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标点符号运用分析论文
标点符号运用分析论文
标点符号中的一些疑难点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大都是因为标点的活用引起的。比如,分号的最基本的用法是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如果分句内没有逗号,分句间就用逗号,这一点考生都能掌握。但是,在分句内有逗号的前提下,分句间也可以用逗号,学生就不易把握了,学生解题时很容易出错。下面一个例子学生就容易判为标点符号使用有错。
在南京,游玄武湖,到了无锡,当然要望望太湖,到了杭州,不用说,四天的盘桓离不了西湖。
实际上,这个例句中,玄武湖太湖后都可用分号。但为什么用了逗号而不算错呢?原来,我们发现这个例句层次清晰、结构简单,用逗号后,阅读起来不会产生误解,这样也就可以不用分号了。
所以,在复习时光靠死记硬背一些理论肯定是不行的,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下面结合几组实例介绍一种方法对比法,也就是将标点的常用现象和活用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找到不同点,然后归纳出规律。这样就容易掌握牢一些疑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比一
例①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问月亮为什么会跟我走天有多高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坏人这些问 题。
例② 教室里布置简单,只要三幅标语挂在墙上:学贵有恒,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百川归海。
解析 在这组例子中,同是几个引用的并列,例①中没用逗号或顿号,而例②就使用了。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例①的几个引用的并列是作为句子内容的一个整体部分来修饰或限制后面的内容,不能分开,它们之间不用标点符号,用了就影响句子的意思。而例②就不同,它们是在句子的末尾,没有起修饰或限制后面内容的作用,它们是几个独立部分的并列,它们之间要有停顿,所以用逗号分隔。
对比二
例①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例② 五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过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总的形势是很好的。
国家经济实力继续得到显著增强。
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进一步趋于协调,宏观经济效益有了提高。
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解析 咋一看这组句中的两个例子都相似,都是考查破折号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这个知识点。其实要注意的是例①句中 五个分支学科后的冒号和例②句中总的形势是很好的后的句号使用的不同。仔细观察,例①句的几个列举分承部分后都是用的分号,也就是说每一部分都没有把内容说完,只有五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才能作为冒号所关涉的内容,它们是不能分开的,这就决定了在它们前面必须要有冒号。例②句中的几个列举分承部分后都是用的句号,也就是说它们可以独立成一个部分,不受前面标点符号使用的制约,并且前面一句的内容也说完了,后面使用句号。
对比三
例①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错)
例② 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集体;(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 。
解析 这组句子我们要注意冒号后面的分号的使用,因为前面有冒号,所以几个部分之间不能用句号。下面这样用就是错误。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集体。(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 。那为什么例①这样使用就错了呢?我们通过比较知道,例①和例②的不同就在于一个序次语加了括号,一个就没有加。没有加括号如例①,序次语和后面的内容在读时不能有停顿,所以它们之间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分号。而例②中的序次语则加了括号,就等同于这种形式了:一、二、三、四、或一,二,三,四,在读时就要停顿一下,所以这几部分之间要用分号。
对比四
例① 我们清楚地看到,上海市广大人民群众在这次抗洪斗争中为江浙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
例② 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解析 同是动宾之间,一者用逗号,一者用冒号,为什么?例①用逗号的条件是,宾语是一个比较长的主谓词组,不用逗号隔开,读起来就会感到吃力。例②用冒号的条件是为了强调宾语的重要性,因而把它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上。
对比五
例① 私家车辆猛增,道路设施落伍种种现状阻碍着中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错)
例② 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都是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的几项任务。(对)
解析 省略号有一种用法是表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但有一个规定是列举的`内容至少三个,只列举了两项内容的话,后面省略的部分就不能用省略号来表示,可以用等等等词语。所以例②的省略号的使用就错了。
对比六
例① 第五册中的《阁夜》《旅夜书怀》《客至》《咏怀古迹(其三)》《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著名的律诗代表作。
例② 斯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狄更斯的《双城记》、哈代的《得伯家的苔丝》等都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解析 标点符号新规定,并列的成分如果完全是由带引号或带书名号的短语或文章、书籍组成,那么并列的成分之间不能用顿号,如例①。但是,如果在这类并列成分中还有其他的词语对它们修饰或限制,则仍需要只用顿号 ,例②即属此类。
对比七
例① 我们要大量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四有人才。
例②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解析 两句中的四个并列词语都做句子的谓语,而例①中用了顿号例句中却用了逗号。为什么?其实通过认真比较、分析,就会明白,例①中的四个谓语后面带有宾语,而另一例却没有。如果例①用逗号,那么培养发现提拔就没有宾语,四有人才只做了使用一词的宾语,显然是错了的。并且例②中的几个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还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强调每一个词语,读的时候要有大的停顿。
当然,这里列举的只是一小部分标点符号使用的疑难现象,更多的要在练习中见到。不管怎样,考生在复习时先要做到系统性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然后在遇到一些疑难点时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多种方法,灵活变通的掌握这部分知识 。
第2篇:标点符号的运用
标点符号的运用
1.(2010·曲靖)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C.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答案:B解析:A句引用的话是作为句子的一部分,逗号应在引号外;C句中虽然有疑问代词,但整句话是陈述句,句末应用句号;D句中表推测的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2.(2010·荆门)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只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有比这更惬意的消遣吗?
