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广告语的十种方式
广告语的十种方式
一、对偶句式
采用对偶句式是编拟提示语时最常用的方法,如“呼出来的是烟,损人;吸进去的是毒,害己”,“席地而坐绿草怨,之不易”,人人耳熟能详。也可以运用仿拟修辞,改变个别
词句,如:花坛提示语“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即化用名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反其意而用之,提示人们要爱护花朵,别具匠心。又如“孩子学习需宁静,四邻休息需寂静——稍安勿‘噪’”,“居高不要‘淋’下,爱邻即是爱己”等,对成语稍加点化,即信手涂抹白壁嫌”,“高高兴兴出门来,平安安回家去”,“带走满腹知识,留下一架好书”,“只带走满腹诗书,不留下半点遗憾”,“一支烟燃尽修养,半口痰辱没斯文”等。这类提示语有节奏有韵律,读来琅琅上口,听来和谐悦耳,给人以美感,也便于记忆。
二、诣音双关
就是利用谐音、谐义赋予词句几层不同的意思,从而收到耐人寻味之效。如公厕提示语“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以文雅的隐含博如厕者会心一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两条节水提示语“珍惜我,就从一点一滴做起吧!”“爱惜生命之源,“关”住滴滴点点”,很好的利用了谐音双关,深刻地阐释了节水的内涵:要“关”住(关注)滴滴点点,从一点一滴做起。再如一则草坪提示语“小草有生命,足下请留‘青’”,警称你为“足下”,请你的足下留青(留情),你想,茵茵芳草,踏之何忍?用双关语作为提示语,能增加表现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词浅意深.回味无穷,是—种行之有效的创作技巧。
三、对比手法
运用对比手法拟写的提示语,往往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和启示,如“一棵大树,可制造千万根火柴;一根火柴,可以毁掉干万棵大树”(森林防火提示语),数字的对比,令人触目心惊;又如交通提示语“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喝进去几滴美酒,流出来无数血泪”通过鲜明的对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句句富有教诲,发人深省;字字扣人心弦,叫人警惕。
四、拟人修辞
拟人化可以使枯燥的道理变得生动有趣,因而能增添提示语的审美效果。如“把脏东西喂给我吧,大地妈妈刚换了件干净衣服——垃圾桶说”,“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我难忘怀——小草说”,“我的胃口特别大,果皮纸屑全吞下”(垃圾桶),“天黑我照着你,天亮你关照我——楼道灯说”。由于采用了拟人化手法,使内容变得更为真实、具体、形象、感人,收到的效果是单纯陈述所达不到的。
五、经典语言
就是运用经典短句、诗词、名言、歇后语、成语等作为提示语。编拟时可直接引用,如:保护耕地的宣传语“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就是引用了《增广贤文》里的名句;餐厅里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
成为耐人寻味的提示语。经典语言琅琅上口,为人熟知,让人感到亲切。作为提示语,有利于赢得人们的好感,也有利于迅速传播。
六、质朴语言
就是用日常通俗朴实的口语、俗语作为提示语。有的自然亲切,如“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喝酒莫醉,醉了还有啥滋味”不随地吐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难”;有的则平中见奇,某餐馆有一则提示语,奉劝人们在宴请客人后,应把剩余的菜肴带回去,而不要养成挥霍浪费的作风,其内容是:吃不了请兜着走。这句话是由俗语“吃不了兜着走”补充而成,俗语的原意是“够呛”、“吃不消”,而这里用直解义取代俗语的原义,真可谓妙趣横生。这种提示语给人随和亲切之感,看似没有修饰,实则独具匠心,体现了“平平淡谈才是真”的创作意境。
七、押韵口诀
就是由字数相等并且押韵的两句话或多句话作为提示语。如“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花草丛中笑,园外赏其貌”,“左邻右舍心换心,常来常往情谊深,年年岁岁一起往,一代更比一代亲”。这种口诀不是经典语句,而是创作自行设计出来的,其主要目的是使人易读易记。这类提示语传达信息往往比较直接、简炼、明确,也可能因此而丧失一部分内蕴和回味。
八、幽默手法
运用幽默手法,使内容更加容易地被观者接受,使人在会心一笑中受到启迪,留下较深的印象。如“我很弱小,不能承受您大脚的亲吻——小草”,“芳草香浓郁,别醉倒在我的怀里——小草”,“距离产生美,谢绝亲密接触(保护草坪)”,人们都不禁为这善意的幽默莞尔一笑,在回味中受到教益。
九、字词巧排
