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教案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2-03 07:13: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将心比心教案设计

将心比心教案设计

将心比心教案设计

【设计意图】

本文是四年级下册第二组以诚待人为专题中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教育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一想,多一些宽容和理解。针对学生在本组精读课文中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在设计这课的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了读中悟情的方法,引导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联想自己的实际,充分感知课文内容,加深理解,提高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含义,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夹叙夹议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方法】

读中悟情法。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影片导入,提示课题

1、请同学们欣赏一个短片。(课件播放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2、看了短片,你有何感受?

3、这份孝心,让我们感动。这节课,我们学一篇与心有关的文章。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你能说一说将心比心的意思。

【利用短片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令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题,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各自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每位同学都思考:课文围绕将心比心写了几件事?

【初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便于对课文内容的学习理解。】

三、检查自读情况

1.同学们,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今天又读了一遍,我想课文中的词语一定难不倒你,这些词语你会吗?

(课件出示生词)检查生词读音:沉重 道谢 眼神 扎了两针 抱怨 鼓励 宽容 将心比心

2、词语是读准了,那老师考考大家,谁知道课文写了几件事?

老师总结板书:帮助 宽容

3、文章3个自然段,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文章是什么结构?

4、文章读了这几遍,你有何感受?(感动)

【通过检查,教师对于学生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利于后面的教学,同时,让学生交流读文后的感受,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的学习。】

四、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1、自学课文,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再有感情地朗读。

2、与同桌交流感受。

【自读与同桌交流地过程,不仅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而且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来,大声读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句子的出现次序以学生交流的顺序为主)

句子一: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⑴ 说说这句话为什么感动了你?(这位阿姨很善良。重点词:沉重、一直等到才松开。面对这样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阿姨也能耐心与真诚地帮助)

⑵如果阿姨松开手,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⑶ 所以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她这样说:

(出示句子: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① 读读句子,说说令你感动的理由。(1阿姨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老母亲。2.她不光想着自己的母亲,还想到了别人的母亲。)

② 你能像阿姨一样轻轻地说吗?(学生读)

③ 同学们,阿姨的语气是轻轻的,但让我们感到不轻的却是什么呢?(沉甸甸的孝心)(板书:孝心)

【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抓住关键的词语来理解重点句子,再联系实际来感悟,最后利用入情入境地加深理解。】

⑷ 是啊,阿姨是一个孝顺的人,是什么原因使阿姨拥有这样一颗美好的心呢?(将心比心)引读:是啊,学会了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就多了一份爱心,读学会了将心比心,我们的天空更蓝,读学会了将心比心,我们阳光更灿烂。(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理解了第一件事后,教师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读中去理解。】

4、继续说,还有哪个句子令你感动?

句子二: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⑴ 说一说为什么令你感动?(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说得出口的。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当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时说的。)(板书:宽容 )

⑵ 引读: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指名读)

当母亲的手被扎得鼓起青包时,母亲宽慰她(指名读)

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时,她还是耐心地说(齐读)

(3)这句话简短却不简单啊!正因为母亲的宽容和鼓励,第三针果然成功了。读到这儿,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读最后一段)

5、继续说,还有哪个句子令你感动?

句子三: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⑴ 说说这句话为什么令你感动?(母亲时刻想着女儿,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女儿。母亲对护士的宽容和鼓励。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也同样地关爱别的孩子。)(板书:关爱)

⑵ 你就是母亲,你怎么说这句话?自己读读。(学生练读)

朴实的话语,却蕴含着博大的.母爱,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一起享受这份沉沉的母爱。引读:母亲慈祥地对护士说:指名读。

母亲温和地对护士说:指名读。

母亲平静地对护士说:齐读。

⑶母亲的语气是平静的,但她那份博大的母爱却让我们感到不平静。这又是什么原因使母亲拥有这样一颗心呢?(将心比心)

引读:是呀,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生活就多了一份关怀,读最后一段;

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心胸犹如大海般无边无垠,读最后一段;

有了将心比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甜蜜,读最后一段)

【这部分的教学,与前面的方法相同,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抓住关键的词语来理解重点句子,再联系实际来感悟,最后利用入情入境地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目的是想让学生在读中去理解。】

五、拓展小结,升华情感

1、人与人之间学会将心比心是多么重要啊!你能仿照这段话说一说你的感受吗?

