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教案
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连加减法的计算,并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的连加和连减计算。
教材分析:
由于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过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所以,通分是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教材先安排了三道通分的复习题,复习已学的'通分知识。然后通过三个例题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例1,结合直观图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重点是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例2在例1的基础上类推出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例3,结合异分母分数连减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有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采用不同的通分方式,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把三个分数通分P124准备题
2.计算P124、2
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学例3
A、出示例3
B、读题后列出算式
C、想一想这三个分数的分线有什么特点?怎么计算?
D、反馈讲评
E、看书P124
2.教学例4
A、自学例4,看了后你想说些什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B、你觉得和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有什么时候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C、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尝试练习P125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P125、1--2
2.比较大小P125、3怎么比较?
3.应用题P126、4--5
4.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时候?你还想说些什么?
第2篇: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教案
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教案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连加减法的计算,并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的连加和连减计算。
教材分析:
由于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过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所以,通分是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教材先安排了三道通分的复习题,复习已学的通分知识。然后通过三个例题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例1,结合直观图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重点是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例2在例1的基础上类推出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例3,结合异分母分数连减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有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采用不同的通分方式,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把三个分数通分P124准备题
2.计算P124、2
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学例3
A、出示例3
B、读题后列出算式
C、想一想这三个分数的分线有什么特点?怎么计算?
D、反馈讲评
E、看书P124
2.教学例4
A、自学例4,看了后你想说些什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B、你觉得和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有什么时候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C、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尝试练习P125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P125、1--2
2.比较大小P125、3怎么比较?
3.应用题P126、4--5
4.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时候?你还想说些什么?
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异分母数连加连减的演算。
(3)通过引导探究,陪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进行异分母数连加连减的演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训练
1、说说异分母数加减法的算里和计算方法,并计算下列各题。
2/15+1/57/8-1/6
4/5+2/38/9-1/12
2、强调方法,编题到如新课。
要求学生在以上算式众任选题添上一个真分数,使他们成为连加或连减的形式。
3、反馈算式,并揭式课题:异分母数连加连减。
二、引导探究,掌握新知
1、尝试计算,探索方法。
(1)学生同桌交流刚才所编习题,尝试计算并交流计算方法。
(2)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算法板演。
(3)反馈算理。
(4)全班交流,比较方法。(一次通过与分步通分的比较)
2、: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异分母分数相加减,一般可以一次通分(有时视实际情况也可以分步通过),再进行计算。
板书:方法---次通分
3、专项练习。
(1)先说说下列各题三个分数的公分母,在填空并口答结果。
①1/4+3/10+2/5=()/()+()/()+()/()=
②4/15+3/20+13/30=()/()+()/()+()/()=
③1/2-1/8-1/4=()/()-()/()-()/()=
④8/9-5/18-2/27=()/()-()/()-()/()=
(2)计算下面各题
4/9+1/2+3/57/12+1/4+4/52/3-1/6-7/18
教学过程
备 注
5/6-1/12-1/8
①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②学生自行评改。
4、,强调方法:找出几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进行一次通分,再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算法是否正确,有错的请改正。
(1)5/7+11/14+17/42=5/42+11/42+17/42=33/42=11/14......()
(2)3/8+3/4+1/12=9/24+18/24=29/24......()
(3)7/10-2/15-3/20=42/60-8/60-9/60=25/60=5/12......()
(4)11/12-5/16-3/8=88/96-30/96-36/96=22/96=11/48......()
2、在下面各题中的()里填上〈、〉、=。
1/6+1/3+1/2()17/8-1/3-1/2()0
1/8+1/4+1/12()11/343/4-2/5-1/10()1/3
(1)学生独立填空。
(2)讨论比较方法,有没有比通过计算比较更好的方法。
(3)谈话激励创新意识。
3、应用练习。
学校食堂一月份节约用煤4/5吨,二月份节约用煤2/3吨,三月份节约用煤5/6吨。三个月共节约多少吨?
(1)学生列式计算,同桌讨论对结果的处理。
(2)教师强调单位名数的处理。
四、课堂
师生谈话:
(1)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
(2)三个异分母分数相夹剪与三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在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课堂作业
1、学校运来一堆沙。砌墙用去4/5吨,修操场用去7/8吨,还剩下3/10吨。这堆沙原来有多少吨?
2、从王村到县城,步行要用11/12小时,骑自行车比步行可以用1/2小时,坐汽车又比骑自行车少用1/3小时。坐汽车要用多少小时?
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师只需作稍加点拨,学生即能掌握连加、连减的方法。特别指出:在异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中,几个分数可一次通分,使计算简便。
第3篇:五年级数学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教案
五年级数学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教案
目标
使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会口算简单的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及训练
重点
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对计算结果出现分子是”0“的情况,会正确写”0“。
仪 器
教具
教学内容和过程
教学札记
一、创设情境
1、指名学生说出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计算下列各题。
-++
订正后,提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二、探索研究
1、揭示课题: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
2、教学同分母分数的连加。
教师出示例4,指名读题,说题意。
问:这道题里有几个分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
怎样计算呢?让学生讨论,并说一说怎样计算。可能大部分同学会说出按顺序分两步计算,即先计算+,得出的和再
第4篇: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的教案
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的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的计算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呢?
二、教学新课
出示例3计算13/15+4/15+7/15
观察这题的特点:同分母分数
让学生尝试练习,并进行校对。指出注意点:最后结果的处理。
出示例4计算8/11-3/11-5/11
观察题目的特点
尝试练习,强调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
1、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的方法怎样?
2、最后的结果怎样处理。
五、布置作业
第5篇: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的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的计算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呢?
二、教学新课
出示例3计算13/15+4/15+7/1
5观察这题的特点:同分母分数
让学生尝试练习,并进行校对。指出注意点:最后结果的处理。
出示例4计算8/11-3/11-5/1
1观察题目的特点
尝试练习,强调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
1、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的方法怎样?
2、最后的结果怎样处理。
五、布置作业
第6篇: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教案
高庙王第一小学2012---2013下学期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信息窗3 第一课时
同 分 母 分 数 连 加 连 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8-P40.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计算法则,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养成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出示课件)
1、5/6的分数单位是()3/8是()个1/8 6/7是6个()/()6个1/11是()
2、口答
1/4+3/4= 5/18+7/18= 9/20+11/20= 4/5-4/5= 13/15-4/15= 28/45-13/45= 师:说一说,刚才这些题你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任选两
第7篇:五年级数学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教案(模板21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教案的编写需要与同事们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学心得。这些教案范文从不同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年级数学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教案篇一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是对分数在相同分母的情况下进行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计算方法的练习机会,同时帮助小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吴老师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以下特点:
1、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主动学习。
本课在设计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的例题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作为教学题材,从学生熟悉的'分吃饼的情境出发,让学生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