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纪念汶川地震的演讲稿
纪念汶川地震的演讲稿
纪念汶川地震的演讲稿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一)
20XX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时刻.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和平和宁静的城镇, 震动了大半个中国, 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震惊了整个世界.那一瞬间,巴山蜀水的呻吟,祖**亲的哭泣,大地悲歌,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
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里,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民的军队第一时间冲上前线,铺天盖地的祈祷祝福,心灵鼓励,默默传递着整个华夏人民的温情力量。
面对灾难,我们坚强,坚信,坚定,坚韧。
面对灾难,我们不抛弃,不放弃。
我们只记得总理说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我们相信,有全国人们的支持,有灾区人们的自力更生精神,地震震不垮灾区人民的信心和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战胜,灾区人们一定可以度过难关,重建家园,胜利一定属于坚强的灾区人民!
如今时隔一年,在这一年中,灾区人们积极自救 ,社会各界人士也踊跃参与在灾区恢复重建的各个领域。地震废墟上建起新小学,宝成铁路新109隧道灾后重生,汉旺新镇正在崛起。灾区人民的脸上洋溢的笑容,无不显现出人们对美好新家园的期盼和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心。
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向我们警示,必须提高防震减灾的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如地震发生时,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学校避震应注意: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积极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有利于公众学习、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大家对防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平安校园。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提出以下三点倡议:
1,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参与首个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以此为契机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自救互救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防震疏散演练,学以致用;
3、充分利用地震科普基地资源,锻炼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师生们,积极参加防震减灾活动,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提高防震防灾意识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体现,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二)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8周年。两年来,类似的地震灾难在全球范围内不时发生,而对灾区万里驰援的国际救援场景也每每出现。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过程中,人类用行动诠释和证明了这样的道理:人间有爱,生生不息。
两年间,从汶川到玉树,从海地到智利,每一次山崩地裂、屋毁人亡之后,总有无数满怀爱意的救援者克服重重险阻,从四面八方奔赴灾区,救助生命。募捐箱前排起的长队,机场、码头堆积的援助物资,令人感受到世间的浓浓爱意。有些数字值得铭记:汶川地震发生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个国际组织先后向中国提供了44亿多元人民币的现金援助及救灾物资;海地地震发生后仅1个月的时间,国际社会就已向海地捐助6亿多美元,得到食物援助的人员超过100 万……
爱如潮涌,何以生生不息?在灾难面前,人与人的互助跨越国界和种族,超越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它使得爱不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付出,而成为人类大家庭所有成员之间双向或多向的互动,爱意在互动中渐浓。
中国汶川遭遇地震后,废墟中有国外救援和医疗队员并肩抢险的身姿;海地太子港被地震袭击后,第一批赶到灾区的救援者中就有中国救援人员,将曾经受到的支持和关爱回馈世界。这样的相互援助,凝聚了人类应对灾害的力量,加深了彼此间的沟通和理解,令不同国家和民族心手相连。
爱意的源泉在哪里?它来自对生命的同情和珍视,它来自每个普通人的勇敢担当。汶川地震中,中学教师谭千秋在生死瞬间张开双臂把四个学生掩护在身下,自己却献出了生命;经历这场地震的“90后”青年田芷铭在谈起两年间内心世界变化时,深有感触地说:“灾难教会我关心别人”;英国外科医生赛义德曾在汶川震区救助伤员,当时做手术从早忙到晚,他所感受到的感恩之心和互助精神,也让他至今难忘……正是无数平凡而又高尚的人,用行动撑起爱的天空,人间大爱永不衰竭。
人间有爱,生生不息。在5月12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涌上人们心头的不仅有对遇难者的追思和哀悼,也有对曾经得到过的帮助的感恩。悲痛可能随着时光流逝而沉淀心底,来自全球各地的爱意却应当随着生命延续而惠及他人。铭记得到的爱,并为别人付出爱,世界将因此更美好。
第2篇: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横亘古今的512大地震,使5000年的中华文明又一次遭受了血与火的洗礼。灾难过后,英雄的.中国人民,斗志更加高昂,信念更加坚定。多难兴邦——这是不屈的中华儿女的坚强信念。
512大地震,不仅仅是四川人民的灾难,她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集体灾难。地震后全国人民与地震灾区人民站在一起,共度时艰。举国上下,源源不断地向灾区人民传递勇气、传播信心、输送力量。背靠一个国家的力量,灾后重建再现中国信心。
地震后的生命大救援气壮山河,灾后重建之路漫长而艰苦卓绝。
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XX镇灾后重建工程第一阶段工作已经顺利完成,这是各方共同努力、艰苦奋斗的丰硕成果。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封顶仪式,是在检阅我们的社会责任心,是在缅怀地震亡灵,是在创建美好的生活。
值此,我们——
向参加XX重建工程的全体工程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
向XX市、XX镇各级领导和全体人民的支持和关心道一声谢谢!
