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里的童年时光抒情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2-16 07:13: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六月里的童年时光抒情散文

六月里的童年时光抒情散文

又一次迎来新的一年的六一儿童节。我和大多数人儿一般,只是陪伴着孩子,看着她们欢歌笑语,快乐非凡!而我,却只能微笑着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容,快乐的身姿,在心底深处感叹:岁月如梭,流年梦逝!曾几时,当年的小小孩童,现如今,早已音容渐老,笑容里参杂着无奈,为生计而奔忙,为生活的负担而忍耐。是岁月的长河,洗涤了我们的童心?是生活的艰辛,让我们失去了纯真的笑容?为何,我在儿童节这一天,总觉得失去了什么,可又想找寻着什么。流年的梦境,是我无知但纯真的容颜。我在这一天,深深地陷入无限的回忆之中。

记得在童年的时候,在那个朴实又单调的七十年代,没有所谓的智能手机和轻便的电脑,没有网络,更没有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大街小巷甚至找不到几个大型的商场。记得母亲为了想给我买一个布娃娃,走遍西安的城里城外,最终,才在城里一家商店里买到一个会动眼睛的穿着红彤彤衣裙的洋娃娃,从此以后,这个洋娃娃就伴随我了整个童年,因为我太珍惜这个娃娃了,居然在我的孩子懂事的时候,母亲还能拿出那个娃娃给她,虽然布娃娃保护的很完好,却再也引不起我孩子的兴趣,因为孩子早已拥有了众多的布娃娃,面对这个老土而陈旧的布娃娃,孩子只能随意的将它忽略。

记得那时陪伴我们的电器,就只有一台黑白的电视机,还有一个会唱会讲话的收音机。除此之外,便没有什么可以算得上电器的东西。就是如此,在那个小小的黑白电视的下面,拥挤着一群扑闪着纯真而单纯眼睛的孩童,津津有味的将一部部抗战片看了一遍又一遍。现在想来,当年的电视剧也是单一而淳朴的,确实不如现在的电视剧里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还有,记忆中,一台小小的匣子般的收音机里,总是唱着老掉牙的歌曲,还有那评书,在每一个单调的日子里,用那阴阳顿挫的音调缤纷了我们的生活。

那时父母是八小时工作制的,每次回到家中,都忙碌着给我们做可口的饭菜。可是那时是没有天然气,而是在墙角放一个小火炉,在火炉的旁边整齐的堆放着一摞摞圆溜溜的蜂窝煤。我们孩子每天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炉门,而炉子上会一直放着个盛满水的铝壶,在倘有余温的炉子上慢慢热着,我们孩子要做的事就是用扇子扇那个炉门,让火从蜂窝煤里冒出来,让水壶里的水冒上泡泡。当父母匆匆赶回家后,就洗菜切菜,淘米做饭。顺利的话,能在烟熏火燎中吃上饭,又再次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可是,如果遇上炉子不给力,蜂窝煤怎么也不着,那就会在某个中午或晚上,饿着肚子,还得不停的扇着扇子,因为如果炉子不着的话,甚至连下顿饭也会没有着落。

后来,母亲想到了一个能够让我们更快吃到饭菜的方法,就是将米洗净,放入一个铝饭盒中,再在另一个铝饭盒中放入洗净切好的菜。上班时拿到工厂的锅炉房里,在滚烫的铁板上放好,等到下班后,再拿出来,就已经熟了。这样我们等到父母一回到家,就可以接过饭菜,吃起来。但是如此做出来的饭菜总是没有炒出来的香甜,总是软巴巴的样子,味道也变得干涩,更别提那菜的颜色,灰蒙蒙的,软趴趴的。但就是如此,由于方便,在那块铁板上,每日每日都挤满了各式各样的饭盒,放晚了,连个犄角旮旯都不会留个你。

