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江西博物馆观后感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2-02 07:13: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参观江西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江西博物馆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江西博物馆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参观了江西博物馆新馆后,有一些话想说。

1、关于江西博物馆新馆的形象

作为一个特大型的、综合性的省级博物馆,毫无疑问,它一定是一个地方的标志性建筑,除了有功能性的要求外,它的外表,不但应该是美的,还应该有一些精神性的东西,传达某一种信息,外表美,即形式美,主要通过平衡、对称、比例、韵律、色彩等等要素表现出来,任何一个建筑,都有这方面的要求,重点不一样而已。至于精神性的东西,对于象新馆这样的大型建筑,还是应该有点要求的,当然,精神性的'东西,有点捉摸不透,我们用比较的方法说说看。下面先看一下山西博物院和安微博物院(它们都称之为“院”而不是“馆”。)

山西博物院的外形,主馆的形象,被赋予了“斗”和“鼎”的寓意,“斗”象征丰收喜悦,“鼎”象征安定吉祥。山西是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的地方,博物院立面上两排挑出的构件,是将栱的外端做成昂形,这种做法,晋祠是首创,建筑师的灵感正是来自于晋祠,使山西博物院增添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安徽博物院,外形也是方形,它的外墙采用青铜纹理饰面,古色古香,体现了厚重的文化历史,人们一看,就会联想到博物院。

再看江西省博物馆新馆,人们会联想到什么?据说,建筑师赋于此建筑的寓意是“宝盒”,假如将这个问题随机抽问10个人,没有人会猜出正确的答案,这种寓意又有什么意义呢?

将三个博物馆放在一起看一下,显然,最近才建成的江西博物馆新馆,其形象,要老百姓来评价一下,恐怕是最差的。

2、关于建筑的功能,既涉及公共的展出部分,还要涉及内部的使用部分,我没有发言权,仅就我2个小时逛下来,有一个感觉,就是沿中庭四周的走廊(这是参观者的主要通道),其中南北向的走廊,最窄处的净宽大概就是3.5m左右,加上左右都不通透,空间很压抑,当参观人多的时候,这个走廊是不是显得太窄了?

3、我们希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江西博物馆?

还是先来做个比较。山西博物院,馆藏文物50余万件,其中一级文物2129件,建筑面积5.2万平米。安徽博物院,馆藏文物22万件,其中一级文物数量不详,建筑面积4.1万平米。江西博物馆,馆藏文物5.9万件,其中一级文物370件,建筑面积8.6万平米。由此可见,江西只是一个文物小省,但却是有最大面积的省级博物馆。看到不利条件,也要看到希望,我以为江西还是有很多亮点的。第一,江西是革命老区,江西对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全国六分之一的革命烈士,出在江西,可以与江西比拟的省份实在不多。第二,瓷器,江西在全国也是独占鳌头。第三,江西历史上的进士,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江西的书院、江西的名人,都是江西的骄傲,象黄秋园先生,他的成就,足以在省博得到一席之地。等等。把江西的特色,在博物馆中充分地展示出来,我们就一定可以将江西博物馆办成独具特色的省级博物馆。

顺便说一句,“红色摇篮”展览,以图片和复制品为主,基本上就是将旧馆的东西搬了过来,没有特色,没有创新,需要改进和充实。例如,可以展览一些革命文物(一定要原物),可以添加一些雕塑(如著名的江西藉雕塑家程允贤纪念馆中就有一些优秀的作品)、书法作品(选江西人、革命家、书法家舒同写的毛主席诗词就非常好,也一定要是原件),油画作品,原有的油画作品见得太多了,应创作一批新的。

4、集中全省之力,办好江西博物馆

江西的文物本就不多,现在好象有所谓“文物属地管理”,好东西也分散了,例如,海昏侯的文物,我们以后在省博能看到吗?还有,高安的元青花、德安的丝织品,红土地上的革命文物,能在今后的省博中看到吗?目前在“红色摇篮”展览中看到的实物,全部都是复制品。说实话,看到原物和看到复制品,对于参观者来说,感觉是大不一样的,如果都是复制品,那博物馆还不如称展览馆更合适。参观者,特别是外省来到江西的旅游人员,都希望在一个博物馆中,认识江西的历史,他们不可能再到各地去看各类专门的博物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第三十九条规定:“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可以调拨本行政区域内其主管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文物。”所以,我非常希望,省博应该适当地调拨全省各地博物馆中的精品,全省一盘棋,举全省之力,一定要将省博办成一个高水平,文物精品荟萃的省级博物馆,将江西省有限的文物,充分地展示出来。再讲一遍,少一点复制品,一定要有一批原物和镇馆之宝,老百姓都在期待,不要让大家失望。

第2篇:参观江西博物馆

参观江西省博物馆 感受江西璀璨历史

夏辉城

2010011166

10测量(1)班

在11月16日与我班一行二十几人参观了江西省博物馆,参观过程中,我被江西省璀璨的历史文化所震撼,也深深的认识到江西省不管是在华夏文明发展的道路上,还是在新中国诞生时期,江西省都有着

不可磨灭的贡献。

江西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历史类博物馆。位于南昌市人民广场南侧。1953年筹建,1961年7月1日正式开馆。当时是一座地志性综合性博物馆,1971年成为专门从事考古发掘、历史文物征集和研究的专业馆,并于1978年10月改名为江西省历史博物馆。1980年8月省历史博物馆和省革命博物馆合并成为

