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未到泪纷纷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2-20 07:12: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清明未到泪纷纷散文

清明未到泪纷纷散文

此文是用泣血的心灵文字,写给天堂至爱的大姨全家的祭文,意表我最虔诚的缅怀思念之心。

写在前面。

大姨如果还活着,今年她就是81岁,她生前在北京财政部上班,听妈妈说,当时的大姨很聪明,会双手打算盘。

大姨夫如果活着,今年他就是88岁,他生前在北京轻工业一级部当党委书记,其间大姨夫的官职太多,我也记不清楚了。

大姨的唯一的女儿如果活着,她今年就是62岁,她生前在北京北大医院工作是外科医生。

大姨夫的老家在河北高碑店,一九三四年,刚刚12岁的大姨夫就参加了革命,听他说当时部队不要他,嫌他年龄太小,个子还没有枪高,可他很机灵,很勤快,开始在部队帮着捡柴做饭,擦枪,帮着卫生员洗洗涮涮。

部队领导看着大姨夫的机灵勤快很喜欢,于是就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当了领导的通信员。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小年龄的大姨夫就冒着生命危险

跟随着革命队伍南征北战,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打天下。

在山东,大姨夫在部队上和我大姨相遇相识,当时,刚二十多岁的大姨夫就已经是独带一队的连长加政委了,当时,正值青春妙龄的大姨是部队上最漂亮的能歌善舞的文艺兵,后来听大姨夫对我说,他和大姨是一见钟情,郎才女貌,天造一对的好姻缘。

过后的日子里,大姨夫带着自己的部队。走遍打遍了大江南北,几乎踏遍了整个中国,他的部队和全中国的部队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战火硝烟散去,五星红旗高空飘扬。

解放后,大姨夫先后到过大连,沈阳都就任过不同的官职,后来就被留在北京,那时,世界上还没有我,当然什么都不知道了,后来,我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大姨夫当时就职于北京轻工业一级部党委书记,那时的他都五十多岁了,但依然精神抖擞,军姿飒爽,他和大姨在解放后,都穿着挂满军功章的军装照的照片,真的是一对天下绝美,军姿仪表端庄,美丽大方优雅的图画,我一点都不夸张地说,我大姨夫和大姨的这张照片,绝对能与电影中,英俊潇洒的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合影,相媲美。

在战争年代,因为大姨和大姨夫常常不在一起,所以彼此无法关照彼此,因而一直也没有要孩子,后来,就只要了姐姐一个孩子,可大姨和大姨夫都很喜欢孩子,当时,在他们住的机关大院里的孩子们,只要和大姨一家认识的,都叫大姨段妈妈,叫大姨夫李爸爸。

因为大姨就一个孩子,姐姐结婚后工作又很忙,不经常回家,妈妈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孩一个男孩,所以,大姨就把我给妈妈要来接到北京。

当时1978年,大姨49岁,因为在战争时期受过伤和惊吓,后来又先后得了高血压,糖尿病,所以就病退在家养病,大姨夫当时还在上班。

我当时年龄小,需要上学,那时上学没有户口,学校不让报名,不像现在只要交上赞助费就可以上学。

因为没有户口,无法报名上学,大姨夫就想办法给我办户口,我在家和大姨做伴,大姨每天都给我讲过去的故事,讲和她一起扛过枪打过胜仗,死去和活着的战友,讲她和大姨夫的好朋友,小英雄刘胡兰的舅舅,我有时不信大姨故事的时候,她就会拿起电话给被讲的人说,让他来证实她给我讲的故事个个都是真实的,真人真事。

日子就这样在大姨绘声绘色的故事里,从春天的青青草花之蕾,慢慢悄悄绽放飘香走过春,走过夏,迎来了金色的秋,这也是大姨留给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金色之秋,是收获喜悦的季节,可无情的病魔,却在这人世间最美丽的季节里,残酷地把我年轻漂亮唯一亲爱的大姨带走了,大姨死于心肌梗塞,很快,很快,没有抢救过来,病逝在北京复兴医院,那年,大姨刚刚49岁。

当时,深爱大姨的大姨夫,惊呆地守在大姨的身边,泪如泉涌,大哭不止,小小年龄的我都被他吓坏了。

大姨的离去,好像抽走了大姨夫的魂,他多日不吃,不喝,不睡,泪如泉涌,多少好战友,单位领导,同事,大院的左邻右舍都来劝,对大姨都无济于事。

最终,大姨夫病倒了。

是啊,大姨和大姨夫是一份怎样的感情啊,他们一起浴血奋战,一起冒着枪林弹雨,走过无数生死的革命伴侣啊,那是一份真正的血浓于水的亲情爱恋,他怎么能舍得让大姨走啊,那年的秋雨来的特别的早,淅淅沥沥下了好几天啊?