第3篇:汶川地震两周年纪念演讲稿
汶川地震两周年纪念演讲稿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两周年。两年来,类似的地震灾难在全球范围内不时发生,而对灾区万里驰援的国际救援场景也每每出现。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过程中,人类用行动诠释和证明了这样的道理:人间有爱,生生不息。
两年间,从汶川到玉树,从海地到智利,每一次山崩地裂、屋毁人亡之后,总有无数满怀爱意的救援者克服重重险阻,从四面八方奔赴灾区,救助生命。募捐箱前排起的长队,机场、码头堆积的援助物资,令人感受到世间的浓浓爱意。有些数字值得铭记:汶川地震发生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个国际组织先后向中国提供了44亿多元人民币的`现金援助及救灾物资;海地地震发生后仅1个月的时间,国际社会就已向海地捐助6亿多美元,得到食物援助的人员超过100万……
爱如潮涌,何以生生不息?在灾难面前,人与人的互助跨越
第4篇: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大全(18篇)
在现代社会,演讲稿已经成为人们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的常用方式之一。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自信和自然,以真诚和坦率的态度去与听众进行交流和分享。掌握演讲技巧和练习方法是提高演讲水平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篇一
5月12日是全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同时这个日子也承载着中国人民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5月12日14时28分,8.0级特大地震突袭四川汶川。刹那间,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数万名同胞在此不幸遇难。如今,过去了,震区已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但曾经那段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历程,却让人永远铭记。那以人为本、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中国力量,也一直延续至今,鼓舞着党员干部在新征程中不断前进。
这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回望历
第5篇: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汇总18篇)
演讲稿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来向听众传达信息、观点或者表达情感的文体,它能够提高演讲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对于培养自信心和演讲技巧也有很大的帮助。演讲稿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学术演讲、政治演讲、商务演讲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各种演讲活动,因此,了解如何写一篇优秀的演讲稿对于每个人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撰写一篇引人入胜的演讲稿呢?如何选取合适的主题,如何组织结构,如何运用语言技巧来打动观众呢?不同的演讲主题和场合需要不同的演讲稿,希望这些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篇一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全国人民都牢记的时刻。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一起8.0级的大地震。顷刻间,房屋倒成一片,人们泪流满面。顷刻间,
第6篇: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实用20篇)
演讲稿是一种以口头形式向观众传递思想和理念的文本材料。如何在演讲稿中运用个人故事或案例来引起听众的共鸣?无论我们是在做报告、发表观点还是分享经验,演讲都是一种很好的传达方式。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篇一
十四年过去了,20的那场地震,至今令人记忆犹新,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像刀子狠狠地刻在我幼小的心灵上,形成无法抹灭的伤痕。
听说妈妈要带我去灾后重建的汶川,我震惊不已,内心深处的恐惧重新回来。可是妈妈决心已定,我也只好去看一看,顺便了解一下汶川灾后是什么样子。
在去的路上,我脑子不停地闪现着地震时的景象:房屋倒塌、无家可归的儿童、以及婴儿的哭声……我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
终于到了,可是这还是汶川吗?到处是高楼大厦,厂房幢幢,学校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各个地方都种植着绿树红花,天空传来小鸟欢快的叫声,地面干
第7篇: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专业18篇)
演讲稿的开头应该引起听众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演讲稿的开头要有吸引人的点题,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20演讲稿是一种在公开场合表达观点和演讲思想的书面材料,它要求语言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演讲稿可以通过演说来传递信息、引发思考,它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20做好演讲稿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首先要明确演讲的目的和受众,其次要在演讲稿中突出重点,简洁明了,还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同时合理运用修辞手法,以增加说服力和吸引力。%20下面是一些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演讲稿,无论是学生代表发言、公司会议演讲还是公众演讲,都有相应的范文可供借鉴,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纪念汶川地震演讲稿篇一
人們常說;”站在黑暗看光明,發現光明的人很多;站在光明看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