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语言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23 07:12: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放风筝语言教案

放风筝语言教案

春天来啦,许多小朋友都喜欢放风筝,风筝很美丽,让我门一起来放风筝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放风筝语言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放风筝语言教案

活动内容:

放风筝

活动 目标:

1、 欣赏散文《放风筝》,感受散文优美的语言。

2、 了解风筝的各种造型。

活动准备

课件《放风筝》。

活动过程

一、 谈话

1、 欣赏风筝图片。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

2、 教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你放过风筝吗?什么时候放风筝呢?

3、 教师小结:春天来啦,许多小朋友都喜欢放风筝,风筝很美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来欣赏散文《放风筝》。

二、 欣赏散文

1、 教师播放课件【散文欣赏】。幼儿完整欣赏散文。

2、 理解散文。教师引导幼儿仿读和初步理解“五彩缤纷”“飘荡”。

讨论:孩子是怎么放风筝的?孩子们放了哪些风筝?风筝在春风中是怎么样的呢?

3、 教师播放课件【散文欣赏】。幼儿跟着课件朗读散文。

三、 了解风筝

1、 教师:散文里说了这么多样子的风筝,你还见过什么样子的`风筝?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

2、 了解风筝是对称的。教师播放课件【风筝的外形】。

教师:小朋友有没有观察到风筝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呢?

第2篇:放风筝的语言教案

放风筝的语言教案

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应该是在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相关学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及研究心得。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放风筝的语言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放风筝的语言教案篇一

活动内容:

放风筝

活动 目标:

1、 欣赏散文《放风筝》,感受散文优美的语言。

2、 了解风筝的各种造型。

活动准备

课件《放风筝》。

活动过程

一、 谈话

1、 欣赏风筝图片。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

2、 教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你放过风筝吗?什么时候放风筝呢?

3、 教师小结:春天来啦,许多小朋友都喜欢放风筝,风筝很美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来欣赏散文《

放风筝》。

二、 欣赏散文

1、 教师播放课件【散文欣赏】。幼儿完整欣赏散文。

2、 理解散文。教师引导幼儿仿读和初步理解“五彩缤纷”“飘荡”。

讨论:孩子是怎么放风筝的?孩子们放了哪些风筝?风筝在春风中是怎么样的呢?

3、 教师播放课件【散文欣赏】。幼儿跟着课件朗读散文。

三、 了解风筝

1、 教师:散文里说了这么多样子的风筝,你还见过什么样子的风筝?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

2、 了解风筝是对称的。教师播放课件【风筝的外形】。

教师:小朋友有没有观察到风筝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呢?

放风筝的语言教案篇二

活动准备

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

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验

活动目标

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

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掌握B段音乐老爷爷收放风筝的动作。

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风筝”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位老爷爷特别爱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

(播放PPT,幼儿观察)

老师出示四只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爷爷都做了哪些风筝呢?”

2、感受A段音乐,学习变风筝造型

过渡语:你们看哪些风筝来了?它是怎样出来的。

(1)教师根据音乐变风筝造型,幼儿观察并发现教师变造型的.规律。

指导语:老师的风筝是怎样变出来的的?

(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变风筝造型。

3、感受A、B段音乐,初步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l)继续讲述情境:你们猗猜后来风筝们飞上天了吗?可是没有老爷爷的线他们怎么飞得起来呢。不过就在这时老爷爷回来了,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带着这些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这些风筝都很聪明,老爷爷风筝线往哪边扯,他们就往哪边飞。他们飞啊飞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倾听音乐,幼儿当风筝,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随音乐节奏自由模仿风筝向不同方向飞的动态。

4、和幼儿一起玩放风筝的游戏

完整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1)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玩放风筝游戏1-2遍。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按节奏、飞得有美感的“风筝”,并请其示范。

(3)请个别幼儿上来当老爷爷放风筝。

(4)重点练习如何当老爷爷来指挥风筝飞舞。

(5)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当老爷爷,一人当风筝玩游戏。

引导幼儿评价:合作得怎样?动作是否优美、是否有节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挥

5、出示中国龙的图片

引导幼儿如何集体合作变中国龙风筝。

过渡语:今天老爷爷扎了一条巨龙风筝,你们能把这个大家伙变出来吗?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变成一条龙,如何飞起来。

