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找车库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把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感知一一对应的数量关系。(2)萌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尝试着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
通过活动,初步学会相关物体的重叠或并置匹配,感知一一对应的现象。
活动难点:
获得一些有关对应的经验。
活动准备
1、前期生活经验准备:幼儿有春游、捉迷藏、乘车的生活经验。
2、教具准备:小娃娃胸饰一个(教师)。小狗、小猫、小鸡、小兔、小猴的胸饰各五个(小朋友)。分别印有“ 1 ”、“ 2 ”、“ 3 ”、“ 4 ”、“ 5 ” 数字的帽子各五顶。分别画有“ 1 ”、“ 2 ”、“ 3 ”、“ 4 ”、“ 5 ” 的点子的长椅子五把。分别画着 2 根骨头、l 条小鱼、3 条小虫、2 棵青菜、3 只桃子的盘子贴绒五个。
活动过程
引出活动:
出游准备,戴帽子
1、提示语:小娃娃要带小狗、小猫、小鸡、小兔、小猴一起去春游,请你想一想,应该带些什么东西呢? 幼儿互相讨论要带什么(吃的)
回忆经验,展开思路。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提示语:还可以带上什么有用的东西呢?怎么戴帽子呀?
引导幼儿说出戴帽子。(一个小动物头上戴一顶帽子)
感知重叠对应的关系。
点心: 找食物
3、提示语:小娃娃为小动物准备一个大蛋糕,但它们都不喜欢吃,小动物们喜欢吃什么呀?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把食物从左到右摆成一行,然后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做小动物的动作走到相应的食物旁边。
感知相关物体的匹配对应
4、提示语:小动物们都喜欢吃什么呀?盘子里有什么呀?
点数 5,如“小狗喜欢吃骨头,盘子里有 5 根骨头。”
巩固相关物体的匹配对应;手口一致点数 5 ;隐含一只小狗吃一根骨头的两两对应。
做游戏: 捉迷藏
5、提示语:小动物们要玩捉迷藏的游戏了,小娃娃来找他们
引导幼儿躲在和自己衣服颜色一样的小房子后面。如:红房子后面躲着谁呀?
感知颜色的对应
乘车回家: 找位子
6、提示语: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一起乘车回去吧。小娃娃是司机,坐在最前面。我们来数数还有几个座位呀?有几种小动物呢?应该怎么坐呢? 1、2、3、4、5 个座位。(一种小动物坐一把长椅子)
巩固手口一致点数 5,巩固一一对应的重叠关系。
7、提示语:那谁坐前面谁坐后面呀?
引导幼儿发现椅子和帽子数量的对应关系。说出按帽子的号码来坐。
感知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8、安全教育:回来的路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坐车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社会性能力的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说活动延伸
到区域活动中去玩。巩固活动中的一一对应的经验积累,引导幼儿发现其他的一一对应形式并通过一一对应来尝试着比较两种物体的多少,感知一样多等概念。
数学活动——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
1、教幼儿知道三角形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3个角。
2、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进行比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重点难点:了解三角形特征。活动准备:
⑴圆形、三角形娃娃各一个,用于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⑵图形拼图一幅
⑶每桌一盘各类几何图形及冰糕棍若干。活动过程:
1、复习3的数数
设计这一环节的的是为了在下步学习三角形特征时幼儿能更好地学习掌握,能准确感知图形特征这一环节,采用体态动作一集体复习的形式进行。
2、学习三角形特征: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我准备分以下几步完成,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圆形娃娃和三角形娃娃的不同,提供幼儿每人一三角形,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⑵引导幼儿观察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验证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⑶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3、复习巩固三角形的特征。在幼儿初步掌握三角形特征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才能得以巩固,准备分三步完成这一环节。⑴给图形娃娃找朋友:目的是幼儿排除干扰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⑵看图拼图找三角形:
图形拼图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幼儿观察: 这些拼图像什么?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几个三角形? ⑶周围环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东西:幼儿通过自己的联想寻找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巩固了三角形的特征。
五、延伸活动:
幼儿用冰糕棒拼三角形,引导幼儿拼完后讲一讲你拼得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用了几根冰糕棒?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认识三角形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知道三角形和生活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小尺寸不同的三角形6个。
2、图形组成的实物图片4张。
3、孩子人手3个三角形若干.[活动过程]
一、复习3的数数
引领幼儿手口一致点数3的物体。
通过点的横排、竖排,及三点随意排的点数让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引出通过三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形,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验证得出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三、复习巩固三角形的特征
1、给图形宝宝找朋友,让幼儿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请幼儿一一找出三角形,并说出为什么?
