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儿题情》原文及翻译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02 07:12:5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一半儿题情》原文及翻译

《一半儿题情》原文及翻译

一半儿.题情 白朴

云鬓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要。

[作者简介]白朴(1226-1307),初名恒,字仁甫,后改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曲沃),入元后徙家建康(今南京),终身不仕,以诗酒自娱。散曲有杨友敬辑《天籁集摭遗》,现存套数四套,小令三十七首。

[写作背景]此曲是在男女欢会之后,描写男主人公的喜悦之情。

[注解]

堆鸦:形容女子头发乌黑光泽如乌鸦的羽毛堆拥。

绛纱:指红色的纱裙。

墙外花:喻指迎人卖笑的野妓。

俏冤家:对女情人的呢称。

难当:赌气,难以承当。元人俗语。

[译文]云雾一般的乌黑鬓发好像堆积的.鸦羽,微微露出小脚,轻轻地移动脚步擦得红色的纱裙沙沙直响,可不要拿好和那些平常的卖笑女子相比。笑骂你一声俊俏的小冤家,一半儿是情怀难以承当,一半儿是闹着玩耍。

第2篇:关汉卿仙吕一半儿题情全曲翻译赏析

关汉卿仙吕一半儿题情全曲翻译赏析

【仙吕】一半儿·题情

关汉卿

云鬓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银台灯灭篆烟残,独入罗帏掩泪眼,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

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得人来憔悴煞,说来的话先瞒过咱。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注释

⑴一半儿:曲牌名。

⑵堆鸦:形容女子头发乌黑光泽如乌鸦的羽毛堆拥。

⑶绛纱:指红色的纱裙。

⑷墙外花:喻指迎人卖笑的野妓。

⑸俏冤家:对女情人的昵称。

⑹难当:赌气,难以承当。元人俗语。

⑺碧纱:指碧绿的纱帘。

⑻篆(zhuàn)烟:盘香的烟缕。

参考译文

云雾一般的乌黑鬓发好像堆积的鸦羽,微微露出小脚轻轻地移动脚步,红色的纱裙沙沙直响,这可不是那些卖笑女子可比。笑骂你一声俏冤家,一半儿是情怀难以承当,一半儿是闹着玩耍。

碧纱窗外寂静没有一点人声,他竟然跪在床前急着要亲我。我骂了个负心郎就回转身。虽然我的话儿含有嗔怪之意,一半儿是推辞,一半儿是肯的。

熄灭了银台灯,盘香的烟缕已将燃尽,他离开了房间,我一个人含着两行清泪走向冷清清的罗帏床帐。突然变为独处,孤枕难眠啊,真叫人无情无绪。被子单薄,有点儿温暖,更有点儿寒冷。

这个多情多绪的小冤家,生生地把人家挑逗得极度憔悴,见面时总是说好听的话语还哄我。又怎么知道他,有多少话是真实的,有多少是虚假的话。

赏析

《一半儿·题情》是中国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组曲,由四首小令组成。这四支曲子用同一曲调,调各一韵,描绘一对青年男女一见钟情、别后相思的爱情发展变化的过程。这组曲子写得大胆泼辣,略无顾忌,有审美情感浓烈的一面,而无审美情感隐秘的一面,体现了关曲雅俗共赏、本色当行的特色。

这支脍炙人口的组曲,被誉为元人乐府中的佳作。它是以同一曲调,调各一韵,重复填写,离之则独立为四,合之则融而为一,是散曲中一种常见的体式,叫做“重头”。

这组散曲写得大胆泼辣,略无顾忌,有审美情感浓烈的一面,而无审美情感隐秘的一面,这正是由曲贵显露、重机趣,要求本色当行、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而决定的.。

第一首曲子描写一个少年看到那个“俏冤家”时所激起的感情微波,表现了男主人公在与少女欢会之后的喜悦之情。曲子描写了少女的外形艳美,表现了举止言行的温柔闲静的柔美,透过外形展示了少女内在的“不比等闲墙外花”的气质身分的秀美,通过其嗔怒而多情的神态烘托其娇美。这支曲子妙在一二句连续用了“云鬓”“雾鬓”和“堆鸦”三个形象的比喻,来赞美头发的茂密、松散和乌黑,表现了动态美;而微微地露出“金莲”,以及挪动“金莲”时,那“绛纱”的裙子发出簌簌的声响,则又表现了动态美。从头部到足部,从静态到动态,都是那样的美,真是迷人,这就逼真地表现了男主人公的内心活动。

