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草原之行散文
草原之行散文
一、异乡客
早年在歌里知道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也见过关于大草原的照片,穹庐旷野,牛羊成群,却没有想去的冲动。后来身边的朋友不断说起草原的广袤无垠,加之母亲也动了去草原的念头,这才认真打听去过的人,都说由于干旱,今年的草不好。连日来认真听了天气预报,呼伦贝尔都是阴雨天,但凡大自然的馈赠,植物先知,山河先得。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该是去大草原看看景,结识一些草木的时候了。遂一家人于次日清晨驱车,向远在一千公里的大草原进发。
现代化的交通,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当夕阳渐近的时候,我们到达了第一站:阿尔山附近的伊敏河小镇。小镇四面环山,空气清冽。街道很窄,两辆车并行几乎要“擦肩”,好在来往的车辆稀稀落落,所以并不显得拥挤,细看,发现来往车辆多为外来,而小镇主体交通工具竟是单车和马车。街道巡逻的警察,着一身马装,骑着高头阔马,引来路旁一群外乡人的惊呼称啧。还有人操着浓重的京腔儿,抱怨自己所在的城市,到处是钢筋水泥,排气管连着呼吸道,不环保,不节能。抱怨声中有人插话:那就来山野,盖个茅草屋,清晨踏着露水放羊,傍晚戴着星辰回家,多环保,多健康!京腔儿听了便不再吱声。其实我们这些异乡客都心知肚明,这种生活只能是向往了,空闲时间去这里走一走,看一看,吐故纳新,这个可以有。若真的想把异乡做故乡,缺乏的不仅是勇气,更多的是难以割舍的情怀。都说哪的黄土不埋人,可还是家乡的泥土闻起来叫人踏实和舒坦。
是的,人要有情怀,就像街道正对着的伊敏河旁那个身穿藏袍的异乡女子,守着地产的牛肉干,奶酪,静静地站在那儿眺望山的另一端,像一尊雕塑。透过波光粼粼的微光,我看见了孤独的样子。这种孤独,适合一个人去解读,是生活的禅,不能分享。
河畔不远处,是小镇的中心广场,霓虹灯把广场装点的不伦不类,仿佛大都市之赝品。不过广场的搭台上,几个俄罗斯小伙子却吸引了我。其中一人微闭双眼,拉响手风琴,一曲强音飘过耳畔后,几个人随乐曲声开始绵绵倾诉,虽然听不懂他们唱的是什么,但是我听到了衣炔飘飘的声音,声音里有思乡的异乡人,有花草挽留的纠缠。我还听到了哭腔,出自我不知道的遥远国度。旁边听的人也闭着眼睛,我知道,心路迢迢,唱的人朝自己的内心去了,听的人也朝自己的心里去了。
小镇的夜,催促着我们返回住处。牵着母亲的手,顺着岸边观景道上徜徉,心情松弛,迎面而来的风有些寒凉,我帮母亲拉上衣链,自己却迎着风,在内心世界里慢慢往回走。此刻,我与自己离得这么近,与故乡离得那么远,其间有说不出的温暖和惆怅,我确定,喜欢这样的感觉。我把这些五味思绪细细打理一遍,美好的收藏,丑陋的沉淀,异乡地,我定格。
二、千里之路风雨一程
阿尔山是通往大草原途径的一个景点。早上八点钟,我们在山前下了车,发现空气中漂浮大量水分子的微小颗粒。看来今天有雨。是进是退,何去何从呢?最后还是父亲拍板定案:既来之则安之!导游小姐闻言,以最快的速度飞身挤进购票窗口,不多时,我已站在了山脚下。
草木香一股股地从山上流下来,远处,青山泼墨,白云写意,丝丝牛毛点落山中。我喜欢这种况味!游览车带领我们来到了驼峰岭的入口处,由于父母年事过高,不能爬山,安排好二老在驼峰岭出口处等候之后,我们就放开了手脚,向驼峰岭进发!刚开始,大家雄赳赳气昂昂的一路说笑着,慢慢的,山路越来越陡,我分明听见了自己粗重的喘息声。同行的人有的低头匍匐攀爬,有的爬一段,叉腰驻足眺望一会儿。有两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男女,背着双肩包,从我身边阔步直上,转眼,与我拉开了距离。擦肩而过的时候,我分明感受到一股汗水混合的热气,他们用矫健利落的'动作告诉我:年轻真好!