我因为要上学,被前来祭拜大姨的舅舅带回老家。

我在老家上学,1986年的春天,一天突然接到邮递员送来的北京的电报,电报是大姨夫写的,望见报速来北京,华子病逝。天啊,这闪电如雷的'嚎询把妈妈吓得拿电报的手都哆嗦的拿不住了,连站都站不住了,爸爸说,他去给妈妈买票,马上去北京。

因为妈妈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爸爸怕妈妈一路悲伤难过支持不住,所以让我请假陪妈妈去北京,1986年的春天,我又一次带着一路悲伤和泪水,陪妈妈去北京与姐姐辞别。

大姨夫告诉我们,姐姐得了脑癌,先后做了两次开颅手术,都无济于事,姐姐因为有病,一直没有生孩子,因为喜欢孩子,所以抱养了一个小女孩,姐姐带着对爸爸无限的眷恋和牵挂,万般不舍地又被残酷地病魔带走了那么年轻如花的年龄啊,姐姐刚刚才38岁啊。

命运啊,您为何如此残忍,如此悲戚地对待这位在战场上曾经浴血奋战,都不眨一眼的英雄老人啊,您对他太不公平了。

人生最苦,最悲哀,最不幸的事都让大姨夫摊上了,小小年龄的大姨夫少不懂事之时,就早早地失去了父亲,中年又失去了最亲密的爱人,老年又痛失唯一的爱女。

抬头问苍天,您为何如此无情,苍天不语,把雨沥沥下?

低头问大地,您为何如此无情,大地无言,花不开,叶不绿。

看着残烛晚年饱经人世沧桑无数的大姨夫,已经懂事的我,心很疼,很疼,有谁读的懂这位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而今心碎万片,万万片老人的悲伤之心啊?

大姨夫终于病倒了,他,终于承载不起生命和病疼带给他的无限折磨,大姨夫在2000年的夏天,终于离开了这个让他曾经洒过热血,曾经让他叱咤风云激动过,振奋过,爱过,痛过,悲伤过的这片人间热土。

那天,我和爱人一起去八宝山殡仪馆去和大姨夫话别辞行,整个大厅都摆满了鲜花和花圈,大姨夫生前的所有的好战友,好领导,好部下,好邻居,老友新朋站满了整个大厅,我看着身上盖着一面鲜红国旗,面容安详如熟睡一般的大姨夫,心里虔诚默默为他祈祷:大姨夫,你终于解脱了痛苦与折磨,我知道,这么多年以来,您是怎样的度日如年,您的心是怎样的备受着痛苦煎熬,我深深地知道,在您的心里,您永远在分分秒秒思念想念着您最亲密的爱人,和您的最心爱的女儿,现在,您们终于团聚了,您们在天堂一定会很幸福很幸福的,不是吗?我的大姨是那么的爱您,与您一起携手浴血奋战,久经沙场,与您有着血浓于水的深深爱恋,还有您的掌上明珠,我美丽漂亮的华子姐姐,我在心里衷心地祝福您们一家,在祥和人之向往的美好极乐天堂永远幸福快乐,永远,永远,永永远远不再分离。

我在今天2011年的初春,细雨淅淅连绵的日子里,怀着一种虔诚悲戚,无限缅怀思念的心情,为您们轻轻地敲下这段文字,意表我对您们的无限怀念和哀思,亲爱的大姨,大姨夫,华子姐姐,我在想您们。

您们在天堂都好吗?是否听到了我心底最虔诚至爱的祝福祈祷?

第2篇:清明时节泪纷纷散文

清明时节泪纷纷散文

每年的清明节,妻子和我以及她哥哥、弟弟一家都要到城外的公墓去祭奠我的岳父,岳父去世后的头两年,我的岳母还和我们一起去墓地祭祀,后来随着年事渐高,不能前往了,但每逢清明节,老人家就会提前亲自买好了纸、香、鲜花、水果、食品等交与我们,并嘱咐好多话,我们便将岳母的和我们的思念送到岳父的墓前。

每次去岳父的墓前祭扫,妻子总是跪在她父亲的墓碑前啜泣一阵子。岳父已经过世七、八年了,她的哀痛竟不能消减多少,可见女儿比儿子更心疼父母这句话是对的。况且她也不是独生女,她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并没有得到比别人更多的宠爱,甚至她比她的哥哥、弟弟受到的宠爱要少得多,她还能这样,我只能说她爸爸妈妈有福气,养女儿比养儿子强啊!我有时想:将来我死了,我儿子能这样哭我吗?我赶上计划生育了,只有儿子,没有女儿,因而得不到孩子的更多的眼泪了。祭拜完岳父,妻子总是久久地停留在墓前,不愿离去,她说她想陪爸爸多待会儿,爸爸一个人在那边太孤单。

