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酬刘柴桑》译文及赏析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2-16 07:13: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陶渊明《酬刘柴桑》译文及赏析

陶渊明《酬刘柴桑》译文及赏析

酬刘柴桑

陶渊明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译文】

隐居偏远少应酬,常忘四季何节候。

空旷庭院多落叶,悲慨方知已至秋。

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饱满在南畴。

我今如若不行乐,未知尚有来岁否?

教妻带上小儿女,趁此良辰去远游。

【注释】

(1)酬:以诗文相赠答。

(2)穷居:偏僻的住处。人用:指人事应酬。用:为。四运:四时运行。周:周而复始,循环。

(3)空:此字诸本多有不同,或作“门”,或作“桐”,或作“阎”,或作“檐”,今从焦本。

(4)牖(yǒu 有):或作“墉”,今从和陶本、焦本。牖:窗户。葵:冬葵,一种蔬菜。穟:同“穗”。畴:田地。

(5)不:同“否”。(6)室:指妻子。登:通“得”。

【赏析】

此诗与《和刘柴桑》诗当作于同一年,即义熙十年(414),陶渊明五十岁。从诗意来看,《和刘柴桑》作于冬春之交,而此诗作于秋天。

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但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第2篇:陶渊明《酬刘柴桑》译文及注释

陶渊明《酬刘柴桑》译文及注释

《酬刘柴桑》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译文

隐居偏远少应酬,常忘四季何节候。

空旷庭院多落叶,悲慨方知已至秋。

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饱满在南畴。

我今如若不行乐,未知尚有来岁否?

教妻带上小儿女,趁此良辰去远游。

注释

(1)酬:以诗文相赠答。

(2)穷居:偏僻的住处。人用:指人事应酬。用:为。四运:四时运行。周:周而复始,循环。

(3)空:此字诸本多有不同,或作“门”,或作“桐”,或作“阎”,或作“檐”,今从焦本。

(4)牖(yǒu 有):或作“墉”,今从和陶本、焦本。牖:窗户。葵:冬葵,一种蔬菜。穟:同“穗”。畴:田地。

(5)不:同“否”。(6)室:指妻子。登:通“得”。

第3篇:陶渊明《酬刘柴桑》

陶渊明《酬刘柴桑》

《酬刘柴桑》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译文:

隐居偏远少应酬,常忘四季何节候。

空旷庭院多落叶,悲慨方知已至秋。

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饱满在南畴。

我今如若不行乐,未知尚有来岁否?

教妻带上小儿女,趁此良辰去远游。

赏析:

此诗与《和刘柴桑》诗当作于同一年,即义熙十年(414),陶渊明五十岁。从诗意来看,《和刘柴桑》作于冬春之交,而此诗作于秋天。

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但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陶渊明《酬刘柴桑》翻译及赏析

陶渊明《酬刘柴桑》翻译及赏析

酬刘柴桑

陶渊明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译文】

隐居偏远少应酬,常忘四季何节候。

空旷庭院多落叶,悲慨方知已至秋。

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饱满在南畴。

我今如若不行乐,未知尚有来岁否?

教妻带上小儿女,趁此良辰去远游。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赏析】

此诗与《和刘柴桑》诗当作于同一年,即义熙十年(414),陶渊明五十岁。从诗意来看,《和刘柴桑》作于冬春之交,而此诗作于秋天。

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但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陶渊明《酬丁柴桑》赏析

陶渊明《酬丁柴桑》赏析

【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酬刘柴桑原文及赏析

酬刘柴桑原文及赏析

原文:

酬刘柴桑

[魏晋]陶渊明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偏僻的居处少有人事应酬之类的琐事,有时竟忘记了一年四季的轮回变化。

巷子里、庭院里到处都是树木的落叶,看到落叶不禁发出感叹,才知道原来已是金秋了。

北墙下新生的冬葵生长得郁郁葱葱,田地里将要收割的稻子也金黄饱满。

如今我要及时享受快乐,因为不知道明年此时我是否还活在世上。

吩咐妻子快带上孩子们,乘这美好的时光我们一道去登高远游。

注释

酬(chóu):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

刘柴桑:即刘程之,字仲思,曾为柴桑令,隐居庐山,自号遗民。

穷居:偏僻之住处。

人用:人事应酬。

四运:四时运行。

周:周而复始,循环。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陶渊明《酬刘柴桑》译文及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陶渊明《酬刘柴桑》译文及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