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文明与我同行优秀作文
文明与我同行优秀作文
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的风景秀丽的小镇。公元前776年在这里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他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桂冠的人。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
令我无比自豪的是:第29届奥运会将在养育了我十六年的家乡----北京举行。这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史的文明古都,现代化与东方文明共存,她向世界开启了朱红色的大门。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国正以崭新的、多姿多彩的形象跨入新世纪,她以饱满的热情欢迎全世界的体育健儿和各界朋友,共同参与奥运盛会。历经百年沧桑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拥有世界人口1/5的中国举办,将使奥林匹克精神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使她翻开奥林匹克运动的崭新一页。同时,进入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也将以全新的面貌向世界人民展示其特有的魅力。
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它显示了中国人民承办奥运的崇高目标,同时,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理念使有百年历史的奥运精神更加丰富、更加现代、更加充满活力。
“更高,更快,更强。”是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
我认为更高,更快,更强不单单指奥运健儿在比赛中的高度更高,速度更快,和力量、实力更强,它还指人们对奥运理解的境界更高,体育运动发展更快,拼搏向上的精神更强。
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她是人类体育运动永恒的主题。她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大奇迹。奥林匹克,期望建立一个没有任何歧视的社会,培养人们之间真诚的.理解、合作和友谊、承认在平等的条件下为获得荣誉的公平竞争,为人们在社会的其他领域树立了一个独特而光辉的榜样。
奥运不仅是全世界体育活动的竞技场,更是拼搏精神的发源地。奥运赛场上,每一个运动员都有着强烈的运动精神和爱国精神,“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能说明这些运动员的努力,他们是经过了多少艰苦而劳累的训练才有今天的辉煌啊,努力了好多年就是为了在奥运赛场上拼一次。
我想,能充分体现这种精神的,并且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上届冬奥会双人滑冰比赛上,张丹和张昊的表现,因为他们让不只中国人震撼,也让全世界人们震撼,尤其是张丹,当她瘦弱的身躯被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腿部受伤以后,她还想继续比赛,但是剧痛让她的退步暂时失去了支撑能力,但是她必须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做出决定是继续比赛还是放弃?然而,只见她擦干眼泪,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继续比赛,她依然微笑的面对着全世界人民,忍着剧痛完成了比赛,但是当她走出赛场,她再也忍不住眼泪,抱着教练哭起来,他们获得了银牌。虽然距金牌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银牌的重量远比金牌的重量中得多,因为我们从她身上看到了比金牌更宝贵的东西---坚持不懈的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信条是:“奥运之所重不在获胜而在参加,人生之意义不在克服而在奋斗。”这不正好全都表现在她身上了么?我想,说奥林匹克精神谁都会,但是当你真正面临挑战与选择时,还能否做到这一点呢?所以,在人们兴奋地观看奥运会的同时,还能领会到人生的真谛。
在奥运会期间,人们一般都是足不出户的,天天在家里看比赛,看的时候,也总是在参赛健儿比赛时,忍不住去评论一番,当在比赛前夕,人们为他们的战略战术出谋划策;当他们打出漂亮一击时,人们为他们欢呼;当他们失误的时候,人们又忍不住为他们惋惜。可以说,参赛健儿在比赛场上的一举一动,不仅牵动着他们的教练、家人和他们自己的心,更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
作为首都的中学生,我们要在这段时间不断为自己充电,充实自己,不辜负世界对我们的期待,做一个合格的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公民,为2008年的北京的奥运会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让我们高举“更高,更快,更强” 这面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的旗帜,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第2篇:文明与我同行
文明与我同行
文明如同人的一张明信片,道德也许是一张纸的厚度,也许是一点耐心的等待,也许是一句善良的问候,更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一言一行总关情,在不经意间,我们传播着热情,尊重,关爱和友谊,这就是讲文明。这点点滴滴的赞美和欣赏,如甘霖似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想必每个人的父母和老师都曾经告诉过你们,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做人。做人就是做一个讲文明的人。人要是不讲文明,再富也会变成穷人,官再大也会被贬成平民。有些人以为做一个讲文明的人很难,其实只要你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做一个讲文明的人,就是要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爱他人 ……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烟台旅游,我们一到烟台,放好行李之后就坐公交车去海边玩。在公交车上我看到一位老奶奶没有座位,正准备给老奶奶让座,这时,有个比我小一点,大约七八岁的男孩走到老奶奶身边,把老奶奶扶到他的座位上,那个老奶奶对小男孩说:“好孩子,谢谢你!”
