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的教学计划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2-13 07:13: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突出抓思维教学,强化数学思想的运用,要研究高考题,分析相应的应试对策,更新复习理念,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益。

二、复习进度:

结合本校实际,第一轮复习从8月1日开始,在3月初或中旬结束。复习资料以学校下发材料为主,难题删去。

三、复习措施:

(1)首先要加强集体研究,认真备课。集体备课要做到:一结合两发挥。一结合就是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集体讨论,同时要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和优势,互相补充、完善。两发挥就是,充分发挥备课组长和业务骨干的作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集思广益。

(2)其次精选习题,注重综合 。复习中要选题型小、方法巧、运用活、覆盖宽的题目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选有一定的代表性、层次性和变式性的题目取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再次上好复习课和讲评课。复习课,既讲题也讲法,注重知识的梳理,形成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章节过后学生头脑中要清晰。要讲知识的重、难点和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要引导学生对知识横向推广,纵向申。复习不等于重复也不等于单纯的解题,应温故知新,温故求新,以题论法,变式探索,深化提高。讲出题目的价值,讲出思维的过程 ,甚至是学生在解题中的失败的教训和走过的弯路。功夫花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4) 每章(每周)进行一次单元(150分)过关考试或一次100分答卷。

(5)通过课堂提问、学生讨论交流、批改作业、评阅试卷、课堂板书以及课堂上学生情态的变化等途径,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的观察、发现、捕捉有关学生的信息调节教法,让教师的教最大程度上服务于学生。

(6)数学复习要稳扎稳打,不要盲目的去做题,每次练习后都必须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改错) 。反思总结(改错)解题过程的来龙去脉;反思总结(改错)此题和哪些题类似或有联系及解决这类问题有何规律可循;反思总结此题还有无其它解法,养成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习惯;反思总结做错题的原因:是知识掌握不准确,还是解题方法上的原因,是审题不清还是计算错误等等。

(7)注意心理调节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应试的技巧和心理的训练要三高三的第一节课开始,要贯穿于整个高三的复习课,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考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数学老师在讲课时尤其是考试中主要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教育学生要以平常心来对待每一次考试。

第2篇: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

高三数学

文科学生基础差,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类同学都有收获,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提高。为了让优秀学生吃饱吃好,快班老师在讲课中既要重视基础,也要适当拓展加深。

第一轮复习分课时计划

周次

时间

章次

课时

复习内容 1(8.20-8.26)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共6课时

二课时 集合二课时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二课时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量词 2(8.27-9.2)

第二章函数导数及 其应用 共30课时

三课时

函数及其表示 三课时 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 二课时 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 3(9.3-9.9)

四课时

幂函数与二次函数 三课时 指数与指数函数 一课时 对数与对数函数 4 5(9.10-9.16)

二课时

函数与方程 三课时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三课时习题课1(9.17-9.23)

二课时

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计算

二课时

导数的应用

6(9.24-9.30)

第三章三 角函数、解三角形共20课时

三课时

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基 本公式和诱导公式

三课时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7(10.1-10.7)

二课时

简单的三角恒变换

二课时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8(10.8-10.14)

三课时 函数y=Asin(x)的图象及三角函 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三课时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9(10.15-10.21)

二课时

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

二课时

习题课

10(10.15-10.21)第四章平面向量、数系的扩充 与复数的 引入共8课时

二课时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二课时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坐标运算

一课时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应用举例 二课时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引入

一课时习题课

11(10.22-10.28)第五章数列

共12课时

二课时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 二课时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二课时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二课时 数列求和 12(10.29-11.4)

二课时

数列的综合应用

二课时习题课

13(11.5-11.11)

第六章不等式、推理与证 明共16课时二课时 二课时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二课时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二课时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 问题

14(11.12-11.18)

二课时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二课时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三课时 直

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二课时 数学归纳法 一课时

习题课

15(11.19-11.25)

第七章立体几何共13课时

三课时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

三课时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16(11.26-12.2)

二课时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二课时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 二课时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一课时习题课

17(12.3-12.9)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 何共21课时 三课时

直线与方程

三课时 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8(12.10-12.16)

三课时

椭圆 三课时

双曲线 三课时

抛物线

19(12.17-12.23)二课时

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二课时 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的综合运用 二课时

习题课

20(12.24-12.30)

第九章统计、二课时

随机抽样

案例及算法初步共7 课时

二课时 用样本估计总体 二课时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统计案例

一课时 算法初步

21(12.31-1.5)

第十章概率共6课时

二课时

随机事件的概率

二课时 古典概型 二课时

几何概型

22(1.6-1.12)选修系列共8课时

二课时

几何证明选讲 二课时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3(1.13-1.19)二课时 不等式选讲

二课时

习题课 241.20-1.26)

第3篇:高三数学专题讲座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资源分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数学专题讲座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篇一

和水平。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高考研究,把握高考方向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高考命题也在逐年探索、改革,命题的方向愈加突出考查能力,所以研究好高考,尤其是把握好高考的新动向,搞好高考复习,不仅能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应试能力和高考成绩,而且也必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研究高考要研究大纲和考纲,要研究新旧考题的变化,要进行考纲、考题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范例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范例

一、背景分析

近几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了稳中求改、稳中创新的原则。考试题不但坚持了考查全面、比例适当,布局合理的特点,也突出体现了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这一举措。更加注重考查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所需的基本数学素养,这些变化应引起我们在教学中的关注和重视。

二、指导思想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高三数学复习的重要任务。通过复习,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学会从事社会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了解新的教学信息,更新教育观念,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加强教改力度,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的教学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的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