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认识面积单位教案
认识面积单位教案
“面积单位”是在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能够初步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情形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认识面积单位教案,欢迎参考~
《认识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测量,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几个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3)学生能正确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表示物体面积的大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体会1厘米2、1分米2、1米2的实际大小,并对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形
成正确的表象。
(2) 能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表示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 什么是面积?
2、 学生回答。(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 出示数学课本的表面、粉笔盒的表面及黑板的表面,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4、 学生回答。(黑板表面最大,粉笔盒表面最小。)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那大家想不想知道用什么来表示数学书表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个新的面积单位。(板书课题:认识面积单位)
(二)新课导入
分成36个面积为4厘米2的小方格,长方形长24厘米,宽6厘米,分成16个面积为9厘米2的小方格。)
2、 首先请三、四组同学闭上眼睛,一、二组同学观察正方形,数出有多少个小方格。(一、二组同学观察后数出有36个小方格)
3、 再请一、二组同学闭上眼睛,三、四组同学观察长方形,也数出有多少个小方格。(三、四组同学观察后数出有16个小方格)
4、 请学生根据观察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哪个大?(学生讨论) 5、 生1:正方形的面积大,因为正方形的小方格多。生2:长方形的面积大,因为长方形的小方格大。生3:都不对,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没有办法比较,因为两个图形的小方格不一样大。
6、 那为了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应该怎么办?(应该把两个图形的小方格变得一样大,再数方格比大小,也就是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比较)
7、 我们将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定义为1厘米2,读作1平方厘米,并在黑板上板书,学生一起读两遍。
8、 想一想你身边哪些东西的面积大约是1厘米?(学生讨论)(指甲、橡皮、大头钉) 的面积。生:不行,1厘米2的正方形太小了,用1厘米2的正方形测量桌面用的太多了,要用大一点的。
10、由学生的回答引入1分米2这个面积单位,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积是1分米2,并在黑板上板书,学生一起读两遍。
11、大家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大约是1分米2?(粉笔盒表面、电灯开关、磁带)
12、我们用1分米2的正方形测量教室的面积,行吗?
13、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不行。(1分米2这个单位测量教室面积太小了,要用一个更大的单位)
14、再引入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1米2。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米2,在黑板板书。
15、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面积大约是1米2?
16、学生回答:桌面等。
小结:刚才学了三个新的.面积单位,分别是厘米2、分米2、米2,也知道厘米
2﹤分米2﹤米2,现在我们就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用适当的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或米2)填空。
(1) 一张火车票的面积约24( )。
学生结合实际经验,火车票很小,所以是24厘米2
(2) 一张手帕的面积约4( )。
手帕的面积比较小,可以用厘米或分米,这里的数字为4,所以用分米
(3) 一块黑板的面积约3( )。
黑板的面积比较大,要用最大的单位:米2
(4) 校园占地面积约5000( )。
校园的面积很大,要用三个单位里面最大的,所以是5000米2
(5) 一个铅笔盒盖的面积约140( )。
铅笔盒盖的面积约为1分米2,但这里的数字是140,所以只能用最小的单位,是140厘米2
(三)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了三个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和米2,还学习了在不同的条件下三个单位的合理运用,知道怎样运用面积单位,同学们本节课学习得很好。 作业:练习册
课堂设计说明
认识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学习了什么是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习三个面积单位,真切的了解1厘米2、1分米2和1米2具体是多大,形成具体的概念,能在实际生活中合理的运用三个面积单位。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印象深刻,避免死记硬背。
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单位
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厘米2,读作1平方厘米。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分米2,读作1平方分米。
第2篇:认识面积单位练习题
一、填写合适的单位
1、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
2、一粒纽扣的面积约是2()
3、计算机键盘上一个按键面的面积大约是1()
4、成人一个手掌面的面积约是1()
5、一张餐桌桌面的面积约是1()
6、一个教室地面的面积约是48()
7、粉笔盒一个面的面积约是1()
8、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40()
9、数学书封面大约是3()
10、一枚一角的硬币一个面的面积约是1()
11、一个花坛的面积大约是60()
12、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13、一张床的面积大约是3()
14、电脑显示器屏幕的面积大约是12()
二、选择题
1.物体表面或围成平面图形的(),叫它的表面积.A 多少 B 长宽 C 大小 2.火柴盒的面积大约是()A 1平方厘米 B 1平方分米 C 1平方米 3.1平方米和1米的大小()A 1平方米大 B 1米大 C 不能比较
三、填空
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和()。2.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和()。
3、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和()。4.一支铅笔约长185()
5.一头牛重500千克,()头牛重1吨。6. 9千克=()克
