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说课稿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2-01 07:13: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说课稿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说课稿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一课是湘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第四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五个环节对本课教学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把花卉纹样的设计运用作为教学内容,考虑花卉纹样的文化内涵及与生活的广泛联系,教材围绕花卉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展开,让学生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在内容上,从花卉的写生,到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手法,从单独纹样的形式,到连续纹样的组合变化,循序渐进并强调学以致用的观念。在形式上,设置了两个活动,活动一是为某件生活用品设计一个对称或者均衡的单独纹样,活动二是选择有代表性的花卉,为某件物品设计一个连续纹样,由表及里,由简到难,都注重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今天我们主要针对活动一开展学习和设计。课标要求,在这个学习领域中,学生要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以及“学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让学生了解掌握图案设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对生活用品加以装饰,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依据课标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借鉴中国传统花卉纹样的造型与装饰特点,运用变形与装饰手法设计花卉纹样。

过程与方法:了解花卉从写生到变形的完整过程,学会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一定的组织方法,为生活用品进行装饰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传统纹样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了解花卉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方法,进而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二、学情分析:

之前学生学习过《黑白世界》一课,学生能够运用点、线、面的组合变化制作出黑白不同的灰色层次,为本节课中利用点、线、面的综合表现来装饰纹样,奠定了基础,所以,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在思维上,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通过观察和引导,能够对事物的规律和特点有一定认识。

三、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情况,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 创设情景教学法:学生在一种情境氛围中接受知识效果最好,通过创设与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让学生融入到花的世界中,感受花的美丽,花不仅带给我们芳香,还美化了我们的环境,让世界变得五彩缤纷!

2、 观察、对比法:这是我在本课中采用最多的方法,有六个问题是采用这个方法解决的:

(1)大自然中的花与物品上的花有什么不同。

(2)纹样变形的过程。

(3)纹样装饰利用哪些不同的元素。

(4)元素相同,但形状、大小、粗细、排列方式有哪些不同。

(5)适合纹样和单独纹样的不同。

(6)均衡式和对称式在结构上的不同。

对比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思维的主动性,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3、 直观演示法:这在美术课中最常用的方法,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运用直观演示代替单纯的说教和凭空想象,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总结变形和装饰的方式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为实现上述教学设想,我主要从以下环节开展教学活动。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欣赏花,融入到花的世界中,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花,感受花的美丽,花不仅带给我们芳香,还美化了我们的环境,让世界变得五彩缤纷!

2、对比大自然中的花和物品上的花有什么不同。对比中总结出纹样的定义。然后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掌握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纹样的变形,是在写生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再运用简化、添加、夸张、几何形等手法完成的。二是纹样的装饰,利用点线面,以及点线面的综合运用进行装饰。

3、让学生在对比中总结出什么是适合纹样,什么是单独纹样,然后借助骨式对比发现单独纹样分为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

五、课堂评价

本节课我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评价。首先,评价学生是否了解传统花卉纹样的造型与装饰特点。其次,评价学生是否做到了勤于观察、善于借鉴、精于制作、学以致用。第三,评价学生的作业,看学生能否熟练地运用变形与装饰手法设计一个对称的或者均衡的单独纹样。

第2篇: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教案

咱果学校七年级美术公开课教案

课题: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备课教师:汤蓉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图案的变形手法和图案纹样的构成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设计制作一件单独纹样的图案,掌握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的表现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略自然中的美的形状与色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图案的变形方法,图案纹样的二方连续纹样,了解其主要形式,并能独立设计。● 教学难点:

图案的构成方法,排列与设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彩笔、笔筒、有图案的纸杯、笔筒等

●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教师展示花:

问:喜欢花吗?为什么? 多媒体展示花:

美丽动人、芬芳四溢,它美化了我们的环境,让世界变得五彩缤纷。花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会出现在山野上、花园、花店里。这世界上没有永不凋谢的花,无论是高贵的牡丹还是路边的野花,如何让它们永远地盛开在我们的周围、扮靓我们的生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一起探讨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走近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二、探究设计方法:

多媒体展示带有花形图案的生活物品:墙纸、地板、布料、服装等图片。生活中的花卉与花卉纹样对比。教师总结:图案夸张简洁

1、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自主探究美丽的花儿怎么变成花卉纹样的? 1)观察与写生:

教师:自然界中的花千姿百态一定要仔细观察,注意瓣行,把握总体特征。2)变形:简化、添加、夸张、几何化。

“简化”:是对自然心态的简洁化,减去繁琐细节,以突出整体的特征与个性。

“夸张”:是对自然形态的某些部分进行装饰变更,如使圆的更圆,方得更方,长的更长。“添加”:是运用附加组合的方式在图案中添加装饰,使其更加丰富、理想。“几何化”:是把图形几何化,使外形更简洁、更大方、特征更明显。3)教师展示空白树叶,设问:好看吗?为什么?我们如何把他变得好看? 还可以利用点、线、面来进行装饰花卉纹样。

2、分层练习,掌握方法:(小练习)

教师:尝试运用简化、添加、夸张、几何化进行花卉外形变形。

作业展评:你运用了那些方法变形?