在我们的学校门口,总能看到各种小摊,那时,我们手里的零花钱只能是一分、两分······如果有五分或一毛就会是有钱的了。在校门外,可以买一个搅搅糖,用两个细木棍搅呀搅呀,直到颜色变淡,糖变得稀糊糊,也舍不得吃。还有蜂蜜膏,一块一块的,用纸包了,一分一块,放进嘴里那个黏牙呀,却让我们吃的津津有味。记得葵瓜子是用报纸包成倒三角,一小包一小包,拿在手里,慢慢地磕。就是如此简单的食品,却是我们童年最开心快乐的记忆。回顾现在,满大街的蛋糕、汉堡包、炸鸡块·······却得不到孩子们的珍惜。记忆中,在我们那时学校门口,会堆放着一些小儿书,黑白的画面,细小的字体,只要给个一分钱就可以借阅,看完再换一本,就是那么个普通的手掌大的书册,却随着我们童年的记忆,带着玫瑰花般的芬芳消失在流年之间,夹杂着银铃般的笑声消逝在时光之外。

记忆中,我们周围只是一大片的田野和菜地。不像现在这样,到处是高楼耸立。家门口只有一个小店叫合作社,里面的东西稀稀拉拉,我们却不能经常买来品尝,因为当时的经济收入不允许父母随意乱花钱。有一个菜店,每到冬天就凭着粮票、肉票购买菜和肉。肉是不经常吃的。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定额,也不能多买。记得一到冬季,父母就会拿着小板凳让我们排上队,再搬运上百斤的大白菜,放在自家床底下,一个冬天就吃它了。

最终,大白菜开始变软变干,坏掉,所以,这些大白菜就在冬季里吃一半丢一半。夏天,自家的床底下,又会放十几个又大又圆的西瓜,每到暑假,我和哥哥就比赛看谁吃西瓜吃的快,吃得多。可是,每次都是我输,从来都没有赢过我的哥哥。记得那时,我们孩子记忆中的美食是母亲把热腾腾的馒头切开,放上猪油,撒上白糖,趁热咬上一口,嘴角流油,香甜可口。炼完油的肥猪肉,干干脆脆的,在热的时候拌上白糖,用勺子舀着吃,也是和可口的。就在当时,这就是母亲唯一能拿出手的美味了。

每到春季,我们都会在放学写完作业后,跨上小竹篮,带上小刀子,在田间野外,寻找那肥嫩健壮的荠菜,用刀插入荠菜的根部,用力一弯,就挖出饱满的荠菜,放入身边的竹篮,不一会儿,就收获一大竹篮绿油油的荠菜,拿回家,切碎拌馅,包成饺子样,别提多么可口了,现在想来还流口水呢。秋天,我们又跨上竹篮,在收获过的田地里捡拾麦粒,或将丢弃在路边蔓藤上的小绿辣子带回,让母亲切碎,拌上盐,味精等作料,放入玻璃瓶中,淹成辣酱,夹馒头或就稀饭,也是开胃又解馋。田野是我们孩子的天堂,在那里,我们可以抓小虫,有带翅膀的花大姐,有榆树上的硬壳虫,还有天牛,墙角的蜗牛,草叶上的翠绿的蚂蚱,都成为我们手中的玩物。我和哥哥抓蛐蛐,抓蝌蚪,更淘气的是,还偷偷摘田地里的菜。记得把麦穗放在火上烤,就是一次香喷喷的美味。

将未成熟的玉米拔下,放嘴里嚼食,就会满口甜嫩脆香,还有成熟的玉米杆抗回家,洗净啃起来,就和甘蔗一样甜腻腻的。记得在每一块田地的边上,都有一口井,井水被抽上来,流进挖好的土沟里,我们就在夏日的烈日下,悄悄地拔下西红柿,黄瓜,就着井水洗一下,就大口大口吃了起来。那时的西红柿粉嘟嘟的,吃到嘴里香甜可口,满嘴沙瓤。农民们也是最头痛我们这群孩子们了,总是想着法子抓我们,就在一次我哥哥几个男生进入了田地以后,被农民抓住,我幸免一难,却哭着跑回家中。最后我才知道,那位可爱的农民让哥哥几个男孩在烈日下罚站,最后居然还招呼他们进屋吃了顿饺子。但是,就那样,还是吓坏了我们这群孩子,以后再偷菜时就更加小心翼翼了。