(出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同学多一些( ),就会对父母多一份( ),就会对人们多一份( )

2、课文学到这,你对课文中那位阿姨和我的母亲想说些什么?

3、小结:老师想起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孩子们,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拓展主要是检查学生在理解了重点语句之后,对于文本总体的把握情况,同时,也想通过这个环节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六、课外作业(另选一样完成)

1、在不久的将来,小护士成了医院里最出色的护士、患者欢迎的护士,记者专门采访她,请你代替她设计一份讲稿,说说她的心里话。

2、展开想象,模仿课文中的语言描写,写几句人物的对话.

(1)在公共汽车上,一位红领巾给一个老大爷让座。

(2)教室里,一位同学不小心把钢笔墨甩到了别人身上。

3、你平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以日记的形式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设计的三项作业是依据文本内容、写法、及本组课文的学习要求,同时,以练笔的方式,是想以读促写。让学生选一样完成,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板书:

8、将心比心

阿姨:帮奶奶推沉重的大门 帮助

母亲:鼓励护士继续扎针 宽容

第2篇:《将心比心》教案设计示例

《将心比心》教案设计示例

《将心比心》教案设计示例

课前谈话(自由)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讲故事(公益广告):

《妈妈,洗脚》

2、你想说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今天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看老师写--(板书:将心比心)

2、自由读文三分钟,读完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你知道了什么?

(先让学生自由练读难读的地点,然后随机重点引导:故事主要写了哪两件事?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暖暖的对吗?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请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一)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品词:沉重、一直)

2、句子:“阿姨对老奶奶说的话。”

(二)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一天......涌到嘴边的话”

(1)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2)感悟“平静”中的母亲当时心里怎么想?

2、“只见......果然成功了”

(1)领悟“不要紧,再来一次”这句话的不简单。

(2)引读

(3)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母亲拉着......这段最后”

(1)感悟第二次的“平静”

(2)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

配乐练笔: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我终于明白了:“。”

四、眷注文本,升华情感

1、过渡:这一撇一捺,“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想:(朗读品情)

(1)、阿姨对奶奶的话。(“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妈妈对护士的话。(“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2、再读激情:我们应该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引读--

五、拓展内涵,提升品味

1、(板画出心)如果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学了全文后,为了勉励自己,你认为应该在你的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什么词?

2、学生回答,逐一板书。(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

3、结课:孩子们,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第3篇:将心比心教案设计范例

将心比心教案设计范例

将心比心教案设计范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将心比心这一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解题

1、谈话导入

2、揭示课题,解题。板书:将心比心

3、范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将心比心的事?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

2、汇报、交流。

三、感悟课文

1、学习文中的第一个故事。

(1)、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出示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

(品味:沉重、一直、才)

(2)品读句子:我的妈妈和也有人为她开门。

①指名读。②师指导朗读 ③师引导

2、学习第二个故事

(1)出示:一天,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①移情体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将心比心》教案设计范文

《将心比心》教案设计范文

《将心比心》教案设计范文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知道孟子吗?(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成为我国古代一位着名的思想家。)

2、(出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这句名言是孟子说的,谁能读一读?(指名读通顺)

孟子的这句话讲的是:要孝敬自家的老人,也要同样地对待别的老人;爱自己的小孩,也要同样地爱护别的孩子。“尊老爱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再读这句话。(齐读)

3、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里,有两个故事,能具体地诠释这句话,课题就是(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能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吗?(遇事设身处地地替他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将心比心》课文教案设计

《将心比心》课文教案设计

《将心比心》课文教案设计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知道孟子吗?(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成为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2、(出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这句名言是孟子说的,谁能读一读?(指名读通顺)

孟子的这句话讲的是:要孝敬自家的老人,也要同样地对待别的老人;爱自己的小孩,也要同样地爱护别的孩子。“尊老爱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再读这句话。(齐读)

3、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里,有两个故事,能具体地诠释这句话,课题就是(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能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吗?(遇事设身处地地替他人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将心比心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将心比心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