是否保留了特征?缺少什么?

3、进一步探究:

1)刚才我们完成的小训练就是单独纹样的雏形。2)制作纹样首先要确定骨式

展示两个单独纹样,对比观察一下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单独纹样是指一种与四周无联系,独立、完整的纹样;是纹样组织的基本单位,分对称式与均衡式:又称平衡式,它的特点是不受对称轴或对称点的限制,结构较自由

对称式:它的特点是以假设的中心轴或中心点为依据,使纹样左右、上下对翻或四周等翻。

骨式就是纹样最基本的构成(结构)形式

3)教师:花卉纹样设计好之后我们如何进行配色呢?

指导配色

三、自主设计:

1、把你之前完成的小作业整理成对称式或均衡式的单独纹样(任选其一完成)要求:细致、工整、线条流畅

教师:我们也可以画在道具上(纸杯、圆筒等)来扮靓我们的生活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展示、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自评,小组内推荐优秀作品。教师奖励。

四、总结:

同学们,世上没有永不凋谢的鲜花,但有永不放弃的对美的追求,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感受到这些纹样的魅力,热爱这份美丽的追求。

板书设计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一、花卉纹样的造型方法步骤:

1、观察写生

2、变形:①简化

②添加

③夸张

④几何化 点、线、面装饰

二、单独纹样:

1、均衡式

2、对称式

第3篇:美术教案《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湘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课题:《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是学生观察自然、亲近自然的一个窗口。能是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美,在思想上追求美,在实践中创造美。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领略自然中的美得形状与色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梅花生活的美好情感。

认知目标:了解图案的变形手法和图案纹样的构成方法。技能目标:设计制作一件单独纹样的图案。教学重点:图案的变形手法。教学难点:图案的构成方法。

一、导入阶段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最喜欢哪种花?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学生出示自带的花或者照片,并介绍该花的外形、色彩、特性等。品种繁多的花卉美化了我们的环境,还让世界变得五彩缤纷!我们爱花,因为它给我们芳香,我们爱花,因为它带给我们美丽!花会出现在花园里,花店里,还会出现在哪里呢?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学反思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学反思

李家营中学 管强

一堂课能否成功,导入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要想上好一节美术课,除按照大纲要求,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以外,开动脑筋精心设计导入时更要好好设计一堂课的过程。《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这一课是学生普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但怎么使学生从设计花卉纹样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发挥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课前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考虑用自己学生七年级的优秀习作展视频初步导入,有了这个视频导入,让学生对美术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即使在农村学校美术作品一样做的很好,更何况你们城里的孩子呢。

一、从学生身边生活出发,选取了高密三家花店,让学生自由购买并说出购买花的寓意,调动课堂气氛。引出花卉纹样的演变。

二、为学生充分的观察写生花卉的外型特征、纹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学设计

【爱心寄语】:

【课题名称】:湖南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四课《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课型】:设计·应用课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建议设置,考虑花卉纹样的文化内涵及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选择花卉纹样设计运用作为教学内容。教材围绕花卉纹样在生活中的运用展开,让学生感悟民族传统纹样的魅力。在内容上,从花卉的写生,到纹样的变形与装饰手法,从单独纹样的形式,到连续纹样的组合变化,循序渐进并强调学以致用的观念。在形式上,设置了两个活动,由表及里,由简到难,都注重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渴望成功和被肯定。另外,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相对优势,通过观察和引导,能够对事物的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教学反思

《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课后教学反思

醴陵市渌江中学

冯 灿

本单元用三课时完成教学内容。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花卉纹样的变形、装饰,并尝试设计。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

一、本节课采用了丰富的数字资源: 多媒体软件 互联网 视频音频软件 手机信息资源等

二、这节课采用了哪些信息技术手段

课前:“小影+ + 初页”,制作 微视频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或将课堂部分内容前置,先学后教,翻转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机课中:“手机

QQ+脑 电脑

QQ ”,用 多屏互动技术手段改革课堂展示环节。用

QQ即时传送文件,便于静态地展示学生作业。课后:“问卷星+ +” 二维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检测内容适合为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型。用 问卷星制作检测试题,用 二维码分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