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洪湛传》原文及译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25 07:12: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宋史·洪湛传》原文及译文

《宋史·洪湛传》原文及译文

洪湛,字惟清,升州上元人。曾祖勋,南唐崇文馆直学士。湛幼好学,五岁能为诗,未冠,录所著十卷为《龆年集》。举进士,有声,廷试已落,解褐归德军节度推官。召还,授右拾遗。端拱初,通判寿、许二州。归宋,伏阁请立许王元僖为储贰,词意狂率,太宗怒。湛坐削职,出知容州。容之戍卒谋窃发者,湛侦知,亟斩之。再迁比部员外郎,知郴、舒二州。湛美风仪,俊辩有材干,曲宴苑中,赋赏花诗,不移晷以献,深被褒赏。

五年春,有河阴民常德方讼临津尉任懿纳贿登第,事下御史台,鞫得懿款云:“咸平二年补太学生寓僧仁雅舍因仁雅求院之主僧惠秦为道地署纸许银七铤仁雅惠秦隐其二惠秦素识王钦若已在贡院因馆客纳署纸于钦若妻李李密召家仆入省告钦若既而懿预奏名授官,未行,丁内艰,还乡里。仁雅驰书索银,形于诅骂。”德方者,卖卜县市,获其书,以告中丞赵昌言,具其事奏白,请逮钦若属吏。钦若方被宠顾,乃驿召知许州毋宾古就太常寺别鞫,懿易款 ,云:“有妻兄张驾举进士,识湛,懿亦与驾同造湛门,尝以石榴二百枚、木炭百秤馈之。懿之输银也,但凭二僧达一主司,实不知谁何?”时张驾已死,无与左证。遂以湛受银,法当死,特诏削籍、流儋州。

初,湛之入贡院,懿已试第三场毕,及官收湛赃,家实无物。湛素与梁颢善,或假颢白金器,乃取以输官。六年,会赦移惠州,至化州调马驿卒,年四十一。湛时一子偕行,甚幼,州以闻,特诏赐钱二万,官为护丧还扬州。因诏命官配流岭外而没者,悉给缗钱,听其归葬,如亲属幼稚者,所在遣牙校部送之。

(节选自(宋史?洪湛传》)

参考译文:

洪湛,字惟清,升州上元人。曾祖洪勋,是南唐崇文馆直学士。洪湛年幼好学,五岁时就能写诗,尚未成人时,就抄录自己所著的十卷编成了《龆年集》。举为进士,有名声,初任归德军节度推官。被召回朝廷,授右拾遗。端拱初年,任寿、许二州通判。归附宋朝后,跪在朝堂中请求皇帝立许王赵元僖为太子,用词表意张狂轻率,太宗很生气。洪湛因此被削掉职务,到京城外的容州任知州。容州有兵卒谋划着暗中发难,洪湛侦查知情,立即将他们斩首。两次升迁为比部员外郎,出任郴州、舒州知州。洪湛仪表风度美观,善于辩论而且有才能,在曲宴苑中,写一首赏花诗,不一会儿工夫就写出来献给了皇帝,很受褒奖和赏赐。五年春,河阴平民常德方诉讼临津尉任懿因而登第,转御史台审理,审问得到任懿供认说:“咸平二年,借住在僧人仁雅家,仁雅求寺院主僧惠秦代为疏通,在纸上签署答应给银七锭,仁雅、惠秦隐瞒二锭。

惠秦一向知道王钦若已在贡院,于是通过王钦若门客把签署的银纸交给王钦若的妻子李氏,李氏密召家仆到尚书省转告王钦若。不久任懿已在奏名授官之列,还没动身,他母亲去世,任懿回家乡。仁雅飞速寄信索取银锭,并在信中咒骂。” 常德方,在县市为人占卜,得到这封信,把这件事告诉中丞赵昌言,请求逮捕王钦若交给执法官吏。钦若当时正受恩宠,就用驿车召来许州知州毋宾古到太常寺另行审讯,任懿改了口供,说:“我的妻兄张驾举为进士,认识洪湛,我任懿也同张驾一起拜访洪湛门下,曾把石榴、木炭送给他。我送银两时,仅是依靠二位僧人送到一位主考官手中,实在不知他是谁。”当时张驾已死,无人为他作证。于是便认为是洪湛接受银锭,依法当判死罪,特为下诏削职,流放儋州。起初,洪湛进贡院时,任懿第三场考试已经完毕,等到官府收缴洪湛的脏物时,家中其实没有财物。洪湛平时与梁颢友好,有时借梁颢的.白金器皿,也被拿走充公。六年,赶上赦免,流放惠州,走到化州调马驿去世,年四十一岁。当时洪湛的一个儿子同行,年纪很小,州中上报此事,特地下诏赐钱二万,官府为他护丧回到扬州。因而诏令凡是发配流放岭外后去世的朝廷命官,都发给缗钱,听任回乡安葬,如果亲属年幼,则由所在地方派遣小吏护送。