第二首曲子从少女的角度来写少年的鲁莽行为,但鲁莽中有痴情,痴呆中有慧根,令人爱既不可,恨又不忍,表现了关汉卿的小令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描写场景和抒发感情的特点。曲子用十分通俗的语言,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刻画了一对情侣之间的感情交流。四处无人,一片寂静,一个跪在床前要亲近对方,一个骂对方负心,看似发怒,结果是“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寥寥数语,既写出了他们之间的小纠纷,也写出了他们之间的深情。最后一句,把一个少女的内心世界裸露无遗,既有羞涩和矜持的一面,又有申请和大胆的一面。一个少女的半嗔半羞、半推半就的神态,活脱脱地浮现在读者面前。

第三、四首曲子,写这一对情侣生活漩流中的微波。夜深了,人远了,女主人公怀着“才欢悦,早间别”的孤寂感,重新陷于痛苦之中,灯灭银台,烟销宝鼎,一幕幕的往事在心头闪过。无可奈何,只得含着两行清泪走向冷清清的罗帏,自然感到“情兴懒”、“被儿单”了。于是在回忆和苦闷中,想起了“多情多绪”的“小冤家”,半真半假的私房话,逗得人魂牵梦萦,惹得人腰瘦带宽,教人烦恼哀怨。这里的“小冤家”,和上文的“俏冤家”相映成趣,虽只一字之异,却是移易不得。正是贯云石所称赞的关汉卿散曲“造语妖娇”的特色。

第3篇:《一半儿·落花》原文及赏析

《一半儿·落花》原文及赏析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酒边红树碎珊瑚,楼下名姬坠绿珠,枝上翠阴啼鹧鸪。谩嗟吁,一半儿因风一半儿雨。

赏析

《世说新语》载西晋时石崇与王恺斗富,王恺是国戚,得到晋武帝的援助,赐他一株二尺来高的珊瑚树,作为炫耀的资本。殊不料石崇举起铁如意,当场狠命一击,珊瑚宝树顿时应声而碎。石崇随即取出六七株三四尺高的珊瑚树作为赔偿,王恺羞惭而去。这段故事并非发生在“酒边”,但该篇首句的“碎珊瑚”,无疑是化用了这则典故。“酒边”是为了加映珊瑚之红,而以宝物的碎溅来比喻落花的飞散,于形象之外更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效果。

第二句的用典也与石崇沾边,即著名的“金谷园绿珠坠楼”。侍中孙秀垂涎石崇的爱姬绿珠,指名索取,石崇坚决拒绝。孙秀就矫诏逮捕了石崇。《晋书·石崇传》对此有一段简练而传神的叙写:“崇正宴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怨情》原文及翻译

《怨情》原文及翻译

《怨情》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有两首,一首五绝,一首七古,所写的是弃妇的怨情。其中五绝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中人幽怨的情态,着重于从“怨”字落笔,写女主人公“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怨情》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怨情》原文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怨情

新人如花虽可宠,故人似玉由来重。

花性飘扬不自持,玉心皎洁终不移。

故人昔新今尚故,还见新人有故时。

请看陈后黄金屋,寂寂珠帘生网丝。

《怨情》翻译/译文

怨情五绝翻译

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怨情七古翻译

新恋的女人娇媚如花,娇气可宠,夫人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怨情》原文及翻译赏析

《怨情》原文及翻译赏析

《怨情》原文及翻译赏析1

怨情

朝代:唐代

作者:佚名

原文:

玉关芳信断,兰闺锦字新。愁来好自抑,念切已含嚬。

虚牖风惊梦,空床月厌人。归期倘可促,勿度柳园春。

译文

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注释

①“深坐”句:写失望时的表情。深坐,久久呆坐。蹙蛾眉:皱眉。

赏析

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含蓄有古意”、“直接国风之遗”,在理解李白诗歌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古代的“美人”不是一个普通的词,与现代的“美女”很不一样。《离骚》里的“香草美人”指贤臣明君;《诗经》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轻女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美人卷珠帘”是指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闺中女子,李白诗歌的“含蓄蕴藉”是指诗歌中主人公情韵的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怨情原文翻译及赏析

怨情原文翻译及赏析

怨情原文翻译及赏析1

怨情

朝代:唐代

作者:佚名

原文:

玉关芳信断,兰闺锦字新。愁来好自抑,念切已含嚬。

虚牖风惊梦,空床月厌人。归期倘可促,勿度柳园春。

译文

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

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注释

①“深坐”句:写失望时的表情。深坐,久久呆坐。蹙蛾眉:皱眉。

赏析

语言平浅简易,情态缠绵凄凉,含蓄蕴藉,言短意长。“含蓄有古意”、“直接国风之遗”,在理解李白诗歌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些。古代的“美人”不是一个普通的词,与现代的“美女”很不一样。《离骚》里的“香草美人”指贤臣明君;《诗经》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轻女子,“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美人卷珠帘”是指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闺中女子,李白诗歌的“含蓄蕴藉”是指诗歌中主人公情韵的婉转,而非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一半儿题情》原文及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半儿题情》原文及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