记得当时我住在矮小的平房里,每次一到下雨,我就会害怕。有一次,天空突然变得红彤彤的,黑色的云低沉而压抑。大雨随时就倾泻而下。很快,雨水就漫进了我们的小屋。我无助的拿小搪瓷缸舀着雨水,却阻止不了雨水的蔓延。于是,没有主意的`我又想到父母还没有带伞,又飞快的拿起两把雨伞冲进雨中,来到父母工作的厂区,望着一个金属闸门里,拥挤着黑压压一片的身影,不知道哪个是自己的父母。当下班的号角吹响,人群蜂拥而来,让我和一群一样等候父母的孩童频频退后。我翘首以望,终于在人流中找到父母的身影,急匆匆的把伞递给浑身湿漉漉的父母亲,和他们一同回到家中,继续清理被水浸泡的房屋。那时真的是个狼狈地日子。在我的记忆中,每到下雨时候,我就会撑着一把小伞,惦着脚尖,尽力让自己矮小的身躯伸直,在蜂拥而来的人流中寻找我的父母,并骄傲的把伞交到他们的手中。那时的我们真的很懂事,在单调的岁月里,竭尽所能的为父母做着一些事情。

那时我们手里的玩具真的是少的可怜。我们女孩子就会在一块泥巴地里用小刀抹平,切出方格,开始玩扎刀,扎到对方的方格就算吃掉一块地方,直到侵占了对方的地盘为赢。还有用纸叠面包,摔在地上,看谁摔得响。我的哥哥手最巧,可以将自行车链条改制成枪,还能打出子弹。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玩法我都记不大清了。但是却觉得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确很开心快乐,无忧无虑。

在六月里,我的童年记忆像泉水般流淌过来,柔软了我的心绪。童年的记忆,美好而温馨,虽然没有现在的网络,智能手机,没有高级大型的商场,没有众多的豪华汽车,但是,却留给我们如此美好又清纯的回忆,那不可替代的时光,是我们千金不换的美好童年。在六一儿童节的这一天,让我们这些大龄孩童,重温旧日里美好的童年!让六月娇艳的繁花,暖融融的阳光,温暖缤纷我们大龄孩童的那颗依旧顽皮的童心!

第2篇:童年时光抒情散文

童年时光抒情散文

【扣子是开在童年的花】

有一天,忽然发现女儿所有的衣服上,扣子都极少,多是各种拉链,就是有几颗扣子,也是装饰点缀所用。便想起儿时,那时的衣服多为母亲缝制,扣子也是极朴素的,将衣服扣紧,焐暖了整个的童年。

母亲有一个小小的针线篓,里面除了针线,便是各种扣子。那些扣子大小不一,多是圆形,大多黑白两色,偶然也有不同颜色的散落其中。这许多的扣子,都是从淘汰的旧衣服上拆下收集起来,我们有时在路上拾到,也会捡回放进针线篓里。每日里和伙伴们疯玩儿,常常将衣服上的扣子弄丢。回到家中,母亲便会从篓里拣出一枚,给我缝上。看着母亲的针线在扣眼里穿来插去,并没有想到多年以后,我的心也成了一枚扣子,母亲的爱便是那根线,将我的生命维系在温暖的回忆里。

久而久之,我衣服上的扣子,便各不相同,却也没觉得有什么不美,反正别人也都是如此。姐姐的那些花衣服上的扣子,就要比我们男孩子的好看多了,虽然也是普通的形状,却是五颜六色。这很是让我羡慕,却也知道那些美丽的扣子是女孩子的专利,所以也只能那么羡慕着。有一次,姐姐新衣服上的五枚漂亮扣子丢了一枚,很难过,于是母亲便找来一枚红色的扣子钉上,虽然和其它扣子不搭配,却也是很好看,姐姐也是很高兴。

