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营销策划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2-13 07:13: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茶叶营销策划

20xx年11月,安吉白茶行业领导品牌世外茗源提出了一个争议性观点:比之咖啡这样的饮料,不可否认,茶叶更加绿色、更加健康,相信越来越多渴望健康、渴望成功的人,会青睐茶叶,选择茶叶,甚至会出现茶叶战胜咖啡的局面。

也就是说,在健康观念的引导下,中国有可能会出现茶叶战胜咖啡的局面,即“白茶取代咖啡”,即“白茶娶妃”事件。

“白茶娶妃”一经抛出,即引发了一场口水战。专家、学者、网友,各路代表纷纷站了出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随后的局势也是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此消彼长,“白茶娶妃”事件被传得沸沸扬扬。

据今,“白茶娶妃”的影响已持续了半年光景。在“白茶娶妃”产生强大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震撼下,我们一同来换个角度,进一步探讨“白茶娶妃”。

中国茶叶缺什么?“白茶娶妃”应运而生

中国有着悠久而深远的产茶历史;名茶林立,有知名度、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扎实专业技术人才的茶类数量不在少数;茶叶产量高居世界第一,声名远播。然而对中国茶叶品牌来说,中国茶叶不仅缺乏强势的茶叶企业品牌,更缺少对茶叶价值和性能的高认识度,例如,普遍缺乏对茶叶健康价值的高认知度。

着名品牌专家、远卓品牌策划机构策划总监谢付亮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茶文化高深莫测,这是优势,它有助于塑造品牌,同时也是其难以突破的地方。

茶,宁静而深远,懂得品茶的人说它睿智、沉稳、有内涵,不熟茶性的人却认为它不够时尚、偏于老化。事实上,后者的想法普遍被年轻一辈所认可。在快餐文化、快节奏生活的冲击下,现代的年轻人已无心思静下心来品茗养性、陶冶身心:注重快节奏、高效率的他们并不耐烦于中国茶文化柔声细语的熏陶,忽视健康问题的他们亦无暇领略茶叶之中的营养功能。

远卓品牌策划机构策划总监谢付亮先生认为,世外茗源抛出白茶取代咖啡的观点,正是基于中国茶叶现今缺少对茶叶价值和性能高认识度的事实,“白茶娶妃”是为了提高人们健康认知度而生。这是白茶娶妃的重要基础。

“白茶娶妃”,在于普及一种健康观念,推广一种生活理念。事实上,要取代咖啡不一定要喝安吉白茶,甚至不一定要喝白茶或某一品种的绿茶。世外茗源提倡的是一种健康的饮茶观念,提倡的是让更多人喝茶、让更多人健康的重要理念。

“白茶娶妃”,以安吉白茶为代表,以咖啡为对象,寻找差异化和个性化,宣扬了健康理念,推广了安吉白茶,让安吉白茶乃至中国茶叶变得时尚起来,让中国茶叶的缺少成份慢慢得以填充。

“白茶娶妃”,引爆茶叶咖啡“宿怨”

咖啡与茶叶之间的争论,原来早已有之。“白茶娶妃”不是这场争论的始作俑者,却是这场争论最富效果的“催化剂”。

纵观茶叶咖啡争论史,早在茶叶传入欧洲之时,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就发起过一场旷日持久的茶叶咖啡竞赛。瑞典国王命令一对被判死刑的孪生兄弟的哥哥每天饮五杯茶,弟弟每天饮五杯咖啡,直到病死,以此来免除他们的死刑。结果哥哥饮茶活到了87岁,弟弟喝咖啡活到了83岁,此次茶叶咖啡之争以茶叶“小胜”咖啡告一段落。

发展到了现代,有研究报告表明:欧美国家的人们开始倾向于喝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上喝茶,例如早有香港媒体报道美国人现在更喜欢喝茶。所以说,“白茶娶妃”事件的引发,恰逢其时,是这场争论最富力量的重磅炸弹。

“白茶娶妃”事件的爆发和发展,其中心都在于安吉白茶是生态饮料这一重要基础。不难料想,世外茗源安吉白茶取代咖啡的观点一旦抛出,势必会引起咖啡忠实者的抵触和反对,势必会引发社会上不同声音的争执或附和。这些无可避免,亦是情理之中,大家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安吉白茶有自身的品质优势,有权威机构的科研结果作为支撑,无需妄自菲薄而自乱阵脚。

于是,自“白茶娶妃”被爆出后,社会各界开始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专家、学者、网友随之参与进来,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想,一次次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而“白茶娶妃”亦表现出顽强生命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其始终是茶叶爱好者及其他社会人士关注的焦点。

