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时期对高考非常措施的疑问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24 07:12: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非典时期对高考非常措施的疑问

南方周末2003-05-18北京柳成荫

非典突如其来,迫使很多工作不得不重新调整和安排,甚至为此出台一些非常举措。令无数考生和家长关心的每年一度的高考日前便有两个消息引起关注。一是今年高考如期举行,二是一些地方和高校规定,对抗非典-线的医护人员的子女,优先录取或加分。前者是权威机构的统一规定,后者是地方高校的自主规定。

高考如果延期举行,或许更有利。高考如期举行,显然加大了国家和社会投入,提高了社会成本。像北京等非典重灾区,为此就要多出一倍的考场、监考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甚至更多。接下来全国范围内的阅卷人员和服务人员为此都要增加。此外还要赶制大量测温仪用于考场,都是问题。也许有人认为如果推迟,那么缺乏复习良好环境和条件的北京考生与其他地方考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但这不会成为什么问题,因为北京高考历来就有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优越性和地区壁垒;只要这种壁垒存在,那么对其他地区考生的不公平就永远存在,对北京考生的不公平就永远不会发生。

二是对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子女加分或优先录取,是否公平?如果这样,那工作条件也同样危险的护工算不算此列?一线记者,和病毒打交道的医学科研人员呢?以往的抗洪救灾英雄,见义勇为者,他们的子女要不要加分?一线人员贡献巨大,应该重奖他们本人,而不应让他们的子女不劳而获。如果这种随意性极强的优惠政策会明显对其他考生导致不公,那么这种貌似合情却不合理的政策就值得考量。

特殊时期大局至上,出台一些特殊举措和政策以应急,确能起到稳定社会、鼓舞人心的作用。但制定这些举措仍有-个前提,应该科学、合理、公平。特别是对于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和青少年前途未来的教育,更要细思慎行。非典控制初见成效,人们也变得更理智、成熟和宽容,他们有能力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一些事件,而不会片面地把关乎国计民生的一些事情是否能如期举行作为衡量社会正常和稳定的标尺,而更倾向于用合理、科学、公平的标尺去理性地测度和计算这些特殊环境下的做法。一旦他们发现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成本太高,以及为倡扬一种道德理想和精神而采取的做法引起针对他人的不公,甚至由此会扭转世态人心的取向,产生疑问就在所难免。

应急情况下出台的一些举措,仍要基于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否则就可能使社会成本投入和代价过大。当前虽说抗非典形势严峻,但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的时间还是有的。据说高考时间问题是征求了意见、搞了调查的,但到底调查了哪些人,征求了谁的意见没有-个字的报道。至于优待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可能只是一些高校领导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内部商量并决心以实际行动支持抗非典的结果,而没有经过专家论证、民意调查等。如果是这样,那么决策程序的科学陛、合理性又到哪里去了?

这点疑问改变不了高考时间,但这点思考或许能有助于我们做其他一些工作。

第2篇:非典时期的非常感动阅读以及答案

非典时期的非常感动阅读以及答案

非典时期的非常感动

①非典肆虐,世人震恐,但我看到的一些镜头给我的震撼力,远远超过了非典。

②全世界的生物学家和传染病学家,在研究非典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忘掉诺贝尔,不计专利,知识共享。他们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条件,及时公开自己研究的新成果,以供同行利用开发,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对非典冠状病毒的了解速度之快,也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科学家们自觉地结成了国际联盟,合力征讨非典。这种博大的胸怀、同仇敌忾的精神,不令人感动吗?

③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的政治文明,在新一届领导人身上得到鲜明的体现。在和非典的严峻斗争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信息公开的巨大力度,看到了政府的健康、自信和力量,这个变化在中国是具有震撼力的。虽然和非典的斗争是阶段性的,但这种政治进步的意义则是深远的,我们不该为此而感动吗?

④每当在电视上看到那些一身白色“戎装”、战斗在抗非第一线的白衣战士,我就充满虔敬,想起了主动请缨为消灭非典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叶欣、邓练贤、梁世奎;想起他们“这里危险,让我来!”“我是医生,我不怕!”等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语;想起了主动要求以身试毒的74岁的老军医姜素椿……他们视疫情为敌情,把医院当战场,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舍生忘死,以大无畏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谱写了一曲曲光辉壮丽的人生赞歌。特别是在今天,当那些权势的附庸、拜金的奴才仍在物欲的泥淖中蠢蠢蠕动,奸商们借着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造假制劣、哄抬物价、残害国人之时,抗非英雄的高风亮节,不更令人感动吗?