(2)教师当老爷爷,放飞“中国龙”。

第3篇:小班语言《放风筝》教案

小班语言《放风筝》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语言《放风筝》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语言《放风筝》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尝试讲述图片中的主要内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白云会变成什么风筝。

2.丰富象声词:呼啦、吧嗒、咩咩咩、昂昂昂和哒哒哒。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放风筝》图片。

2.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进行观察云彩的想象活动及放风筝的活动。

活动重点:

学习观察图片并大胆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

活动难点:

能大胆想象并讲述小白云还会变成什么风筝。

活动过程:

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师:出示放风筝的图片。春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学前班语言放风筝教案

学前班语言放风筝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就是学前班语言放风筝教案,请看:

学前班语言放风筝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尝试讲述图片中的主要内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白云会变成什么风筝。

2.丰富象声词:呼啦、吧嗒、咩咩咩、昂昂昂和哒哒哒。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活动重点:

学习观察图片并大胆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

活动难点:

能大胆想象并讲述小白云还会变成什么风筝。

要掌握的内容: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讲述。

小兔放的`是什么风筝?是怎么放的?(丰富象声词:呼啦)

小猫放的是什么风筝?

谁空着手来啦?小猪是怎么走来的?(丰富象声词:吧嗒)。

它没有风筝,心里会怎么想?谁做了它的风筝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小白云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放风筝》

小班语言教案《放风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与小伙伴体验放风筝的快乐,认识小动物并且能说出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语言《放风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小动物并且能说出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2、能与小伙伴体验放风筝的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1、图片:小黄狗、(肉骨头)、小猫、(小鱼)、小猴(桃子)、小蜜蜂、小黄狗放肉骨头风筝、小猫放小鱼风筝、小猴放桃子风筝

2、塑料袋、毛线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动物图片,引题

1、提问:

①宝宝们看,(出示图片)谁来了?(小猫)

②小猫怎么叫的?(喵~喵~喵~)

③小猫最爱吃什么?(出示小鱼图片)

④学说:小猫最爱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中班语言放风筝的教案

中班语言放风筝的教案

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清明节节日习俗。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以下是中班语言放风筝的教案,欢迎阅读。

设计背景

近段时间经常碰到我班孩子在广场或自家门口等地方放风筝,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决定开展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孩子认识在放风筝时应注意的一些安全事项。

2、帮助孩子体会不注意安全带来的不良后果。

3、教会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一些方法。

重点难点

帮助孩子体会不注意安全带来的不良后果。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放风筝》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观看课件,体会放风筝时不注意安全带来的后果

1、教师播放课件(小朋友放风筝时发生事故的故事),幼儿观看。

2、交流小结: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放风筝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3、教师再次交流小结。

三、讨论:放风筝时应该要注意的事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小班语言:放风筝

小班语言:放风筝

设计意图:

微风吹拂,大地回春,小区的草评、郊外的空地上,傍晚和星期天,都会有家长带着孩子放风筝。风筝以它优美的造型、鲜艳的色泽、在空中盘旋的舞姿,深深吸引了大人和孩子的心。童话《放风筝》描绘的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日常生活中放风筝的游戏,非常巧妙的将小白云想象成风筝,又有着无穷无尽变化的风筝,既符合幼儿的思维的特点,富有童趣,又使故事内容具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小兔在放一只胡萝卜风筝,小猫在放一只金鱼放在风筝,小猪空着手跑来,如果没有风筝他会多么不开心呀!小白云的帮助,让他获得了最有意思的、最会变化的风筝,极大的满足了小猪放风筝的心愿,也留给小读者无限的遐想。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多重复,富有韵律感,其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声词,更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因此,本作品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大班语言放风筝教案(实用18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教案的编写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接下来是一些教案的模板,供大家参考使用。

大班语言放风筝教案篇一

1、教会幼儿放风筝的正确方法,体会其中的乐趣,练习快速跑。

2、学会按一定的规则放风筝。

3、培养幼儿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协调与他人的距离。

4、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5、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大班语言放风筝教案篇二

1-4小节,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同5-6小节。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放风筝语言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放风筝语言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