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感悟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21 07:13: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感悟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感悟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感悟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探究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的关系时,我先出现一个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学生很容易说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1分米=10厘米时,就让学生猜一猜在这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里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通过猜测,再根据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来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得出的结果是:猜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里可以摆10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是100平方厘米)与计算边长10厘米的面积也是100平方厘米相等。从而得到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得到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再根据以上两个算式推导出: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在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面积单位名数的改写是不作新授知识来探究的,只是在面积单位间进率新授后的.做一做中出现,直接让学生各自练习,但本人在让学生尝试进行名数改写时,有的学生只知道结果,说不出为什么;有的学生只会做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反之就不会做。所以我在这样的情况下增加了把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与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补充例题教学。这样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在名数改写应乘进率与除以进率的问题,我想至少帮助了一部同学对这方面知识的巩固。

第2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第四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运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

弄清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上面划分成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回忆之前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还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题目,并把刚才学生们说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归纳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70页例6.出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列式求出它的面积。

翻过来看背面,现在把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多少? 教师说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看作是10厘米,前面我们学了1分米是10厘米,按边长是10厘米再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10×10=100(平方厘米)

让学生观察两次求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分小组讨论,你能发现什么吗? 教师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去想,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推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教师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学生记忆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对比。

区别相邻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启发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时,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3、教学面积单位的换算。

8平方米=()平方厘米。让学生讨论并回答结果,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5平方米=()平方分米。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陈述自己的思考过程。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让学生比较这道题与前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前两道题是从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这道题是将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请同学们讨论这道题该何如去做。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填一填、7平方米=()平方分米

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0平方分米()平方米

10平方米=()平方分米 4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课桌长是5()

黑板的面积是3()

3、一块长方形玻璃,它的长是40厘米,宽是2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四、思维训练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0厘米,它的长是50厘米,宽是多少分米?

2、小明家客厅的地面长是8米,宽是6米。如果用每块面积是6平方分米的地砖铺地,一共需要约多少块地砖?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2、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

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从大到小说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师板书)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71页例7 出示例7标识牌和问题。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计算呢?怎样换算成平方米呢? 师生共同温习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1)较大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小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添几个“0”。(2)较小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大面积单位的数。方法一: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去掉几个“0”。所以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2、学习教材第72页例8。出示例8。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生共同探求计算方法。

知道客厅的长和宽,也知道地砖是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可以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中的面积,就可以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也可以先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分别可以铺多少块地砖,然后再用乘法计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

方法一:6×3=18(平方米)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1800÷9=200(块)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方法二: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30÷3=10(块)20×10=200(块)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教师:我们计算得对不对呢。下面来验证一下。9×200=1800(平方分米),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 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在教材上完成第74页的第5题,集体订正。

2、判断下面各题,错的要说明原因。(1)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2)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3)用8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4)用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8平方分米。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4页的第6—8题。

让学生先读题,并理解题意,说明每题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数据,然后独立完成。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教师注意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重点辅导。最后指名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

第6题:18×12=216(平方分米)答:墙报的面积是216平方分米。(18+12)×2=60(分米)答:花边总长60分米。

通过练习,明白需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求面积,二是求周长,所用公式不同,所用的单位也不同。

第7题:6×3=18(平方米)

18-3=15(平方米)答:要粉刷的面积是15平方米。

解决此题时要让学生明白:用墙壁的面积减去黑板的面积,才是粉刷的面积。第8题:200×6=1200(米)1200×8=9600(平方米)答:能给9600平方米的地面洒上水。

让学生明白洒水车洒水的面积是长方形,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洒水的宽度是8米不变,洒水的长度是(200×6)米,长×宽就是洒水的面积。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5页第10题。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独立完成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1、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

楼房高15()

数学书厚6()课桌面的面积33()

课桌长8()足球场的占地面积是7200()

2、教室的黑板长35分米,宽2分米,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在黑板四周贴一条彩带,彩带的总长是多少?

3、一台压路机,压路的宽度是3米,每分钟行驶38米,压路机15分钟能压多大面积的路?

4、学校要粉刷教室左边的墙壁,墙壁长8米,宽4米,墙上有3扇窗户,每扇窗户2平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五、思维训练

1、判断。

(1)用14米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小。(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26厘米。(3)6公顷=600平方米

(4)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相等。(5)用6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6)用4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4平方米,但周长不一定相等。

2、一根铁丝能做成长2分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做两个同样的的正方形,那么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应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形花池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把它的宽延长2米,长不变,它的面积增加多少?周长增加多少?

第3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2.能准确地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课前教师要准备好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还要准备好投影片;教师给学生每两人准备一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和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00多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复习: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进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说课稿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说课稿

一、 激情引趣,猜想导入

出示动画片,一个胖嘟嘟的小熊,可是它满脸愁容。

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熊为什么不高兴了吗?因为它遇到困难了。昨天,它做了几道数学题,累得满头大汗,眼花缭乱的,你们能不能帮助它解决难题呢?

出示练习: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我们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它们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这几个问厘都是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的,练习这几道题,即复习了旧知识,也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学生们都摩拳擦掌,准备新的.挑战。

二、自主探讨、发现规律

同学们,胖熊嘟嘟的问题,你们解决得真好。那么你能不能也帮助一下它的朋友小蟋蟀呢?

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便继续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电脑出示小蟋蟀的家及屋里的地板即边长是1分米(10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练习题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练习题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练习试题

一、判断

(1)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大。 ( )

(2)4平方米=40平方分米 ( )

(3)50平方米和50米一样大 ( )

二、填空。

(1)1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12平方米=( )平方分米。

(3)2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48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5)( )平方米=9000平方分米。

(6)( )40000平方厘米。

三、在○中填上、或=号。

8米○80厘米 3800平方分米○4平方米

50平方分米○5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7500平方厘米

四、选择正确答案填在( )里。

(1)一块正方形手帕,边长是30厘米,它的面积是( )。

A.120平方厘米 B.12平方厘米

C.9平方分米 D.9平方米

(2)把1个边长是1米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

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课件

1、复习引入: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师依次在黑板上板书米、分米、厘米)口答: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70厘米=()分米 5米=()分米 30分米=()厘米 400分米=()米 师: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现在我们已经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3.教学用具

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小格,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师依次在黑板上板书米、分米、厘米)口答: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70厘米=()分米 5米=()分米 30分米=()厘米 400分米=()米 师: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感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感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