋在心里。
2、适当地休息。“累”是身体对你发出的求救信号,养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找时间休息。平时工作很累,要有十分钟稍微休息一下,活动活动眼睛,舒展舒展筋骨;中午小睡一下,晚上吃完饭也小小休息一下;随时调节,抓空当休息,让肝能发挥其解毒的作用,以清除疲劳的感觉。
3、慎劳心。多休息,会休息,有节奏地工作和生活,不能劳累。多看点老庄之类的书籍,多接触一点中医,以接受一些养生方面的知识,“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知足常乐,用平和的心态为人处世。中医认为,春应于肝。
保持情绪乐观,让自己开心快乐
肝决定人的情绪,可以多听音乐,多唱歌。
1、中医讲“肝主情志”,肝异常会影响人的情绪;反之,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到肝。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是养肝血的一个好方法。当情绪不舒畅时,尽量能够找一个可以诉说的人,或找一种可以发泄心中郁闷的方式来疏泄这种坏的情绪,不要硬憋在心里。据相关数据,癌症和一些肿瘤患者中,无法疏泄心中郁闷的是其他人群的2~4倍。千万别生气。春天要心情好。 所以,老百姓常说:“万病气上来。”
2、遇到不痛快的事,肝气郁结难受时,可以尝试“嘘肝法”:面对常青绿色树木,口发“嘘”的声音,缓缓地、深深地吐出一口恶气,一直到心情好转为止。经常伏案工作的白领一族,可以在自己的电脑旁边摆一盆常青植物盆景,如芦荟等,可以养眼舒肝。
3、从情志上:肝气喜条达,故不宜抑郁而宜疏泄。因此,春季尤应重视精神调摄,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病保健康之目的。
生活正常、饮食有节、恰到好处的生活方式是人体健康的最基本的条件。
第3篇:内经春季养生要点
内经春季养生要点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1、万物复苏,生发生长
从立春开始一直到立夏为止的这三个月为春季,春季是万物苏醒,生长的一个时节。人的气血也从里向外走,把人体气血从里向外调动的主要脏器,就是肝脏。因此春季是养肝护肝的最好时节。另一面,“发陈” 也是旧病复发,生发的意思, 因此身体有旧病者,应当及早的调理治疗。
2、生活起居,运动的调节
作息时间应为:“夜卧早起”
春天节气的变换,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调节作息时间,才是对身体有益健康的。要早睡早起,一般晚上9-11点是入睡的时间,最晚不要超过11点。早上在天还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