有一次家里的一块窗玻璃被我用石块击中,出现了许多条裂痕,母亲找来两枚扣子,在那些裂纹的中心处,里外各放一枚扣子,然后用线穿过玻璃将两枚扣子缝在一起,这样便将整块玻璃都固定住。现在我仍记得那两枚扣子,都是蓝色的,镶在我家的玻璃上许多年。天气晴好的日子,阳光照在玻璃上,每一条裂纹都闪着七彩的光,从中间的扣子处开始四散辅射开去,像极了一朵美丽的花。

当岁月如流水般消逝,童年中的那些扣子,如那片无瑕夜空中的星星,闪烁着无尽的眷恋。更像一朵朵朴素的花,开在洁白的时光里,馨香漫透光阴的河,仍时时给我以感动。童年中的那些扣子,已不知失落于何时何处,一如那些快乐无忧的日子。那些简单的扣子早已被取代,只是心中的温暖却永远如昨日。

前年的时候,姐姐买了件衣服,很古朴的样式,难得的是上面居然有扣子。虽然那扣子很是精美,却依然让我看到了童年的身影。只是没穿几次,扣子便丢了一枚,同样的扣子无处去配,更不能像小时候般随便钉上一枚,姐姐虽然很喜欢这件衣服,却也只好将之收藏。有一天,她和母亲说起此事,母亲却笑着说:“这有什么难的,把所有的扣子全换成一样的不就行了!”我们听了都是眼前一亮,姐姐更是迅速地买来一些更漂亮的扣子,把衣服上原来的扣子都更换掉。忽然想到,我们常常因为微小的失落而放弃一整件事,也常常因为放弃了一件事而使生活变得黯淡,想想母亲的话,便明白,有时需要更换掉所有的心情,才会让生命焕然一新。

可我知道,母亲并不知道这些大道理,虽然她和扣子打了半生的交道,却也只是缝缝补补间的智慧。可是正是因为这些相素的道理,却点亮了我生命中不曾触及的美好。于是,再回想起童年的`扣子,便嗅到了那朵朵小花上散发出的新的芬芳。

【牛车往事】

每当秋天,家里的黄牛便越发劳累起来。拉着那架破旧的木板车,往来于村口田间。父亲急促的鞭梢催赶着老牛四蹄下不紧不慢的岁月,仿佛走过无数时光,那些土路上的蹄痕车迹耐住了风雨的浸磨。

十二岁的我躺在满车的玉米棒上,空气中满是丰收的味道。仰望天上那一片片轻云,能细细地感觉到车轮在地上碾过的轻微震颤。或者在野甸上把干了的草拉回,将身体深深地陷进草堆之中,一片狭长的叶将碧蓝的天空不停地切割,呼吸间都是土地的芬芳。

许多年以后听到一首民谣:“埋在干草堆里缓缓走入平原的样子,岔道口的风吹的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响,接着有雨点落下来,池塘里的鸭子追逐着天上落下来的雨泡……”悠远苍凉之中,也透着一种遥遥的温暖。我也曾在牛车上经历过这样的情景,却没想到真的有一天,这一幕会成为生命中浓得永远化不开的眷恋。

最喜欢有月亮的晚上,坐着牛车去野甸子上拉干草。将成捆的干草装上车,高高的,然后就躺在顶上,在老牛缓缓的步伐中,摇摇晃晃。天上的月似乎更近,紧紧跟着我们的牛车。野外的路上漆黑无人,只有老牛沉重的蹄音。偶尔两旁的林中会有一座座荒坟,便悚然而惊,努力将身子钻进草堆里,生怕会从路旁冲出什么鬼怪。而父亲的鞭梢声清脆响起,便惊飞了所有的恐惧。及至看见村里的灯火,温暖便扑面而来。

