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无名胡同经典散文
无名胡同经典散文
这是一条毫不起眼、微不足道,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路。要不是它的存在给无数人提供了上菜市场买菜、买面,买油盐酱醋及一些中老年人购买服饰的便利,我想没人会想起它,更别说从里这走过了。
因为路过的人多,就给这个不起眼的地方酝酿了无限商机,聚集了财气。路两边多年前原本是普通的民用平房,现在都被改为了商业门店和做裤边的摊位。
近乡情更却。 我从来没想过要把它付诸笔下,以致于我有此意念时,竟然不知从何说起。也许这就是熟视无睹的逻辑道理吧!由于过于亲近,就像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人的爱和感受一样,对于越熟悉的东西,写起来就越觉得生疏。
我是2016年11月份把店面搬迁到这的。步行街从2014年开始就嚷嚷重新修整,直到2016年政府才发文确定,开工还遥遥无期。以致于这期间我们不敢多进货,加之这两年网络的冲击,生意也一落千丈。面对步行街的高额房租,尽管政府给予补贴,也是杯水车薪,与我是耗不起的。本有退出此行业的意念,但顾及退出此行,一无所长不知道再从事什么。正迷惘之际,却又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堂弟带来消息,这里有一空店,房租不及那里一半,于是就快刀斩乱麻,搬了过来。那时的初衷,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做一年,生意不好就退出此行,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却救活了我的生意。
要说我搬到这里也有一年多了,每天与它耳鬓厮磨、唇齿相依,非常熟悉了,我却无从落笔,那就从路面写起吧!
这条路大约四米宽,三十米长,入口那段是极光滑的水泥地面,其余路由边长五分米的正方形青灰色方砖铺就,不平坦,也不崎岖,向东连着开阔壮观的步行街,向西通向华泰综合农贸菜市场和小型中老年服装市场。路两边各有几个门店鳞次栉比。这条路没有名字,与其说是条路,充其量就是一个过道。
天道酬勤。其实,越渺小,越伟大;越普通,越高尚。只要用心观察,细心挖掘,多多思考,你就会发现,凡而不凡的道理。其实这里,是一个商业小王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信,听我细细道来。
它位于广场步行街北端,夹于西一排两栋家属楼的中间。两栋楼的最底层都是鳞次栉比的商业门店。它的前面没有任何标识。面向西,左边是一个小型理发店,右边是一个比理发店大些的化妆品店。化妆品店旁边是一个在小城颇负盛名的具有老字号称呼的“胡家馆子”。不管城乡人,说起“胡家馆子”,似乎无人不晓,无人不知。用方言,我们都把这条路叫作“胡家馆子旁边的道子”。按书面语“道子”是要叫作“通道”。所以,当有人问起这个地方在哪,我们都会说是在“胡家馆子”道内。
从步行街步行过来的人,要想进入这个华泰综合农贸菜市场或小型服装市场,想走捷径,非它莫属。
进了道子,两边矗立丈尺高、七八米长的白灰墙,是两边家属楼的墙体。墙面有些斑斑驳驳,看似千疮百孔,上面贴些卖房、转让、租赁之类的小广告,有些不雅观,却传递着一些有用的信息。
走过道子这几米,右边是胡家馆子的后门,门东靠墙是一个存煤球的两米左右高的小铁皮房子,外面用石灰刷过,突兀在那里,有些碍眼,但却是烟火人生、岁月飘香的真实写照。
“胡家馆子”后门西边紧挨的是“酷我新时代”精品裤子店,各种男女时尚精品裤子品种齐全,物美价优。过来是我的“四季红”服装店,招牌有快二十年了,也算老字号了。我现在主要经营女装,以中高档为主,遵循顾客信条“只买对的,不买贵的。”紧挨我的店是一无招牌的精品女装店和一个包店,女装店服装与我大同小异。包店内包的品种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规模颇大。
在生活中,服装是更新换代最快的,尤其女装。女人们追求时尚新颖、品质不凡,却又不能价格昂贵。当然,这里与以服装体现高贵、讲究奢华的女人是无缘的。
“胡家馆子”后门对面,是一片空地,是旁边这栋楼唯一的空地,地面凸凹不平,靠楼停放着车辆,对面一片平房,是该栋楼居户的库房。最南边靠墙是我们和这栋楼的住户堆放垃圾的地方。它的意义就在于,就像我们楼房卫生间的'净手器,尽管人人避嫌,可又不能摒弃。