4000千克=()吨 8吨=()千克 4000千克=()吨 6千克=()克 7.在○里填上“﹥”、“﹤”、“=”。2吨+4吨○6000千克 1500千克○2吨 2500千克○3吨 1吨5千克○1050克 990克○1千克 6吨○6000千克
8、算一算。
1吨-600千克=()千克
480克+520克=()克=()千克 3千克+500克=()克 250千克的4倍重是()吨
10、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袋牛奶重250()一个鸡蛋重约50()回形针长约3()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李明体重35()一只公鸡重3()
第3篇:认识面积教案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中考物理试题解答技巧
在物理复习中,学生需要做大量的试题、模拟题。然而对不少同学来说,即便题做得再多,也总是出这样那样的错。那么,有没有好的办法可以避免物理题出错呢?
一、认真审题
审题是解题中的核心问题和首要环节,同学们要认真、细心审题,对题中关键性的词语要多加思索,搞清物理含义,对特殊字、句、条件可以用着重符号表示,全面分析出已知、未知条件,特别是一些隐含条件。审题中不要急于求成,有些同学拿到题目立即写上一大堆公式,往往是自己也不知所云;有些同学审题时漏看、错看
或看不全题目中的条件,这是解题之大忌,也是解题中“无从下手”、“解答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审题过程中,要边思索、边联想,弄清题目中所涉及到的物理
现象和物理过程,正确还原物理模型,找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二、快速思考
认真审题
第4篇:认识面积教案
凤凰小学数学备课手册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认识面积
无锡盛岸实验小学 诸玲华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74~77页的例
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操作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在具体操作体验中,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3.渗透周长与面积的联系和区别。
4.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由表及里,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1.规范“摸”的动作,初步认识面积。
(1)(拿起数学书)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请同学们捧起数学书,跟老师一起来摸一摸课本的封面
第5篇:《认识面积》教案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荷叶镇中心学校 邓素娟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0~62页。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
2、经历尝试、失败、成功等过程,在探究中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教学难点:
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不同方法。教学用具:
课件,学具盒,不同面积的长方形纸,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若干,乡镇图片,蜡笔。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介绍荷叶、太和、桂阳的特点
一、激趣导入
1、涂色比赛
2、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知
1、教学面积的含
第6篇:认识面积教案
享堂南街小学开展“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主题
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窗口单位行业深入开展“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安排部署会议精神,进一步引深“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活动,切实改进教育行业作风,享堂南街小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实施“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作风建设专项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市区领导干部大会精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示范带头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纠正教育系统中存在的作风不实,纪律松散,效能低下和教育行为不规范、权利运行不透明等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做到在情感上贴近学生,在作风上走进学生
第7篇:面积面积单位教案
第五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1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
淮安市淮阴实验小学
董启飞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85~88页,面积的含义和常见的面积单位,页练一练第1题。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见的面积单位;
3、建立起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4、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对比和合作的能力;
5、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理解面积的含义和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1平方米的卡片各一张。
学具准备: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长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和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各一张,2支不同颜色的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测量和计算物体的表面或者一些平面图形的
第8篇:面积单位教案
面积单位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面积单位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面积单位教案1
教学内容:
“想想做做”第3到8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面积单位,能直接计量或估计面积大小,逐步提高对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大小的直观判断能力。
2、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教学准备:
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问:我们学习了哪几个常用的面积单位?
老师板书: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问:这三个单位用在用时要注意适宜,那你认为怎样算适宜?
二、巩固练习
1、做第3题
说清要求
集体校对。
2、完成第4题
说清楚要求
3、做第5题
理解题目意思
4、做第6题
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估计面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