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空气和我们》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空气和我们》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1、本课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一课的第二个知识点,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对空气已有的知识,探究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其防治。使学生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意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2、本课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使学生知道空气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密切,是我们人类的生命之源;第二部分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第三部分 “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养成关心人类生存的生活环境,能为保护空气积极行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与生命的密切关系,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2、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性。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对空气的已有了解,通过观察、实验,对空气的污染、危害作出合理的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人类生存的生活环境,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空气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能为保护空气积极行动。
教学重点:
1、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对人类的危害。
2、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
教学难点:
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自觉的环保行为。
教学准备:
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空气的污染和保护),空气的成分课件。
板书设计:
空气和我们
1、空气污染的原因:烟尘、废气,汽车……
2、空气污染的危害
3、空气的净化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前几节课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各种性质,那么空气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思考)
2、有什么办法能够证明我们离不开空气呢?(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选择一种容易操作的方法进行实验。)
3、刚才的实验,说明我们人类离不开空气。除了人类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生命离不开空气?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4、通过同学们的汇报,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生命都离不开空气。因此,我们说空气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板书)
二、寻找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空气是那么的重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呢?(学生汇报。)
2、出示空气污染的相关资料。 (课件)
3、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周围的空气洁净吗?为什么?(学生思考、汇报。)
4、总结:影响我们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于工厂里排放的烟尘、废气,汽车、轮船、飞机排放的废气,还有我们家里用的.炉灶排放的烟尘、废气等。
三、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1、我们人类的许多活动都对空气造成了污染,空气被污染后会对生命有什么影响呢?
2、看资料(课件):空气被污染后造成的危害。
3、根据资料谁来说说空气污染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4、总结: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有害的气体会刺激人的眼睛、肺,严重的会得肺癌;使大片的农作物、森林的叶子变黄、枯萎、脱落,甚至死亡。
四、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
1、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空气污染会造成这么大的危害。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想法?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一切会污染空气的活动都停止呢? (课件)
2、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小组讨论,并记录。
【引导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使他们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关心环境,改造环境,培养了他们的科学兴趣,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科学》这一科目的意义。】
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出一张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小报,让每个人都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2、小调查:请你考察学校或家附近的空气有没有受污染。把结果及建议,填在下表里。
第2篇: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空气和我们》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1、本课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一课的第二个知识点,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对空气已有的知识,探究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其防治。使学生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意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2、本课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使学生知道空气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密切,是我们人类的生命之源;第二部分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第三部分 “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养成关心人类生存的生活环境,能为保护空气积极行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与生命的密切关系,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2、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性。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对空气的已有了解,通过观察、实验,对空气的污染、危害作出合理的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人类生存的生活环境,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空气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能为保护空气积极行动。
教学重点:
1、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对人类的危害。
2、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自觉的环保行为。
教学准备:
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空气的污染和保护),空气的成分课件。
板书设计:
空气和我们
1、空气污染的原因:烟尘、废气,汽车……
2、空气污染的危害
3、空气的净化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前几节课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各种性质,那么空气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思考)
2、有什么办法能够证明我们离不开空气呢?(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选择一种容易操作的方法进行实验。)
3、刚才的实验,说明我们人类离不开空气。除了人类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生命离不开空气?(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4、通过同学们的汇报,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生命都离不开空气。因此,我们说空气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板书)
二、寻找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空气是那么的重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呢?(学生汇报。)
2、出示空气污染的相关资料。(课件)
3、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周围的空气洁净吗?为什么?(学生思考、汇报。)
4、总结:影响我们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于工厂里排放的烟尘、废气,汽车、轮船、飞机排放的废气,还有我们家里用的炉灶排放的烟尘、废气等。
三、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1、我们人类的许多活动都对空气造成了污染,空气被污染后会对生命有什么影响呢?
2、看资料(课件):空气被污染后造成的危害。
3、根据资料谁来说说空气污染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4、总结: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有害的气体会刺激人的眼睛、肺,严重的会得肺癌;使大片的农作物、森林的叶子变黄、枯萎、脱落,甚至死亡。
四、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
1、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空气污染会造成这么大的危害。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想法?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一切会污染空气的活动都停止呢?(课件)
2、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小组讨论,并记录。
【引导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使他们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关心环境,改造环境,培养了他们的科学兴趣,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科学》这一科目的意义。】
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出一张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小报,让每个人都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2、小调查:请你考察学校或家附近的空气有没有受污染。把结果及建议,填在下表里。
第3篇:[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第5课:《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过程与方法:
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
【教学重点】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
【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2个透明塑料袋、2个玻璃杯、1个水槽、1根香、1个打火机、1个吹泡泡器(或吸管)、1杯洗洁精或肥皂水。
给每个学生准备:气泡图记录纸一张、维恩图记录纸一张、实验记录纸两张。
【教学过程】
一、我们知道的空气
1、师:还记得我们上次“猜测水在哪个袋里”的活动中,是怎么知道空气在哪的?
2、关于空气,我
第4篇: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动物
科学概念:
1、生命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都是由物质构成的,都有新陈代谢活动,能适应和影响环境、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进行生长发育。
2、地区上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和植物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的生命世界。
3、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4、动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食物、空间和应激性。
5、动物会经历出生、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他们的后代。
6、动物有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过程与方法:
1、饲养一种小动物。
2、运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3、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结果。
4、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用
第5篇: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总结
第四单元 我们知道的磁铁
第1课 我们知道的磁铁
1、举出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答:文具盒、门吸、磁性黑板、扩音器、收音机。
第2课 磁铁有磁性
1、我会解释
磁性: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第3课 磁铁的两级
1、我会解释磁极:磁铁上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2、磁铁上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上有两个(磁极)。
3、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触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我们叫它们(相互吸引),有时会往两边推,我们叫他们(相互排斥)。
第4课 磁极的相互作用
1、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我们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
2、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级),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
3、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级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4、小明捡到一块磁铁,但他不知道哪段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