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总结
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总结
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总结
其实总的来说,以草根创业与价格战作为特色的第一波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了过去,未来的一段时期则可能迎来第二波的跨境电商热潮。这就是传统企业同品牌商的觉醒与爆发。这也是顺应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一个发展大趋势。中国跨境电商呈现以下八个发展趋势。
1、两极分化
目前中国的跨境电商行业呈现出两级分化的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弱者则愈弱。
2、品牌争夺战
2015年可以说是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元年。不仅各大电商平台盯上有限的品牌资源,中小电商们也在激烈的价格战中逐渐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
3、海外仓发展迅猛
各种物流公司以及海外实体公司都开始转向海外仓项目。而最早做海外仓的出口易和递四方也都陆续在扩大海外仓规模。
4、整合分销异军突起
跨境电商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不再像以前那么地零散,就会有提高效率且更为专业分工的.分销系统的出现。
5、小语种市场变热
目前最有价值的小语种市场中俄语。排名第一。第二是日语。其次是德语、西班牙语、法语。
6、多渠道运营
自2013年至今,同之前很多的单一集中于某个平台销售的电商相比,更多的电商企业选择多平台运营,也有企业通过分销的方式来实现全网平台的铺货。
7、本土化运营的进展缓慢
8、资本搅动跨境电商
通过新三板等的资本市场,跨境电商实现了从商品运作到资本运作的重大转变。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于跨境电商的发展已经有所了解,对于找工作和实习想要选择跨境电商行业的同学,好好加油哦~
第2篇: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物流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动,跨境电子购物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15年的跨境电子商务将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30%—40%,之后会更高。
现状:美欧等国最为发达
根据欧洲权威电子商务网站yStats发布的2014年度全球跨境电子商务报告,2013年,在世界范围内,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排在前6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美国、英国、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荷兰和法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排在前6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巴西和澳大利亚。其中,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最为频繁的是美国和英国。
美国尼尔森公司针对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巴西、德国等市场消费者所做的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来自这六大市场的9370万消费者在线跨国采购金额约为1050亿美元。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优秀品牌众多。由于通胀率较低,美国网站成为各国在线采购的最主要目的地。美国是跨境电子商务最大的受益国。以亚马逊为例,其2012年610亿美元的净销售额中,43%来自北美以外。美国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购买的来源国主要是英国和中国。
2013年,欧盟地区有超过1/4的消费者在线购买非欧盟国家商品,这个比例在欧元区国家更高,最高的是奥地利,比例超过70%。英国、德国、法国是欧洲地区最受国外消费者青睐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口目的国。在拉美,巴西预计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人数到2018年会达到1000万左右,交易额年均增长率估计会达到25%。阿根廷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人数相比2012年增长超过了100%,以至于2014年1月阿根廷政府不得不开始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进行限制。而哥伦比亚、巴拉圭、委内瑞拉等国家,由于国内电子商务交易较为落后,大多数网购都是通过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方式进行。在亚洲,新加坡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的比例最高,其次是马来西亚。日本的网购有1/5是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的方式。
优势:四大特点助推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与这种贸易方式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相关。
首先,它适应国际贸易的最新发展趋势。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消费者收入增长趋缓,开始直接通过网络购买国外的价低质优产品。而部分海外进口商出于缓解资金链压力和控制资金风险的考虑,也倾向于将大额采购转变为中小额采购、长期采购变为短期采购,单笔订单的金额明显减小,大部分不超过3万美金,传统“集装箱”式的大额交易正逐渐被小批量、多批次的“碎片化”进出口贸易取代。
其次,有效降低产品价格。跨境电商仅需经过工厂、在线平台、海外商人即可到达消费者,外贸净利润可能达到传统贸易的数倍。未来外贸链条还可以更简化,产品从工厂经过在线平台可以直接到国外消费者手中。原来的中间成本一部分变成生产商的利润,一部分成为电子商务平台的佣金,剩下的则成为消费者获得的价格优惠。如果跨境电商企业能采用集中采购备货模式,那比起单笔邮寄来,还能大大降低商品采购和物流成本。
第三,上下游多属现代服务业。与之相关联的物流配送、电子支付、电子认证、IT服务、网络营销等,都属于现代服务业内容。即使是最为传统的快递、物流配送,也建立在信息技术业务系统之上,不仅商品本身已经基于二维码、条形码进行了物品编码,而且可以在电商平台实时查询、跟踪商品流通过程,并通过网银或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进行支付。
最后,以消费者为主导。跨境电商主要解决的是消费者在国内买不到的东西,是贸易增量。跨境电商平台让全球同类产品同台亮相,性价比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这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强调个性化的交易方式,消费者拥有更大选择自由,不受地域限制。以“订单投票”,已成为跨境电商发展趋势。
监管:国际合作必不可少
支付安全 电子支付安全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关键问题
目前,银行转账、信用卡、第三方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并存,其中商家对商家的B2B模式下,支付方式主要是信用卡、银行转账,而商家对客户的B2C模式,第三方支付工具广泛应用。美国的第三方支付系统贝宝(PayPal)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跨境交易在线支付工具,有超过1.32亿活跃用户,支持25种货币付款交易。
从监管角度看,美国和欧盟对第三方支付是否跨境并不做区分。美国是第三方网上支付方式的发源地,对第三方支付监管有一些成功经验。首先,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界定为货币服务机构,需要由监管机构发放牌照进行管理和规范,必须登记注册;其次,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实行功能性监管,监管重点在交易过程,而不是从事第三方支付的机构;再次,采用立体监管体制,对支付服务的监管与约束来自联邦与州两个层面;第四,有专门监管部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是监管的重要部门;第五,从现有法规中寻找监管依据,没有专门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法规,如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美国的《统一货币服务法》对货币服务机构提出了担保、净资产和流动性的要求,不得从事类似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不得擅自留存、挪用客户的交易资金,投资必须得到许可等;在反洗钱监管方面,美国的《爱国者法案》规定,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在财政部金融犯罪执行网络注册,接受联邦和州两级反洗钱监管,及时汇报可疑交易,保存所有交易记录等。
欧盟同样规定支付机构必须取得银行业执照或电子货币公司执照,明确欧洲中央银行是监管主体。此外,还涉及(1)最低资本金要求,电子货币机构必须具备不低于35万欧元的初始资本金,而且必须持续拥有自有资金,并规定了最低限额;(2)投资活动限制,规定支付机构提供服务过程中沉淀的资金属于其负债,其投资活动受到严格限制,包括投资项目及投资额度方面;(3)滞留资金监管,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支付机构需在央行开设专门账户并留存大量资金,以防范金融风险。
第3篇:跨境电商
目录
第一章 导 言...................................................................................................................................3 1.1 研究背景....................................................................................................................................3 1.2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第4篇:跨境电商
2意义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跨境电子商务不仅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同时它也正在引起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对企业来说,跨境电子商务构建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多边经贸合作模式,极大地拓宽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大大促进了多边资源的优化配臵与企业间的互利共赢;对于消费者来说,跨境电子商务使他们非常容易地获取其他国家的信息并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2]
3模式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分为企业对企业(即B2B)和企业对消费者(即B2C)的贸易模式。B2B模式下,企业运用电子商务以广告和信息发布为主,成交和通关流程基本在线下完成,本质上仍属传统贸易,已纳入海关一般贸易统计。B2C模式下,我国企业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以销售个人消费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