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高考半命题作文的名师指导
高考半命题作文的名师指导
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限定了作文题目的一部分内容,然后留出一部分内容由作者按要求自己填写完整,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形式的主要标志是作文题目中留有空缺。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考半命题作文的名师指导,欢迎阅读。
半命题作文的特点是有较大的开放度、灵活性,给人留下广阔的创作空间,又有一定的限制性。这两年中考全国有不少的`省市采用了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半命题作文根据有无提示语可分为有提示语和没有提示语两种形式;根据题目空缺的位置可分为前空式、中空式和后空式。
写这类作文的前提是要按要求补全题目。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斟酌已给出的半个题目信息,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作特长、写作内容等将其补全,成为全命题作文,巧妙地让陌生的新题变成自己熟悉的旧题,从容地完成一篇熟悉的作文。
例如有关“读书”“亲情”“学校生活”之类的作文相信同学们已经写过不计其数的文章,我们可以将2005年重庆中考作文题“那是一首歌”写成“读书经历是一首歌”“母爱是一首歌”“学习生活是一首歌”。也可以将2005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作文题“精彩”演变成相类似的形式。
2.注意审清题面要求,明确选材范围。
如2003年湛江中考作文题要分清“生活”与“生命”的不同。
3.标题切忌大而空,要力求展示个性风采。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眉目”,它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格调、精神和色彩,好的标题能使人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4.立意要鲜明,集中,新颖。
例如:“生活因__更精彩”和“生命因__更精彩”都是半命题作文,限制较少。空缺处可以填名词、动词、形容词,如音乐、读书、挫折、爱等,也可以填短语,如得到关注、奋力拼搏、遭遇苦难等。题目一旦确立,就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彩链中挖掘出最耀眼、最闪光的那一节来写,要写出精彩的一瞬、精彩的场面、精彩的心灵感悟。总之,要突出精彩,突出填写的词语,突出主题。
其次,表达的角度要巧。在突出主旨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地使用悬念、插叙、呼应、对比等技巧,要设计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行文中要注意反复点题。
另外,选材要新。要善于调动多种描写手段打动人,以此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第2篇:半命题作文指导
半命题作文指导
(一)——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
香口中学:郑梅
教学目的:
一、了解半命题作文的特点、结构方式。
二、把握补题原则、补题技巧、准确补题,并能围绕主题准确选材。教学步骤:导入—— 补题存在的误区——方法点津——学生演练——成果展示
——学生点评——教师小结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近几年来,半命题作文深受命题者的青睐,它是我们中考作文的“半壁江山”,这种类型的作文,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之间,对学生来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纵观这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我们发现半命题作文的结构形式不外乎以下四种结构形式:前填写式(如“________ 是一把双刃剑”)、后填写式(如“走近__________)、中间填写式(如”生活因_________而精彩)、两头填写式(如“______是__________”)。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填补题目,“题好一半文”,一个好题目是成就一篇好习作的首要条件,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补题这一关上狠下功夫。从平时的训练中,我发现学生在补题上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二、补题存在的误区:
1、补题俗套,重复雷同。
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有些学生一拿到作文题目,不进行认真的思考,盲目草率,信手拈来。比如,《当我面对________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大多数同学的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等,好像大家要“面对”的似乎不是“挫折”就是“成功”。又如,以《人生路上____多》为题写作时,大家拟的题目不是《人生路上朋友多》,就是《人生路上坎坷多》。不难看出,由于思维闭塞、缺乏创意,毫无文采可言,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这岂能不出现“千人一面”的雷同题目现象!