可以说,“白茶娶妃”成功之处在于瞄准了安吉白茶的“生态性”这一核心资源,并以健康为坚实后盾,以茶叶文化内涵为利器,不时攻占人们关注度上的一个又一个堡垒。

剖析“白茶娶妃”的地震般效果

“白茶娶妃”创造的传播效果是巨大的。安吉白茶要代替咖啡,在引发争议的同时,推广了安吉白茶,传播了安吉白茶的品牌特色,强化了安吉白茶的品牌形象。安吉白茶时尚健康的品牌形象,得到了传播、强化和提升,扩大了安吉白茶品牌的市场份额。

“白茶娶妃”影响之深、传播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宽,令人叹为观止。远卓品牌策划机构策划总监谢付亮先生认为,“白茶娶妃”引起地震般效果,既取决于安吉白茶自身“内因”,同时也依靠于整个中国茶叶的“外因”。下面,我们透过谢付亮先生和朱亮先生提出的“四势法则”来剖析“白茶娶妃”。

社会发展之趋势。“白茶娶妃”能一下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与当前社会需要中国茶叶复兴这一大背景是分不开的。

白茶娶妃”的引发,迎合了促进中国茶叶复兴的社会潮流,符合人们热切期盼中国茶叶复兴的愿望。中国茶叶复兴,符合人民的利益,其不仅有利于增加茶农们的收入,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行业发展之趋势。无论是中国茶叶行业,还是安吉白茶行业,中国茶叶行业都很需要类似“白茶娶妃”这样的事件,以此来打响中国茶叶品牌,来提高中国茶叶市场份额。“白茶娶妃”,在展现安吉白茶品牌魅力的同时,也彰显了生态白茶的珍贵性,传达出品牌特色的重要性。

“白茶娶妃”事件的引发,既有偶然促成的因素,也有必然发生的轨迹。“白茶娶妃”事件的发生,是安吉白茶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向,也是行业内部日积月累促成的结果。

企业发展之趋势。“白茶娶妃”唤醒了人们对安吉白茶的重视,也唤起了人们对安吉白茶行业领导品牌世外茗源的进一步关注,无形中进一步提高了安吉白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助于安吉白茶公共品牌及世外茗源企业品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白茶娶妃”,也是世外茗源企业稳步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例如,品牌建设要有优越的生态品质做后盾,要有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模式做支持,是安吉白茶乃至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但同时也是社会大势促成的一场茶叶盛事。

从“白茶娶妃”强势推出“生态白茶”的主张、极力倡导“身心灵”的和谐这些点来说,“白茶娶妃”在很多方面都有值得茶叶品牌认真学习的地方。我们评价“白茶娶妃”,重点不在于白茶与咖啡谁能最终胜出,而是要辩证地看待这一事件的综合影响力。至于探索“白茶娶妃”奥秘的工作,我们这里并未做完全,仅仅是抛砖引玉,还需我们在往后的日子里继续思考,继续挖掘,以更好地学习“白茶娶妃”,为中国茶叶复兴积累更多经验和方法。

第2篇:茶叶营销策划

亦福茶业网络营销策划书

一、前言

茶叶延传着中国三千年的茶文化,沟通民众情感,积累民族情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重视生活的“质”,随之茶叶与百姓生活靠得更近。亦福茶业是以带给广大消费者高品质的系列茶品。目前最新调查表明,茶乃是中国人最喜爱喝的一种饮品。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仅讲究喝名茶、喝好茶,也更重视茶叶的美容保健作用。

二、网络市场情况分析

1998年中国的茶叶产量恢复增长,达到66.5万吨,其中名优茶叶的产量达到11.6万吨,约占全部产量的17%,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人均年消费茶叶达到1公斤以上。据海关统计,2007年1-9月,我国茶叶出口21.69万吨,同比持平略微上升,出口金额4.49亿美元,同比增长10.08%,平均单价也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9.72%。其中,1-9月份绿茶出口16.78万吨,同比略有下降,经3.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1%。红茶出口2.12万吨,出口金额3914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2%和1.74%。乌龙茶出口为2.12,出口金额为2914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49%和17.1%。茉莉花茶出口5605吨,与上年同比下降2.75,但是出口金额增加,微2293万美元,同比增长12.09%。普尔茶出口5169吨,出口金额3812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62.65%和63.8%。出口数量前三位分别是:摩洛哥仍居首位,数量4.22万吨,金额8.262万美元;日本位居第二,数量为1.96万吨,金额4.752万美元;美国1.43万吨金额2.851万美元

三、目标定位

1、目标消费者

茶叶虽然是世界性的天然饮料,市场成长潜力巨大,但长期以来,茶叶产品游离于农产品与茶,作为一种大众饮品,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也在不断的转变,奕福高品质茶品,从产品定位方面主要针对白领阶层、品茶爱好者、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知识份子等有一定消费水平的广大群体。

