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沟通亦有道发言稿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2-16 07:12: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家园沟通亦有道发言稿

幼儿自入园之后,开始了在家庭和幼儿园两个集体中生活,这就产生了幼儿园和家庭如何建立联系、互相配合、对幼儿进行一致的教育这个问题。由于家长的情况不同,所有工作也要有针对性,因人而异。因此,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就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对孩子期望过高,急于求成的家长,教师可多向他们介绍幼儿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并告诉他们过高、过急地要求只能使孩子胆怯、丧失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给他们介绍一些教育方法。例如,在我教大班的时候,不少家长向我反映,他们教孩子做加减法时,孩子不注意听,也不爱学,我知道这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产生的疑虑。于是,教师通过个别谈话形式告诉家长,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需要实物来帮助进行运算,应该为孩子准备一些小棍、瓶盖类的物品来练习,并要利用游戏形式来进行。

对孩子的事不太关心,认为交给老师就放心的家长,教师就要向他们宣传家园配合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知道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如,有一位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常撒谎,并故意损坏他人物品。老师想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孩子的工作,但几次都见不着家长,原来他的父母在忙着生意,根本没时间管孩子。当教师找到孩子的家长,说明了利害关系之后,家长才认识到自己的失误:只想如何挣钱,将来让孩子比别人富有,但却忽视了孩子的精神成长。他们非常感谢老师对孩子成长的关心,并表示一定要担负起做家长的教育责任。

在农村,有很多家长对学校教育认识不够,认为上不上幼儿园无所谓。对待这种观点的家长,一方面,教师在社会上加大宣传力度,对适龄儿童走访调查。另一方面,在幼儿园内部采用以下方式来转变家长观念:

通过开家长座谈会的方式,使家长熟悉幼儿园的全部工作,宣传幼儿教育的知识,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通过家长开放日的形式,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看到集体教育的作用。

在每学期末,举行成果汇报会,会上不错的利用音乐、美术、体育活动、故事、智力竞赛等各种形式,把幼儿聪明才智充分展示出来,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的意义。

无论与哪一类型的家长沟通,都要讲究谈话和交往的艺术,因此。教师和家长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要从真正关心幼儿和他的家庭出发,不得掺杂半点个人情绪,态度要诚恳、友好、自然,使交往场面充满友好的气氛。

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式,向家长汇报幼儿情况时,应充分肯定幼儿的优点和进步,不要控告儿童或责备家长。

如果要向家长提建议,或指出家庭教育的缺点时,教师的态度要谦虚谨慎,要考虑家长的接受能力和家庭条件,不要伤害家长的自尊心。

在彼此研究讨论如何教育幼儿时,幼儿不在面前为好。可以安排幼儿一些活动,以免妨碍谈话的进行。如果幼儿在场,应注意双方说话的内容与方法,不要影响幼儿自尊心及父母的威信。

教师与家长交谈、沟通时,既要掌握原则,学习家长的优点,又不能迁就家长的不正确意见。要从家长的实际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如,对某些家长可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谈;对有的家长要耐心地解释说服;有的家长需要直接帮助;有的家长则需要先倾听他们的意见与经验,或从介绍他人的经验与书籍开始。另外,对家长面带微笑,在适当情况下向家长表示一下对其教育方法的赞赏,也是交往成功的方式,这样更能调动家长的教育积极性,有利于家园合作的教育。

总之,幼儿园作为实施幼儿教育的专门机构,在家庭教育中应起到指导作用。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既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幼儿,又有责任针对不同类型家长主动做好家长工作。

第2篇:家园沟通亦有道发言稿

家园沟通亦有道发言稿

幼儿自入园之后,开始了在家庭和幼儿园两个集体中生活,这就产生了幼儿园和家庭如何建立联系、互相配合、对幼儿进行一致的教育这个问题。由于家长的情况不同,所有工作也要有针对性,因人而异。因此,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就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对孩子期望过高,急于求成的家长,教师可多向他们介绍幼儿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并告诉他们过高、过急地要求只能使孩子胆怯、丧失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给他们介绍一些教育方法。例如,在我教大班的时候,不少家长向我反映,他们教孩子做加减法时,孩子不注意听,也不爱学,我知道这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产生的疑虑。于是,教师通过个别谈话形式告诉家长,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需要实物来帮助进行运算,应该为孩子准备一些小棍、瓶盖类的物品来练习,并要利用游戏形式来进行。

对孩子的事不太关心,认为交给老师就放心的家长,教师就要向他们宣传家园配合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知道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如,有一位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常撒谎,并故意损坏他人物品。老师想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孩子的工作,但几次都见不着家长,原来他的父母在忙着生意,根本没时间管孩子。当教师找到孩子的家长,说明了利害关系之后,家长才认识到自己的失误:只想如何挣钱,将来让孩子比别人富有,但却忽视了孩子的精神成长。他们非常感谢老师对孩子成长的关心,并表示一定要担负起做家长的教育责任。

在农村,有很多家长对学校教育认识不够,认为上不上幼儿园无所谓。对待这种观点的家长,一方面,教师在社会上加大宣传力度,对适龄儿童走访调查。另一方面,在幼儿园内部采用以下方式来转变家长观念:

通过开家长座谈会的方式,使家长熟悉幼儿园的`全部工作,宣传幼儿教育的知识,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通过家长开放日的形式,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看到集体教育的作用。

在每学期末,举行成果汇报会,会上不错的利用音乐、美术、体育活动、故事、智力竞赛等各种形式,把幼儿聪明才智充分展示出来,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的意义。