有一年腊月,城里有亲戚来我家过年,我们赶着牛车去镇上接。回来的时候,坐了一车的人,天寒地冻,牛也似乎极懈怠,走得极慢。大家都蜷缩在厚厚的棉被里,十八里的路,这个速度,想来就让人犯愁。叔叔冻得受不了,便下了车,在车旁小跑,牛见有人跑,竟然也小跑起来。这一发现让我们很是惊喜,于是轮流下车陪牛小跑,既增快了速度,也驱逐了寒冷。多年以后,当初坐着牛车的人都会记得这一情景,可是却天各一方,再也无法齐聚。

那头黄牛在我家许多年,陪着我们走过贫穷,走过寒冷,走过那么多难忘的岁月,却是一直默默。而木板车的左前方边沿上,是父亲赶车的位置,长年坐在那里,已经磨得光滑如镜。总会想起那时的父亲,长长的鞭子甩出漫天的脆响,仿佛身上有永远用不完的力气。而如今,父亲垂垂老矣,走路极缓极慢,像极了当年的老黄牛。

后来举家搬进城里,老牛和车也已变卖。自那以后再没坐过牛车,走过千山万水,世事沧桑中,才明白,当年那极慢极破的牛车上,才是心里最温暖最无忧的所在。

【妈妈的歌谣】

妈妈是不会唱歌的,可是,在我的记忆之中,妈妈的歌声曾多次在耳边响起。那是儿时朦胧欲睡的时刻,轻柔的歌声仿佛一只最舒适的摇篮,轻轻地荡漾着我纯真的美梦。

那是流传最久远的一首歌谣吧,千百年来不知在多少人的童年唱响过。在那些淡如远山的记忆里,唯有这歌谣如清风拂过,温柔无比。那时的妈妈是年轻而忙碌的,劳累了一天,还要轻哼着歌哄我入睡。奔跑的年龄,行走的风景,慢慢成长之后,告别了妈妈的怀抱,也告别了那美丽的歌谣。以至于很久以后,我竟记不起妈妈曾经会唱歌。

许多年以后的一个夏日午后,我独自睡在一个陌生城市的房子里。忽然就梦见了童年的时光,听到了那熟悉的声音。仿佛岁月流转,一切都真实得历历在目,在妈妈的怀里,是我一生中睡得最甜美的日子。忽然之间,人醒梦散,我茫然四顾,心里恐慌至极,就像仍幼小如初,睡醒后不见妈妈的身影。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千里万里之外,我的妈妈已经垂垂老矣。

往事如烟易散,可是一个情景却漫上心头。在那个时候,也是一个夏天,妈妈和爸爸刚刚吵过一架,我吓得大哭。现在想来,那是有记忆以来哭得最厉害的一次。午后,妈妈抱着我,我却哭得无法入眠。于是妈妈又唱起了歌谣,那样的时刻,妈妈的眼中也是含着泪的。歌声一遍遍地轻唱,恐惧的心慢慢平抚,而梦里,妈妈却是泪流满面。

后来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一次妻不在,我抱着年幼的女儿哄她入睡。不自觉就哼起了那首歌谣,在轻柔的歌声里,女儿闭上了眼睛,嘴角带着一丝笑意。那一刻心中竟是无比的幸福,浑然忘了累得酸疼的胳膊。忽然就明白了当年妈妈的心情,时隔三十余年,我唱着妈妈当年唱过的歌谣,哄着自己的孩子。女儿已沉沉睡去,我没有把她放回床上,也没有停下嘴里的歌。那个下午,我一遍一遍地唱着,直到唱出了满眼的泪花。

去年夏天,我回老家探亲。有一天午睡时,我对坐在旁边的妈妈说:“妈,给我唱首歌吧,我睡不着!”妈妈转过头来,午后的阳光照着她的白发。她说:“我也不会唱歌呀!”我说:“就唱我小时候你给我唱的歌吧!”妈妈愣了一下,把目光投向远远的窗外,仿佛看进了岁月深处。可是,那温暖的歌谣却终于没有响起。