终于,我站在了驼峰岭上。我兴奋地张开了双臂,像一只展翅的雄鹰,作势翱翔,千万种喜悦,从心里扑棱棱飞出。驼峰岭上的天池,优雅娴静,似超凡脱俗的仙女,使得坚硬的山朗润起来。这水是有心的,水的心事全在颜色上,此刻,天上下着零星小雨,远处白雾袅袅,水色氤氲,使得池水幽深碧蓝,让人徒生淡淡的清愁。女儿站在池边围栏,不停地变换姿势,笑成一朵马兰花,对面的家人频频按着快门,他们用这种方式,把喜悦定格成一张张照片。
当我们在出口处与父母汇合的时候,漫天黑云掉下天空,在山腰散开,紧接着合拢。远处惊雷震慑,闪电翔空,一场大雨终于下了起来。无奈之下,我们来到山间的一小饭店,墙上醒目之处挂着一幅《沁园春.雪》的狂草好字,老板迎上前,热情地说了句“风雨留贵客呀!欢迎欢迎。”我好奇地问起字画出自哪位大师的笔下,老板自豪地说:“这是我写的!”惊叹之余,大家不禁对这位儒商刮目相看!
外边的雨越下越大,接下来的景点怕是走不成了。也罢也罢,也许这就是天意,既来之则安之。这个下午,我们就在这山间茅屋,说说文字,笑笑风云,这何尝不是一道风景呢?其实人生本身就是一个有关风景的命题,说不清也写不透。就用风雨伴酒,醉已成,醉一程吧!
三、夏至已至
终于,在出行的第三日,一家人驱车浩浩荡荡地驶入草原。只可惜由于干旱,草原的草不够肥,风景不够美。父亲说,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出行,就是风景。我听了,不由得窃笑着仔细打量:父亲是老帅哥,母亲是老美女,兄弟姐妹身上也留有曾经的帅气靓丽,就连初长成的小女也是生得水嫩青葱,明摆着就是一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一家人和和睦睦,不分心,不计较,怪不得父亲一脸的欣欣然。
一路走,一路的话题,紧紧围绕国事,家事,大自然缓缓展开,家庭会议从小家升级为大自然的一场盛事。我是微笑的,只听,听大家的闲聊和调侃,听小侄女发现大片牛羊的尖叫,听叶子与叶子的脉脉情话。车终于在蒙古包前停下。
有些地方其实早就住在心里,梦里见过多少回了,还不解意,非要真真切切地见一次。
整个上午,我都在草原游逛。你所看见的我,不是城里人,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牧人,围绕着青草,牛羊,聆听着风中传来马儿响鼻的声音。通向山林深处的小路上,一群羊潮水般涌来,领头的羊停下脚步,羊群迅速安静下来,头羊不动,羊群也不动。慢慢地,羊群顺着山坡四散开来,一边吃草,一边停下来张望,眼神澄澈,如同婴儿。松林的背影里,三四头黄牛安逸地静卧,它们惬意地闭着双眼,慢腾腾地咀嚼刚刚走过的旅程。
挂着香囊的风,也是慢的。一会从山脚爬到山脊,一会又从山脊滚下山底,累了,要么揪着树枝,悠然自得地荡起秋千,要么钻进草丛里,做起美梦。
一只雄鹰,时而高飞,时而俯冲,像在练习滑翔。对面隆起的山坡上,这边站着落叶松,那边小草青青,中间由于干旱形成了隔离带。草丛间牛一群,羊一堆儿,让人很自然地想到秩序这个词。在这个地方,动物、植物,顺从自然,也顺从命运。
但我觉得有了这些还不够,如果把身边的蒙古包纳入中心,就是十全十美的了。水蓝花边,镶在白色的顶子上,阳光在蒙古包上流淌,炽热宛如稠密的液体。风从山上来,拍打着门帘,发出啵啵的声响。我的双腿靠近最神秘的门,我开始莫名的激动,甚至心慌,更有些迫不及待。掀开门帘,墙面以大红色贯穿围绕。整体的造型宛若巨型伞。伞顶和伞身之间是断开的,钢筋作媒介,使其相连,成为一个整体。断开处可以窥视到蓝天白云,它们和着阳光流入帐内。草香,混合着屋内独特的膳香,赋予了蒙古包独特的气息。门对面是成吉思汗的画像。当地朋友说,每个蒙古包里都有这样一幅画像,遥想当年,成吉思汗就是利用蒙古包的移动便利性,吃着牛肉干,奶酪,一路披荆斩棘,创造了历史,也因此被蒙古人视为图腾。几百年以后,中原人以游客的身份坐在蒙古包,看着他的画像,喝着酥油茶,享受着草原上的风,这是成吉思汗万万想不到的吧。
