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26 07:13: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余国福2011-3-7

一、倾听音乐,激情导入

1、导语:同学们,你们觉得,对于一位画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眼睛--因为要用眼睛来观察世界、调配色彩;对于一位歌唱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嗓子--因为要用嗓子唱出美妙的歌曲;那么,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因为要用耳朵来聆听音乐、谱写乐曲。

可是,有这样一位音乐家,在他最需要听力的时候,失去了它。

2、分析幻灯片的内容。

他是谁?--贝多芬。看过他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创作时间表,你会发现什么?--贝多芬最辉煌的作品,都是在他罹患耳疾、逐渐失去之后创作的。对此你们有何感想?

3、引用学生作文中的话,引入正课。

上周末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小作文:我心中的贝多芬。很多同学写得不错。其中有一位同学的作文中这样写道:“一个什么也听不见的人,却能用音乐展现出这样美好博大的世界,表现出这样纯洁高尚的理想,这真是奇迹,怎能不使千千万万人为之感动呢?”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与作家何为一道,共同体验贝多芬的心路历程,感受伟人高贵的灵魂。

二.了解内容,整体把握

1、自读交流。首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94页,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内容,思考下边两个问题。

2、整体把握。

(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2)客人拜访贝多芬的过程是怎样的?其间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不同视角塑造人物形象

1.女佣眼中的贝多芬?

本文内容并不复杂,但高妙之处在于: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塑造人物形象。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女佣眼中的贝多芬。书中哪些语句谈到贝多芬的哪些情况?

2.客人眼中的贝多芬?

这一段描写抓住了最能反映贝多芬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以形传神;外貌描写还加上提示性格特点的语言;进行外貌描写时使用修辞,如比喻、夸张,以其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

3、外貌描写的实战演练

其实可以不止是班上的同学,在座各位,包括我们听课的老师,都可以成为我们描写的对象,看同学们能否做到以形传神。请几位同学来念念他们所作的人物描写。

4、贝多芬自己的言行?

外貌只是对一个人外在形象客观的描绘,要窥见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最好是通过他自己的言行来展现。请同学们找出对贝多芬自己的言行描写的句子。来看看,透过这些描写,我们看到怎样的贝多芬?

四.品读人物,感受灵魂的对话

1、走近贝多芬之凡人贝多芬?

2、走近贝多芬之伟人贝多芬?

3、走进贝多芬

从凡人到伟人,这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要跨越这道鸿沟,贝多芬告诉我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让我屈服。鲁迅先生也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4、感悟

走进贝多芬,让我想起了傅雷先生翻译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写的,以贝多芬为原型的长篇小《约翰克里斯多夫》里的译者献辞。我们一起来高声朗诵吧!

五、结束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是跪着的。”同学们,如果你不想成为平庸的奴隶、世俗的奴隶、命运的奴隶,那么,请把你跪着的双腿站立起来吧!

下课!

六达标练习

(一)基础部分

1.注音

A.厌恶()打扰()惹人()

B.弹奏() 纽扣() 下颌()

C.含蓄() 凝重() 怜惜()

D.深邃() 女佣() 牛氓()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门槛无端孤独整理B.徒劳梳头沉重稍微

C.悲剧坚韧凝结倒霉D.篷勃嗓子耳聋捏弄

3.选词填空。

(1)这个好心肠的女人经不住客人的(一再再三苦苦)要求。

(2)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乱七八糟)。

4.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A.贝多芬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被称为“乐圣”。

B.贝多芬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具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不向厄运低头。

C.“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属于肖像描写。

D.本文层次清楚,写作顺序是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视了一会儿:“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

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①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②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lú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他的灵魂锁闭在pán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牢,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5.按照拼音写出汉字。

lú() pán()石

6.解释加点的词语。

小心翼翼:巴望:

7.对“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来人胆大妄为,竟然无所顾忌。B.作为音乐巨人很傲慢不愿让人来访。

C.这是一个比喻,一般人都以为贝多芬很可怕,很难接近,有人来访他很吃惊。

D.来访的人很勇敢。

8.谈一谈对文中画曲线的两句的理解。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9~13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美]海伦凯勒

①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②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做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③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人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

④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⑤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从你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呆滞()熟视无睹()健康无恙()惦()念

10.第①段中加点的“事事”二字,前一个“事”的意思是,后一个“事”的意思是。

11.第②、③段中加点的“这”和“这样”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12.作者在第②段中说:“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那么,我们的每一天应如何度过才有意义,才能更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呢?