B.18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和遭遇。
C.网络技术对传统艺术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露出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D.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答案:B
解析:A项读书后应用句号;C沉沦后应用逗号;D项把顿号去掉。
3.(2010·桂林)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和谐、和睦、和顺、和煦„„“和”能构成一系列美好的词语。B.2009年6月6日的《新闻晚报》上,有一篇介绍“国嘴”罗京的文章。C.现代汉语的通用语——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D.“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答案:D解析:说的后面用逗号。
4.(2010·遵义)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答案:D
解析:A把顿号去掉;B问号应为逗号;C把省略号去掉。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B.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C.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D.“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答案:D
解析:把冒号改为逗号。
6.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某地刷出一条标语:“有粮不卖给解放军
吃!”后来我党地下工作者只在这条标语中加了一个标点,就把意思变得完全相反了。其实,对原有这条标语,在中间加一个标点使其意思变得相反,有两种加法。请你在下面分别加出这两种标点。
(1)有 粮 不 卖 给 解 放 军 吃!(2)有 粮 不 卖 给 解 放 军 吃!答案:(1)有粮不?卖给解放军吃!(2)有粮不卖,给解放军吃!
7.(2010·杭州)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在美妙的旋律中,大屏幕上一一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B.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应对;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C.文章要做到观点鲜明,必须对所论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弄清楚问题涉及哪些因素?关键在哪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这个问题的?
D.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
答案:A
解析:B把顿号改为逗号;C把前两个问号改为逗号;D把问号去掉,在引号后面加逗号。
8.(2010·普洱)下列文段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 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 没有胖老人 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 大海中多的是鱼 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 大海有漫长的历史 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
A.。。,,? B.,?,?,。C.,?,?。。D.,;,;,?,?答案:B
解析:根据两个问句应用问号,可排除A、D;后面两个句子是并列关系,应用分号,排除C。
9.下面一段文字,画线句①②有语病,③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改正。(写明改法即可)近年来,我校①多次邀请法官、律师、公安干警和法律工作者来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②还经常组织学生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性活动。③
2008年我校获得了德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改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删掉“法官、律师、公安干警和”或“和法律工作者”。或把“和”改为“等”。
②在“慰问”前加上“参加”。
③在“德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上加上双引号。没有“德州市”也可。
10.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B.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抚今追昔,想起的是春天的故事;极目望远,看到的是秋天的收获。
C.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
D.天摇地动,怎能摧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断路绝,怎能斩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深情?抗震救灾,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团结的一次检验。
答案:B
解析:A句号应放在引号内部;C“充实”后面应为顿号;D分号应为逗号。
11.(2009·遵义)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B.“快回来!”他一边追一边喊,“前面的路被堵上了!”
C.他教我写作,给我讲怎样选材?怎样构思?怎样立意?怎样开头„„ D.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答案:B
解析:A“以人为本”后应为顿号;C问号应为逗号;D逗号应放在引号外面。
12.(2009·天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你读过篇幅短小却蕴涵丰富的短诗吗?这种诗被称为 小诗,五四运动后 它曾盛行一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冰心的《繁星》和《春水》 这两部作品以宣扬“爱的哲学”而著称。
A.“ ”、,B.“ ”。C.《 》。D.《 》、,答案:B
解析:小诗,应加引号,而不是书名号;“五四运动后”后面,没有并列项,不能用顿号
13.(2009·宁波)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他的那双大头皮鞋真是“空前绝后”——前面露出脚趾头,后面露出脚后跟。
C.据调查,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
D.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答案:D
解析:问号应为句号。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七种点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一般点在紧靠文字右边偏下。
()
(2)点号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行末放不下时,才可以把标点点在一行之首。
()
(3)引号、括号、书名号都标在文字的前后,各占两个字的位置。
()
(4)破折号和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也标在文字的右边偏下。
()
答案:(1)√(2)×(3)√(4)×
15.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一文中的标点符号很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揣摩。请简析下面句中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
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开头是陈述学生放暑假的事实,然后提出设问,所以第一、二句之间用逗号,第二句后用问号,然后连用两个感叹号,表达作者(演讲者)对国民党特务的无比激愤与痛恨,感情激越而愤怒。
16.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新农村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一次重大调整。
B.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岳飞、文天祥、邓世昌„„等无数的民族英雄。C.“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D.“尽管我的家族很富有,但我们依然过着俭朴的生活。”比尔·盖茨说。答案:B解析:把省略号去掉。
1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
B.他喊了一声:“跟我来!”就向前冲锋。C.去上海,还是去南京,我们暂时还没有决定。
D.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答案:C
解析:A是连续问而非选择问,“存在呢”之后逗号应改成问号;B句子很短,很紧凑,没有必要用表示较长停顿的冒号;D引号之间不用顿号隔开。
18.为“你欢迎我不欢迎”加上标点后,表意不明确的一项是
A.你欢迎,我不欢迎。B.你欢迎我?不欢迎。C.你欢迎我不?欢迎。
D.你欢迎我,不欢迎。
答案:D
1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何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时代命题。
B.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日关系。
C.京沪高速铁路预计2010年投入运营,届时乘客从北京到上海只需五、六个小时。
D.歌曲“吉祥三宝”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答案:A
解析:B.分号应改为逗号;C.应去掉顿号;D.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20.依次填入下文括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A.,? : “„„。” B.。? : “——。” C.。!,——。D.,!,„„。答案:B解析:“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是设问句,应该使用问号。“他能够说”后面是直接引用,应该使用冒号、引号。“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是对“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的解释说明,中间应该使用破折号。
第3篇:写作标点符号的运用
写作标点符号的运用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在标点符号的运用方面,大家会怎么使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写作标点符号的运用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点符号的考查有两个特点:
1.本用法的考查较多地集中于顿号、冒号、括号、书名号、问号和引号的易混、易错之处;
2.把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和正确表达文意结合起来考查。
一、标点符号的种类
标点符号16种,这是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重新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最新数字。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二、重点掌握
1.问号:
①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