我看到在偌大的墓地里,绝大多数的墓碑都是儿女为父母立的,墓碑的中央有几个大字“慈父(或慈母或慈父慈母二者兼有)某某某之墓”,左下角有几行小字“儿子某某某,女儿某某某敬立”。这就对了,黑发人送白发人,就像庄稼一样,上一茬黄了,熟了,收获了,终归于无,下一茬又长起来。对于每个家庭而言,这是一个正常的更替,是有福的;如果墓碑上写着“爱子(或爱女)某某某之墓父母立”那就意味着这个家庭是不幸的。我的记忆中倒是没有见到过父母为儿女立的碑。来的人大多是中年人,有的还带着孩子,来祭奠自己的父母,他们大多表情肃穆,还带着些悲哀,有的脸上还挂着泪痕,但他们的下一代,那些青年或是少年表情就是漠然的,甚至是快意的。唉!隔辈人的感情确实是疏远了,世上有什么情感能比父母和儿女之间的感情更深呢?

我见过妻子为丈夫立碑的,也有丈夫为妻子立碑的。这些应该是年轻夫妻,没有孩子的,或是孩子尚在幼年的。墓碑上刻着“丈夫某某某之墓爱妻某某某敬立”或者“爱妻某某某之墓丈夫某某某敬立”。我每次看到这样的墓碑就会心酸落泪。仅有几年短暂的夫妻恩爱,不幸过早永别,逝者长已矣,可活着的人,还要走过漫漫长路,要用一生承载失去爱人这人世间最大的哀痛。“……不思量,自难忘”,别说十年,一生难忘!“一尺之锤,日取其半,则万世不竭”,失去爱人之痛,十年取其半,则永世不尽。

我还见过一块哥哥为妹妹立的碑,上面写着“爱妹某某某之墓兄嫂某某某立”,想必是父母早亡,兄妹相依为命,妹妹是一位未嫁甚或是未恋爱过的姑娘,如果嫁人了或是在恋爱中,自有他人为之立碑。年纪轻轻,不幸夭折,哥哥心里的伤痛得有多大呀!我看了也是不住的伤心叹息。

坟墓是生者为死者安置的长眠地,是生者与死者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是生者缅怀死者的处所。人是世界上最有感情的生物,对死去的亲人的'思念悠远而绵长,试想如果没有这一小块净土,人将何以寄托思念呢?按照佛教的说法,管人不叫人,称为“有情”,这是最恰当不过的称谓了。清明时节,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绿意盎然,春和景明,气候温暖宜人,人们在野外祭念亲人,遣怀永日,亦不甚觉困顿疲倦,上天有悲悯之德,飘洒霏霏细雨,与人同哭,更加渲染了伤惋的气氛。

最近的一次清明节,看到的情景令我感慨万分。我们祭扫完岳父的墓返回时,看到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跪在一块看上去新立的墓碑前痛哭失声,墓碑上写着“丈夫张某某之墓爱妻白某敬立”。女子穿一身黑衣,胸前戴一朵白花,这是特意为丈夫穿的孝。墓碑的上端镶嵌着死者的彩色照片,小伙子很英俊,带着眼镜,微笑着。这是一对金童玉女式的恩爱夫妻,可是婚姻太短暂了,真是大悲哀、大不幸!女子一边哭,一边诉说,的确,她有哭不完的痛,说不尽的话。本来,他们应该朝朝暮暮,卿卿我我,或许有时也吵架、怄气——这也是幸福的;也或许一方生病了,另一方悉心照料、伺候着,累得精疲力竭——这也是幸福的;本来,他们或许可以再要一个孩子,看着儿女渐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享受天伦之乐;本来,他们可以事业有成,收入不菲,有房、有车,有数目可观的存款,过着浪漫的小资生活;本来,他们应该长厢厮守,白头偕老,共同走完人生的道路……可是这一切都失去了,她只能一个人默默地走过漫长的一生。她将来应该还会嫁人,组成新的家庭,但任何人也替代不了初恋情人的位置,再婚家庭也无法和原配夫妻相提并论。看着女子揽着女儿长久地跪在那里哭泣,我俩都已经泪流满面了。这一幕不禁使我想起了十年前的清明节。那一次我带着妻子和儿子特意回老家给父母上坟,当然,是和在老家的大哥一大家子一起上坟烧纸的,共同祭奠完我们的父母后,又一起祭奠我们的祖父母、曾祖父母,然后又在祖茔里所有的坟前烧纸磕头,这些坟是我们的叔祖父、伯父、叔叔们的,为祖茔里所有的先人祭祀是我们家族的规矩,在祭奠我们的父母时,大哥大嫂和我俩都流下了眼泪,下一辈的只有我的十七岁的大侄女小敏哭了。在经过村北的无棣沟时,我们看到有个十来岁的小女孩站在河边,望着对岸的一片小树林自言自语地说了好多话,我妻子问她做什么,她说她和她妈妈说说话。我侄女小敏告诉我妻子:这个小女孩叫小梅,是我一个本家弟弟荣光的孩子,她的妈妈上个月亡故了,她爸爸在城里打工,他和爷爷、奶奶、弟弟一起在农村生活,她经常来这里和他妈妈说很多很多的话,他妈妈就埋在对岸的小树林里。我妻子问她:“你妈妈能听到你说的话吗?”她说:“能,妈妈一定能听到我说的话。”妻子把她紧紧抱在怀里,眼泪象瀑布一样倾泻,我的心都碎了,村里在此路过的人没有不掉眼泪的,失去母爱的孩子是天下最不幸的的孩子。说句不当的话,如果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失去父亲或失去母亲任你选其一,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留下母亲而弃掉父亲,因为父爱与伟大的母爱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

