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边的抒情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2-24 07:13: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山那边抒情散文

山那边抒情散文

山那边有几十户人家。

山背后有一口古井。

山那边的人要到山背后背水吃。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背水的小扁缸,祖祖辈辈的日子和小扁缸一起磨砺着、滚荡着。从山脚到山后,走成了一条青石板路。夜间常常看到提着玻璃灯或是打着手电筒的山民一群群的走在青石板路上,背着小扁缸哼着小调一步步向大山心脏逼进。这是一道古朴而具有情调的山村风景,同时又是个令人同情的场景,在山那边唱出了历史性的悲歌。

前不久,有关部门终于来了,把一根长长的管子伸进了古井的喉咙。山民们也放下了背上的小扁缸,在村子里修筑了一个大水池,每家每户用小管子把水引进了家里。山民们兴奋得在家里唱起了山歌来,那歌声穿透于时代的波澜,一直延伸到每个人的心里。从此,山那边也吃上了自来水,洗脚水也往外倒了,整个村落顿时滋润起来。村姑的小花衣服也变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那股原始的火烟味儿也不知踪影。

于是,山那边的人也考起酒来。大肥猪直向市场源源不断的输送,换来了一叠叠崭新的钞票。在油灯下数了一遍又一遍。数不清的票子也着实让山那边的人很苦恼。他们想到山这边的高压线,他们围着一盏油灯掏出了包里部分钱,在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扶持下,牵通了山这边的高压线。从此,山那边的人就不到山这边来看电视了。

现在,山那边彻底变了样,山那边的房子更是漂亮,一间间青瓦房在绿荫丛中错落有致,加上白色的墙壁在青山绿水间突显亮丽,有如画家笔墨下的精巧构想。如果你想去山那边看看,你不需要再走路了,只要在山这边的公路旁一招手,去山那边的车辆就会嘎然而止,就稳稳当当的到达山那边一睹为快。但你不要被山那边的'姑娘迷惑了,山那边的姑娘很会做生意,她们的热情会使你忘记了讨价还价。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盐茶蛋,你也会舍得花上几元钱。

山那边就在西部的边陲,也许你看到过的地方就是你想去的山那边。那口古井的水酿造成了天下最为纯美的酒,那里的人朴实大方,那里的姑娘不但长得美丽而且挺会唱山歌。歌声在山谷中荡漾,会穿透你的心房。

第2篇:山的那边的抒情散文

山的那边的抒情散文

山的那边山的那边有所学校,是我师范毕业第一年工作的地方。从我家去那所学校要行十余公里,当时那个年月,骑自行车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颠簸还不能到达,只能将自行车寄放在山脚下的人家,还得爬行陡峭的山路,翻过一座大山,穿过茂密的树林和荒芜人烟的山谷,行走在杂草丛生布满荆棘曲曲折折的小径上,趟过一条清澈的小河,再越过金鸡岭才到那个地方。

那所学校前后两排房屋,十二间,白墙蓝瓦,四个年级三十八名学生,两个老师,坐落在较为开阔的平地中,前面是一条从崇山峻岭里流淌下来的小河,河水清清,弯弯曲曲地从学校门口绕过,叮咚作响地流向远方,后面是绵延起伏的山峦和陡峭的山峰,左面紧挨的只有一户田姓人家,房屋破败,门锁紧闭,弟兄俩常年在外打工难见人影,右面是个较大的村庄,河两岸散居着二十几户人家,房舍低矮,还有几家住石板房,山里的人勤劳朴实,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耕种劳作。在这寂静空旷的山谷里,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听不到城市的喧嚣,只有山风、鸟鸣、溪流,伴着朗朗的读书声在山间回荡。

当清脆的铃声响起,我会注意到有个黑黑的、大眼睛的姑娘总是赶着一群牛羊,来到对面的小河边,坐在石头上,专注地望着学校。有时候,校园里响起悦耳的琴声和优美的歌声,那个姑娘躲在窗外,悄悄地学听。我试图多次靠近她,问问她为什么不来学校和其他孩子一起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但她总是害羞地远离了我。最后还是从老教师胡国荣那里得知,她才十岁,名叫小芳,六年前她的父亲去山西煤窑不幸遇难,母亲跟随来山里收购山货的`生意人跑了,至今下落不明,这么多年与年逾花甲身患重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家里实在太穷,上不起学。此情此事,我在想,中国的农村像她那样家庭贫困得不到教育的失学儿童或留守儿童还有很多,还有千千万万享受不到优势教育资源的农村孩子,要站在“一考定终身”的起跑线上与城市孩子拼搏,要在崇尚“知识改变命运,科技改变生活”的年代里挣扎。

想想自己,不也是通过学习考取功名获得工作利禄吗?看看身边的胡老师,已五十多岁,有三十年的教龄,还是民办,每月工资39元,仍在坚守,而我比他孩子还小,刚参加工作就拿120元工资,相比是多大差距。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和用人体制是怎样的呢?况且又在这偏僻落后的农村,党的阳光政策何时能够普照呢?