我常常感动于那样的情景,年轻的妈妈抱着自己的孩子,轻哼着哄他入睡。我远远地观望,带着微笑,任往事的浪潮将心湮没。我会想起妈妈,想起那首响在生命中的歌谣。我知道,那是我这辈子听到的最动听的歌。是的,天下的母亲们对怀里的孩子唱响的,永远是最美的旋律。

【蛙声入梦】

村庄的夏夜,是青蛙的舞台。稻花香里,蛙声一片,永远是田间最动人的声音。

那一年,和叔叔在村南的大草甸上打草,夜里,就睡在临时搭起的窝棚里。南面不远处,就是松花江的大堤,北面便是广阔的大草甸。劳累了一天,在窝棚里躺下,盈耳便是远远近近的蛙鸣,细听之,似可分辨每一只青蛙的声音,稍一分神,便成合唱,震撼着整片草原。会有某个时刻,所有的蛙鸣同时停歇,仿佛约好了般,一片深远的宁静,便从梦里醒来,片刻后,蛙声再起,才又沉沉睡去。那短暂的静,如蛙们换曲的间歇,如一张唱盘两首歌间的空白,缓冲着一种难言的情绪。

或者有月亮的晚上,辗转难眠,便爬上江堤,看月照流水,蛙声依然将我包围。岸边,时常传来蛙跳入水的声音,如曲幕中一个个灵动的音符,半圆的波纹荡漾开去,呼吸着秋草的味道,身心便与蛙鸣月光融为一体。

那时在甸子上放鹅,村里的伙伴们都拿着长长的铁钎,只一会儿工夫,上面便串了许多只青蛙,然后剥了皮,架在火上烧烤,他们吃得不亦乐乎。而我却从未吃过,并不是我觉得残忍,不是觉得不好吃,也不是觉得不该吃,在那个年龄,这些问题还不懂得。只是以为那些见惯了的蹦跳于草丛水塘间的青蛙,再看它们被烤得干巴巴的身躯,怎么也提不起食欲来。而有些伙伴的行为,却是的确让我觉出了残忍,他们有时并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为了玩耍,把青蛙剥了皮,却仍自活着,将其放入水塘里,看它们游到几时才死去。那时还担心,这么多的青蛙死于非命,夜里终会一片死寂了吧!可是,每一个夜里,蛙声都会透窗而入,伴我一枕香甜的梦。便也放了心,那么大的草甸,青蛙应该是捕杀不绝的吧!

离开家乡的时候,大草甸还在。后来,多年以后,来到一个山区的城市,周围都是山岭围绕,林木丛生,河流交错,碧草丛生。住在城市的边缘,很有一种乡村的氛围,隐约有了一种在家乡的亲切。初来时满怀希望,隔绝多年的蛙鸣,终于可以再度在梦里唱起。可是却没有。在夏天,在秋天,望向野外的夜里,总会有着手电的光亮闪动。我已经知道,那是捕蛙人。虽然严令不让捕蛙,可在这林区,产的是林蛙,据说味极鲜美,而且价极昂贵,所以禁之不住。所以在那些美丽的夜晚,它们再不敢鸣叫,怕引来杀身之祸。是的,我只愿去想它们不敢叫,却不敢去想,它们已将近灭绝。

也许林蛙不会因捕杀而绝,可是寂寂的夜里,想来它们也是数目寥寥。回想故乡的大草甸,那些充耳的千百万只青蛙的合鸣,也只能在梦里出现了,而梦外,是无边的冷清与寂寞。那一年回到故乡,大草甸早已消失,代之的是无际的稻田,农药泛滥。夏夜里,稻香一片,蛙声却是散散落落,不成曲调。我知道,心里的故乡,永远也回不去了。