傍晚,我们在蒙古包享受了一顿别具特色的草原盛宴,羊肉是带血的,牛肉是五分熟的,虽然别开生面,却有些触目惊心。想想刚刚还是活蹦乱跳的草原精灵,转瞬却成了餐桌上的食物,里面夹杂的弱势群体的无助,惊悚和绝望,无声的触碰着手中的刀叉。
尘世之间,一草一木,都各有自己生存的世界,我们的世界,不想被不相干的人打扰,而草原,也是吧。我忽然感觉到真实的存在,一伸手就能触摸一抬头就会碰撞,那么寒凉,那么坚硬。
这个傍晚,我没吃一口带着血丝的羊肉,更以父母年事已高,受不了蒙古包里蚊虫的侵扰为由,断了大家在此居住的念头,驱车前往具有俄罗斯风情的木格楞。
一路之上,回望来路,突然发现,只有经历过挣扎,失望,希望,尚能存活的一切生灵,才会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草原的辽阔吧。好在,时光正好,因为我在当场。时光正好,爱我的人在路上,所幸,我也在路上。
第2篇:乌拉盖草原之行散文
乌拉盖草原之行散文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河南省实验中学的顾老师最有情怀的辞职信也说出了我的心声。人生就像拿了很多藤条编一只藤筐,没收口,总放不下。直到已近不惑之年,忽然觉得应该出去看看祖国的壮美河山,特别是几个同事达成共识的地方是天边草原,而那广袤的原野,清风吹送,蓝天白云,一直是我的最爱我的向往!尽管天气预报提示乌拉盖7月24——26三天全部是阴雨天,但未及出行,我的心仍似冲出藩篱的小鸟,向着美丽的乌拉盖大草原大放飞!
清晨4点,天还未放亮,我们原儿科三个姐妹,一路随徒步群共三十八人乘客车,奔距离沈阳6000多公里外的大草原乌拉盖而去……
客车在寂静的早晨快速地行驶,我由于惦记着出远门,一夜没太睡好,这时都闭上眼睛假寐,一颗期盼的心却飞出很远。大约经过四,五个小时的颠簸,我们到达了第一站——珠日河草原旅游区。由于今年干旱,草色不很深,但我已经很知足。站在铁丝网外,远远望见草原尽头,和蓝天的交接处,有点点白色的拱形屋,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蒙古包,神秘的草原建筑。
逗留十几分钟,司机师傅说,这是一个小草原,我们要去的地方要比这里大得多。显然司机走南闯北很熟悉内蒙之行的行程。车又行驶了五六个小时,路边开始有一片片绿地,我趴着车窗贪婪地看着延绵不绝的草原,和随着车轮盘转的深褐色的一带远山。路边的草色深浅不一,起伏和缓,上面零星绣着不知名的野花,像我柔软的绿头巾飘落。这就是我向往的一望无际的乌拉盖草原了。乌拉盖草原隶属内蒙锡林郭勒盟,因乌拉盖河而得名。蓝天与绿地相交接,把乌拉盖罩在这里,它远离喧嚣,远离繁杂,简单自然,让人的心灵宁静。耳边响起腾格尔的《天堂》,广袤的草原蕴育了的草原歌曲也忧郁,宽广,豪放!
目光流放到草原的尽头,远处山坡上一堆“白色乳石”摁进草地里,只裸露出一部分,在一片绿的海洋里,微微隆起。渐渐的那样的“钟乳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而且看到了移动!原来它们是羊群!同事也一阵惊呼!紧接着,就像给一个认证一样,眼前的绿草上地上布满了乳白色的羊,一片一片覆盖住了绿色,满眼蔓延。《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当你读到的时候是意境,当你见到的时候是震撼!