江西省博物馆。

我首先走进的是历史馆。历史博物馆的外墙上刷了一层朱红色的漆,是仿明清宫殿建筑。昏暗的灯光之中,我们细细品读着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仿佛进入了深邃有历史长廊,每件展品文物,抑或精美,抑或沉旧,都向我们述说着一段故事。二楼展厅摆放了一些皇家的贵重用品,如皇帝宝座、玉器、龙袍。墙上悬挂着紫禁城各个宫殿的图片和介绍,包括大和殿,中和殿,乾清宫等著名殿阁,让人不用去京城也能感觉到京腔京味。三楼则展出了各类珍贵的器具。有商周时期到明代的青铜器、新石器时代到晚清的瓷器、以及许多在江西出土的文物,真是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这些都是华夏民族的瑰宝,折射着炎黄子孙智慧的光芒,我不由得感叹中华文明真是悠久而璀璨。从原古朝代的石器陶器,到商夏西周坚实的青铜,从魏晋南北朝的古朴史书到隋唐五代的繁华瑰丽,江西的深沉厚重,藏在青铜鼎中,藏在八大山人图

画中,藏在影德镇瓷器中,藏在紫水晶洞……

然后我参观了自然博物馆。一进门,一架硕大的恐龙化石映入眼帘,心情陡然紧张了起来。看着它硕大的骨架,不仅遥想在它鼎盛的 时期,它是多么的神气与蛮横。走进恐龙世界,我看到了从中三叠世到侏罗纪时代的各种恐龙标本,还有对这些恐龙的介绍。馆内采用全生态布展方式,重现中生代茂密的植物景观、瀑布、火山喷发等场景,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模拟恐龙吼叫、对话,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那个久远的恐龙时代。二楼是昆虫王国,缤纷多彩的昆虫标本,让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美妙,如果这些色彩斑斓的蝴蝶翩翩飞舞于花丛间,那该是多美的景色呀。进入到海底世界,我看到了海底各种生物的标本,有笨重的海龟,狰狞的鲨鱼,可爱的海豚等等。看到这么多大自然的产儿,我想我们都会更加懂得爱惜生

命、保护人类和所有生灵共有的家园。

怀着崇敬和激动的心情,我走进了革命博物馆。江西是革命的摇篮,对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进大厅,展现在眼前的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几个红色大字和一个火炬标志。馆里的展览品按时间顺序铺陈开来。这条时间线的起点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那时中国国门被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打开,中国人民在敌人的铁蹄下顽强地抗争。接着,从九江人民奋起进行反帝国主义斗争,到打响武装起义的第一枪,再到新中国成立,江西人民用他们的热血为祖国奏响了凯歌。看到这里,我心中激情澎湃,是我们的先辈用鲜血铸造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我们更应该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去继续建设她,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富强。走出革命博物馆,我的心情有点沉重,也许是被无数为革命献身的先烈所感动,所以更

体会到我们这一代人肩上的担子。

走出革命博物馆已是正午,阳光照射在园中巨大的青铜鼎上,使它发出淡淡的绿色,仿佛焕然一新,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这次参观活动已接近尾声,可我的心情还是不能平静,历史馆的灿烂文化,科技馆震撼人心的侏罗纪时代,革命馆不息的革命之火,仍历历在目。也让我认识到了江西这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他过去有着灿烂的历史,我深信他的未来无限光明。

抚摸着巨大的青铜鼎,我默默的祝愿祖国昌盛,鼎盛千秋。

第3篇:参观江西博物馆心得

参观江西博物馆心得

2014年4月29日,我们班在班长的组织下一起参加了江西省博物馆。来南昌快两年了,一直没有机会来这里,今天带着了却一桩心事的心情游览了这里,这趟参观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江西省的文化及历史,更加加深了我对这片红色土地的情怀。

博物院的大门气势雄浑,放眼望去,三栋展览楼(天然博物馆、汗青博物馆、反动博物馆)威严耸立在我面前,厚重的文化和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俗话说,“看一个人需要看他的气质,看一个城市则看它的博物馆”看来一个城市华丽之下的真实和厚重是深藏于博物馆中的,也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和内涵。昏暗的灯光之中,我们细细品读着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仿佛进入了深邃有历史长廊,每件展品文物,抑或精美,抑或沉旧,都向我们述说着一段故事,从原古朝代的石器陶器,到商夏西周坚实的青铜,从魏晋南北朝的古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参观江西博物馆心得

参观江西博物馆心得

2014年11月29日,我们班在学习委员的组织下一起参加了江西省博物馆。来南昌快四年了,这趟参观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江西省的文化及历史,更加加深了我对这片红色土地的情怀。

博物院的大门气势雄浑,放眼望去,三栋展览楼(天然博物馆、汗青博物馆、反动博物馆)威严耸立在我面前,厚重的文化和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江西是革命的摇篮,作为一个江西人,我为故乡的白色汗青感触自豪和骄傲。以是,我起首进入了革命博物馆。一进大厅,展示在面前目今的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几个白色大字和一个火把标记。看到这里,我心中豪情磅礴,是我们的先进用鲜血铸造了这个美妙的天下,我们更应该用我们的伶俐和双手去持续建立她,让我们的故国变得愈加贫弱。走出反动博物馆,我的心境有点繁重,大概是被有数为反动献身的先烈所打动,以是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参观江西博物馆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观江西博物馆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