就是通过字词的巧妙排列,造成语音,语义上的循环往复,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如“让您的痰吐与谈吐同样高雅”,“人护绿,绿护人”,“别因有意思就有意‘撕’”,“你玩游戏可以,游戏玩你不可以;游戏不是人生,人生更不是游戏(网吧)”等都属此类。
十、提问技巧
就是运用问题作为提示语,以激起人们的思考,增强感染请不要站在楼顶护栏上 力。如“现在,人类渴了有水喝;将来,地球渴了会怎样?”我们想要飞翔,但别站在楼顶护栏上 构思新颖,提问巧妙,发人深省。 回答者: 我滴 小草:“别踩我!我怕疼!” 节约用水:别让水龙头伤心的流泪。 图书室:你有你的家,我有我的家,别把图书放错家。 厕所:来也匆匆,去也冲冲。 图书室:图书室是知识的海洋。 电影院:嘘!小声点,保持点神秘感哦! 某新书广告——“本书作者是百万富翁,未婚,他所希望垃圾箱:我的孩子:垃圾,在你的手里呢!快让它回来啊! 的对象,就是本小说中描写的女主人公!” 某汽车陈列室广告———“永远要让驾驶执照比你自己先到期。” 某交通安全广告———“请记住,上帝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给汽车准备了备件,而人没有。”
第2篇:十种开头方式
2010年9月初,中宣部组织了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在内的20多家中央及部分省市媒体集中采访报道郭明义的先进事迹,笔者作为《辽宁日报》采访团中的一员有幸也参与其中。9月中旬起,从相继见诸报端的郭明义连续报道中可以看出,记者们在采写上的确下足了功夫,特别是每篇人物通讯的“头”开得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笔者搜集了有关郭明义的报道,并归纳出比较精彩的十种开头方式。
开门见山式
就是直截了当落笔,达到“先声夺人、直接扣题”的效果。
《辽宁日报》发表的通讯《平凡岗位上伟大的人》开头如下:
“人们仰视伟大,崇敬伟大,可有时很难发现伟大,更难想象伟大会在自己身边。但郭明义,却实实在在是他所在的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的干部和群众,在一个叫做„采场公路管理员‟的平凡岗位上找到的伟大的人。”
设置悬念式
在人物通讯开头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新华社播发的通讯《郭明义,你并不孤单》开头如下:
“生活半世纪,助人30年。用常人的观念看待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有人会问:在这个社会,他属不属于一个特例?他撇小家、为大家,到底图个啥?”
这种设置悬念的开头方法,其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关注,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
数字排比式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人物通讯中与主人公有关的一些令人震撼的数字,排比式地列到人物通讯的开头,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经济日报》发表的通讯《无限爱心筑就高尚人生》开头如下:
“15年来,他累计献工156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16年来,他资助过180名贫困学生;20多年来,他无偿献血累计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
在人物通讯的开头,喜欢用排比句式的很多,但运用数字排比法并不多见。如此数字一罗列,气势磅礴,很有感染力,一来表明郭明义奉献之无私,二来表明郭明义奉献之永恒,彰显了郭明义“平凡中的伟大”。
特写镜头式
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缓缓向我们推来,有画面、有情景、有人物、有历史,内涵丰富而厚实,牢牢吸引住读者。
新华社播发的另一篇通讯《与爱同行》开头如下:
“九月的阳光如同没有边际的瀑布,朝着齐大山铁矿倾泻而下。经年的采掘,在这座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里挖出了一个深230米、面积约4平方公里的盆地……在高楼般的车辆脚下,在漫天飞扬的尘土中,有一位手持步话机匆匆穿梭其间的步行者,就是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
通过这种现场描写,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可读性大大增强。
名言警句式
开篇引用一二句切合题意的名言警句,一方面可以突出主题,另一方面也能为文章增加文采。
《人民日报》发表的通讯《新时期的道德模范——郭明义》题记如下: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最能震撼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康德”。
通讯以康德名言开头,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增强报道对受众的吸引力。