又停车的时候是乌拉盖河,蓝蓝的和天空同色,静谧幽然,美轮美奂。这里有很多蒙古包,上边的字符,看得很真切,我问蒙民,他们说是吉祥的意思。
随着草原的深入,我才明白草原并不都是绿色的。眼前一整片红色草地,绿得色差也极大,有浅绿,有墨绿,像极了一幅铺在蒙古黑土地上的油画。忽然一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出现在视野中,车内一阵骚动,司机就此停车,驴友们纷纷下车,把自己淹没在油菜花的世界中。草原的色彩斑斓是我没有想到的。
再继续走了两个小时,天还是阴了下来,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到达草原深处玛拉沁艾利度假村时,雨飘大了。来时看天气预报说乌拉盖三天都是阴雨。通往我们驻地的小路非常泥泞,客车无法通行。憨憨的蒙民用开来四轮子拖拉机,要把我们运送过去。我们分两批上了拖拉机,挤在一起,随着车的震荡,东倒西歪,站立不稳。我想起《狼图腾》里20世纪60年代自愿来蒙古插队的知青陈阵,当时他们是不是就这个样子?但即使是这样的条件,同行的徒步群的人特别谦让,你拉我拽,相互扶持,我们腰酸背疼,终于安稳着陆了!晚饭是羊肉做成的各种炖菜,炒菜,味道纯正,入口顺滑。邻座喝得是马奶酒,我们喝草原白,口感好,喝得酣畅淋漓。群主牛哥不声不响地张把诸事搞定,草地上隆起的蒙古包就是我们的安歇之处,蒙古包上边是用毡子盖成的,怪不得叫毡房呢?我终于走近了蒙民,走近了神往已久的蒙古包!由于数日阴雨霏霏,草地湿漉漉的,蒙古包里也潮湿,我们心情有些低落。晚上胖胖的女主人抱来好厚的被子,我们一天车马劳顿,盖着大被竟睡得非常好。回来时,我们才想起来草原的好。即使热,也不出汗,盖着那么厚的被子,睡得很舒服。我们这边一条毛巾被就会一身的汗!
第二天清晨,我走出蒙古包,草原的太阳一点点从草地的尽头露出来,那是惊心动魄的美丽,当晨光散放在草原的低空,远处几匹牧马,悠然的吃草,我们置身其中,绝对是看客。那草原是大自然的,是牧马的,是羊群的。太阳徐徐而升,草原的温度很快升高了,我们从走出蒙古包到八点吃早饭已经霞光普照,我们换上单层衣服,心情已经被小雨涤荡过绿草和醉人的朝霞融化了。
玛拉沁度假村是由姐弟两家经营的,为了不让我们离开,很晚才开饭。他们这有各色的蒙古马,希望我们留下来骑马,留下来去看白桦林。但由于下雨,去白桦林的小路草深,都怕打湿了刚刚有点干爽的鞋和裤子,而且我们第二天的行程是狼图特拍摄基地和布林泉,狼园,所以我们还是坚持出发了。
第一个景点是布林泉风景区,湛蓝的.天空下,我们撑着遮阳伞,走在弯弯长长的仿古栈道,假山怪石中间奇异的泉水喷流不息,成吉思汗骑马射箭的雕塑远远地矗立在那。离开布林泉,我们继续乘车直奔狼图腾拍摄基地——兵团小镇,这可是我第一次看电影拍摄基地,何况是莽莽草原,何况是我喜欢的狼图腾,我急切地走进这个让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惊叹的地方,这个让世界瞩目的地方!进大门,走了很长土路,路边是围起来的草原和远山,我们在陈阵呆过的草地上留影。看到里面铁制拱形门楣上赫然写着”狼图腾拍摄基地“,我的心激动不已。进去,是一排老式的房子,人民公社,老食堂,诊所,邮局,电影里的场景真实地呈现眼前!看到了这些我想,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是兢兢业业的,电影火了,不仅仅是这个地方,演员重要,导演重要。如果不是擅长拍摄异域风情的阿诺导演,如果不是演员冯绍峰把自己和草原融为一体,从而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演技,影片怎会有如此的反响!其实无论草原的图腾是鹰还是狼,《狼图腾》这篇小说都是成功的,《狼图腾》的演技也是成功的,它传播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已经给草原带来影响!至于草原狼只是一种象征,地域的象征,使电影有浓郁的特色!在狼园大家看到了铁网围起来的草原狼。它已经名声赫赫,仅供观瞻了!