13.在第④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从这一假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简要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14.改正下面报刊上出现的病句。

平潭海滨水温净,浪轻柔,是天然的一个海水浴场。

七.个性化备课

八.教学反思:

余国福

第2篇:《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通过语言描写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培养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品析人物形象,感受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指导】

一、自学导航

(一)走近作者

何为:原名何敬业,1922年生于浙江定海,当代作家。著有《第二次考试》、《织锦集》、《临窗集》等散文集。

(二)贝多芬及其作品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生于1770年12月16日,逝世于1827年3月26日。德国作曲家和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贫穷家庭。在父亲的严格训练下,贝多芬显露出了音乐上的才华,但贝多芬常常遭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在5岁时患上中耳炎,8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0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从26岁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他在痛苦中仍然顽强地创作《英雄交响曲》;在48--57岁年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53年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46岁的贝多芬听觉完全丧失,依然坚持音乐创作。晚年的贝多芬创作最后几首弦乐四重奏。56岁贝多芬因患上重病未能完成。

(三)读文自主预习,小组展示

(1)初读课文

A、听课文录音,注意语言语气、感情。

B、组内推荐同学进行朗读展示、朗读点评及赛读活动。

(2)圈点勾画生字词。

(从音、形、义三个方面着手,以课后读读写写以及课文内注释为主)

这篇课文中我整理出如下重点字词: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导入新课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女佣()重荷()下颏()

suìchòuxiāopán

深()()躇喧()()石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徒劳:

踌躇:

杂乱无章:

(3)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4)课文围绕线索,写了哪几件事?

 【课堂导学】

(一)人物外貌赏析

阅读课文6-9自然段,找出描写贝多芬外貌的句子,并说说这些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性格特征。

学法指导:

1、勾画描写贝多芬外貌的句子

2、我从自然段,句子,(词语),看出贝多芬(性格特征/精神气质)

(二)人物语言赏析

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语句深深地触动了你,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说说这些语言描写展示人物怎样内心世界。

学法指导:

1、勾画出贝多芬的语言。

2、说说你的理解,以及语言描写展示人物怎样内心世界。

自然段,(句子),意思是可以展现出出贝多芬

(内心世界)。

(三)总结归纳

根据以上的学习和探讨,你认为贝多芬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拓展延伸】

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挫折?你是怎么面对的?

廖美满

第3篇:《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3.《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第一课时)

班级:主备教师:王耀文备课组长:秦金平领导批阅: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教师寄语: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风帆--张海迪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了解音乐巨人贝多芬。

2.揣摩文章语言,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3.引导学生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难)点预见:初步学习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展示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二、目标展示

三、自学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磐石()喧嚣()深邃()重荷()门槛()

2.解释词语:

重荷:不见天日:

杂乱无章:小心翼翼:

惹人注目:深邃:

四、自学指导(听课文录音,完成下列问题)

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2.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从多角度分析贝多芬的性格特点。

2、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预习自测】

1、文学常识

贝多芬:

作者简介:

2、掌握的加线字的读音、解词

磐石()喧嚣()深邃()重荷()

下颏()喃喃自语()踌躇()()

杂乱无章:惹人注目:踌躇:

深邃:巴望:磐石:

【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2、本文层次清晰,是按照拜访的先后顺序,从三个角度表现贝多芬这一形象的。请浏览全文,思考,然后具体说说是从哪三个角度表现的?

【解难答疑】

1、女佣眼中的贝多芬:请你抓住文中词句,说说女佣眼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

2、客人眼中的贝多芬:精读6、7、8、9段,画出描写贝多芬穿着和外貌特征的语句,

说说客人看到了一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