正反对比法
一“正”一“反”,在强烈反差中衬托出人物的伟大。
《人民日报》发表的另一篇通讯《郭大傻?郭大侠?郭大使》开头如下:
“一个人感动一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生活在感动之中。因常被感动,所以内心温暖如春;一个„典型‟人物,得到外人的肯定并不难,难的是让周围人认可——距离越近,看得越清晰;一个人,在别人关注下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默默无闻地做好事……”
通过“不难”与“难”的对比,反映出郭明义既平凡又不平凡。
小中见大式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人物通讯开头往往富有哲理,感染力强。
新华社播发的通讯《一个人,一条路,15年》开头如下:
“理解郭明义要从他脚下走过的路开始。
每天5点,他准时走路上班。那时整个鞍山市似乎还没有睡醒,偶尔只有出租车在街头徘徊。他的身影在樱山路上显得孤单、寂寞。
……
郭明义的人生就是从一段路到另一段路。这么多年,无论哪段路,他都坚持走了一条自己的路。”
在这篇通讯开头,记者将郭明义每天上班所走的脚下小路与人生大路联系起来,多么巧妙!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一问一答式
把最具价值的新闻作为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经济日报》发表的通讯《无私奉献成为自觉追求》开头如下:
“清晨4点30分出门,一个人步行1小时,提前2个多小时走上采场岗位——这样义务献工,你能坚持多久?在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的一次调查中,有人说最多能坚持一个星期,有人说能坚持一个月,但没有一个人说能坚持一年。而郭明义就这样坚持了15年。”
可以说,文章开头将问题一抛出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在一问一答之间郭明义的“与众不同”便跃然纸上。
自我叙述式
这样的人物通讯开头近似“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显得尤为鲜活亲切。
《解放军报》发表的通讯《我过得很幸福》开头如下:
“今年八九月份,经常有记者采访我,几乎每个记者都会问我:郭明义,你这么多年坚持不懈学雷锋做好事,你难道不觉得辛苦吗?你别说,这么多年过来了,我还真没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仔细琢磨了半天,我觉得我这样的人生挺好的,没有多苦多累啊!”
整个通讯自始至终,都是以第一人称“我”自述形式完成的,拉近了典型人物与读者间的距离,读者看到了一个感情丰富、血肉饱满的“雷锋传人”,使得典型人物事迹更生动、更可信、更感人。
直接引语式
恰当地运用主人公的往来信函、日记、诗篇等作为人物通讯的开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增添人物通讯的深度和感染力。
像《辽宁日报》另一篇以“一面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旗帜”为题的郭明义通讯中,开头如下:
“„我常被感动。当坐在车里看到年轻人给颤颤巍巍拄着拐杖的老年人让座时,我被感动了……‟这是郭明义在他写的散文《常被感动》中抒发的内心情感。其实,他自身又何尝不是在时时感动别人!”
运用这样的直接引语,很自然地引出全文所要表达的主题,称得上是独具匠心。不过,要想获得有价值的直接引语关键在于采访要深入。
典型人物通讯无论采用哪种开头方式,笔者认为有三个字要牢记,即“情”“势”“深”。“情”,就是要感人;“势”,就是要有气势;“深”,就是要深刻。最终,人物通讯都要落在一个“真”字上,只有真,典型人物才可信、可敬、可亲、可学。(作者是《辽宁日报》驻鞍山记者站站长)
第3篇:招聘的十种方式
昆明圣彼得会展服务公司&昆明睿网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打造云南首次大型网络视频招聘会
招聘的十种方式
一、校园定向招聘:一般而言,校园招聘的计划性比较强,招聘新人的数量、专业往往是结合企业的年度人力资源规划或者阶段性的人才发展战略要求而定。因此,进入校园招聘的通常是大中型企业,他们通常会在几个大类专业中挑选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如零售行业快速扩张的国美和苏宁在前期实施的“千人工程”,主要集中招聘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类等毕业生。校园招聘能够极大的提高公司在高校圈的知名度,为公司储备人才提供人才库,为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奠定基础,而且校园招聘的费用低廉,对知名企业而言有时甚至是免费入场。校园招聘虽然能够吸引众多的潜在人才,但是这类人员的职业化水平(态度、专业技能、行为习惯等)不高,流失率较高,需要企业投入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