从公墓返回的公交车上,年届半百的我俩手握着手,不说一句话,但我们知道对方要说的话,那就是:“好好活着,好好爱着,相互搀扶着走过人生”。人啊,当拥有健康、生命、亲情时,不知道好好珍惜,一旦失去了,才知道健康、生命、亲情的珍贵。我们都应该好好活着、好好爱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亲人、他人,反过来说也是对的,不仅仅是为了亲人、他人,也是为了自己。

第3篇:清明时节泪纷纷

清明时节泪纷纷

—怀念我的爱犬欢欢

题记:这是我在2006年清明写的一篇文章,近日翻检旧文,伤心良久。贴到空间,作为纪念,也和怀有同样的心情的朋友们共同纪念我们的异类朋友。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的爱犬欢欢死了。

经历了20多天痛苦的呕吐和停食后,经历了多日的输液治疗和睾丸癌切除手术后,欢欢吐出了最后一口气。

欢欢,你走了,你带着没有愈合的伤口走了,带着空空的胃口走了!

我擦着你眼角残存的泪水,自己的泪水却潸然而下。

直到包裹你瘦弱的身体,我还不敢相信这无情的事实。因为我还感受到你的体温,仿佛听到你的喘息。你的眼睛睁着,似乎不甘心离开我,离开这熟悉和温馨的家。

我用颤抖的手合上你的眼睛,把你葬在小区花园的两颗海棠树之间,让你的头冲着咱们的家。

我心如刀割。我泪如雨下。

欢欢,至今我无法割断哀思:朝夕相伴的小朋友就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清明时节泪纷纷作文

清明时节泪纷纷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时节泪纷纷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又是一个清明节,春风吹醒了大地,吹绿了柳条,吹开了满园的桃花,杏花,太阳爷爷的脸也由冬天的严肃,凝重变得明亮,开朗。我和爸爸下楼买清明节祭祀用品,要到墓地给爷爷上坟,烧纸。

天气异常的好,天空澄碧,阳光灿烂,春风和煦,我们走在路上,我丝亳沒有感觉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凄涼,反而象是去踏青,去春游。走在回村的路上,可以看到不少坟莹上已培了新土,挂了拉花,坟前跪了不少人,那象征着思念与孝敬的白纸已被点着,一张张单薄的纸顷刻间化为黑色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清明时节泪纷纷(推荐)

清明时节泪纷纷

又是一年清明节,天空上落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地上的野草又在春雨的滋润下伸出嫩芽,仿佛活泼的孩子一定要长大。我关了店门,像往常一样开车回老家给姥姥上坟。村里的人都夸我孝顺,因为无论多忙,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去姥姥的坟前送上俩瓶好酒,烧很多纸钱,母亲总说“多烧点钱,你姥姥花得到,过了一辈子穷苦日子,穷怕了”,每次说完这句话,母亲总不愿在继续说下去,我也再不敢说。因为我知道在母亲怀念里,有一种痛叫遗憾。

在落后的老家,祭祀的先辈都是儿孙的事,外甥是外姓,不在祭祀的之内,老家人叫做“养儿防老,外姓不挑”而我不同,因为我是姥姥带大的,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去省城打工维持生活,从3岁开始便把我交给了姥姥。姥姥教会了我说话,教会了我认识世界,小时候姥姥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等你媳妇的时候可得给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清明未到泪纷纷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明未到泪纷纷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