2、补题过大,难以下笔。
以《感悟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来说,《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这类范围过大的拟题比比皆是。显然,拟出这样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补题不合逻辑,有悖常理。
有的学生补题,偏离了出题人的意图,没有把握好“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有这样一道题,《我第一次__》,如若有人填上诸如“哭”、“淘气”、“唱歌”、“做梦”之类,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填进题中,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变换一下,选填印象深刻的“第一”,如“上学校”、“登台演戏”、“领奖”、“下水”则成,因为这一类“第一”都是不难确认的。如能变向运思,选填“说谎”、“当家”、“打工”、“独自远行”入题,则文旨文趣当会更新鲜可人而又合于逻辑,不违情理。
另外,还有些学生补题,拖泥带水,不简洁,甚至有的题目半通不通,含糊其辞,令人费解,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如 “生活因_________而精彩”,有的学生填“生活因我的努力而精彩”,如改成“生活因我而精彩”,不是更好吗?
三、方法点津
半命题作文的填题,填充一个字或一个词,看似简单,但其中颇有奥妙。填题,实质上是作文构思的预热与启动,“秤砣虽小压千斤”,所以我们在填题时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要因为赶时间而草率行事、信手拈来,要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那么,怎样才能补出好题目呢?我觉得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仔细审题,辨清题意。
有不少同学写作文时为了抢时间,赶速度,对题目提示语句匆匆一瞥,粗略一想,就马上下笔,结果往往出错。其实,只要我们对题目认真进行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切中题旨文意,与命题要求暗合神 契。想一想,用什么词语表达最贴近自己的生活,这样就能准确地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我迷上了____》这个题目,从句子成分来分析,明显地缺了宾语。补上宾语就行了吗?不行。还要抓住至关重要的关键词。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对这些关键词语,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琢磨、反复推敲、准确理解。把握住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以上例题中“迷”就是关键词语,重点扣住“迷”的程度或过程,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自己又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名称填上就行了。如《我迷上了语文》、《我迷上了打篮球》等。
2、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笔能否成功,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至为重要。补题一定要从自我生活实际出发,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来补题,用自我的生活真实细节来体现,动用生活储存,使填出的文题正中素材仓库之所备。这样才能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3、关注细节,以小见大。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如《拥抱__________》这个题目,不少考生贪大求全,写自我拥抱阳光、拥抱梦想、拥抱春天„„只要是文题所提示的,全都“拥抱”了,可是文章没写一件具体生动的事,使得文章空洞无物。其实,作文之时,可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以此来写活拥抱它的心理感受,用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如“拥抱小动物”、“拥抱友谊”等,比上面的题目好具体多了。
4、力求创意新颖
新颖别致的标题,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补题时,我们一定要多角度去思考,尽量旧中求新,如“当我面对__________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许多学生会填成功“或”失败“等常见字眼,如果我们把题目补成”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 ”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一种奇妙的效果。
四、学生演练。
讲了这么多,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演练一下,我这里有四个半命题题目,希望大家能遵循补题原则,补出合适的好题目。
1、文题展示:(1)__________,触动了我的心灵
(2)我身边的__________
(3)向__________致敬
(4)______让我__________
2、学生练习(分成四个小组,每组补一个文题, 力争把一个半命题作文变成自己认为最好、最容易驾驭的标题。)
3、成果展示:每组派一个代表,把补好的题目收集起来,将部分标题摘录在黑板上。
4、学生自由点评黑板上的标题,理由要充分。
5、教师小结:补题最好以写“我”为中心,以内容“熟”为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口子“小”为上策。总之,要想方设法,扬长避短,把一个半命题作文变成自己得心应手的标题。
五、选材
1、选材应遵循的两大原则:
题目补充完整后,就应该组织材料作文了,怎样才能精选出最贴切的写作素
材呢?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化“大”为“小”
即从生活小事入手,从亲身经历入手,用具体事例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来抒发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不能空发言论,大话连篇。如写以“爱”为主题的作文,我们在取材时先要考虑到将“爱“具体化,比如“妈妈的手”,要通过写妈妈手的变化、灵巧等内容,写妈妈的操劳,无私贡献,从而体现出母爱的伟大。
(2)化“宽”为“窄”
