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后感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从最早的“微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从课程名称可以看出,学习内容从“计算机技术”变成了“信息”和“技术”。现在我们常说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这就把“信息”作为核心,把计算机为作为技术的主要工具。我有幸参加学习了熊章教授的在西安的课程培训,在年底和20xx年春两次课程培训中熊章教授都特别指出,已经向教育部提出将“信息技术”课程名称改为“信息科学”,并重点强调“由知识向素养”的转变,这两点让当时的我印象特别深刻,但又似乎没有完全理解。
在《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信息技术教育起源于计算机教育,正在经历着信息技术教育,最终将走向信息教育”,这句话概括了这门课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原来在十多年前这本书就给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产品越来越多,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信息网络,这就让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变的尤为重要。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体系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再到信息素养教育,这是不断扩展的过程。信息技术包含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教育包含了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等多方面。这就揭示了课程名称为什么由“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学”的原因。这本书还对“信息科学”下了定义:“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等技术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在课程内容方面,信息科学应该更关心学生的生活。现在信息技术课面临的一个现象是: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却不喜欢课堂中的学习内容。这跟老师的上课形式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不可否认的一个原因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大多数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不大。很多学生喜欢信息课是因为可以上网,有家长指责信息技术课程只是教会学生上网,而上网的主要活动是聊天和玩游戏,这对他们的生活没有积极意义。在四年级下册学习QQ号码,班级里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没有完成任务。问及原因时,学生说家长不愿意帮忙注册,因为家长担心注册后会让学生沉迷于聊天。所以我们的课程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不是独立的学习课程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体验到用学习成果确实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将学生看做“完整”的人,希望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面临未来社会挑战,形成信息能力并能负责任地、安全地应用到实践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和终身学习当中。
第2篇: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一、简答题(2题×10分=20分)
1、简述分科课程标准的内涵。
2、简述三维教学目标的内容。
二、论述题(40分)
1、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信息素养,谈谈你对信息素养的理解。(10分)
2、结合当今的教师发展三阶段理论,谈谈你对快速提升熟练教师业务能力的建议和意见。(15分)P2443、试分析信息技术教材编写采用“直线式”和“螺旋式”的利弊。P71
三、教学设计(40分)
1、每年一次的艺术节将要到来,学校正在全校征集艺术节标志设计方案。假如你是信息技术教师,想在课堂上让每个同学都能来积极参与,请你设计一个与艺术节标志设计有关的作品制作课案例。
2、假如学校最后决定由你来制定艺术节标志方案的评价细则,你能引导学生来完成吗?试写出具体想法。P157
第3篇: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
信息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
概念: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研究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教学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由信息技术、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边缘科学。
开此门课的目的: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研究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技能初步训练、为将来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和信息技术、研究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教学基础。
研究意义:1.学习和研究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是信息技术科学迅猛发展的需要; 2.学习和研究信息技术课程和教学是把所学到的一切专业知识更好的服务于IT教学的需要;3.学习和研究信息技术课程和教学是本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一章 信息技术的目的和任务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 1基础性 综合性:其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信息技术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
第4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种种误区
宿城区项里中心小学 徐生民
信息技术具有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功能特点,它的应用会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多方面的变化;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工作,是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渠道。因此,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起来,以“整合”的研究和实践,促进、带动教育在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中的改革与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在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一直大量而广泛地存在着问题,最根本的就是教学课件制作偏离使用价值。最突出的问题有两类:
首先使制作使用课件超量、超限、超时。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唯恐体现不出电脑能够储存大量信息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音像视频、PowerPoint、投影齐上阵,
第5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A0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黄潭中学
余
杰
[摘要]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来阐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等问题,[关键词]教育课程
课程整合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整合”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凝聚成较大整体的过程及结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
“大整合论”所理解的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