天气预报是三天都阴雨的,真的很成全我们,这一天竟然阳光明媚,待回到玛拉沁度假村,天色已晚,聚在蒙古包里晚餐。晚餐后,蒙民点起篝火,悠扬的蒙古长调萦绕与篝火和狂舞的人们中间。我和弹奏蒙乐的蒙古小伙子合影,他开心地摆了个ps,小姑娘也调皮地靠过来,同事给我拍下了这值得纪念的镜头。从广西来旅游的几个人纵酒高歌,至深夜,我们汇拢在一起无论认不认识一起载歌载舞,那份旷野间的融合那种无拘无束,无论来自哪里都是共鸣的。蒙古酒使广西游客一夜不眠,挨个到我们住的蒙古包喊人,还想搅得我们也一起跳舞。
第三天清晨,又有北京来的游客,蒙古小姑娘献上蓝色的哈达,表达祝福,欢迎的礼仪。而我们即将启程回家,本来牛哥说想去白桦林的早晨四点半出发,然后回来和大家一起吃早餐。但早晨天上飘着小雨,谁也没有起来。六点半起床,牛哥已经从白桦林回来了,他独自在黑黑的早晨趟着湿漉漉的草地,给我们带回了一根白桦林树枝!
天气时阴时晴,但是我们已经不担心了,即使都是雨,我们就直接坐车回家好了。途中,在可汗山等几处停留。可汗山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陵园,苍狼之路通往山顶。我已经归心似箭,不能安心观摩了。从家出来就带了千丝万缕的牵挂,一直扯着到遥远的乌拉盖,转而捋着它回转。经过十来个小时的颠簸我们又站在了家乡的土地上,在路边等老公和儿子来接在可汗山的马蹄印里崴了脚的我,脑海里依然浮现草原上起伏的蒙古包,晨辉下悠闲的牧马,狂劲有力的蒙古舞,还有悠扬的蒙古长调……
我还没有顾老师洒脱,如果我有一个月的假期,如果我可以带着“家眷”,我要重返草原,细细体味那里的风土人情。
第3篇:草原之行随笔感想
草原之行随笔感想
前日,凌晨四点半就被老公叫醒,说是带我去一个地方,我嘟囔着不愿意起来;可是当他告诉我去草原上看日出的时候,我和女儿都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了自己。天还没有亮,因为路程较远,还要赶回来看店,所以只能在这个时候动身,不过我觉得还能够在车里美美睡上一觉,就不觉得多委屈了。
草原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蓝天,白云,雪山,草地,想想都是美好的,虽然我久居高原,可是总被俗事缠身,一直未能成行,这次终于可以去了。图片一路上,我想象着到达后的境况,一定是激动,感叹和欣喜着的吧。
行至中途,尚在睡梦中的我突然被老公叫醒,他指着远处让我看。太阳正从天际开始升起,天边被即将钻出的太阳染红,多美啊,图片
女儿执意的要在这美景下留下身影,清晨的高原有说不出寒冷,看着她瑟瑟发抖的身体,脸上却带着一种满足的快乐,原来,这
第4篇:草原之行游记作文
草原之行游记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草原之行游记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草原之行游记作文1
暑假终于到了,我和妈妈等人启程前往向往已久的草原。
我们是乘车前往的,经过X天的奔波,我们一行七人来到了目的地——贡格尔草原。一下车,我就兴奋地奔向草原,尽情地奔跑着,使劲地呼吸着。草原的空气特别清鲜,令久在城市中的我似乎有些贪婪;草原一望无垠,好像没有边际;草原又极静,偶尔飞过几只鸟,它们叫着,像是在歌唱草原的辽阔。
白天的草原令人惊叹,夜晚的草原更是令人神驰。晚饭后,我们都穿上了厚一点的衣服,开始向着草原深处进发。夜晚的小草是湿润的,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