也就是说将内容集中到一个点上,使之变“窄”才能顺利成章。还是以“爱”为主题,世界上的爱有多种,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处不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爱,小到妈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也充满着一种浓浓的爱意。这个时侯,我们就应该舍远求近,舍大取小,化宽为窄,找准切入口,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来反应自己的亲人在自己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爱。
2、讨论:
分成四个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题目的选材
3、归纳交流
4、教师小结
六、学生写作
第3篇:半命题作文指导
半命题作文指导
怎样才能拟好半命题作文的题目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具体事物拟题法。
这种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_________”,我们可以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又如“当我面对_________的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
第二、抽象事物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如“当我面对____________的时候”,可以填上“虚荣”,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又如“寻找心灵的伊甸园” “寻找人生的方程 ” “我好想有一片蓝天”等,用的也是此种拟题法。
第三、特定情境拟题法。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
第4篇:半命题作文指导
半命题作文指导
一.什么是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的题目,是将一个完全命题,省去一部分,变为一个不完全命题,省去的部分由考生去补充。
其结构形式有如下几种: 1.命前半题。如:“现代科技带来的---”,“我不再---”等
2.命后半题。如“---的滋味”,“---之间”等 3.命首尾部分。如“当我面对---的时候”。
4.命中间部分:如《给____的一封信》(2003年湖北省荆州市小考作文题),《生活因____而精彩》(2006年浙江省金华市小考作文题)
二、题型特点
一般来讲,半命题作文在三个方面给作者以“自由”:
1.重在让考生自由选材。如文题“---的乐趣”就是如此。做此类题,要在选材上仔细斟酌,以“口子孝角度新”为原则,选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意义,最容易写好的材料,完成题目进行写作。
2.重在让考生自由立意
第5篇:半命题作文指导
五、半命题作文的题目结构形式:(课件展示六)
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者只提供一个不完整的题目, 由学生将题目残缺的部分补充完整后再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
1.命前半题:如《__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2009年浙江金华市中考作文题《是一把双刃剑》(200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作文题),2.命后半题:如《走近》(2005年湖北省黄冈中考作文题),《藏在心中的》(2006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作文题)。
3.命中间部分:如《这里风光好》2009年四川眉山市中考作文题,《生活因而精彩》(2006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作文题)。
4.命首尾部分: “《有一种叫》”2009年北京燕山市中考作文题《是》”(2006年湖北荆州市中考作文题)。
六、写作点拨: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课件展示七)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标
第6篇: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半命题作文的形式有如下几种:
半命题作文一直是中考作文长久不衰的一种命题形式。半命题作文的考题方式,是将一个完全命题,省去其中的某一局部,使之成为一个不完全命题,省去的某一局部由作者去增补。前补,如“
给我带来了欢喜”。后补,“拥抱
”。补中间,如“在 影响下”。补两边,如“
里的 ”。补中前,如“
让
更美丽”。补中后,如“我想让
更
”。但无论是哪一种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方式,都必须掌握一个诀窍,那就是: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好两个字“自由”。
这类题在三个方面给作者以“自由”:
一是重在让学生自由选材。如文题“我渴望
”、“
笑了”、“我爱我的 ”等都是这样。做此类题,要在选材上仔细斟酌,以“易下笔、角度新”为原则,多次斟酌,筛选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意义、最简单好写的材料,补充好题目并实行写作。
二是
第7篇: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初一作文训练· 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一、技法指导
半命题作文写作,除了要遵循写作的基本程序外,关键在于运思在先、高明补题。半命题作文的补题貌似简单,但内中颇有奥妙。如何把半命题变为便于自己发挥的命题,是一种“秤砣虽小压千斤”的高层次构思技巧。从某种程度上说,所填文题的巧与拙,将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与败和文章品位的高低。因此,掌握了补题技巧,写作时才会像庖丁解牛那样,做到游刃有余。
补题时最好以写“我”为中心,以内容“熟”为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口子小”为上策,闪亮登场,抢人眼球。总之一句话:要想方设法、扬长避短,把半命题变成自命题。具体操作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充分吸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定文章的写作走向。命题人往往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展示一些信息,我们要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