1、第②段中“忘掉诺贝尔”的含义是

2、第②段中划线的“这种”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答:

3、写出本文所使用的两种主要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的政治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论点。

5、请你给战斗在抗非第一线的白衣战士写上你最想说的话。(20字左右)

答:

参考答案:

1、忘掉金钱和荣誉(或“不计专利,知识共享”)

2、忘掉诺贝尔,不计专利,知识共享;自觉结成国际联盟,合力征讨非典

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4、抗击非典时期很多人和事让人感动(或:我看到的一些镜头给我的震撼力,远远超过非典) 科学家博大的胸怀、同仇敌忾的精神 抗非英雄的高风亮节

5、意思清楚,语句通顺即可

第3篇:非典时期的思想汇报

2003年春,非典型肺炎突如其来,中华民族遭遇严峻考验。正如恩格斯曾深刻指出的,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这样。非典这场灾难,不仅在考验着我们,也给我们以警示,以启迪。疫情如火,考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驾驭局势、治党治国的能力。危难时刻,党中央、国务院从容应对,指挥若定。抗击非典的斗争深刻昭示: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从广东出现第一名患者,到我国内地临床诊断病例骤升至4位数,受害省份扩展到26个……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给我们的事业带来重大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旅游、餐饮等行业遭受重创,恐慌情绪在部分群众中蔓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驾驭局势、治党治国的能力面临严峻考验。“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非典时期的思想汇报

本文关键字:

非典时期的思想汇报

2003年春,非典型肺炎突如其来,中华民族遭遇严峻考验。

正如恩格斯曾深刻指出的,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这样。非典这场灾难,不仅在考验着我们,也给我们以警示,以启迪。

疫情如火,考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驾驭局势、治党治国的能力。危难时刻,党中央、国务院从容应对,指挥若定。抗击非典的斗争深刻昭示: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从广东出现第一名患者,到我国内地临床诊断病例骤升至4位数,受害省份扩展到26个……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给我们的事业带来重大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旅游、餐饮等行业遭受重创,恐慌情绪在部分群众中蔓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驾驭局势、治党治国的能力面临严峻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非典防治措施

预防非典型肺炎措施

由于我公司在乐松小区施工,人员比较混杂,为了给乐松小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对防治非典肺炎我公司采取如下措施:

1.禁止工人随便流动,严格控制与危险源接触。

2.对工人进行非典肺炎知识教育,使每位工人都了解非典肺炎的严重性。

3.要求工人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服,不随便到外面不在正规的地方吃饭。

4.对食堂的卫生情况要定期检查,保证食堂的卫生情况。

5.防止工人过度劳累,抵抗力下降,容易被传染,适当地安排工人工作,做到合理有效。

6.按期发放给工人的消毒物品

7.在食堂的配餐中,应多加些对预防非型典肺炎有预防作用的食品。如大蒜、醋、青菜等。、8.食堂的餐具要做到每餐必须消毒。

9.在工人宿舍里,要设专人进行消毒。

10.保持室内清洁,通风良好。

11.工地设有医疗室,配备防非典肺炎的药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国家制订高考期间非典防治措施

黑龙江日报2003-05-12

减少考试评卷录取等场所的人员密度有非典接触史的考生等另行安排考场如实填写考生及同住人员健康登记表严格控制或取消大规模招生咨询活动加试面试要尽可能采取小规模多批次

鉴于非典疫情,为确保今年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教育部、卫生部9日就加强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期间的非典防治工作发出紧急通知。

《通知》要求,地方各级高校招生委员会要成立普通高校招生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级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招生办公室、疾病控制部门和有关学校,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非典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

疫情发生的地区,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考生和工作人员非典排查工作。考生和有关工作人员考前必须如实填报本人及其同住人员健康状况登记表,并接受有关方面的审查。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可要求考生和工作人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非典”时期医生求人感人事迹

“非典”时期医生求人感人事迹

SARS事件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语:SARS)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在此期间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引起社会恐慌,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多名患者死亡,世界各国对该病的处理,疾病的命名,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及命名,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及媒体的关注等等。

“SARS”一词在不同国家里,有不同习惯称呼。中国大陆惯称“非典型肺炎”,并简称作“非典”。香港习惯把“SARS”依粤音译作“沙士”,或直接用英语“SARS”。台湾亦惯用英语,或称“中国肺炎SARS”。新加坡媒体一度使用“萨斯”,4月17日,华文媒介统一译名委员会统一作“沙斯”。

邓练贤:2003年4月21日下午5时40分,冲锋在抗击“非典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非典时期的班主任工作

中国教师报2003-05-28龚明俊

学校对防治“非典”工作抓得很紧,一天一汇报,两天一开会,班主任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班主任要将相关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并在具体工作中认真仔细地落实好,不出任何差错。如何既让学生正常地生活、学习,又要打好一场“倒萨战争”,真是一道考验人的难题。笔者谈谈自己的经验,与同行交流交流。

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引导他们科学认识“非典”。学生非常想多了解“非典”信息,而且大多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得多而杂。为此,我重点搜集3个方面的资料:一是搜集关于“非典”的较权威的科技资料,这是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态度的基础;二是关于本省本市的“非典”信息,不让不正确的信息误导学生;三是媒体和本地关于“非典”的信息与认识,使之确立正确的思想认识、了解科学防治方法。资料在班上的墙报中及时贴出,或在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非典时期对高考非常措施的疑问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非典时期对高考非常措施的疑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