我从一个教师的良知出发试图说服这个女孩入学的力量又是何等的微弱,面对同事胡老师的境遇只能怜悯、叹息和无耐。

后来,我从山的那边走出,至今二十余年,再也没有见到中等身材面容清瘦和蔼可亲的胡老师,现在小城工作,生活安稳舒适,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常常想起参加工作第一站的那个胡老师,至今会是怎样?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小城里遇到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郭校长,热情的握手交谈中提到当年一块相处的胡老师,郭校长忧怨地说道,“他因为年龄偏大和学历较低的缘故,几次考试未能通过,直到58岁那年,逢上国家的好政策,将我乡的五个“三五”民办教师全部转正,工资才涨起来,生活才好起来,可是他好人命短呀,退休后一年就身患绝症离开人世了。”听到郭校长的述说,我的内心产生一种莫名的酸楚。

现在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为教育奉献一生辛苦一辈子的胡老师该享受晚年党的大好政策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可他就那么早的走了,是多么的遗憾。不,胡老师没有走,那可尊可敬的音容永远留存在我的记忆里,那为家乡发出光和热的蜡烛形象永远铭刻在朴实善良的人民大众中。

我什么时候再能踏访曾经工作过留给我深刻记忆的山那边的人和事呢?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不辞劳苦,再回到山的那边看一看今日的发展和变化。

第3篇:在山的那边抒情散文

(一)

月色如水,尽情的倾洒于山谷之中。在那绿树葱茏的半山腰,低矮的草房,在月光的洗礼中更显得孤独。一位穿着朴素的少年,手拿长笛,坐在院坝边上的大青石上,身边一只乖巧的大黄狗,把头枕在小主人的脚下,构成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少年缓缓的拿起长笛,轻放唇边,一曲优美的旋律,就像山间的泉水涓涓而出,又似西山的松涛阵阵起伏,打破了夜色的宁静。美丽的时光在少年长长的笛管里流淌,悠扬的笛声在山谷里飘荡,让人忘却身边所有的烦恼。那个衣着朴素的少年,半岁就死了娘,祖母把他拉扯大。在他的脸上,你读不出半点忧伤。少年的梦伴随着这月光下的音乐飞扬。

(二)山里泉涧叮咚,溪水淙淙,一泓泓清泉汇聚在山前,变成一弯长长的小溪。春姑娘把满山的翠绿都丢在了这里,那柳树的丝绦轻轻的飘来飘去,揉碎了几抹夕阳中的余波,映照着孩子们几许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在山的那边抒情散文

在山的那边抒情散文

(一)

月色如水,尽情的倾洒于山谷之中。在那绿树葱茏的半山腰,低矮的草房,在月光的洗礼中更显得孤独。一位穿着朴素的少年,手拿长笛,坐在院坝边上的大青石上,身边一只乖巧的大黄狗,把头枕在小主人的脚下,构成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少年缓缓的拿起长笛,轻放唇边,一曲优美的旋律,就像山间的泉水涓涓而出,又似西山的松涛阵阵起伏,打破了夜色的宁静。美丽的时光在少年长长的笛管里流淌,悠扬的笛声在山谷里飘荡,让人忘却身边所有的烦恼。那个衣着朴素的少年,半岁就死了娘,祖母把他拉扯大。在他的脸上,你读不出半点忧伤。少年的梦伴随着这月光下的音乐飞扬。

(二)

山里泉涧叮咚,溪水淙淙,一泓泓清泉汇聚在山前,变成一弯长长的小溪。春姑娘把满山的翠绿都丢在了这里,那柳树的丝绦轻轻的飘来飘去,揉碎了几抹夕阳中的余波,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山那边

山那边

山那边1

又到一日课余时。坐在书桌前,放下辛勤劳作的笔,合上满是字迹的作业本。我揉揉略感疲倦的眼睛,透过窗户远眺——我又看见了山!今天的山又变了,变得拥有另一种风韵了!

透过窗看到的那山,排成一列,也如月亮般多变:春来娇笑,夏来滴翠,秋来明净,冬来恬淡,风韵独特。

春天气息渐浓,寻觅而去,海畔浮着淡淡绿意。纤草如毛的山上泼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点儿,那含苞欲放的花蕊为它泛上了一层诗情画意,似在娇笑,又似在蹙眉。

夏日炎炎,空气十分闷热,忽炎忽雨,山上的嫩芽们都长高长壮了。一片翠绿,任凭狂风暴雨的肆虐,仍旧保持着淡定。如

秋风拂过,好似黄昏走到了温柔的尽头。满山滴翠换上了金黄的地衣。一抹抹金黄,均匀地呼吸着。不再沙沙起伏。秋雨丝丝,山顶上笼罩着一层薄雾,朦朦胧,似神秘,却带着明净。

严寒的冬风,渗进山上的每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山的那边的抒情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的那边的抒情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