今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 极大地震。人们给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献血,有的人还领养了灾区的孤儿,还有的人到灾区去当志愿者。特别是一些可爱的救援人员和医护人员,整日整夜地忙来忙去,顾不上休息。那些为灾区人民运送救援物资的.航空人员和司机更是忙不过来,有的一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他们的这种爱心和道德多么值得人们尊敬啊!!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讲文明的人吧!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新世纪新时代,新国家新文明”,不要让文明下,不要让文明只在纸上出现,要让它活跃在我们当中,让文明无所不在,让我们做文明的主人,让“文明与我同行”!
第3篇:文明与我同行
文明与我同行
我家住在群山环绕,风景优美的五莲县,从小我就深深爱着这个地方。
可是,无论多美的地方都有一些不文明之处,有些人随地吐痰、乱贴小广告、酒后驾驶、乱闯红灯……
生活在美丽的山城,你怎么可以漠视那尽情飞舞的果皮纸屑而不伸出双手?你怎么忍心让洁白的.墙壁,留下串串脚印,还发出幸灾乐祸的笑声呢?你怎么能让可恶的香烟在美丽的家园里烟雾缭绕,怎么能在公众面前上演刀光剑影、插队哄抢,怎么可以乱闯红灯,全然不顾人身安危呢?难道你没有察觉到他人眼神中那一丝担心、那一屡责备?美丽的家园不仅仅只需要别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举止呀!
“文明与我们同行,我们与文明同行……”文明在渗透我们的山城、渗透我们的建设的同时,也正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并渐渐融入我们的心灵,融入我们的血脉!
说到文明,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
第4篇:文明与我同行
文明与我同行
南苑中学七八班华彦婷
讲文明、懂礼貌是国人自小受到的教育。一个人的举手投足,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修养。文明礼仪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如果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把剥下来的冰糕纸随手一扔、把嚼过的口香糖随地一吐、看见喜欢的花木伸手就折、遇到不顺心的事开口就骂……那么在别人眼里,你的行为就是不文明的,你就是一个素质低下的人,这种判断不会因为你穿着名牌衣服、开着豪华汽车而改变。其实,讲文明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要你从小事做起,就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美国汽车公司巨头——福特公司,它的总裁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一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希望了。
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一进门,他发现地上有一张废纸,便弯腰捡了起来,并顺手扔进
第5篇:文明与我同行
文明与我同行
——六(1)班“文明礼仪、道德规范”即双十条班队活动方案
班会主题:文明与我同行
活动形式:多媒体课件,大屏幕上不断播放能体现文明的生活场景
活动目的:
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增强自觉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新世纪讲文明守公德的好孩子。
活动过程:
一、活动仪式
二、由男女主持人上场组织活动过程。
甲乙: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六(1)中队“文明与我同行”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甲:同学们,当今社会是一个文明的社会,要求每一位公民都要遵守最基本的社会公德。
乙:我们少先队员更应该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从一点一滴做起,做一名懂礼貌、有修养的小公民。
甲:最近,党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加强社会主义公德教育提到一个相当高的
第6篇:文明与我同行作文
文明与我同行作文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欲存天下,其首在立人,立人而后凡事。”“立人”,翻译成白话文来说,就是完善的人生思想、道德观,要有文明修养。而文明,却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就举一个例子吧!有次,列宁先生下楼在狭窄的楼道上,正见一个女工端着满载着水的盆子上楼,那一女工一见是列宁,便下意识地让路,列宁见此情景,便把路让开,先让女工过,文明地说∶“你手中有着载满水的盆子,何必给我让路呢?请你先过去”可见,一句文明的话,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学品识。
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像列宁先生如此。现在,让时光倒流,返回到清朝—清朝的大臣李鸿章,代表中国出使俄国,在拜访俄国大使的时候,恶习发作,竟吐了一口痰,这口痰丢尽了中国人的颜面,外国记者见这大好时机,怎能不大做文章呢?没几天,各大报刊上,
第7篇:文明与我同行作文
文明与我同行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明与我同行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明与我同行作文1
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中华文明,颂扬中华美德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现在有一些人忘记了这个美德。对此,我很生气。
一天下午,我在小区里玩,站在第五单元的楼梯道倾听鸟叫声。我无意间听见了折树枝的声音,我向前望去,呀,我被眼前的画面惊呆了!原来是一个小男孩在折树枝。我看着看着,心里既生气又心痛,我生气是因为那个小男孩失去做人的真谛;心疼是那个小男孩正在折磨小树的'生命。我越看越心痛,便用目光对他“说话”,可他无动于衷。我真的生气了,对他大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