2、请幼儿从图形拼图中找出三角形,将图片一一出示。
请幼儿观察说出这些图象什么?
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东西。
延伸活动:在区角里添置冰糕棒、吸管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第2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小班数学观摩课《抓老鼠》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感官进一步感知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观看动画片“黑猫警长”、学习表演“黑猫警长”
2、材料准备:布置森林情境(小鸟一只、蘑菇两朵、蜜蜂三只、树四棵、花五朵)、各种颜色的老鼠若干、贴有数字1—5的小房子5座、电话一个、口哨一个、黑猫警长头饰一个、白猫警士 每人一个、音乐磁带、CD堡、小筐子每人一个、数字卡1-5各一张、任务卡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黑猫警长和白猫警士去巡逻”的游戏引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复习巩固点数的正确方法,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1、森林里面有些什么?
2、他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3、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这个数字还可以表示其他的什么东西?
小结“所有数量是X的东西都可以用数字X来表示,数字X可以表示数量是X的任何东西。
三、游戏“抓老鼠”,进一步感知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一)、第一次“抓老鼠”
重点引导幼儿每人抓一只老鼠,引导幼儿观察、点数各种颜色老鼠的数量,并关在贴有相应数字的老鼠笼里。
1、你抓的是什么颜色的老鼠?
2、这种颜色的老鼠一共有几只?
3、它们应该关在哪个老鼠笼里?为什么?
(二)第二次“抓老鼠”
重点知道幼儿听哨声抓与哨声数量相同的老鼠,并引导幼儿将老鼠关在贴有相应数字的老鼠笼里。
提出要求:
1、认真听并默数哨声的数量,用手比出来。
2、挺到黑猫警长下达“出发”的命令才可以开始抓老鼠。
3、将抓到的老鼠关在相应的老鼠笼里。
(三)第三次“抓老鼠” 重点指导幼儿观察理解任务卡并按照任务卡“抓老鼠”。
1、引导幼儿观察任务卡上的数字和颜色的不同,启发幼儿分析任务卡蕴含的任务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2、鼓励幼儿大胆按任务卡抓老鼠并验证。
3、引导幼儿将抓获的老鼠关在相应的老鼠笼里,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四、以庆功舞蹈:“黑猫警长”结束,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第3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目标:
1、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准备:
1、图片一幅、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小白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过程 :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它对老师说:“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把我的'房子都给吹破了(呜…)你能不能帮我造一间新房子呢?”于是,老师就连夜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新房子漂亮吗?
2、出示图片,提问:
师: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
小:三角形
师:房身呢?
小:正方形
师:门又是什么形状呢?
小:圆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复习图形
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
第4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大和小
授课教师 葛建华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区分大和小。
2、学习用大和小说一句话。
3、体验给猫喂鱼的乐趣。活动准备:
1、大小猫图片、大小鱼、大小雪花片。
2、大小篮子、大小盘子。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1)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两位动物客人,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图片)“我们一起同动物客人打个招呼吧!”
(2)师:“小朋友真有礼貌,这两只猫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它们哪只是大猫哪只是小猫呢 ?
(3)幼儿回答,教师帮助幼儿完整说句子:“红色的是大猫、绿色的是小猫。”
2、通过游戏,认识大和小。
(1)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老师这儿还为两只猫客人准备好玩的玩具呢!”
(2)师:“这是什么?这两个雪花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呢?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大小雪花片。引导幼儿完
第5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一、在游戏情景中体验家的快乐。
二、学习3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一、事先让家长帮忙为孩子挑选大、中、小区别比较明显的(苹果、梨子、橘子任选一种)
水果三个;
二、请大班幼儿利用美工课将水果装饰成“爸爸、妈妈、宝宝”一家三口;
三、水果房子一座、玩具架三个(分别标有“爸爸、妈妈、宝宝”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苹果一家三口,学习3的点数。
1、鼓励幼儿用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我家有几口》。
提问:这个快乐的家中一共有几口呢?
2、出示苹果房子,以“苹果一家”来做客
第6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的:
1、学习4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点数4个以内物品。
2、认读数字“4”,了解其实际意义。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4的形成》,“坐汽车”,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坐汽车”,数字卡片。玩具汽车4辆;生活中含有数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问好,走线,线上游戏:一家人。
二、集体活动。
1、复习3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说》。
点击出示2只小兔和数字和数字卡片“2”,再添上1只小兔和数字卡片1,引导幼儿说出:2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就是3只小兔;2添上1就是3,,在初示数字卡片3.
2、探索4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你会吗》。
创设情境:现在站台上有3只小兔在等车。如果再来1只小兔,会有几只小兔?鼓励幼儿用学具探索4的形成,先摆3只小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