我的“四季红”服装店斜对面最东边是“方圆内衣”店,经营各种品牌内衣。紧挨内衣店过去是“靓美服饰店”和“美言化妆品城”。美言化妆品城规模较大,是小城首屈一指的最大化妆品店。紧挨此店是三家做裤边缝补衣服的摊位,占线较短,只有这条路的四分之一,其作用无可估量。
在这条路上,最靓丽的风景当属这三家做裤边的。他们是三对夫妇,一家挨一家。一年四季,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他们三对夫妇都坚守在这里。女的一直坐在缝纫机上低头不停踏着脚板,手一直拽着衣服边来回动作。男的一直站在衣按旁接活、烫衣边、拆线等,配合默契。他们默默无闻,终年站在这个岗位上,任劳任怨,为小城人服务着,无怨无悔。
以上这些描述就是这条路的真实写照。
这里,不像商业步行街和广场步行街那样,陈设现代、奢华;门庭装修气派,格调新颖;商品冠以名牌气质,吸引着白领、上层建筑和看似高端满身戾气的人。而这里,来的都是平民百姓,处于大众的中层消费者,中老年妇女和蓝领居多。
这是一个商业泛滥的时代,商品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经不住诱惑,人人缺乏理性消费,常常会犯选择性失误,让家里“废品”堆积如山。
其实,质实最美,有些东西华而不实。君不见那些豪华、高级、气派的高楼大厦里也潜藏着龌龊之事。身穿名牌,品质恶劣的人也大有人在。所以说,品牌只是一个名称和象征,名不名牌并不代表品质。品质在心,不在衣,更不在品牌。我们不追求名牌,只追求实实在的品质;我们不说高调的宣言,空话假话,只会用实际行动用心服务于广大民众。真正聪明有智慧的人,都会选择来这里。所以,我们这里的商品,是最经济实用的,所以人气很旺。
商业靠的是凝聚人心,物尽天择。这里,服装、内衣、化妆品、箱包,应有尽有,加之缝纫那道独特的风景,给这里带来无限生机。写完它,这条路,让我不由想起了古旧的北京王府井大街。当然与之相比小巫见大巫,有失偏颇,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条路,是平凡人的缩影。它像旧社会的一个小巷,更像一个胡同 ,住着一些平平常常的人,做着平平凡凡的事,友邻和睦,互助友爱,每天,迎来送往,在忙忙碌碌中过着平淡人生。
第2篇:无名草散文
无名草散文
我家有许多盆草,我大多数叫不出名字,能说出名字的仅少数几个品种。在我屋里安家落户的草,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来历。
先说电脑桌前那盆玉树吧,来自于我的姨侄女家。有一天晚上,我与妻子到她家串门,喜欢侍弄花草的妻子,一眼就瞥见阳台上长膝盖高绿油油的玉树,一见如故。临行前,姨侄女忍痛从玉树上掰下一枝相赠。妻子如获至宝,回家后将枝栽插在花盆里,天天浇水,祈盼玉树成活。不领情的玉树,叶片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像青春期叛逆的孩子,越关心越与愿望背道而驰,丝毫没有成活的迹象。我从玉树枝上掰下比铅笔还细的一小枝,另插一纸杯里,将它们一起放在室外空调压缩机上,听任风雨雷电的肆虐。不曾想纸杯玉树竟奇迹般地缓过气来,成活了。我喜滋滋地把纸杯端到屋里,放于床头柜上,每晚坐在床上读书时看着玉树长大。喷水后的玉树,叶子如翡翠般更加翠绿,似螺旋桨般的叶片毛茸茸的,相互垂直着,竞相层叠攀长着。主茎已长出纸杯约3厘米长,叶片与主茎旁的交叉处冒出一细小的次茎,次茎顶部还钻出二瓣圆圆的绿芽。过不了几月就要张罗着给玉树换盆了。
窗台上几盆叶片圆圆形似“爬山虎”的植物,有一番曲折的来历。去年春节前夕,妻子去对门邻居家打牌,邻居家客厅里有一盆形似爬山虎的植物,油光发亮,生机盎然,深深吸引住她的目光。女邻居如数家珍般道出了它的来历,她与丈夫一起到常州玩,在一服装店,女邻居没有看好服装,却对店家的植物情有独钟。店家不肯割爱,但禁不住邻居的软磨硬缠,最终答应买了一件服装,才送了几枝。南方的花草并不适应北方的气候,不知邻居用了什么法术,竟将“爬山虎”鬼使神差般移植到自己家中,养得风生水起。
邻居没有像店主那样吝啬,爽快地答应了妻子的要求,并将移栽的方法教会了妻子。爬山虎被妻子一盆移栽成了二盆,二盆移栽成了四盆,现在爬山虎已安安稳稳地在我家安营驻扎。女儿有一次放学回家看到爬山虎后,竟然好奇地问道:
“妈妈,这爬山虎油光发亮的,是不是被擦了一层蜡?”
