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听雨日记
听雨日记
近日翻阅旧时笔记,竟发现二十多年前我曾抄录过一首题为《雨》的诗:“你指着/天上那一块/低沉而浓重的云/告诉我说/那就是雨//转眼/大雨点真的落下来了//雨砸在酷热的地上/腾起的热气蒸人/我尽快地朝树下走去/不是避雨/是想听听雨对树叶说些什么”(纪晓武作,《诗刊》1980年第10期)当时为什么抄录这首诗,想必是诗的最后一句吸引了我,明明是跑到树下去避雨,却偏偏说“是想听听雨对树叶说些什么”,真是极具机智的一笔。
可如今再读这首诗时,我却不觉犯了傻:雨对树叶究竟说了些什么呢?同样,雨落在屋面上,落在河水里,落在泥土中,又会对它们说些什么呢?再推而广之,比如一对恋人在雨中撑起了伞,他们将会听到雨说什么?而我如果恰巧坐在窗前读书,那雨打在窗玻璃上,我又将会听到什么?因此别看下雨时满世界全是一片哗哗的雨声,可如果认真去听,还是会听出雨对不同的人和物在说着不同的话。即如上面所引的诗中,雨会对树叶说:“你被太阳烤得太久了,让我来滋润你一下,也为你洗洗尘。”如果雨落在河水里,雨会调皮地对河水说:“给你一个谜语猜猜,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都不见。”雨打在恋人的伞上,恋人们会听到雨说:“我从上帝那儿来,上帝让我祝福你们,祝你们永浴爱雨。”(难怪恋人们常丢开伞在雨中疯跑)而我坐在窗前,则会听到雨说:“休息一会儿吧,风声、雨声、读书声,应该声声入耳啊!”于是我抬起头,看雨在窗外演奏着时急时慢的乐曲,思絮也一下子飞得很远很远……
雨究竟说了些什么,归根到底一句话,还是由听雨人的心情而定。“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在喜悦中听到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在愁苦中听到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说的是一种从容。“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显示的是一种惬意。“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涨的自然是游子的乡愁。说到乡愁,不能不提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那每一个字该都是由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冷雨浸泡出来的吧,不然怎么满篇都是淋淋漓漓的乡愁呢!而那引发洪涝的雨,单听那天气预报说某处某时还有大到暴雨,就让人心先揪紧了。雨,改写了人的心情,而人的心情也演绎出了各种各样的雨声。人和雨,雨和人,有时其实是融为一体的。
我是一名教师,最近一次印象深刻的听雨是在去年冬天。那是一个下着小雨的傍晚,我由于一件小事情绪不好,心里也下着小雨。当时已是下班时间,我又恰巧没伞,只好冒着雨回家。在雨中我紧赶慢赶,忽然被人叫住,一位女同学将她打着的伞移到了我的头上。她打趣说:“老师,我为你撑起了一方晴天。”我刚要说什么,她又把伞塞到我手中,挤进旁边另一位女同学的伞中说:“老师就打这把伞回家吧,明天上课时带给我。”说着,两个人朝我挥挥手,就合用着一把伞飘走了。我的心里霎时溢满了感动。这是一把蓝色的女用折叠伞,我举着它真像举着一片蓝天,脚步立刻变得从容了。雨轻轻地敲打着伞面,我听着听着,忽然觉得这雨声很温柔,如低吟,似浅唱,像天使在对我悄声絮叨着什么,一声声融进我的心田。我的心很快宁静下来,变得明净而晴朗……
听雨,原来也能听出一种境界!
第2篇:听 雨
听 雨
02级中文系一班徐 磊
对于我来说,最爱的莫过于雨了,我爱雨。
每当天空布满阴云,我就像孩子一样,静静地站在窗边,心里急切地等待,等待着宛若鼓点般的雨声响起。“滴”,“滴滴”,“滴滴滴„„”,雨来了,街道上人影穿梭,嘈杂的声音充溢了整个天地。渐渐地便安静了,只剩下雨那如诉如泣的歌声,轻轻地飘过雨帘传了进来。
飞舞的雨滴好似安徒生先生笔下那一只只花蕊中的精灵。轻灵的小家伙们,舞动美妙的身姿飘飘落下,像根根纤细的松针,伴着“啪啪„„”的乐曲,如同芭蕾舞剧《天鹅湖》中那些可爱的“小天鹅”一样,纤足踏在大地滑嫩的肌肤上,发出仿佛婷婷少女轻叩木门的微响。可爱的小灵精们有时会变得顽皮起来,他们急速冲破天幕,甚至晶莹的身体还会附着云彩般纱质的衣衫,跌在地上,溅起细微的纤尘。这些活泼的宝贝们多数时候很温柔,像婴儿,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伸出胖乎乎的小手,静静地靠在大地母亲的怀里,没有任何声响地依偎着,静静的,悄悄的。
慢慢地闭上眼睛,缓缓地呼吸带着几丝芬芳的空气,安静地聆听雨幕中传出的声音,渐渐地湖水般的心被这纤小的灵物激起层层的涟漪。他们的嬉闹声、叫喊声充满了我沉寂的心。美丽的精灵,你的出现与消逝竟在一瞬,岂不可悲?雨的回答平静而自然:生命既已成为一种定势,再怎么计较也不可能脱开命运的束缚。我们的一生注定了在天地间的奔忙,注定了无根的漂泊,高高兴兴地在人间走一趟,莫让短暂的一生留下缺憾,就像流星,虽然转瞬即逝,却不会因此而失去光彩,反而让自己的生命闪着炫目的光芒,生命是应该美丽绽放的。
生命应该享受快乐而不该充满无聊的愁绪,将自己置入自己虚构的黑暗,还不如把自己放飞在现实的无限天地。这也许就是我比雨缺少的灵性与达观。此刻,我的心已化成窗外自由飞翔的雨,翩然飞舞于迷蒙的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