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一课一练练习题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2-02 07:12: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桃花源记》一课一练练习题

《桃花源记》一课一练练习题

21.桃花源记

一、积累与运用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1)豁然( ) (2)俨然( ) (3)阡陌( )(4)发髻( )

(5)邑人( ) (6)诣太守( )(7)垂髫( )

2.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A.xián( )来问讯 B.便yāo( )还家 C.yuán( )溪行

D.xún( )病终 E.欣然ɡuī( )往 F.后suì( )无问津者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A.舍: ( ) ( )B.着: ( ) ( )

C.间: ( ) ( )D.率: ( ) ( )

4.给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横线并写出其古义及今义。

A.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B.率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C.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D. 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E.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5.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 ,名 ,字 ,生活在战乱频繁的 朝。文章虚构了一个 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 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 的愿望。

(2)《桃花源记》以 为线索,按照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

(3)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

6.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A.问 所 从 来 B.后 遂 无 问 津 者 C.此 人 一 一 为 具 言 所 闻,皆 叹 惋。

7.下面各句加点词都有不同解释,选出正确的一项。

(1)复前行,欲穷其林。( ) A.穷苦,贫困 B.极端 C.穷尽,走到头

(2)得其船,便扶向路。( )A.扶助、帮助 B.用手支持 C.沿着,顺着

(3)此中人语云( ) A.语言 B.告诉 C.说

(4)处处志之( ) A.作标记 B.标记 C.意志

(5)屋舍俨然( ) A.好像 B.整齐的样子 C.严肃的样子 D.严厉的样子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A.延长 B.推迟 C.聘请、请 D.伸展

二、阅读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词语。

俨然: 属: 阡陌: 垂髫:

要: 绝境: 遂: 惋:

2.将“渔人”、“村人”两词语准确填入文中括号内。

3..用语段中的原句回答。

(1)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

(2)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 。

(3)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

(4)“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

(5)“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

4.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

.

5.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 )

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

B.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为外界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6.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

第2篇:《可贵的沉默》一课一练练习题

《可贵的沉默》一课一练练习题

知识积累

一、读一读,写一写。

hè xùnsù fù qiàqià

祝( )( ) 重( ) ( )

huǎn pó yì xiǎng

( )和 外( ) 建( ) ( )受

二、辨一辨,组词语。

缓( ) 讯( ) 贺( ) 义( )

暖( ) 迅( ) 架( ) 议( )

三、填一填,读一读。

( )口( )声 ( )然( )声

( )嘴( )舌 ( )约( )同

( )气( )足 ( )顾( )盼

四、想一想,填一填,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生动。

子们回答。

孩子们( )回答。

乎所有的孩子都在交谈。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 )交谈。

的情绪传染给了学生们。

我的情绪( )传染给了学生们。

五、读一读,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1、我们要珍贵别人的劳动成果。

2、这次活动,小明和全班同学都参加了。

3、我穿上衣服和帽子出去玩。

六、下面的句子弄乱了,请你重新排一排。

( )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 )我拾起一片仔细端详。

( )我登高俯视,果然看见满山黄栌树。

( )只见红叶像把小团扇似的,还散发着阵阵清香。

( )树上长满了红叶。

发展练习

快乐阅读

那一天,我真正懂得了母爱

记得那天夜里,北风呼呼地刮着,我感觉特别难受。妈妈赶紧给我量体温:38度,我发烧了。妈妈急忙用凉水沾湿了毛巾,轻轻地放在我的'额头上,给我降温。过了一会,妈妈又给我量了一次,发现体温不但没降下来,反而升高到了40度。妈妈急了,立刻给我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抱起我就向医院跑去。到了医院,医生为我开了药,打了针。

夜深了,北风仍旧刮着。妈妈抱着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家走。寒冷的北风吹着妈妈的脸,可妈妈的脸上冒着热气。我紧紧地靠在妈妈温暖的怀里,激动的泪水不住地流下来,润湿了妈妈的衣服。我在妈妈的怀里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我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自己的床上,妈妈却靠在椅子上睡着了。看着妈妈疲倦的样子,我不敢翻身,生怕吵醒了妈妈。

母爱,是那么伟大。

积累

1.读一读,辨一辨。

量体温(liángliàng ) 降温(jiàngxiáng)

2、填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 )的北风 ( )的怀抱

( )的梦乡 ( )的母爱

3、从短文中找出能表达“母爱”的句子,用“———”画出来。

感悟

4、结合你的生活,你认为什么是母爱?说说为什么母爱是伟大的?

第3篇: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基础巩固练习题

www.daodoc.com

回澜阁教育

免费下载 天天更新

第21课《桃花源记》助学练测集优方案

☆课文导读

本文是以记叙文为主的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穿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遂迷(suì)

邑人(yì)

..间隔(jiàn ɡã)

语云(yù)

...豁然开朗(huî)屋舍俨然(yǎn)..阡陌交通(qiān mî)

郡下(jùn)...黄发垂髫(tiáo)

刘子骥(jì)..便要还家(yāo)

诣太守(yì)..舍船(shě)

屋舍(shâ)..缤纷(bīn)怡然(yí)..

二、词语释义 缘溪行:缘,沿。

夹岸数百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醉翁亭记》一课一练同步作业课练习题

《醉翁亭记》一课一练同步作业课练习题

【同步达纲练习】

一、给加线的字注音

林壑( ) 瑯琊( )( ) 饮少辄醉( ) 林霏开( )岩穴瞑( )晦 明( )伛偻( )山肴野蔌( )( )觥筹( )( )阴翳( )

二、解释加线的词语

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3.晦明变化者

4.野芳发而幽香

5.行者休于树

6.树林阴翳

三、翻译下面句子

1. 1. 1.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四、阅读理解:

至于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a)前者呼,后者应,( b)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③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桃花源记》一课一练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桃花源记》一课一练练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