第2篇:《宋史·洪遵传》原文及译文

《宋史·洪遵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洪遵,字景严,皓仲子也。自儿时端重如成人从师业文不以岁时寒暑辍父留沙漠母亡遵孺慕攀号既葬兄弟即僧舍肄词业夜枕不解衣以父荫补承务郎,与兄适同试博学宏词科,中魁选,赐进士出身。高宗以皓远使,擢为秘书省正字。中兴以来,词科中选即入馆,自遵始。绍兴二十五年,汤思退荐之,复入为正字。拜起居舍人。奏乞以经筵官除罢及封章进对、宴会锡予、讲读问答等事,萃为一书,名之曰《迩英记注》。其后乾道间又有《祥曦殿记注》,实自遵始。又因面对,论铸钱利害,帝嘉纳之。二十九年,拜中书舍人。殿前裨将辅逵转防御使,王纲转团练使,遵言:“近制管军官十年始一迁,今两人不满岁,安得尔?”时勋臣子孙多躐居台省,遵极言乞明有所止。上皆可其奏。三十年正月,试吏部侍郎。异时选人诣曹改秩,吏倚为市,毫毛不中节,必巧生沮阂,须赂饷满欲乃止。遵明与约,苟于大体无害,先行后审,荐员有定限,而举者周遮重复,请凡如是者得通劾之。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命其尚书苏保衡由海道窥二浙,朝廷以浙西副总管李宝御之。宝兵平江,守臣朱翌素与宝异,朝议以遵尝荐宝,乃命遵知平江。及宝以舟师捣胶西,凡资粮、器械、舟楫皆遵供亿,宝成功而归,遵之助为多。乾道六年,起知信州。徙知太平州。楚地旱,旁县振赡者虑不早,施置失后先,或得米而亡以炊,或阖户饿莩而廪不至。遵简宾佐,随远近壮老以差赋给,蠲租至十九,又告籴于江西,得活者不啻万计。戍兵乘时盗利,曹伍剽于野,尽执拘以归其军。故当大札瘥而邑落晏然。徙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兼行宫留守。淳熙元年十一月,薨,年五十有五。谥文安。

(摘编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译文

洪遵字景严,洪皓的次子。在儿时就端正庄重如同成年人。随从老师学习文化,不因为天时寒暑而中止。父亲出使滞留北方沙漠,母亲去世,洪遵尊重敬爱母亲,抱母号哭。安葬之后,兄弟便住在寺庙中学习文化,夜枕书籍不解衣安寝。由于父亲之故被荫补为承务郎,同兄长洪适同时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中首名,被赐为进士出身。高宗因父亲洪皓出使远方,擢升他为秘书省正字。宋建立以来,考中博学宏词科便入馆任职,从洪遵开始。绍兴二十五年,汤思退推荐他,又入朝任正字。任命他为起居舍人。洪遵上奏请求将经筵官的任免和封章进对、宴会赐予、讲读问答等事,汇编成一书,取名为《迩英记注》。此后乾道年间又有《祥曦殿记注》,实际上是从洪遵开始的。又乘当面问对之机,论述铸钱的利害得失,皇帝嘉奖采纳了他的.意见。绍兴二十九年,任中书舍人。殿前偏将辅逵转任防御使,王纲转任团练使,洪遵说:“近来规定管军官十年才能一迁,现在两人任期不满,怎么能得此官职?”当时勋臣子孙大都超越等级位居台省,洪遵极力论说请求明令禁止。皇帝都准许了他的奏议。

绍兴三十年正月,任吏部侍郎。过去选官到府曹改秩,官吏依靠手中权力买卖官职,丝毫不中意,必然巧生各种关节阻碍,必须贿赂得到满足为止。洪遵明确约定,如果大体上没有缺点,应先行后审,荐员也应有定额,而举荐的人却卖权弄奸,巧为周章,洪遵请求凡像这样的一律弹劾。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命令尚书苏保衡从海路窥视两浙,朝廷命浙西总管李宝率兵抵御敌人。李宝驻兵平江,守将朱翌向来同李宝不和,朝廷议论因洪遵曾经推荐李宝,于是命令洪遵主管平江。等到李宝率领水军直捣胶西,凡是物资粮饷、器械、舟船等都是洪遵供应,李宝战胜归来,洪遵给予的帮助最多。乾道六年,洪遵被起用主管信州。迁官执掌太平州。楚地大旱,旁县赈济的官员没有及早考虑,措施失当,老百姓有的得到米而没办法煮熟,有的全家饿死而公家赈济的粮食却没有送达。洪遵选派出官员,随远近老壮的不同分别供给粮食,免除租税的十分之九,又从江西买进粮食,得以活命的百姓数以万计。戍兵乘饥荒盗窃,结成团伙在外剽夺,洪遵将他们全部拘捕归还其军中。因此遭遇大灾荒而境内安然如故。迁官执掌建康府,任江东安抚使,兼任行宫留守。淳熙元年十一月,去世,时年五十五岁,谥号“文安”。

第3篇:《宋史·洪遵传》原文和译文

《宋史·洪遵传》原文和译文

原文 :

洪遵,字景严,皓仲子也。自儿时端重如成人从师业文不以岁时寒暑辍父留沙漠母亡遵孺慕攀号既葬兄弟即僧舍肄词业夜枕不解衣以父荫补承务郎,与兄适同试博学宏词科,中魁选,赐进士出身。高宗以皓远使,擢为秘书省正字。中兴以来,词科中选即入馆,自遵始。绍兴二十五年,汤思退荐之,复入为正字。拜起居舍人。奏乞以经筵官除罢及封章进对、宴会锡予、讲读问答等事,萃为一书,名之曰《迩英记注》。其后乾道间又有《祥曦殿记注》,实自遵始。又因面对,论铸钱利害,帝嘉纳之。二十九年,拜中书舍人。殿前裨将辅逵转防御使,王纲转团练使,遵言:“近制管军官十年始一迁,今两人不满岁,安得尔?”时勋臣子孙多躐居台省,遵极言乞明有所止。上皆可其奏。三十年正月,试吏部侍郎。异时选人诣曹改秩,吏倚为市,毫毛不中节,必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宋史·洪湛传》原文及译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宋史·洪湛传》原文及译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