难道,难道蛙声一片的夜晚,此生再难重逢?重逢的只是往事的喧闹重叠着今日的清冷,童年的那些蛙们,永远在岁月深处唱歌,歌声穿透时光的河流,入我夜夜失落的梦。所以有一天,在野外散步,看见一只青蛙跃出草丛,我跟了它整整一个下午。看它寂寞独行,听它低低鸣叫,竟让久经风尘的我,盈盈的有了满眼的泪。

第3篇:六月里的那一天的抒情散文

六月里的那一天的抒情散文

平凡的孙龙珍,在1969年6月10日这一天,不平凡地牺牲了。

从此,平凡的这一天,在我们家,在巴尔鲁克山下,变得不平凡了。母亲的名字,在哨所的那棵小白杨之前,也变得不平凡了。

如果说小白杨的歌声,唱的是新时期守边者的胸怀,那么,以我们的母亲——孙龙珍为代表的那一群人,则是这个胸怀的哺育者。正因为如此,母亲的墓碑才那么高大,那么庄严。与其说这是母亲的墓碑,倒不如说,这是党和人民对那群守边者的褒奖。

这个褒奖,是用鲜血和汗水浸泡过的。

六月的这一天,就是这个褒奖的颁奖日。

每年的这一天,我们家都会被凝重肃穆的气氛所笼罩。父亲带着我们,为母亲做着普通的祭奠。母亲牺牲时,妹妹只有两岁。母爱,就如春天里的梦,温暖却又短暂。对于别的孩子,母亲是真实的存在,温温暖暖;而对于我和妹妹,母亲早已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六月里的那一天的抒情散文

平凡的孙龙珍,在1969年6月10日这一天,不平凡地牺牲了。

从此,平凡的这一天,在我们家,在巴尔鲁克山下,变得不平凡了。母亲的名字,在哨所的那棵小白杨之前,也变得不平凡了。

如果说小白杨的歌声,唱的是新时期守边者的胸怀,那么,以我们的母亲——孙龙珍为代表的那一群人,则是这个胸怀的哺育者。正因为如此,母亲的墓碑才那么高大,那么庄严。与其说这是母亲的墓碑,倒不如说,这是党和人民对那群守边者的褒奖。

这个褒奖,是用鲜血和汗水浸泡过的。

六月的这一天,就是这个褒奖的颁奖日。

每年的这一天,我们家都会被凝重肃穆的气氛所笼罩。父亲带着我们,为母亲做着普通的祭奠。母亲牺牲时,妹妹只有两岁。母爱,就如春天里的梦,温暖却又短暂。对于别的孩子,母亲是真实的存在,温温暖暖;而对于我和妹妹,母亲早已是依稀可辨的一个影子。母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中学生抒情散文:童年时光

中学生抒情散文:童年时光

童年,是一个多么美妙的词语啊!

它蕴含着我们在童真年代的点点滴滴,

它给予了我们许多快乐的回忆。

还记得,我们建造的报纸屋吗?

那时的我们,充满着想象。

我们在同伴的合作下,

用我们的头脑,

发挥着我们的想象,

一次又一次地努力着,建造着。

还记得,我们寻找到的'基地吗?

那时的我们,充满着好奇。

我们在单车的帮助下,

用我们的双脚,

挥洒着我们的汗水

一次又一次地踩踏着,寻找着。

还记得,我们玩过的水枪战吗?

那时的我们,充满着欢笑。

我们在烈日的照耀下,

用我们的双手,

紧握着我们的水枪,

一次又一次地喷洒着,感受着。

还记得,我们举报的运动会吗?

那时的我们,充满着活力。

我们在彩旗的飘扬下,

用我们的速度

挥动着我们的双臂,

一次又一次地参与着,呐喊着。

还记得,我们开设过的“店铺”吗?

那时的我们,充满着信心。

我们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六月里的童年时光抒情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月里的童年时光抒情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