2、市场定位

从“奕福”的消费层来说,其消费场所主要是以高档茶楼、茶铺、各大商场、专卖店、酒店、中高档娱乐场所,以及机关、大中型企业单位人员、会议为主的集团性消费。在市场经济的观念指导下,奕福茶店市场营销根据“奕福”茶的定位和消费群众状况,运用市场营销组合,采取各种策略和手段,去占据目标市场,让广大消费者及早品尝到“奕福”的风采,力争在一年的时间内,辐射全省,争取两年内占领全省走向全国。

三、竞争对手分析

(1)、天福茗茶:全国拥有505家连锁店,老板台湾人!美籍华人李瑞河先生(祖籍福建漳浦)创办天福集团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集茶叶自产、制销、科研、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集团。天福集团本着“根植福建、香传全国、名扬世界”的经营思路,开设连锁专卖店,截至2005年8月底止已在大陆地区开设了500多家直营连锁店,业

务范围遍及全国,产品远销美,加,东南亚地区。目前国内茶叶第一品牌,品牌广告语:天然健康有人情味的好茶!

四、网络市场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

本产品以精美的纸盒包装能更好的保存茶醇厚香味。目前,许多茶叶企业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名优茶与大宗茶、内销茶与外销茶等经营进于细化。茶叶市场的高端产品(名茶)的开发有利于品牌塑造,中低端产品(优质茶、大宗茶)则是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之源。茶叶企业可根据货源供应、经营规模、市场需求等因素调整优化产品结构。

2、价格策略

商品茶价格策略价格因素直接影响到商品茶的市场竞争力、市场份额与经济效益。高端途径及消费群相对固定,礼品馈赠比例很大,价格弹性小,从而订价较高,以保持名茶的珍贵形象。中低端产品(大宗茶)属于大众消费品,价格弹性大,应坚持薄利多销、走量为主的订价原则,追求批量化的规模效益。

3、营销策略

(一)、贴牌包装:打上“奕福”品牌,另外,采取与众不同的包装与储存,如茶具可使用精美包装,绿茶可以放在冰柜里保鲜出售等。

(二)、良好的售后服务:做好售前、售中服务,如成交以后,顾客已付款,售后服务尤为重要,包装、提袋包装等,礼貌地送客人出门,给顾客留下一个好印象,同时,有些顾客因对本店茶叶口味不适一定要包退、包换,不能找出半点理由拒绝,同时,建立顾客档案,多听

一听顾客的意见。

(三)、了解经营地区消费者口味,与消费者广泛接触,针对需求,改进口味。建立商品全方位立体结构。经营茶叶同时经营与茶叶有关的商品,如茶具、茶书、茶点、茶水、茶保健品、茶字、茶画及文房四宝。不仅要让客人认为我的茶叶是好的,最重要的是茶叶以外的附加价值。如服务,文化(茶文化,企业文化等)。实现茶产品与茶文化的一体化经营。

(四)、专业的人士从事此行业。现在茶行业的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真正懂得品茶和茶艺的茶艺师并不多,有的市民买茶只敢向自己熟悉的人买。为了提高茶行业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可以开展茶艺师、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今后还可考虑逐步推行持证上岗。

(五)、目前,电视上还没有茶叶品牌的广告,因此这是我们的重要切入点。来个先声夺人。另外,创办自己的茶文化期刊,送给客户,推广文化,同时也打广告。

五、财务计划

1、财务汇总。

2、财务年度报表。

3、资金需求:为使本项目能够贯彻实施,我们需要具体时间、具体金额(元)、投资/贷款。a目前开一家比较有门面茶叶经营店的成本(30万)元,广告费××等等花费。

b)融资渠道:商业贷款,分期贷款或长期贷款,主要用于未来[2年,1年,1个月,1天,任何时限的]本公司的发展.4、资金使用计划:推广品牌费用是前期的大笔投入。

5、回报/偿还计划:由于茶叶属于比较高档的消费品,大众的追求品味,茶叶+品牌服务后利润空间大。

6、风险控制:以销代产,严格控制存货,因为是茶叶连锁,所以货可以调度,回旋空间大。

第3篇:茶叶营销策划

茶 叶 营 销 策 划

1.背景介绍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茶叶营销策划

茶叶营销策划方案

茶叶的策划方案

广告语:饮出生活甘苦,品味人生真谛

针对目标群众:喜欢喝茶的中老青年层,市场的需求。茶叶消费是一种传统消费,也是一种成熟消费。过去主要集中在茶叶的冲泡、品赏,现却表现为多元立体的发展趋势。中国的茶消费市场规模较前10年整整扩大了10倍,每年的市场总量现以高达6000亿人民币。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全民喝茶时代,尤其是年轻茶客对茶品位的需求,直接刺激了茶产业链的延伸,从而促进中国茶叶市场在未来5年内必然进入新一轮的跳跃式发展。

茶叶功效

一、茶叶的基本成份与功效

1、儿茶素类:也叫茶单宁,是特有成份,苦涩味。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

2、咖啡因:苦味,构成茶汤味道的重要成份。使长途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茶叶营销策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茶叶营销策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