无论与哪一类型的家长沟通,都要讲究谈话和交往的艺术,因此。教师和家长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要从真正关心幼儿和他的家庭出发,不得掺杂半点个人情绪,态度要诚恳、友好、自然,使交往场面充满友好的气氛。

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式,向家长汇报幼儿情况时,应充分肯定幼儿的优点和进步,不要控告儿童或责备家长。

如果要向家长提建议,或指出家庭教育的缺点时,教师的态度要谦虚谨慎,要考虑家长的接受能力和家庭条件,不要伤害家长的自尊心。

在彼此研究讨论如何教育幼儿时,幼儿不在面前为好。可以安排幼儿一些活动,以免妨碍谈话的进行。如果幼儿在场,应注意双方说话的内容与方法,不要影响幼儿自尊心及父母的威信。

教师与家长交谈、沟通时,既要掌握原则,学习家长的优点,又不能迁就家长的不正确意见。要从家长的实际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如,对某些家长可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谈;对有的家长要耐心地解释说服;有的家长需要直接帮助;有的家长则需要先倾听他们的意见与经验,或从介绍他人的经验与书籍开始。另外,对家长面带微笑,在适当情况下向家长表示一下对其教育方法的赞赏,也是交往成功的方式,这样更能调动家长的教育积极性,有利于家园合作的教育。

总之,幼儿园作为实施幼儿教育的专门机构,在家庭教育中应起到指导作用。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既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幼儿,又有责任针对不同类型家长主动做好家长工作。

第3篇:读后感:道亦有道

道亦有道

——读小说《红日》有感 “军首长们,许多指挥员们,红旗排、红旗班的英雄战士们,屹立在巍然独立的沂蒙山孟良崮峰巅的最高处,睁大着他们鹰一样的光亮炯炯的眼睛,俯瞰着群山四野,构成了一个伟大的、崇高的、集体的英雄形象。”读完小说的最后一页,我合上书,摘下眼镜,背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小说《红日》中所描写的历史仿佛在我眼前浮现:

公元1946年的年末,国民党精锐部队,以美式优质装备,频频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江苏涟水的驻扎地进攻,解放军积极防御,浴血奋战,怎奈因为装备落后,伤亡惨重,被迫向山东转移;解放军经过休整,在山东莱芜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惊心动魄的阵地战,并取得大胜;国民党王牌军第74师,在张灵甫将军的指挥下,孤军冒进,被解放军集中优势兵力,并围困于孟良崮,最后74师在弹尽粮绝、外无救兵的情况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

《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

这学期我利用闲暇时间浏览了马朝宏主编的《师道:为师亦有道》一书。这本书与以往教育类书籍不同之处,主要是它搜集了以评论和教学随笔为主的一线教师的文章。此书,封面上那五句话:审阅教育本真,聆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态度,重塑教师信仰,让人印象尤其深刻,更觉师道即人道。

师道即人道。在中国古代儒学中,人道就是对做人基本价值的追求,是否还称得起为人的底线。

为师,首先就要有做人基本价值的追求。即对真善美的追求,做教师不虚伪、不做作、直率、干脆,这是真;以同情之心待人、以恻隐之心爱人,这是善;沟通心灵和仪表,融合人类与自然,这是美;为师要对真、善、美追求;最后就是是对奉献的追求,而奉献的源泉来自创造,立足课堂立足学生追求业务的专业,立足课堂立足学生创造性教育教学,静心做一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

为师亦有道读书心得

教师,需要学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常常能让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神采飞扬。学识源于读书,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如果教师不能把握准时代的脉搏,不断地读书,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可见,读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教师,需要读书。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作家祝勇说:“(读书)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所以,真正的读书人,并不张扬自己书读得多。”读书之于教师,就像歌手之于练声、xx之于打靶,读书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必须融入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去。北宋诗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的人面目可憎、俗不可耐”;那么,长时间不读书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教育者。

暑假又到了,学校推荐了几本书,人要活到老就应学到老,我是一个只会买书,但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笔记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书笔记

《师道:为师亦有道》——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已经被它深深吸引了。于是,借来同事的书,利用暑假细细研读。第一次翻到目录,我就更兴奋了。这明明就是无数优秀的一线教师传递给我们的宝贵的经验和心声。无论是老师的自省,还是站在学生角度的思索,或是实践中的疑惑都使我受到极大的启发。可以说这本书为我的成长积蓄了更丰富的资源。

然而合上书本,《“夜莺”的歌声该停歇了》这篇文章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文中,作者建议删掉教科书中《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两篇课文。作者认为这两篇课文是在歌颂和宣扬儿童直接参加战争的事迹,并在文中一再强调这两篇文章违反了《联合国禁止儿童参加战争公约》。我执教过这两课,但我在备课和上课时,脑海里呈现的仅仅是“夜莺”和雨来聪明、机智、勇敢、坚毅的可爱而伟大的形象。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师道:为师亦有道》心得体会1

暑假,认真学习了马朝宏老师主编的《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收录了《中国教师报》“新观察”版发表的一线教师所撰写的评论和教学随笔。所收录文章虽历时六年,但仔细体会发现这些文章都倡导和追求一个信念,那就是:尊重生命、以生为本。 正像这本书在序言中说: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尊重生命以生为本”就是在 “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下,强调教师要心系学生,把学生的事情、利益,尤其是学生的成长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家园沟通亦有道发言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园沟通亦有道发言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