听着女儿天真的问话,妻子报以会心地微笑。
我闲暇在家时,想写一篇关于花草的文字,只知道这盆植物形状似爬山虎,却不知它真正的名字。查遍花卉图片网,结果却一无所获。有一次,邻居在家休息时,我专门去打探花草的名字,从邻居口中得知它真正的名字“草莓吊兰”,遂自嘲自己真是孤陋寡闻。
客厅水盆里水葫芦的来历颇为偶然。初秋的傍晚,落日的晚霞将西双湖水点染得波光粼粼,我与家人沉醉在湖光水色中。水面上漂浮着的水葫芦,薄薄的叶片错落有致,像一把把盛开的绿色小伞,叶片连接着无数圆圆的葫芦球。俯身捞起一朵,细细的.根茎黑白分明,上面布满了钢针一样的触须。女儿突发灵感,欲将湖面上随风飘逝的水葫芦捞些带回家,放在客厅酒杯状花盆里,我与妻子欣然应允。
世人爱花,我独爱草。花如香车美女,娇惯得难以侍养,草的生命力极强,它们不大计较生长的环境,无尊卑之别,也无需知其来处。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花草与人类相伴,本来没有名字,可每一种花草都有自己生长的习性。侍弄花草的目的,无外乎净化室内空气,陶冶心灵,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精神愉悦,找寻一份生活乐趣罢了。养花草如养妻,一如百姓居家过平凡的日子,只要志趣相投,相互看着养眼,日子过得安稳踏实就行,何必在乎花草的身份地位,出生来处以及是否名贵。
想到这里,屋里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草,我亦无需打探它们的名字了。
第3篇:无名旅馆散文
无名旅馆散文
如果不是今天中午偶然路过,我真还不敢相信,在资阳的城市森林里还隐藏有一座这样的旅馆。
“旅馆”两个字,直接把我们的思绪嵌近了七八十年代的记忆里,在无论大小,都“宾馆”,“国际宾馆”满天飞,满天叫的年代,旅馆这个名字,朴素得像一个旧时的初恋情人,扎着一对小辫,让你想哭,想闹,想拥抱,想亲吻……
如果不是随着周围建筑的轰然倒蹋,旅馆绝对是隐藏在城市里的小家碧玉。
四层的红砖小楼房,孤单的矗立在一片平整过的废墟间,看山,看水,看人来人往,俨然一座未经雕琢的世外桃源。
要是黄昏后,带上温柔的女友逛逛九曲河,再住上一晚上这样的旅馆,一边听夏雨打荷的声音,一边抚摸红砖的痕迹,会不会有到了围咖拉半岛的感觉呢?
这是一种把诗与画揉合在一起的感觉,这也是一种想都不敢想的感觉,老实说资阳城并不算大,但就是这几站
第4篇:无名小镇散文
无名小镇散文
山庄
穿过树林,拐一个弯便是下山的路,十几户人家就隐藏在一片洼地上,山庄前一条细流小溪弯延淌过,给人以静谧之感。
从五月开始,这里断断续续地下了二十多天的雨。今天,天气终于晴了。久违的阳光很温暖,大人孩子们换上干净的衣服,坐在小溪旁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当我们走近他们时,几个快活的姑娘手牵着手,笑嘻嘻地跑开了。
无名小镇
我不知道这个小镇叫什么名字,它肯定有名字,但没有人告诉我。
镇上的人们涌在小镇惟一一条穿镇而过的街上,像赶庙会一般,男人穿着不知是那个民族的衣服,女人头顶上插满首饰。小镇上的人们很热情,他们请我喝酒,吃一种叫“散子”的食品,街上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兴奋地打闹着,在人群中跑来跑去。
汽车一个急杀车,我的身体惯性前冲,头重重地撞到了前排的车座椅背上。当我睁开迷迷糊糊的眼睛,看见一群绵
第5篇:无名的小路散文
无名的小路散文
这是一个阴沉而又雾气弥漫的春日。说她是春日,好像不太准确,因为她颓废阴郁的样子像极了萧瑟的秋日。
沿着这条不太熟悉的陌生小路,恣意地漫步。不知道前方为何路,基因于此,倒增强了我探寻的好奇心。
哦,到这儿应该是没有路了吧,这打破了我一直前行的计划。我本想,像杜丘那样一直往前走,不朝两边看。看看走过去,会不会融化在蓝天里…
哦,非也!在前方不起眼处,分明有一条小路。几分欣喜,几分顿悟:这多像我们的生活,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天地无言,岁月更迭,却教会我们很多道理:在我们悲观绝望,觉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却也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时。所谓否极泰来,大抵如此吧。
我想,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留一段这样的空闲的时光。什么也不去做,什么也不去想。静静地走在路上,聆听风声雨声,感受自然的奇妙;抑或选